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程序說明如下:

一、 準備階段

(一) 分析教科書

研究者於寒假分析綜合活動第十冊課本,發現課程上有所偏頗,三個單元中 僅有提及綜合活動三個主題軸,而未將第四主題軸「保護自我與環境」融入其中,

因此促使研究者想要增加課程,使學生學習能完善。

(二) 搜尋社會題材

社會議題是最好的上課題材,除了讓學生能貼近社會,了解社會的脈動之 外。老師在社會教材的取得較多也較為便利。因此選擇「水資源」的議題,乃因 日前台灣南部發生嚴重水患;氣候變遷伴隨而來的缺水問題;鄰近石門水庫面臨 淤積問題等社會議題,與學生息息相關,看得到,摸得到,更加值得大家學習。

(三) 進行文獻分析

由研究者從教學現場發現:雖然校內時常宣導節水觀念,各科目也都有融入 水資源的議題進行教學。然而從學生日常生活習慣,例如:刷牙、洗手、洗廁所 等等,都發現學生不珍惜水的問題,使研究者思考研究方向。於是透過文獻深入 了解綜合活動及水資源相關理論,思考如何將這些概念能落實在學生生活上,並 探討創意教學的基本概念及教學策略,作為創新課程設計的理論基礎。

二、 實施階段

(一) 設計「一體兩面的水」創新課程

1. 思考將「知水、惜水、省水」的概念,融入在課程活動中。

2. 參考文獻探討後的心得,成為「一體兩面的水」創新課程的理論基礎。

3. 設計以綜合活動「體驗、省思與實踐」的精神為課程內容之創新方案。

(二) 確定研究工具

文獻分析後,便提出研究構想與指導教授共同擬定研究架構、研究工具。

1. 在課程設計方面

從既有的教材中發現缺乏的部份,再加上目前所遭遇的水資源議題,將此內 容設計在課程中。首先喚起學生對水的認知概念,介紹縣內的石門水庫,創意發 想解決石門水庫的問題、透過限水的體驗感受水資源的重要,並且宣示珍惜水資 源的行動。

2. 在活動設計方面

教學活動除了講述法之外,運用創新思考技法融入其中,引導的方式多元 化,使得學生的思考層面更深更廣。並且使用多媒體教材,吸引學生課堂興趣。

在課堂上,充分給予學生團隊合作的學習機會,並且採取多元方式評量。讓 學生了解自己了解的程度,並能從同儕互動中學習。

3. 在評量工具方面

本研究採用林幸台、王木榮所修訂「威廉斯創造力傾向量表」、自編「一體 兩面的水」態度量表及「一體兩面的水」課程滿意度等相關量表工具,有助研究 者能了解學生在創意設計與發想上對於其冒險性、好奇性、想像力和挑戰性有精 進、水資源的態度能深化及對於課程安排的喜好。

(三) 正式課程實施

1. 選定研究者任教之班級,作為實施對象。

2. 進行聯繫石門水庫管理局參訪事宜及訪問耆老過去的石門水庫。

3. 本研究之教學活動設計於 2010 年 4 月開始實施,每週實施三節課,共 分四週完成四個單元活動,預計一個月內完成。石門水庫的參訪,則利 用班親會家長陪同參與。

4. 課程進行前,與以施測「一體兩面的水」態度量表及「創造力傾向量表」。

(四) 搜集學生相關資料

1. 「一體兩面的水」態度量表、創造性傾向量表之課程前後成績。

2. 「一體兩面的水」課程滿意度調查表 3. 學生於上課期間的小組創作與個人作品。

4. 學生於課堂中的表現,例如,問題討論、發表的創意展演。

5. 利用課程下課時間和學生進行晤談記錄。

6. 與研究參與者討論課程實施時遭遇的問題及研究者教學省思等資料,作 為下次教學參考依據。

三、 分析階段

(一)資料整理與結果分析

1. 量化分析

研究者從水資源態度量表了解學生對於水資源態度上的轉變。從創造力傾向 量表中感受創造力傾向是否提升。研究者以課程滿意度調查,歸納了解學生對課 程的看法。

2. 質化內容分析

研究者從學生課堂表現及分析學生作品,了解學生對於水資源態度上的改 變。並且透過訪談,發現學生對於創意設計及思考方法的接受度及應用。

(二)撰寫研究報告

研究者整理、歸納資料後,針對研究結果撰寫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