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壹、

研究限制

一、 樣本家庭社經地位的轉換

本研究採用王令彥(2008)的社經地位計算公式,先依照受試者父母的教 育程度及職業類別分別計算出父親的社經地位及母親的社經地位,接著取社經 地位等級較高的一方做為該受試者的家庭社經地位等級。研究者雖在問卷基本 資料中有詢問受試者父母的婚姻狀況(婚姻中同住、婚姻中分居、離婚或其 他),但並沒有蒐集受試者目前與離婚的哪一方家長同住,因此無法選擇採用

後,決定針對父母離婚之受試者,採父母雙方之社經地位等級之平均數,做為 該受試者的家庭社經地位,若父母雙方的社經地位等級平均數有小數點,在進 一步四捨五入至較接近的等級,例如一位父母離婚的受試者,其父親的社經地 位等級為3,母親的社經地位等級為 4,則取父母雙方社經地位等級的平均數 3.5,再進行四捨五入,最終取得該受試者的家庭社經地位等級為 4。

二、 學業成就的認定標準不夠嚴謹

本研究是以受試者於問卷上填寫自覺自己在班級排名的位置屬於前面1/3、

中間1/3 或後面 1/3。但從樣本的描述性統計資料中發現,在學術類高三生的部 分,班級排名前面1/3 者佔 33.6%,中間 1/3 者佔 42.7%,後面 1/3 者佔

23.7%;在職業類高三生的部分,班級排名前面 1/3 者佔 30.9%,中間 1/3 者佔 44.3%,後面 1/3 者佔 24.8%,此比例皆不是完全的 1/3,顯示對兩類青少年而 言,自覺班級排名的位置與實際的班級排名位置可能存在落差。

三、 認同早閉狀態中出現統計上的不一致

在兩類青少年中皆發現有一些生涯發展因素與認同早閉狀態未具顯著相 關,卻在認同早閉迴歸模型中達顯著的現象,例如在職業類高三生的部分,發 現職業類高三生的生涯發展態度構面與認同早閉狀態未具顯著相關,但在認同 早閉的迴歸模型中卻發現生涯發展態度構面對職業類高三生的認同早閉狀態具 有顯著性

p <.001 的影響。研究者進一步檢視影響職業類高三生認同早閉狀態的

生涯發展因素之間的相關性,結果從皮爾森相關分析中發現,生涯發展的態度 構面與認知構面(r =.76,p <.01)及能力構面(r =.72,p <.01)間皆具有顯著 相關。研究者由此推測,在職業類高三生的部分,生涯發展的認知構面、態度 構面與能力構面三者間可能也存有相互影響的現象,因此當同時檢測認知、態 度、能力構面的影響時,態度構面於迴歸分析中呈現對認同早閉狀態的顯著關 聯性。本研究在共線性診斷的部分,已確定所有生涯發展變項的VIF 值及允差 皆在標準之內(VIF < 10,允差> 0.1),判斷無明顯共線性的關係。然,生涯 發展的認知、態度、能力構面之間的關係,值得後續研究進一步釐清。

四、 認同尋求、早閉及混淆的迴歸模型解釋力偏低

本研究除了認同達成的迴歸模型解釋力不錯外(學術類

R

2=.28;職業類

R

2=.41),其餘認同尋求、早閉及混淆模型的解釋力皆偏低(介於 6%至 13%之 間)或未達顯著。換言之,生涯發展對認同達成的影響最明顯,但對其他三種 認同狀態的影響則有限,表示可能有其他因素比生涯發展更容易影響青少年的 認同發展趨於尋求、早閉或混淆狀態,例如親子依附關係可能比生涯發展更容 易影響青少年的認同早閉狀態、認同尋求狀態可能會受到同儕互動的影響,青 少年在家中的排行及與手足間的關係、父母的教養風格及青少年本身的性別氣 質或許也會影響青少年的認同狀態。

貳、 給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於問卷基本資料中蒐集受試者的同住家人資訊

為了能確實掌握父母離婚之受試者實際生活的家庭社經地位狀態,建議未 來的研究者可於問卷基本資料中蒐集受試者與家人同住的資訊,如此一來便能 知道父母離婚之受試者實際生活是與離婚的那一方家長同住,更能計算出符合 其生活現況的家庭社經地位等級。

二、 尋找更嚴謹的學業成就資料蒐集方式

未來的研究者若能徵得每位受試者及校方之同意,取得各班級受試者實際 的班級排名,則能更確定受試者的學業成就表現。或是選擇用其他可代替學業 成就的指標來測量青少年的學業成就與整體生涯成熟度的關係。

三、 納入更多元的自變項

除了生涯發展的面向外,建議未來的研究者可以嘗試將親子依附關係、手 足關係、同儕關係、父母教養風格及青少年的性別氣質等納入自變項,有機會 了解青少年的個人、家庭、學校不同層面對其認同狀態的影響,也可能有助於 提升認同尋求、早閉及混淆模型的解釋力。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毛國楠(1985)。〈職業成熟與職業興趣的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 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18,229-238。

牛文菡(1999)。《五專生生涯成熟與其生活角色重要性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令彥(2008)。《教室閱讀環境、教師閱讀態度與幼兒閱讀態度之相關性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

何英奇(1988)。〈大專學生之責任感與自我統整:艾立克森青年自我統整理論 之倫理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 21,77-98。

李詠秋(2002)。《原住民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阻隔因 素之關係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彩梅(民83)。《青少年家庭功能、職業自我觀念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譯)(1996)。《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Vernon G. Zunker)。

台北市:揚智文化。

金樹人(2011)。《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東華出版社。

邱皓政(1996)。〈大學社團活動與學生心性發展─一個社會心理學的觀點〉,

《訓育研究期刊》,35(3),37-42。

林幸台、林清文(1987)。《修訂生涯發展量表(指導手冊) 》。臺北:心理出版 社。

林惠芬(2006)。〈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生涯成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187-205。

洪慧芸(2003)。《大學生生涯成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秀媛、鄭光燦、丘金蘭(2016)。〈青少年打工活動之影響因素及影響相關層 面研究〉,《育達科大學刊》,42,41-62。

高紹成(1996)。《高雄縣國中學生職業成熟度及其相關因素分析》。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麗華(1996)。《職業成熟概念的結構因素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民之(譯)(2000)。《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原作者:Erikson, E. H.)。杭 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51-84。

畢恆達(2004)。〈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11,117-146。

翁若雲(2011)。《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成熟與心理幸福感之結構方程模 式分析》。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陳金英(2004)。〈低收入戶青少年的「可能自我」─脫貧方案的初步成效〉,

《學校與家庭社會工作學刊》,1,147-201。

陳郁雯(2004)。《高職生自我認同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 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陳詩涵(2006)。〈高中生涯輔導與親職教育〉,《諮商與輔導》,246,18-21。

陳坤虎(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

《中華心理學刊》,47(3),249-268。

陳坤虎、雷庚玲、宋維村、吳英璋(2011)。〈認同重要性、認同確定性及認同 落差概念之生態效度:青少年自我認同個別介入方案之療效評估〉,《中華 心理衛生學刊》,24(4),549-582。

教育部(2010)。普通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5)。《103 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調 查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6)。《104 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臺北市:教育 部。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群科課程綱要。取自:

http://vs.tchcvs.tc.edu.tw/

黃淑芬(1982)。《大學生自我統整與職業成熟及自我確認的關係》。國立臺灣師

黃銘福、黃毅志(2014)。〈台灣地區出身背景、國中學業成績與高中階段教育 分流之關聯〉,《教育實踐與研究》,27(2),67-98。

程利娜(2010)。〈生涯規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啟示〉,《教育探索》,

2,148-150。

彭馨瑩(2006)。《學校社團參與對員工早期生涯成功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 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佳晏(2004)。《大學女生之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成熟、生涯阻隔及因應策 略之相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智馨(1997)。《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自我認定狀態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智馨、林世華(1998)。〈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自我認定狀態之關係〉,《教 育心理學報》,30(2),1-16。

楊雅文(1998)。《臺南市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職業成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傑勝(2014)。學歷與就業:男女不同?男女不平?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 後續調查電子報。取自:http://tepsb.nccu.edu.tw/?page_id=957

廖小雯(2009)。《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與心理幸 福感之關係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小雯、程景琳(2011)。〈成年初顯期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之解釋 歷程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探討〉,《應用心理研究》,51,79-110。

劉德生(1988)。《高職學生職業自我概念與職業成熟相關之研究》。臺北科技大 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姿君(1994)。《大學生自我認定狀態與其生涯決定程度及自我分化水準之關 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市:揚智文化。

劉乙儀(2015)。〈高職幼保科學生升學意願因素之個案研究〉,《學校行政雙月

劉乙儀(2015)。〈高職幼保科學生升學意願因素之個案研究〉,《學校行政雙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