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第二節 社區營造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綜觀上述參與式預算各文獻,其在執行上的成效不外乎係提升公民參與程度,

使公共事務的推動能納入多元意見,並促使公共事務在地化。參與式預算具有補充 代議制度的功能,有助於提升公民的政治參與直接效能感。不過,檢視國內外執行 經驗可發現,參與式預算並非提升公民參與及有效推動公共政策的萬靈丹,其執行 過程繁瑣且曠日廢時,耗費大量推動與執行的成本,且在擴大參與者同時,卻反而 易受更多政治力的介入,無法發揮參與式預算由下而上公民參與效益與價值。另外,

檢視上述文獻後發現,主要皆針對參與式預算的外部參與者進行探討,雖有助於解 釋公民參與深化,卻無法解釋公部門內部的執行行為,其所忽略的內部參與者也是 影響參與式預算執行成效的關鍵因素,再者前述文獻主要著墨於制度面,未深入探 究網絡關係與互賴程度如何影響參與式預算提案的走向。因此,本研究將以臺北市 松山區參與式預算為主軸,透過個案的網絡分析,進一步檢視網絡互動情形與內部 與外部各參與者的目標與角色對參與式預算在執行層面上的影響。

第二節 社區營造

綜觀臺北市政府現行推動的參與式預算各項提案,其中社區營造相關提案在比 例上占相當多數。我國社區營造政策與審議式民主推動時間相仿,同樣提倡由下而 上的公民參與,而社區營造更強調的是一種社群成員基於社群共識,集體投身社區、

地方公共事務的社群治理模式(Communitarian Governance),此種集體的社群治理 與參與式預算精神相同,也是參與式預算為何多以社區營造議題為主的原因之一。

我國過去二十多年來所推動的社區營造政策,受限於經費預算由社區發展關鍵主導 者把持、社區民眾參與意願不高,導致社區營造的成效不彰,尤其在一般地方建設 經費較為充裕的大都會城市中,更是較難有明顯的社群治理模式形成,除既有的社 區營造政策本身已無法讓地方居民有較高的參與效能感外,像臺北市這樣的首都城 市,多數地方建設無待民眾爭取,皆直接交於政府單位決策,因此更無所謂的參與 空間可言。而近年所推動的參與式預算即是能彌補前述的公民參與缺陷,讓公民從 提案、成案到執行過程皆能參與、監督,對於社區營造而言,更是能帶來成效提升 的一大契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深入探析參與式預算於社區營造之成效,本段透過社區營造相關文獻,分別 針對參與式預算中最核心的「公民參與」及「預算經費」與社區營造相關聯之部分 進行剖析。在可取得的文獻資料中,社區營造與公民參與的文獻計有 7 篇,社區營 造與預算經費相關文獻計有 4 篇,分述如下:

壹、社區營造與公民參與

誠如前述,公民參與的程度通常與社區營造成效呈現正相關,又公民參與層面 廣泛,本研究將相關文獻區分為三類角度進行探究,分別為非營利組織參與、社區 資本生成以及總體營造政策對社區營造之影響,茲說明如下:

非營利組織參與對社區營造之影響 一、

社區營造的推動中,涉及到與該社區相關之許多利害關係人,以及與社 區營造高度連結的社區營造工作者。從我國實務經驗中,可發現此些工作者 不少係來自於非營利組織,因此首先將透過相關研究,檢視非營利組織如何 參與社區營造工作,對社區營造可能產生如何之影響。本研究從各文獻中檢 索,發現非營利組織參與社區營造主要係著力於帶動公民參與。透過吳建昇 於(2005)的研究,可檢視非營利組織與社區的互動狀態,尤其是如何形成 互賴的網絡關係,接著由謝孟椒在(2011)的研究,探析非營利組織所觸發 的公民參與情形,最後透過蔣正惠(2015)的研究,了解關鍵領導者對於社 區營造網絡的影響力是否影響社區營造之成效。

首先,吳建昇(2005)〈探討社區型非營利組織與社區之互動-以新港 文教基金會為例〉的研究中,從組織與社區連結角度,分析社區型非營利組 織如何與社區進行互動,並深入探討社區中各參與者的互動與角色分配,其 中亦針對社區網絡與地方居民、組織參與社區營造進行剖析。其研究發現,

社區居民會利用參與基金會的形式涉入社區營造之中,基金會的永續發展亦 須倚靠社區居民支持,兩者間形成資源互賴。透過社區型基金會的理念,對 社區居民的社群認同具領頭羊功用,能啟發個人對公共事務之關心,且基金 會同時具有資源轉介與技術協助的角色,為社區發展帶來一股動力。由此,

社區型組織的介入係具有關鍵地位,其作為社區居民與政府間的重要橋梁,

提供民眾參與社區事務的管道。另外,針對研究結果進一步深入觀察,可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導出社區型組織介入的深淺,將會主導社區營造的走向,如民眾皆透過社區 型組織進行社區參與時,可能將產生社區事務受到社區型組織把持的問題,

在長期發展下,更可能產生寡頭現象。

謝孟椒(2011)於〈社區營造與公民參與之研究:以鹿港鎮南勢社區與 花壇鄉橋頭社區發展協會比較為例〉的研究中,透過彰化縣的鹿港鎮南勢社 區發展協會以及花壇鄉橋頭社區發展協會作為其研究個案,釐清個案兩地區 之社區發展協會差異與特點,分析公民參與對於社區營造的網絡、運作機制 之影響。其研究透過比較兩個案後發現,社區認同感及公民意識較高的社區 較具高度公民參與性,而公民參與較高的社區能夠形成較高社區依存性,也 因此易推動社區營造相關公共事務。次者,從網絡的角度分析,網絡間互動 關係與社區營造成果具有正相關,在公私部門互動愈頻繁且關係愈良好的社 區,較易建構出緊密的社區網絡,社區組織、資源愈是健全,自然能夠帶動 社區營造的推行。至於如要有效深化社區中的公民參與程度,則必須重視公 民知能的提昇,在公民學習資源豐富的社區,較能培養公民意識以促進社區 營造之參與。其亦點出,社區發展協會領導者扮演著社區意識重要角色,以 其為核心拓展社區事務、參與網絡,使網絡深根社區,此觀點似於參與式預 算中植入社區後關鍵行動者的重要性,其一舉一動皆可能影響社區營造成敗。

蔣正惠(2015)在〈社區營造與公民參與之研究:以彰化縣田中鎮西路 社區守望相助隊為例〉的研究中,探討促使社區民眾參與社區巡守隊之動機,

以及如何促進民眾參與社區事務提升社區巡守隊之效用。其研究發現,首要 影響因素為社區中決策關鍵者的動員,通過決策關鍵者的邀約最能有效促使 民眾參與社區巡守隊,彰化縣田中鎮西路社區守望相助隊的成員組成、規劃、

行動皆圍繞著核心行動者「里長」,因此里長是該社區巡守隊永續運作的支 持要素。再者,社區民眾參與地方公共事務的態度及取向,將影響社區巡守 隊之經營,意即如社區民眾對於社區具有認同感、依存感,進而積極參與公 共事務時,將提升社區巡守隊之功用與成效。蔣正惠(2015)之個案研究更 進一步提出關鍵決策者具有舉足輕重之角色,尤其在我國中南部地區而言,

里長作為社區居民與公共事務連接的橋樑,其態度與領導者魅力會影響社區 民眾參與地方公共事務之意願,此觀點提供本研究對社區營造關鍵人物在公 民參與促進的研究立論基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理模式在社區營造運作上愈顯重要。通過社區組織及社會網絡的頻繁互動下 將有助於累積社會資本(包容的社會性任及開放的社會網絡),俾利提升公 民治理績效與社區營造成效。另外,研究社區營造之成效時,尤須注重社會 資本的層面,對於透過參與式預算所推動的社區營造而言,社會資本更是提 昇成效的關鍵因素。在臺北市的參與式預算已提供一定程度的公民參與開放 性之下,其社區網絡中的包容性則更牽繫著社區營造成效,因此本研究實有 必要針對網絡中的互動關係進行探討。

總體營造政策對社區營造之影響 三、

前述兩部分社區營造文獻分析,已透過過去的研究了解行動者及社會資 本對社區營造的影響性,因此接著則是綜合以上文獻觀點,以全面性角度,

再次檢視政府總體營造下的社區營造政策運行狀況,了解何項因素有助於社 區營造的推動,及政策推行時可能產生的問題。本研究分別透過李柏諭、劉 鴻陞、陳柏霖(2012)以及林秀珠(2015)的研究,檢視 公民行動者和公私 部門行動者對社區營造的參與狀態,以及如何提升各個行動者之積極度。

首先,李柏諭、劉鴻陞、陳柏霖(2012)所發表的〈從公民參與觀點看 彰化馬興村社區營造之歷程〉期刊論文中,關注彰化縣馬興村社造提倡者、

促進者如何透過公民參與的連結運用於社區治理上,以及將可能面臨到哪些 問題及挑戰,並進一步以跨層次的研究,分析個人參與和公民參與的連結,

探析社區營造的成效是成就公共利益亦或僅為私人(少部分人)利益。研究 發現,馬興社區在地方政府與社區組織的公私跨部門協力下,具有相當社區

探析社區營造的成效是成就公共利益亦或僅為私人(少部分人)利益。研究 發現,馬興社區在地方政府與社區組織的公私跨部門協力下,具有相當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