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四節 研究者省思

我是一個天生缺乏方向感的人,經常開著車在這地球表面上繞呀繞 的,那天,我鼓起了勇氣獨自前往家扶中心……

記得第一次踏進家扶中心,小心翼翼的我仔細觀察著迎面而來的人、

事、物,心中有些緊張,卻有著更多的期待,期待著在這裡找到一個方向,

一個屬於你、我、他共同的方向。

而從觀察者的身分轉變成參與者的過程中,彼此間的關係從陌生到熟 悉,溝通型態從有所保留到侃侃而談,從閃爍游離的眼神到可以心領神會,

從原本平行的兩條道路到因此時的交會而找到共同的方向,也牽起了一段 奇妙的緣分。

不滅

這是一個被定位為親子共同成長的團體,然而,卻也因這個團體的刺 激促使我不斷地自我檢視反省,我用心去同理、支持家長的感受,觀察家 長的同時也觀察我自己。在這個團體中的三位家長無論在人格特質、家庭 背景、或是本身的成長經歷上都非常不一樣,在團體之初我擔心自己是否 有能力將這些生命線交織成一個彼此相聯繫的網,思考著如何打破每個人

心中的那一到心防,如何叫大家信任我這位他們口中所稱的老師,而這位 老師卻未曾親身經驗他們教養孩子的辛苦歷程。雖然如此,但我最終發現 同理與傾聽能夠拉進彼此的距離,也能為自己收集更多相關的資訊,事前 做充分的準備,可以增加自己在面對家長時的自信心,而以一顆同樣愛孩 子的心來面對孩子,更能獲得家長的認同。雖然三位家長如此不同,但從 三位家長的身上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孩子的愛及對生命堅毅的 態度,即使其表現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是在深入接觸對談之後,我發現他 們心中的堅持,就像石縫中生長的小草,在不甚理想的環境中努力延續著 生命。而在成長歷程中堪稱一路順遂的我,因有這個緣分參與在他們的生 命中,學會更加珍惜一切。

在團體發展的過程中,心中的感動也默默不斷地在累積。永遠記得,

那位傳言中很兇的媽媽,在我面前放下他武裝的面具,對我娓娓道來有關 他生命中的種種歷程,含在眼眶中的淚水,被因環境磨練出來的堅強收了 回去,我很想抱一抱她,告訴她有人愛她,也有人願意幫助她,只要她願 意,各項支援服務可以幫助他找到生命中的指南。永遠記得,那位語言障 礙的孩子,在團體中急切地想表達他的慾望,而在他小腦袋中有限的辭彙 卻不敷使用,情急之下蹦出了「我愛你」三個字,原本也為他焦急的我也 開心地回答他「謝謝,我也愛你」,真的希望在他的生命中永遠充滿著愛,

那份愛可以幫助他從生命裡不知名的小巷小弄中發現屬於他的康莊大道。

也永遠記得,那雙可愛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放在我大腹便便的肚子上,

期待著能摸到肚子裡的寶寶,純真的小眼睛透露出心中的期待,我知道肚 裡的寶寶感覺到小手心所傳遞的溫暖,我知道這個與團體共同成長的孩子 不久之後將與那雙小手的主人一樣面對種種環境,而我也知道來自各方的 支援將引領這些孩子找到屬於他們的方向……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內政部(1994)。兒童福利法施行細則。全國法規資料庫。搜尋日期:

2006.10.8.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

D0050003

內政部(2004)。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施行細則。全國法規資料庫。搜尋日期:

2006.10.8.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

D0050010

王天苗(1988)。99-457 公法:美國特教發展的另一轉戾點。特殊教育季刊,

28,46-48。

王天苗(1993)。心智發展障礙兒童家庭需要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刊,9,

73-90。

王天苗(1994)。心智發展障礙幼兒家庭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刊,10,

119-141。

王天苗(1995)。心智發展障礙幼兒家庭支援實施成效及其相關問題之研 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2,75-103。

王天苗(1996)。台灣地區心智障礙幼兒早期療育服務供需及相關問題之研 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21-44。

王連生(2000)。親職教育---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王國羽(1996)。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政策的相關理論模式與台灣法令之 解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33-350。

王國羽(2002)。我國身心障礙福利政策與體系---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的分 析。社區發展季刊,97,115-127。

王淑仙(1999)。台灣中部地區國中啟智班實施障礙學生家長親職教育意見 調查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縣。

王慧儀、鍾育志(2000)。父母親的心理社會問題對發展遲緩兒童持續接受 早期介入治療的影響。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6,620-625。

何華國(2004)。特殊兒童親職教育。台北:五南。

林家興(1997)。親職教育的原理與實務。台北:心理。

林振隆(2004)。外籍配偶親職勝任感及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新竹教育大 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清江(1986)。親職教育的功能與實施方法。師友,228,6-10。

林惠娟(2001)。「我為什麼來上課?!」--影響案主接受親職教育輔導因

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周月清(1998)。身心障礙者福利與家庭社會工作---理論、實務與研究。台 北;五南。

邱書璇、林秀慧、謝依蓉、林敏宜、車薇(1998)。親職教育。台北:啟英。

施怡廷(1998)。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對兒童照顧需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 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胡玲玉(1989)。親職教育對特殊兒童的重要性。特殊教育季刊,32,20-22。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范麗娟(2004)。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 83-127)。台北:心理。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嘉男(2002)。國民小學啟智班學生家長對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以台中 縣市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中縣。

許天威、莊育芬、陳素苓、唐詠雯、簡言軒、唐紀絜、王淑仙、謝協君、

吳勝儒、鄭翠娟、鄭善明(2004)。早期療育概論。台北:群英。

陳小娟(1994)。不同階段/安置聽障學生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大學報,5,413-452。

陳雅玲(2006)。建構「發展遲緩兒童父母親職實踐評估量表」。東海大學社 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陳素禎(2006)。發展遲緩兒童服務歷程中非自願性家庭之原因初探---以苗 栗縣為例。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陳怡君、李信謙、葉健全、賴建宏、陳適卿(2004)。家長關切孩童發展遲 緩問題與專家評估結果之相關性---以醫院為基礎之研究。中華醫學會 雜誌,67,239-244。

張世慧(1996)。台北市學前障礙幼兒家庭需求之調查研究。國小特殊教育,

20,7-20。

張秀玉(2003)。早期療育社會工作。台北:揚智。

張秀玉、曾華源、賴玫凰(2004)。發展遲緩兒童之家庭特質與資源運用狀 況---早期療育個管中心本籍與東南亞籍女性配偶家庭之比較。兒童及 少年福利期刊,7,13-18。

張英熙、吳珍(2001)。特殊兒童家長支持團體效果初探。特殊教育季刊,

80,30-34。

張耐(2003)。早期療育中的親職教育---寫給發展遲緩兒童的父母與老師。

師友月刊,430,30-33。

張翠娥(2000)。從社會生態系統觀探討早期介入教育網絡的建立。樹德科

技大學學報,2(1),339-346。

馮潔瑩(2002)。高級中學親職教育家長態度與實施做法之研究。政治大學 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迺毓(2004)。家庭生活教育導論。台北:空大。

黃秋霞(2002)。高高屏特殊兒童的家長對親職教育型態認識之探討。特教 園丁,18(2),61-69。

郭智玲(2005)。發展遲緩兒童親子互動策略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靜晃(2005)。親職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

曾端真(1991)。正視親職教育的重要性。諮商與輔導,65,14-15。

楊登惠(1990)。學前聽障班家長親職教育的小團體輔導研究。教師之友,

41(3),66-73。

楊琇博(2004)。「親子互動團體治療方案」對 ADHD 兒童的輔導成效評估。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

楊靜芳、王愉茹、劉婉婷(2006)。發展遲緩兒童親職教育之運用與成效初 探---以台中市早期療育過渡性服務方案為例。載於第二屆國際親子論 壇論文集。

齊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

法與資料分析(頁 1-19)。高雄:復文圖書。

廖永靜(1998)。親職教育與父母參與。家庭教育雙月刊,1,15-22。

蔡淑桂(2002)。發展遲緩幼兒之家長親職教育實施成效對幼兒發展能力之 研究。生活應用科技學刊,4(1),19-29。

劉芷瑩(2006)。發展遲緩兒童非自願性家庭之親職功能提升方案初探。台 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簡文英、卓紋君(2003)。國內親職教育團體研究的回顧與分析。諮商與輔 導,211,2-10。

簡淑玲(2003)。特殊兒童的親職教育問題及其社會支持。國教世紀,204,

81-88。

謝麗紅(1995)。成長團體過程與團體效果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藍采風、廖榮利(1982)。親職教育的實施。台北:張老師月刊。

二、西文部份

Arica, E., Keyes, L., Gallagher, J.J. & Herrick, H.(1993). National portrait of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underutilization of service: Relevance to early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Early Intervention

,

17

, 283-297.

Authier, K.J., Sherrets, S.D. & Tramontana, M.G.(1980). Methods and models of parent educ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

Spring1980

, 38-40.

Bailey, D.B. & Blasco, P. (1990).Parents' perspectives on a written

survey of family needs.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14

, 1-9.

Bailey D. B. , Buysse V., Edmondson R. & Smith T.M.(1992) . Creating Family-Centered Services in Early Intervention : Per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in Four States.

Exceptional Children

,

58

( 4) , 298-310.

Bailey, D.B. & Simeonsson, R. (1988) . Assessing needs of families

with handicapped infants .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

22

, 117-127.

Blair,C. & Ramey,C.T.(2000).Early intervention for low-birth weight

infants and the path to second-generation research. In Micheal

J.Guralnick(Ed.),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ly Intervention

(pp.77-97).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

Bruder, M.B.(1993). The provision of early intervention and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within community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service delivery.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

13

(1), 19-37.

Caro, P & Derevensky, J. L. (1991). Family-focused intervention model:

Implementation and research findings.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

11

(3), 66-80.

Cheney D.; Manning B. & Upham D.(1997). Project DESTINY: Engaging families of students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abilitie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Sep/Oct 1997

. 30(1), 24-30.

Dunst, C.J., & Trivette, C.M.(1986). Mediating influences of social support: Personal, family, and child outcomes.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

,

90

(4), 403-417.

Frey, M.R. & Snow, J.N.(2005).The personality construct of

entitlement: An intervention for decreasing in parent education

group.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

61

(2), 161-173.

Fuerst, J.S. & Fuerst, D.(1993). Chicago experience with a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 The special case of the child parent center

program.

Urban Education

,

28

(1), 69-96.

Guralnick M. J. (1991).The next decade of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ly interven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effectiveness of early interven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