•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組織成員間的實體人際關係樣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第三章 文獻探討

在上一章介紹完研究背景後,接下來回到本研究主題:在組織情境內,

Facebook 這類社交網站,如何被組織成員用來維繫與改變同事間的人際關係。

我們主張,Facebook 這類社交網站,雖然具有電腦中介傳播之特性,但參與其 中卻是實際上相互認識的組織成員。也就是說,本研究關切的是發生在組織情境 內的真實人際關係,而非由互不相識網友組成的虛擬人際關係。

在這種架構之下,本研究以人際關係為主軸,分三個層次進行文獻探討。在 第一節,我們先回到傳統人際關係之研究,了解以實體互動為基礎,組織成員間 的基本人際關係樣態與模式。接下來第二節,進一步以電腦中介傳播為審視角 度,探討電腦中介傳播形式對人際關係產生何種改變。完成上述兩塊文獻彙整 後,第三節緊接著將依照 Facebook 的特性,描述這種新人際關係平台在組織內 部會造成何種人際關係樣態的改變。

第一節 組織成員間的實體人際關係樣態

人際關係的意涵相當多元、廣泛而複雜,長久以來中外學者對於人際關係有 多方闡述,西方有所謂人際關係(ineterpersonal relationship)的研究(徐西森、

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東方則是華人關係(guanxi)的探討(楊中 芳,2001)。不過因為各學者探究的主題、對象與文化背景有所差異,所以發展 出的理論觀點也有所不同。綜合這些討論,我們首先說明組織內人際關係的情境 背景,其次依續談論人際關係的基本需求、不同的階段發展、因不同發展而產生 的親疏遠近關係,最後則是自我揭露的討論。

一、組織內人際關係的情境背景:正式關係與非正式關係

Andrews 與 Herschel(1996/潘邦順譯,1999,頁 119)書中提到:「每個 組織,不管其大小、結構如何,其基礎材料都是人際關係。」由此可見組織內人 際關係的重要性。基本上,本研究指涉的組織係指類似一般公司行號等正式組 織,組織成員具有共同目標,並且經過科層結構的權責分配,擁有各自分工與權

正式互動(吳清山、林天祐,2005)。其內容形式大部分屬八卦、抱怨、謠言(rumors)

或傳聞(grapevine)等性質。簡而言之,即組織成員間的「情感網絡」和「八卦 網絡」。

基本上,Facebook 通常是被用在非正式情境下,與同事維繫非正式的人際 關係,亦即非工作或任務導向的關係,例如組織成員在 Facebook 上分享心情、

討論八卦、或者遭遇困難與委屈時,獲得同事的社會支持等,藉此做為組織內的 另一個互動管道。另外,如同 Manev 與 Stevenson(2001)主張,個人若處於組 織內部的網絡中心位置,就等於有個人影響力(轉引自張惠蓉,2004),也因此,

Facebook 亦可能成為組織成員的人際關係工具,增強自己在組織內的人際關係 連結。也就是說,透過 Facebook,個人一方面可以跳脫組織科層框架,透過非 正式互動的方式跟同事接觸,維繫人際關係與情誼,另一方面則可能強化自己與

係緊密程度。在群體互動的情境下,個人若碰到事情或委屈,容易在 Facebook 上分享及尋求社會支援,此時其他同事會有「相挺」現象產生,透過這些行為,

個人容易有感情加溫的歸屬感與被團體包容感。除此之外,還可利用 Facebook 來強化個人在組織內與他人的連結,以突顯自己的重要性,進而影響他人的控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斷改變的,雙方有可能從一般的泛泛之交到親密好友,甚至到最後關係中止,換 言之,人際關係發展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對此,他提出六階段的關係模式(six-stage model of relationships)來描述不同關係發展,分別是:接觸(contact)、參與

(involvement)、親密(intimacy)、衰退(deterioration)、修復(repair)和解離

(dissolution)。

特別說明的是,在下列關係模式發展圖中(圖 3-1),每一階段都有可能往下 走,讓關係更深入,也有可能往上回流,造成關係倒退。個人在每一階段都可能 停留,以維持與他人在該階段穩定的關係,或者從該階段離開。每階段的進展是 漸進式的轉化,其轉換都會有轉折點或事件發生,轉折點會根據不同文化、社會 情境和個人的關係而有所不同。以下分別介紹不同階段的模式。

圖 3-1:六階段關係模式發展圖(Six-stage model of relationships)(來源:DeVito, 2009)

(一)、接觸(contact)

該階段是人際關係發展的起始,屬於人際知覺層面的接觸。主要交換淺層的 個人基本資料和初步想法,雙方只談一些表面化的訊息,其行為模式相當客套而 標準化,對社會和宜性的規則相當敏感(林欽榮,2001)。處在該階段的雙方尚 未相互了解,往往是透過第一印象來評估對方。在接觸過程中,個人都知道對方 不斷地評價自己,因此會持續修正自我形象以獲得所冀望的回應。Goffman(1959

/徐江敏、李姚軍譯,1992)提出的印象整飾(impression management)概念便 能解釋這種狀況。所謂印象整飾,是指個人用適當言行來控制他人對自己印象形 加為好友,隨之有簡單及表層寒暄式的互動。雖然互動不多,卻可在 Facebook 上觀察其他同事的表現而在心中給予評價,若彼此有好感則互動趨於頻繁,若無 特別感覺,則維持朋友名單連結與簡單互動。但我們仍好奇,處於該階段的組織 成員,如何利用 Facebook 形塑自己的印象,讓其他同事對自己產生好感?而個 人與其他同事的關係,從「接觸」進展到「參與」的過程中,Facebook 又是扮 演甚麼樣的角色?

(二)、參與(involvement)

在第一階段接觸期過後,對彼此的知覺良好便會進入參與階段。在這階段,

影響人際吸引的三個原則是聯結、增強、與社會交換(Deeaux, Dane &

Wrightsman, 1993/楊語芸譯,1997)。聯結是指,個人喜歡和良好經驗聯結在一 起的人,不喜歡和不良經驗聯結在一起的人。增強則是指,個人喜歡在某方面能 夠增強自我概念的人,例如讚美或給予信心等。社會交換論則是社會學家 Homans

(1950)所提出的,他主張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社會行為就如同商 品交換,人際關係是藉由互動時雙方所獲得的報酬(reward)和代價(cost)之 間互換結果而決定,人們期待高報酬低代價的互動,並且會被自己認為最能提供 報酬的人所吸引(轉引自 Deeaux, Dane & Wrightsman, 1993/楊語芸譯,1997)。

當人們察覺到與他人互動是有利時就會被吸引,良好的人際關係便是在這種機制 下建立的,投資報酬率決定了人際互動的吸引力。

其他影響人際吸引的基本因素則是:相似性、熟悉性和接近性。相似性係指 在個人特性上,傾向喜歡在態度、興趣、價值、背景和性格上與自己相似的人

(Simpson & Harris, 1994;轉引自 Deeaux, Dane & Wrightsman,1993/楊語芸譯,

1997),雙方若能意識到彼此的相似性,越容易互相吸引。相似性在人際關係上

Facebook 具有電腦中介傳播的特性,讓個人能夠跳脫科層框架與其他同事 互動,組織成員也容易從 Facebook 上的發言或想法分享找到與自己想法態度一 致的同事。筆者同時也觀察到,在 Facebook 上的互動,容易有彼此相挺的情感 出現,對個人來說,是找到與自己相似、增強自我概念的互動對象。然而令我們 好奇的是,在 Facebook 上的情感相挺或表現親密的同事,在真實世界的關係親 疏為何?是否如同在 Facebook 上所表現的一般熱絡或冷淡?

(三)、親密(intimacy)

雙方經過參與階段的互動,彼此吸引程度增加,使得關係緊密而進展到親密

(四)、衰退(deterioration)

關係衰退的特色是雙方的連結減弱。第一步是雙方對彼此不滿,開始看到對 標準」產生變化(Argyle & Henderson,1984;Rose,1984;Rodin,1982;轉引 自彭泗清、楊中芳,1999);(11)情感上感到被背叛;(12)雙方有誤會但卻沒

(五)、修復(repair)

當個人與他人關係處在衰退階段時,有些人選擇修復,有些人則讓關係走向 庭成員、密友、朋儕團體等原級團體成員(primary groups),和他人建立關係主 要以滿足關愛、溫情、安全感、歸屬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交往法則以需求為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係找到新的對應。

我們會想進一步知道,組織成員想要修復與同事的關係,在 Facebook 上會 如何進行?是否從接觸階段開始進行互動?或是有新的互動方式?和以往有何 不同?Facebook 如何幫助個人修補同事間的情感?

(六)、解離(dissolution)

解離階段,則雙方關係破裂而趨向中止,例如朋友絕交,不再聯絡便屬於該 階段。此時雙方言行避免直接接觸,較少注視對方,且不傳達顯示情感的行為。

在結束關係時,會感到沮喪的多是未受益、承諾較多、盡心盡力,和努力維持關 係的一方(林欽榮,2001)。

在組織情境裡,因種種因素雙方撕破臉讓關係中止,但又身處於同公司中,

此時若有工作上的接觸則依循正式組織結構,雙方互動方式表面上會採公事公 辦,不涉及非正式互動的私人情誼,若事後雙方想修補關係則進入修復階段。

在 Facebook 上,我們推測若雙方翻臉而處於解離階段時,應是不再互動,

甚至將對方的帳號刪除不再與對方接觸。但我們仍想探究,此時雙方在 Facebook 是否會有互動的可能?藉著觀察對方在 Facebook 上的行為,是否有助於更了解 對方,而讓雙方有修補關係的可能性?

四、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

上段論述說明了 DeVito 的六階段人際關係模式,我們發現人際關係發展結 果會有不同的親疏遠近。華人最早進行遠近親疏劃分的學者是費孝通(1948),

他在研究農村的人際關係時提出「差序格局」,在概念基礎上形成「自家人/外 人」親疏不同的劃分。他認為個人的人際關係具有「自我中心主義」特色,是以 自己為中心,對外形成同心圓的形狀,關係越親密的人越靠近中心內圈,關係越 遠的人則越靠近外圈。「差序格局」主要指個人以不同的對待方式來對待分屬不 同圓圈裡的人,如圖 3-2 所示,越中心關係越緊密,越外圈則越疏遠。費氏在提 出「差序格局」概念的時候,同時也提到一個重要的現象,即各格局的界線隨著

他在研究農村的人際關係時提出「差序格局」,在概念基礎上形成「自家人/外 人」親疏不同的劃分。他認為個人的人際關係具有「自我中心主義」特色,是以 自己為中心,對外形成同心圓的形狀,關係越親密的人越靠近中心內圈,關係越 遠的人則越靠近外圈。「差序格局」主要指個人以不同的對待方式來對待分屬不 同圓圈裡的人,如圖 3-2 所示,越中心關係越緊密,越外圈則越疏遠。費氏在提 出「差序格局」概念的時候,同時也提到一個重要的現象,即各格局的界線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