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歷程省思

在教育行動研究中,教師不僅是面對問題者,也是研究該如何解決問題的行動者。

但是若研究者只是主觀地詮釋文本資料將會造成研究結果的偏頗,因此在進行行動研究 的過程中是必須不斷地自我省思,如此才能達到較高的研究品質。茲就教學過程及學生 學習兩方面來做自我省思。

壹、教學過程的省思

運動教育模式是希望學生在歡愉的氣氛中學會應學會的知能及技巧,並能在團體中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所以研究者在課程中就依對學生籃球運動程度的瞭解,在「富趣味」

的原則下,設計了運球對抗、投籃比賽和一對一鬥牛賽,而運球對抗和一對一鬥牛賽是 在進行 Pilot Study 時所沒有的。

為了要讓例行賽和季後賽能順利進行,研究者到學校借了很多關於籃球訓練的書 籍,並將籃球比賽規則詳讀了一遍。但是因為學生對於文字的解讀能力不足,因此研究

者就不斷地尋找適合學生閱讀的籃球規則,深怕太過於艱澀的文字會讓學生望之卻步。

不僅如此,研究者為增加自己籃球教學的實戰經驗,在此次運動教育模式實施之 前,於暑假開了籃球育樂營,想帶領一批學生從無到有來學會籃球運動。幸運的是,在 翔鷹國小體育組長的幫助下,傳授給研究者許多關於教導籃球運動方面的技巧及提供了

「運球對抗」的趣味競賽活動。這樣經歷了五天的育樂營之後,讓研究者多認識了學生 的學習特色,及更了解學生在學習籃球運動上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

在實施運動教育模式的過程中,研究者所面臨的困擾最多是來自於「裁判問題」, 但是在邊實施邊克服中也滿足了研究者的成就感。因為是否讓學生擔任裁判工作一直在 研究者的心中交戰著,讓學生擔任裁判就會出現此次所面臨的問題,或若研究者過度協 助雖會讓比賽更加順暢,但是卻可能因為避開了這些問題,而讓學生學習籃球運動不夠 全面。在幾經考慮之下,研究者決定多加強學生的裁判知能,並樹立其裁判權威,不過 須在旁做提醒及在有爭議時協助做立即判決。這樣的決定落實於課程的實施後,也達到 了預期的效果,這令研究者相當開心。

此外,研究者認為要將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民小學的體育教學之體育教師,最好 是該班的導師。因為在運動教育模式中,研究者必須對學生有相當充分的瞭解、能立即 解決學生所面臨的問題(如裁判問題、小隊糾紛等)及適時地調整課程進度等,這些都 是體育科任教師所較難達成的,尤其是「聯繫」,更讓研究者在進行 Pilot Study 時增

加了相當多額外的工作量。因此研究者認為,在國小實施運動教育模式的教師以該班導 師為最佳人選。

貳、學生學習的省思

櫻木班的學生在此次課程實施之前,男女生對於籃球運動的喜愛程度,據研究者的 觀察是有相當大的差異的。但是運動季結束之後,女生喜愛打籃球的人數雖仍不及男生 人數,但是已拉近許多,這讓本以為女生會比較不喜歡籃球運動的研究者,改變了心中 的想法。因為研究者認為,女生多被貼上「看不懂籃球」的標籤,所以男生在從事籃球 運動時甚少會找女生,而女生也意識到這標籤的存在而不自覺地符應之。不過,突破了 標籤,讓女生在小隊合作中找到自己可以表現的舞台(Silverman,1999),這樣女生真 的會因樂在其中而主動地約伴去打籃球。

此次例行賽及季後賽比賽的輸贏往往影響了學生的心情,當然勝者喜、敗者憂乃是 可預期的,但是若讓這「輸與贏」的氣氛過於籠罩在班上的話,那將會使學生彼此的友 情容易產生問題。因為國小學生自我情緒的控管能力,及跳脫勝敗的調適能力尚未培 養,所以實施課程的教師就必須在比賽之前先對學生做心理建設,讓學生比賽結束之後 能坦然地面對輸贏,並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此外,雖然學生為了個人及團體的榮譽將會自發性地到球場打球、運動,但是從研

究者的觀察及訪談紀錄中可以發現,放學後學生會沒有來學校運動有部分原因是因為要 去補習或參加安親班,這樣的情形不僅在櫻木班出現,在灌籃班亦然。不過,社會文化 變遷造成家長紛紛將孩子送到安親班或補習班似已成趨勢,因此研究者認為,實施運動 教育模式之前,要多提醒學生若無法在課後從事運動,那也可以利用下課時間與同學或 朋友相約到運動場運動,增加自己的運動時間及培養運動的習慣。

參考文獻

《中文》

丁一航(2004)。國小排球選手成就動機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文科(1996)。課程論。台北市:五南。

王春堎(1998)。彰化縣國小教師對體育課程價值取向暨課程決定之調查研究。國立體 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文瑞(2005)。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領域實施「運動教育模式」之探討。學校體育, 90,115-119。

江良規(1968)。體育學原理新論。台北市:台灣商務。

余安邦、楊國樞(1987)。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概念分析與實徵研 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4,51-98。

吳文忠(譯)(1997)。運動心理學(原作者:D.W.Joe & F.C.Linda) 。台北市:五南。

(原著出版年:1992)

吳怡儒(1998)。幼稚園戶外遊戲活動實施現況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國立教育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萬福(1986)。體育教材教法研究。台北市:學生書局。

呂天得(1999)。運動教育模式在男女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排球教學為 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文田(1996)。體育課程的設計模式與價值取向。台灣省學校體育,6(5),42-48。

李明堂(1987)。常模參照回饋、自我參照回饋對國小學童成敗歸因、成就動機測試焦 慮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奕璇(2008)。桌球運動者成就動機、涉入程度與技術水準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光 武桌球俱樂部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勝雄(1998)。體育課程設計。載於許義雄(主編),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下)(21-48 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勝雄(2001)。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的教學發展。載於李勝雄(主編),九年一貫健康 與體育教學理論與實務(3-26 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雅燕(2008)。體適能教育模式應用在國小體育課程之研究-一位體育教師之行動研 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宏室(1994)。Mosstom(摩斯登)體育教學光譜的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師大書苑。

周紹忠、岑漢康(2000)。運動心理學。台北市:亞太圖書。

林永能(2008)。國小體育教學實施運動教育課程模式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秀琴(2006)。台北市國小教師體育課程價值取向暨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 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常青(2007)。國中體育教師的課程價值取向與有效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 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貴福(1993)。國小體育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邱稚瑋(2008)。合作學習融入運動教育模式在高中生排球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樹人(1978)。國中學生動機水準、工作難度、合作與競爭對工作表現及焦慮狀態之 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永河(1994)。習慣心理學-寫在晤談椅上四十年之後(理論篇)。台北市:張老師文 化。

胡天玫(1994)。體育教學的意義。國民體育季刊,23(3),28-39。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原 作者:H.Altrichter, P.Posch, &Smoekh,B.) 。台北市:遠流書局。(原著出版年:

1993)

孫聖和(2000)。遊戲理論及幽默感應用於設計教育之可行性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國興(2006)。運動教育模式介入在國小五年級學生排球教學上學習效果之研究。台 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宏明(2001)。目標來源、目標難度及成就動機對投籃表現及內在動機之的影響。國 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思敏(1994)。如何規劃及設計體育課程及教學(一)。大專體育,15,25-29。

張春秀(1998)。體育課程理論。載於許義雄(主編),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下)(1-20 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秀(2000)。體育教師課程價值取向對學生體育學習思考與學習態度之影響。台灣 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1976)。現代心理學。台北:臺灣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定委員會(1988)。體育大辭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莊達勝(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知覺級任教師領導形態、班級氣氛與成就動機之相關 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樹淵、崔凌震(2004)。健康與體育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郭育志(2002)。改變習慣的十堂課。台北市:麥田。

郭彥成(2006)。運動教育模式對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以大學體育桌球教學為例。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靜晃 (譯)(2003)。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第二版)(原作者:J.E.Johnson ,

郭靜晃 (譯)(2003)。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第二版)(原作者:J.E.John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