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社區環境改造期間

本節主要在瞭解社區在環境改造過程中,能獲得的資源、遭遇的困難、所 需要的協助、社區的凝聚力等,進行調查,茲將結果分述如下:

壹、資源

本研究將社區環境改造時的資源分成: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及經費來源三 部分來探討,主要是利用問卷進行調查,整理如下。

ㄧ、問卷調查結果

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社區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與經費來源,茲分述如下:

(一)自然資源

社區發展社區環境改造時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社區提案者認為以自然生 態資源豐富有103個(58%)最多,其次為特有的古蹟與文化資產有53個(30

%),接著是特殊社區產業有41個(23%),以及觀光業發達有19個(11%);

詳見表4-9。

(二)人力資源

由問卷回收結果統計,探討社區的人力來源、義工的教育程度與年齡、

社區中仍有的組織,分述如下:

1.從社區的人力來看,回收的177個社區中,有168個社區(95%),顯 示人力主要還是以當地民眾為主,只有4個社區(2%)來自於外縣市 以及學校老師。

2.環境改造時人力資源來源:主要以社區義工有150個(85%)最多、

其次依序為:社區民眾有133個(75%)、社區理事會委員有106個(60

%)、雇工有32個(18%)、村里幹事有23個(13%)、學校師生有 21個(12%)、文史工作室有5個(5%);如表4-9所示。

表4-9 社區資源統計表

%;61歲以上占32%,表4-9。

(三)經費的來源:

本研究的問卷也統計出社區經費來源:申請政府補助的有165個(93

%)、社區民眾分攤或捐獻的有60個(34%)、資源回收的有58個(33%)、

社區發展基金的有50個(28%)、民間環保團體贊助的有14個(8%)、社區 產業收入的有12個(7%)、企業贊助的有11個(6%),詳見表4-10。

表4-10 社區義工教育程度與年齡統計表

題目 分層 百分比(%)

國初中 56

高中職 31

參與社區義工的教育程度

大學以上 13

40 歲以下 18 40 ~60 歲 50 社區義工的年齡

60 歲以上 32

貳、遭遇的困難

社區參與環境改造時所遭遇的困難,本研究除了利用問卷進行調查,也 在深入訪談詢問,整理結果如下。

ㄧ、問卷調查結果

從回收問卷統計得知,推動社區環境改造時最常遇到的困難,如表4-11 所示:經費不足的有143個(81%)、專業人才不足的有117個(66%)、輔導 人力不足的有69個(39%)、社區居民參與意願低落的有62個(35%)、社區

與地方政府認知有差異的有50個(28%)、地方派系不合的有35個(20%)、

導人力不足(2個),因為社區在推動的過程中,常需要專業人士的意見,提 供方向確立與技術建議,使提案者更有信心在推動的事務上;社區與地方政府 單位認知有差異(3個),社區主要希望政府單位站在輔導監督的立場,幫忙 解決社區發展過程中,所遭遇到的行政問題;社區民眾不配合(6個),則是 因為少數人的土地或產業其產權利用問題,業主不易溝通所致。部分訪談內容 如下:

bn031: 若要再多做事,則經費不足,該協會本身有社區規劃師,但無錢做大幅度持 久性的改造。

dc069: 最大的困難點應該是,有人帶,那也要想辦法去溝通,讓有人追,不能說後 面都沒有人要做,盡量把這些人的溝通做好,順著計畫做,整合啦,整合是 一個困難。

nc343: 1.與政府共識不同,申請來的錢讓我們自己發揮,然後政府做監督的角色,

三十萬的經費,我們自己做可以做出六十萬的成果,不然他們-地方政府-做的和我們希望的不一樣啊,我們自己做還可以省點經費。

2.美化綠化的地方是私人的土地,主人不給我們使用,這是蠻大的困難,

只能盡量的和他溝通,但相較之下還是政府方面較困難,期望讓我們自 己發揮,然後政府做監督的角色。

rn565: 需要其他社區經驗、計畫結束後,後續需要一些維護費,因為一個計畫雖執 行結束了但它或許是需要持續的去維護維持的,而現階段的維護費用是由先 前資源回收的回收金支付,但現在資源回收有公部門在做,所以很多里已經 不做了,所以經費總有用完的一天,故需要在申請執行計畫後需要一筆維護 費的幫助。

hn166: 空屋比例很高,但是都找不到屋主,這很難解決,荒廢十幾年的很多最主要 還是要喚醒大家對社區的意識

eg084: 我們這個里就是欠缺可以寫的人才,文書部分啦,因為我們這人口少,有時 候大家較忙,只能用下班空閒時間來幫忙寫。就是這部分比較缺。

表4-12 受訪之社區提案者所遭遇的困難

題,如私人土地的問題需要溝通協調,或是在政府單位的輔導與協助上,與 社區間意見相左,因而在計畫的推動中出現瓶頸;受訪的提案者中,有兩位 也表示社區中有些困難是一直無法解決的,hn166表示,空屋的屋主以都移民 至國外,屋主及代理人都找不到;另一位eg084表示,社區在空軍基地旁,軍 機的噪音嚴重,可以搬走的居民早就搬走了,搬不走的就只有讓自己習慣了。

參、需要的協助

本研究所欲探討社區所需要的協助,除了利用問卷進行調查,也在訪談中 詢問,進行深入瞭解,整理如下:

ㄧ、問卷調查結果

推行社區環境改造時,提案者認為最需要地方政府提供經費的補助,有161 個(91%)最多,其次為提供人力協助(如清潔隊或臨時津貼人員)有90個

(51%),接著依序為社區幹部進修研習的機會有87個(49%),提供專家學 者的協助有83個(47%),設立專責的社區輔導單位有81個(46%),辦理環 保社區的示範觀摩有76個(43%),辦理環保宣傳活動有69個(39%),辦理 社區環保評比或競賽有46個(26%),各類型社區所需要的協助請見表4-13。

表4-13 推動環境改造所需要的協助統計表

發展的技術指導(3個),主要是為因應六星計畫,希望發展社區產業。訪談

從需求面可以反映出社區發展的困境,我們可以從問卷的結果發現,目 前社區所遇到的困難以及需要的協助仍集中在經費的不足以及在地人才的培 訓,接受訪談的社區也如此表示,前人的研究也是如此。換句話說,若要社 區能夠永續發展,必定要先解決這兩個問題才有可能談永續發展。

肆、整合不同意見 ㄧ、訪談資料

社區內部總會有不同意見,或是與地方官員的理念觀念不同,這些不同 意見都需要加以整合,也是社區發展時,推動者所需克服的難題,正如訪談 中dc069說的「整合是一個困難」,但在問卷中不易表述,所以本研究利用訪 談方式進行瞭解,受訪的提案者在整合不同意見時,作法整理如表4-15,內 容詳見附錄九:

表4-15 受訪提案者整合意見之方式

編號 整合不同意見的方式

bn031 還好沒有不同意見

hn166 透過里長,或定期舉辦座談會,以及深入訪談 rn565 透過義工媽媽隊向各里溝通

un640 透過里長與居民溝通

dc069 以溝通方式,或開會表決,服從多數 ec097 定期開會溝通

hc177 從自己做起

nc343 與村長合作,儘量溝通

pc459 開會協調溝通,少數服從多數;或請長輩出面處理 wc660 少數意見,只要溝通久了,自然會認同

eg084 看意見好壞,好的接受,不好的再溝通說服 kg248 自己先做好

og375 利用開會溝通意見 yg673 儘量溝通

受訪的提案者認為「有不同意見才會讓社區進步」,在整合意見時是主 要是利用「溝通」的方式,或是與村、里長一起說服,或是請同儕、夥伴協 助,或是將時間拉長來的遊說,或是以會議方式表決,更有提案者,帶頭示 範,先自己做取得大家的認同,不管適用何種方式,這些過程中最重要的是 取得大家的共識,無論是開會協調或是個別說服,都是在凝聚大眾的共識,

推動社區的事務。

伍、社區的凝聚力

如上所述,溝通是為了凝聚共識,結合大家的力量,推動社區發展,故 社區若有好的凝聚力,在推動時便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瞭解社區的凝 聚力,本研究利用立意抽樣訪談方式進行了解。

ㄧ、訪談資料

訪談社區凝聚力的資料整理如表4-16,由表可以發現,傳統的農業或漁 業型的社區,社區凝聚力算不錯,尤其藉由廟會活動等,更可增加居民互動 的機會。或因為是新社區或因舊社區,人口老化等因素,社區原本並沒有什 麼凝聚力,或是因為社區受環境限制,居民居住較分散,所以原本凝聚力並 不怎樣,但這些社區都因為提案者帶領社區推行許多活動,藉由活動的參與,

而使得居民凝聚力增加。其中也有受訪的提案者認為在居民的同質性較高的 情形下較容易取得共識與認同,如婦女志工或社經地位較ㄧ致的社區,易凝 聚大家的力量,而一普遍的現象是社區藉由環境改造的行動,社區凝聚力顯 著增加了。以下引述部分提案者敘述,其餘敘述詳如附錄十。

dc069: 之前是農業型態,原來那種農業的需要人力,就是伴工的那種方式,就是 大家來幫忙配合嘛,今天你需要人力我去幫你,明天我需要換你來幫我,

就是說誰家裡有人割稻什麼的,我們就先幫忙割,後來換誰幫忙他這樣,

以前的農業社會是這樣。

yg673: 1.由於年輕人大多移往台灣本島居住,島上人口本來就少,再加上以老年人 居多,所以在推行社區環境改造時,比較無法喚起當地居民的認同。

2.北竿島上有三個聚落,芹壁、塘歧以及橋頭村。只要有活動大家就會 彼此協助幫忙,所以整體凝聚力可以說不錯,尤其是經過社區改造後,

許多居民都會想回來定居。

wc660: 以漁業為主,這樣的社區凝聚力蠻好的,內垵有兩個港口南港北港,兩個 地區以南港為主,但北港也有一個各自成立的社區組織,會依自己的需求 檢視需要,再向南港的理事長提出,互動很不錯,一同申請經費,但政府 補助通常只補助一個地點,所以若出現南北港共同需求時,還是需要一些

wc660: 以漁業為主,這樣的社區凝聚力蠻好的,內垵有兩個港口南港北港,兩個 地區以南港為主,但北港也有一個各自成立的社區組織,會依自己的需求 檢視需要,再向南港的理事長提出,互動很不錯,一同申請經費,但政府 補助通常只補助一個地點,所以若出現南北港共同需求時,還是需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