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參與式預算下社區營造政策網絡分析

第一節 錫口廊道翻轉案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參與式預算下社區營造政策網絡 分析

我國公共管理學者丘昌泰依據 Kickert、Klijn 和 Koppenjan 等人對政策網絡特性 之描述,進一步指出,政策網絡中必然存在多元行動者與目標,意即在政策網絡中,

參與網絡的行動者通常皆為多元,政策推行中所出現的行動者除了公部門外,尚包 含許許多多的利害關係人,不過每一政策網絡開放性程度不一,因此在不同政策網 絡下,得以進入網絡的行動者及參與程度並不相同。再者,參與網絡的行動者們各 自持有不同的目標,追求各自不同的利益,在網絡中彼此互相影響著,如各方利益 不牴觸,在互利共生的情況下,將有利於建立緊密的政策網絡,促進政策推行順暢;

反之,在利益衝突的情形下,通常將造成網絡逐漸朝向崩落,阻礙政策推動。

從客觀角度來看,臺北市參與式預算政策網絡在決策面向上,提供公民較大的 參與空間,且只要符合年齡限制皆可進行提案,因此該政策網絡係具有較大的開放 性程度。本研究為有效檢視參與式預算對社區營造之成效,透過臺北市松山區社區 營造兩個案:錫口廊道翻轉案及公有空地活化案進行政策網絡之分析,首先,本章 針對個案進行概述,說明個案推行歷程,續透過本研究深度訪談所取得的質性資料,

分析出各主要行動者自身利益、目標、投入以及如何串聯與組織網絡,探究網絡現 況發展下所產生的互賴性與持久性,以及未來發展的樣態。

第一節 錫口廊道翻轉案

錫口碼頭(如圖 5-1)的發展,帶動了松山區的繁榮與興盛,雖然現今此錫口碼 頭已不再使用,但過去所引領的歷史文化仍留存於這塊土地上,也因此對於松山區 在地居民而言,希望能夠在都市化發展的城市中,保留更多歷史文化的傳承,為松 山區的代代子孫及臺北市更多的居民,打造一個歷史文化與觀光生態意義兼具的休 憩空間。這群對松山區錫口地帶有理想願景的住民們,透過臺北市松山區參與式預 算的住民大會組織起一群重造錫口的社群,共商如何讓這個地區更好,並推派了一 位提案代表人來綜理錫口廊道的參與式預算提案工作。對松山區在地具有特殊情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5–1 錫口碼頭現況

資料來源:錫口廊道翻轉案提案人提供—拍攝日期 2018/4/2。

住民所進行的提案,透過參與式預算投票程序投票,具有一定的民意基礎,然而這 樣的案子卻在後續遲遲無法順利推展,因此本研究從政策網絡觀點,針對本案關鍵 行動者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剖析個案的網絡現狀與行動者利益,並通過各項資 料描繪出網絡關係圖。

壹、錫口廊道翻轉案推動歷程

臺北市松山區於 2016 年在提案構想階段共提出 14 案,臺北市松山區公所於 2016 年 5 月 30 日辦理第一場住民大會,6 月 26 日辦理第二場住民大會,其中共 有 6 案成案,本研究中的個案松山區錫口廊道翻轉案,係經由松山區的第一場住 民大會中,獲現場參與的區民過半數成案。2016 年 7 月 4 日進入下一階段民眾工 作坊,在此階段中開放更多區民朋友共商討論,主辦單位亦邀請相關政府局處、

社區規劃師,透過政府與專家來協助與輔導使提案具體化,提案構想也因此能夠 更加成熟,形成具有可行性的計畫提案。本案原提案的施作項目包括:一、建置 解說錫口人文、自然及健走健康資訊解說硬體設施;二、河濱牆面進行含有當地 人文歷史及自然特色之彩繪美化;三、建置松山觀光導覽 app,經協商討論後,

決議增加施作 PM2.5 監測系統、健康標示導覽牌結合 QR Code、營造高齡友善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全社區,並同時刪減建置觀光導覽 app,而研議河川消波塊提高高度部分則為待 釐清項目。

續於 2016 年 7 月 26 日至 8 月 10 日,進入到提案計畫公開閱覽階段,並在 同年 8 月 26 日進入審議小組會議。於審議小組會議中專家學者也針對部分議題進 行協商討論。專家委員認為錫口廊道翻轉案原提案缺乏整體的預算規劃,且尚涉 及後續的管理維護,此維護工作計畫在原先的提案並未見得。另外,臺北市政府 水利處表示,該案部分的設計規劃必須與他機關合作,亦即執行有待其他機關的 協助才能順利展開,不過本案仍有預算不明確的問題,但其亦表示基本上仍會協 助並配合。由此,本次會議的決議中條列出了兩點內容修正的具體建議:一、部 分施作涉及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的職權範圍,包括地方特 色的牆面彩繪、景觀說明、告示牌,因此會後仍應進行後續研商討論與協調;二、

提案計畫書中應再補齊預算明細表。

後於 2017 年,本案於審議及補齊前述資料後,全面進入政策執行階段,惟 最初的規劃作業中即產生預算經費問題,因主要的經費來源機關臺北市政府水利 處之預算,涉及會計科目之限制,僅能用於工程(施作)項目,並無包含委外設 計監造費用,使規劃作業陷入膠著。直至 2017 年 6 月,經各方參與者協商後,暫 時討論認為可由臺北市松山區公所動支預備金來支應規劃階段費用,使本案似乎 能有持續推行的協商空間。不過,因後續作業經費以及主要工程單位皆為臺北市 政府水利處,與臺北市觀光傳播局及臺北市松山區公所的業務直接隸屬性大幅降 低,故於 2017 年年底,經臺北市政府參與式預算專案小組研議後,更改臺北市政 府水利處為主辦機關,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則改列協辦機關。經費部分,在確 立主辦機關後,正式由臺北市政府水利處以專案方式編列於 2018 年預算中。2018 年 4 月由臺北市政府水利處召集會勘,於錫口廊道進行實地說明,向提案單位及 各機關闡述各項設計及規劃,取得各方意見及同意後,立即進行後續推動作業。

全案預計於 2018 年完工結案。

貳、錫口廊道翻轉案主要行動者

有關松山區錫口廊道翻轉案,目前(2017 年 5 月)尚處於政策執行階段,因 此本案主要係針對提案階段到成案階段的過程,進行分析主要的行動者。據此主

(A,3,2018/3/27)。

提案單位—「松山區錫口廊道翻轉案的提案者」,松山區地方的提案代表, 的提案產出(B,2,2018/3/28)。

初期是由區民也就是市民主動提出來的,來讓大家討論說我們是 否有這麼一個需要,所以就剛好透過這個參與式預算這條途徑試 著提出來看看能不能引起共鳴(C,5,2018/3/31)。

臺北市政府水利處—「松山區錫口廊道翻轉案的主辦機關」,為成案後主要 整體的一項整合(D,2,2018/3/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直到水利處改做為主辦機關後,由我們統籌編預算,讓設計的 部分有經費能夠支應(D,3,2018/3/30)。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松山區錫口廊道翻轉案的協辦機關」,提供提案 四、

單位、政策執行機關於規劃、執行面向的重要輔助。

站在我們的角度上,能夠配合及滿足民眾需求的,只要在現有規 範下可行,我們也都會盡力配合(E,2,2018/3/27)。

我們最主要也是在輔佐和協助民眾進行參與式預算的執行(E,3,

2018/3/27)。

臺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松山區錫口廊道翻轉案的協辦機關」」,提 五、

供提案單位、政策執行機關於規劃、執行面向的重要輔助。

健康服務中心算是協辦單位,針對錫口廊道他們規劃的是彩虹橋 河濱步道,我們中心配合的部分是提供健康相關的資訊(F,3,

2018/3/27)。

松山區社區大學—「臺北市松山區參與式預算的陪伴學校」,在參與式預算 六、

上為臺北市松山區公所的幕僚,並提供提案人及其他有關單位學術上、執行 上的輔助,有相當的引導作用。

在參與式預算的政策執行中,我們作為松山區公所在執行參與式 預算的陪伴學校,是站在輔助者的角度,不過與資源面相關的實 質協助並不太多,主要是以諮詢面居多,像是協助提案檢視未來 能做些什麼串聯,或是參與規劃的協助等等(G,2,2018/4/13)。

肆、錫口廊道翻轉案主要行動者之目標與利益

政策網絡中,行動者各自的目標、信念與利益將影響政策執行的成效。在松 山區錫口廊道翻轉案中,行動者們因松山區錫口地區的社區營造而聚集在一起,

經由本研究的深度訪談結果,可以發現本案中的行動彼此間連結在一起是為了其 最主要的目標:執行松山區錫口廊道翻轉案,然而個行動者間的目標與願景仍有 有所差異,以下分述本案關鍵行動者各自的目標、願景:

的更好(A,1,2018/3/27)。

提案單位—「打造松山區錫口地帶具有是代鍊接的社區文化場域,提供住民 區帶來更多更好人文、歷史導覽、健康與社區(B,1,2018/3/28)。

我們就在想怎麼讓我們松山區的區民能夠有一個更生態、更自然 的一個環境……希望能夠透過這個新的方式來實踐那些能帶給社 區更好的東西(C,1,2018/3/31)。

臺北市政府水利處—「透過原有社區規劃之基礎,結合參與式預算來滿足提 主題範圍中,才能夠達到共識以及整體性(D,1,2018/3/30)。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配合提案人的方向與目標,盡可能進行協助」。

四、

所謂社區營造這部分的目標願景,其實是我們去配合提案人,看 他希望達成什麼樣的方向和目標,我們就盡量幫他們做(E,1,

2018/3/27)。

我們最主要也是在輔佐和協助民眾進行參與式預算的執行(E,3,

2018/3/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臺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以本身的施政目標為理念,配合主辦機關或 五、

相關單位要求辦理」。

施政目標其中一部分就是進行健康促進,而這個也是我們一直在 實踐的,深根社區也一直是我們的理念(F,1,2018/3/27)。

針對錫口廊道他們規劃的是彩虹橋河濱步道,我們中心配合的部

針對錫口廊道他們規劃的是彩虹橋河濱步道,我們中心配合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