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研究背景介紹

第一節 社交網站介紹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二章 研究背景介紹

本研究範疇屬於網路新興科技,為了讓讀者了解本文所描繪組織成員間的互 動情形,本章先針對社交網站進行介紹。社交網站有許多類別,本研究選定全球 及全台灣使用人數最多的 Facebook 為主要研究範圍。因此,本章先從社交網站 的發展與介紹開始談起,接下來說明 Facebook 的發展歷程、現況、頁面介紹與 機制功能,以便讓讀者更全面了解 Facebook 這類社交網站運用在組織內的情況。

第一節 社交網站介紹

社交網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s,又稱 SNS)主要是由一群朋友或志趣相 投的人,在線上空間建立社群。然而回溯過去,早期研究談到網路空間所形成的 社群,往往以「虛擬社群」稱之(Rheingold, 1993;轉引自黃國庭,2009)。基於 論述需要,本節從線上空間建立社群的發展脈絡開始談起,早期是虛擬社群的興 起,後來則是社交網站蔚為風潮。接下來,則介紹社交網站發展過程,以詳細說 明社交網站的特色。

一、由線上空間社群的脈絡談起

社會學者 Hagel 與 Armstrong(1997/朱道凱譯,1998)認為網際網路的普 及,讓電子佈告欄(BBS)等線上社群興起,並成為廣大的地下文化,造就出虛 擬社群。他們同時也提出「興趣社群」的觀點,主張很多早期虛擬社群的興起是 建立在興趣上,這些社群成員分散在世界各地,同時對某一主題有共同的嗜好或 專長。我們可以想像,早期虛擬社群的成員,透過螢幕彼此交談感興趣的事物、

甚至辯論某個主題,然而他們卻是散落在各地,沒有地理鄰近的關係,彼此之間 的連結也是因為興趣而產生。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線上空間的社群及活動依然存在,只是而進化出 另一種新樣貌,社交網站8。社交網站也是一種存在於線上空間的社群,但其應

8 特別說明的是,社交網站的出現並非取代虛擬社群。本研究是從「線上空間建立社群」的 發展脈絡來看,社交網站的發展為另一種新的應用與主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用形式與早期虛擬社群不同,它並非以興趣或話題進行連結,而是以個人的人際 關係做為連結基礎向外串連。傳播學者 boyd 與 Ellison(2007)指出,社交網站 崛起顯示線上社群的轉變,從早期以興趣話題為主,變成以個人的人際關係為 主。或者說,早期的線上社群例如電子佈告欄 BBS 和討論區等是以話題來分類,

但社交網站則是以個人的關係來分類,亦即以個人為社群中心而建構的人際關係 網絡。當這樣的平台進入組織情境後,便成為本研究關切的問題,組織成員如何 用來維繫人際關係。以下針對社交網站的發展與介紹進行說明。

二、社交網站的發展與介紹

boyd 與 Ellison(2007)指出,第一個社交網站為 1997 年所成立的

SixDegrees.com,使用者可在該網站上建立個人檔案(profile)、更新朋友名單

(contact list),在此平台與朋友互動。類似功能雖然曾經在其它網站出現過(例 如 Classmates.com 允許使用者聯繫過去同學,但無法建立個人檔案),然而 SixDegrees.com 卻是第一個結合這些功能的網站。SixDegrees.com 在推出後的幾 年間吸引數百萬使用者,最後卻因未能獲利而於 2000 年關站。自此之後,很多 具備社交功能的網站紛紛成立。boyd 與 Ellison(2007)便指出,自 2003 年以降,

許多新的社交網站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漸漸引起世人關注。

到了 2005 年,MySpace 已成為當時世上最大的社交網站,其網頁流量甚至 比 Google 還多。2005 年 7 月,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以 5.8 億美元(約 新台幣 188 億元)的高價買下 MySpace,直到此時社交網站才吸引主流媒體注意,

逐步成為全球風潮。例如 Friendster 在太平洋島嶼大受好評、Orkut 成為巴西主 要的社交網站、Mixi 在日本廣泛被使用、Hi5 在拉丁美洲、歐洲等地備受愛戴,

而 Bebo 在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地廣受歡迎(boyd & Ellison, 2007)。此外,

也有很多部落格(Blog)結合社交網站特色,例如台灣的無名小站,一同加入這 塊市場。

社交網站發展至今儼然已成全球熱潮,堪稱是網路新趨勢。社交網站流量與 使用人數同時也日益擴增,截至目前為止,至少有 7 個社交網站排在全球前 100 名網站當中,下表為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 100 名的社交網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表 2-1:進入全球網站 Alexa Traffic Rank9排名前 100 名的社交網站

Alexa Traffic Rank 排名 網站名稱 網址 三個月平均到達率(全球網友造訪比例)

2 Facebook facebook.com 35.158%

10 Twitter twitter.com 7.798%

27 LinkedIn linkedin.com 2.780%

34 Myspace myspace.com 2.433%

37 V Kontakte vkontakte.ru 1.578%

68 orkut.com.br Orkut.com.br 1.511%

83 orkut.com orkut.com 1.767%

資料來源:Global Alexa Page Ranking。上網日期:2010 年 09 月 21 日,取自 http://www.alexa.com/topsites/global;0。

社交網站研究學者 boyd 與 Ellison(2007)將社交網站定義為網路(web-base)

服務,並允許使用者:(1)在網路空間裡建造屬於個人自我園地,稱做個人檔案

(profile),使用者在個人檔案能夠放上自己的照片、介紹自已,是展現自我的 地方;(2)可將其他人「加為好友10」,包括原先熟識的舊朋友與在社交網站上 結交的新朋友,而在該網站上所結交的朋友都會落在「朋友名單(contact list)」

內,朋友名單是由使用者自己建立,也可與他人分享;(3)每個人的朋友名單是 公開的,在瀏覽他人朋友名單的過程中,若發現認識的人,也可加入自己的朋友 名單內,藉這樣的連結方式,讓每個人在社交網站上的交友圈得以迅速擴張。

我們知道,社交網站主要以個人的人際關係為連結基礎,而根據人際關係的 不同屬性,本研究又將社交網站區分為開放性與封閉性11。開放性較強的社交網

9 全球網站 Alexa traffic rank 的計算基準是根據最近一個月,結合平均每日訪客數還有頁面 瀏覽數計算而來的,最高的等級是 1。上網日期:2010 年 09 月 21 日,取自

http://www.alexa.com/topsites/global;0。

10「加為好友(Add as friend)」是一種機制,在觀看別人的檔案時,可按下「加為好友」的 按鈕要求對方同意為好友,若對方同意,則雙方彼此互為朋友。

11 特別說明的是,封閉性和開放性兩種用法,是基於本研究論述所需要的區分用詞,目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站,例如 MySpace 等,有機會用來認識生人,也就是實際生活外的朋友,讓人 跳脫出原有的人際關係網絡,因此較有可能發展虛擬友誼。而封閉性較強的社交 網站,例如 Facebook 等,則讓人維繫以熟人為主的人際關係網絡。

雖然上述兩者皆屬社交網站範疇,但屬性不同,伴隨而來的應用模式與使用 行為則大徑其趣。MySpace 這類社交網站在本質上是開放的,不論是機制設計或 是使用情境上,都鼓勵使用者結交不認識的「生人網絡」12。MySpace 建構一個 平台,讓使用者在自己的空間裡盡情展演,和不認識的網友相互吸引,進而結交 為好友開始互動,有機會建立一個全新的人際關係網絡。相反的,Facebook 這 類社交網站在本質上則是封閉的,鼓勵使用者與「熟人網絡」進行互動,Facebook 鼓勵使用者尋找現實生活認識的朋友或同事進行互動,讓現實生活的社交行為某 部分移轉到 Facebook 上。

在研究範圍上,本研究並非探討所有類別的社交網站,而是只限定於 Facebook 這類封閉性社交網站在組織內的應用。以下針對 Facebook 進行詳細說 明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