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Facebook 的特色如何影響組織內人際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制,同時擴展互動對象。

Castells(1998/夏鑄九、王志弘譯,2000)用兩個概念描繪網絡社會的崛起,

我們挪用這兩個概念來說明電腦中介傳播打破時空限制的意境。一是「流動空間

(space of flow)」,Castells 認為空間不再侷限於地理上的限制,資訊科技逐漸改 變空間結構上的地理範圍,同時也取代傳統的地方空間(space of place)。這種 流動空間是以科技為物質基礎,例如電腦處理、通訊系統等,透過這些傳播科技 與通路建設,讓距離遙遠的兩個地理空間被串連起來,如此一來身處兩地的人可 以透過網路相互聯繫,不用靠面對面接觸就能互動。第二是「無時間之時間」,

Castells 的時間觀指出傳統的時間是可被度量的、直線的、可預期的,但在網絡 社會裡,這種時間特性正在被粉碎,也就是說,相較於傳統社會認為時間是有順 序性的,在網絡社會裡時間是可以打破這種順序性的。舉例來說,全球各地的訊 息透過網際網路高速傳輸及資訊儲存功能,相隔千里的各種事件可在瞬息間傳播 至全世界,打破地方時區的分界。

回到實體互動來看,我們想像在過去網路科技尚未進入組織情境之前,組織 成員大多需要面對面才有較多互動,一旦離開後互動便中止。下班後的情感維 繫,多半以碰面應酬吃飯或講電話等方式,時間與空間在人際關係維繫中占很大 因素。但網際網路出現後,在其打破時空限制的特色下,組織成員可以隨時隨地 聊天互動,不用受到時間空間的侷限,甚至在下班後還可透過電腦中介傳播維持 關係。Giddens(1990)的「脫域化機制(disembedding mechanism)」對這種現 象能夠做很好的詮釋,脫域化機制是指「社會關係從其地方性的互動場域之中被 挖出來,並且在跨越無限時空的延伸後重組」(轉引自曹家榮,2008)。也就是說,

透過電腦中介傳播撐起的人際關係,在跨越地裡空間與時間障礙後,除了能擴大 交友範圍之外,也能更加彈性地維護人際關係。

第三節 Facebook 的特色如何影響組織內人際關係

第二節論述了電腦中介傳播對實體人際關係的影響,不過因為電腦中介傳播 具有不同型式,每種型式又會因各自特性導致相異的影響結果。因此,這裡有必 要先簡單說明一般人較常用四種平台工具的關係差異:即時通訊軟體、虛擬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群、個人化媒介、社交網站等四種類別27,藉此定位 Facebook 的特性。

Santoro(1995)指出,「在最廣泛的定義中,電腦中介傳播事實上可以包含 所有電腦使用,包括不同的應用,都符合人類傳播的概念」(轉引自 Thurlow, Lengel

& Tomi,2004/謝光萍、吳怡萱譯,2006)。December(1997)則提出:「電腦 中介傳播是藉由電腦而達到人類傳播過程,其中包含了人、位於特定環境,以及 為了各式各樣的目標去型塑媒介的使用過程。」(轉引自 Thurlow, Lengel & Tomi,

2004/謝光萍、吳怡萱譯,2006)。目前學術界普遍將電腦中介傳播,廣泛地用 來指「利用電腦做為傳播之中介」的溝通形式(McLeod,1996;轉引自郭書祺,

2000)。

回到人際關係層面,本研究透過圖 3-4 簡單說明四種工具平台的關係。即時 通訊軟體(Instant messaging,簡稱 IM)是一個即時通訊系統,允許兩人或多人 利用網路即時傳遞文字訊息、檔案、語音與視訊交流,最常用的應用軟體為 MSN。

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以匿名代號及自我認同建構為主,常用服務為 BBS 和各大討論區等。個人化媒介是一種個人出版系統,部落格即屬個人化媒介 型態(施力群,2005),另外也包含網誌、網路相簿以及網誌前身個人新聞台。

而社交網站則根據不同的人際關係屬性,又區分為開放性以及封閉性兩種。

27 此四類的型態為筆者長年觀察,同時截取較熱門的網路應用科技及社會脈絡,所整理出 來的不同應用類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圖 3-4:電腦中介傳播的不同應用型態28(來源:筆者整理)

細部來看,這四類平台工具因不同的技術特性,在電腦中介傳播特性上有著 程度差異。舉例來說,就上節提到的虛擬性而言,BBS 的虛擬性就比 MSN 要來 得高,由於 BBS 是利用代號與人互動,因此很容易在匿名網路環境中虛擬出一個 不存在的人物,然後展演出不同於自己的角色與人格特性。相對地,因為 MSN 的朋友名單多半為現實生活認識的人(林玉婷,2006;曹家榮,2008),個人的 角色是固定的,所以要出現完全虛擬的可能性較低。

但無論如何,與面對面互動比較起來,MSN 的虛擬性仍較高,或者換個角 度來看,Barnes(2003)表示,因為在電腦中介傳播中,實體面對面互動時出現 的線索,例如非語言訊息等會被抹除,所以人們在互動過程中必須加入幻想和遊 戲成分。也因此,MSN 在互動時,個人仍有空間操控其所欲形塑的印象。

延續此脈絡,Facebook 這類封閉性社交網站,也可能因為其技術特性與使

28 圖 3-4 封閉式社交網站內的 Twitter 和 Plurk 亦屬於微網誌,有些說法,諸如「維基百科」

同時也將這兩個網站歸於社交網站的應用範圍,基於論述需要與易於解釋之便,本研究將這兩個 網站歸納於社交網站的範疇。(取自「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Plurk、

http://en.wikipedia.org/wiki/Twitter)

二章介紹,Facebook 在設計初期,便跟同期其它社交網站如 MySpace 的開放特 性不同,Facebook 是以封閉性為其設計特色,使用者設定的互動對象是校園同 學等現實生活認識的人。

從機制面來看,Facebook 的「隱私權限設定」和「加為朋友」兩種機制是 導致封閉性的原因。就「隱私權限設定」來說,Facebook 的設定較細,如圖 3-5 所示,使用者可根據每則資料分別設定其開放程度,例如可以選擇開放給「所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係,也就是說被阻隔於雙方之封閉式性交網站的人際關係外。

圖 3-5:使用者在 Facebook 上的隱私權設定

圖 3-6:使用者在 Facebook 上的個人檔案(非朋友觀看時)

基本上,雖然部份使用者會來者不拒地對所有人開放自己的個人檔案,但隱 私權設定與加為朋友兩種機制,的確為 Facebook 帶來某種程度的封閉性,使用

不過如前所述,Facebook 具有電腦中介傳播特色,例如在使用當下依舊缺 乏面對面社會線索,因此在互動上仍保有某種印象整飾的可能性。這種展演特性 雖然不似部落格強烈,但使用者還是能做有限度的展演,只是他們並非演成另一 個人,而是在既定社會角色下,增加不同的角色個性。例如,某人在現實生活中 的角色原是媒體企劃,但透過在 Facebook 的展演,為自己增加影評人的角色。

整體而言,封閉性讓 Facebook 在組織內部成為組織成員互動的利器,更可 能對非正式人際關係樣態產生影響。也因此,我們想了解組織成員在 Facebook 的封閉性特色下,如何發展人際關係?又如何對應到實體場域內的人際關係?而 Facebook 對於組織內小圈圈非正式關係的形成或維護又有何影響?

二、真實世界點對面的群體對話

延續上一封閉性特色,Facebook 在組織情境裡的互動對象多為周遭同事,

互動結果有機會強化非正式組織的小圈圈。除此之外,我們也發現,與 MSN 點 對點或小群眾私密的即時互動方式不同,Facebook 的使用情境多半為非同步、

點對面的群體互動。也就是使用者可在不同時間點進入發言,而發言對象經常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分時分工的原則,創造一個情境,當周遭朋友言論一發佈,其他人很容易你一言 我一語地聊起來,如圖 3-8 所示,當某人在 Facebook 上發言說她最近身體很差,

其他同事紛紛出聲安慰,雖然有時間落差,但其場景很像眾人群聚聊天一般。

圖 3-7:使用者登入 Facebook 後的「動態消息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圖 3-8:使用者在 Facebook 上的發言討論串

不同於 MSN 談話內容限於對話者間才看得到(MSN 為較私密的對話環境,

且多屬一對一、點對點的互動),在 Facebook 中,使用者間的對話或發言等,則 多是公開於相互加入的朋友間。這種點對面群體對話的特色,讓 Facebook 變成 第一章描述的「廟口」譬喻,在群體互動的場域下建構人際關係網絡。大夥在一 個想像中的場域,藉文字、圖片、照片等方式互動並相互連繫。但這線上的「廟 口」又跟真實互動有所不同,實體面對面是當所有人不在場,互動便告中斷,「同 步性」是實體互動的重要元素。然而 Facebook 具有電腦中介傳播的儲存功能,

因此在互動上可以做到「非同步性」,早上的留言可以到下午才回應,在台北的 留言可以在高雄回應。同時,看到這些互動內容人數經常也比實體場域要來得 多,只要為發言者或回覆者的「朋友」,皆可看到訊息,也皆有參與對話的可能,

在這種公開於群體對話的狀況下,話題與訊息的擴散程度皆比以往要高得多。

在本研究關切的組織情境內,Facebook 是個人與群體同事連結的人際平台,

組織成員可以跟同事對話、或觀看其他人留言、了解其他同事的狀況等。無論所 處時空為何,個人登入後,似乎變得跟其他組織成員同在一起,而這種狀態似乎 改變了傳統面對面的人際關係基本樣態,因此我們想要了解,群體對話的特色如 何改變既有人際關係,是否會產生與群體同在的感受?是否增加或改變群體的關 係深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三、多樣態的互動機制

跟 BBS、討論區等以純文字為主要互動的網路應用型態不同,Facebook 可使 用的敘事工具要來得多,藉此傳達不同訊息類型,讓使用者間的互動方式更加多 元化,同時也增加經營自我形象的工具,在此我們稱之為多樣態的互動機制。

就機制層面來看,如圖 3-9,除了最簡單抒發心情的文字,Facebook 塗鴉牆 上還可讓人張貼照片、書寫網誌、分享影片、轉貼連結、舉辦活動等。基本上,

就機制層面來看,如圖 3-9,除了最簡單抒發心情的文字,Facebook 塗鴉牆 上還可讓人張貼照片、書寫網誌、分享影片、轉貼連結、舉辦活動等。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