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區發展/社區營造

社區環境改造乃是配合社區營造推動地方發展的工作之一,故欲瞭解社區環 境改造,須先瞭解社區發展,而台灣的社區營造主要是參考日本及歐美國家的經 驗,所以本章節介紹著重在社區營造,以及日本造町運動及英國社區建築等國外 經驗。

一、社區發展/社區營造

徐震(2004)指出,最早的社區工作是由歐洲國家早期的貧民救濟工作而來 的,例如:德國的濟貧制度(在漢堡市Hamburg 的 Hamburg System;或愛伯福市 Elberfeld 的 Elberfeld System),或是英國的濟貧法案(The Elizathethm Poor Law),其目的在結合社區中教育、衛生、福利或宗教的組織,從事救濟的工作;

而 Midgley(1986)也指出美國利用「社區組織」來作為社會工作的方法之一,

來協助社區中的弱勢族群。到了二次大戰後,聯合國為復興世界經濟,而積極推 動「社區發展」的工作,作為推動全球經濟社會建設的基本途徑;根據聯合國「社 區發展與有關服務」的說明,認為社區發展可以與農業發展、營養服務、社會福 利、住宅建築、衛生工作等技術服務相互配合與支助。

依聯合國定義,社區發展為一種複合的過程,即由人民與政府當局聯合ㄧ 致,改善社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納入國家生活之中,對國家進步盡最大 貢獻。其中包含兩個基本要素:即人民自己的參與並靠自己創造努力改善生活水 準;由政府以技術或其他服務促進其發揮更有效的自覺、自助與互助(韓榮姿,

1998)。所以透過社區發展與營造的工作,讓民眾減低對公共事務的冷漠,普遍 參與社區的建設,配合政府各部門施政計畫與財力支援,使政府與人民努力合而 為一,人力、物力與財力的運用獲得高度的發揮。並且能增進社區內人民生活條 件,提高社區內人民生產效能,改善社區內人民生活環境(王俊秀,1999)。

歐美先進國家在推行新的法令或政策時,社區組織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依 據德國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該國在推動環保、教育、文化治安、福利…等工作時,

政府機關與社區組織工作量的分擔比例,政府機關僅占40%,而社區組織卻高達 60%,但民眾對政府的行政績效滿意度仍維持在 80%以上(社區環保行動網,

2006a)。由於歐美推展社區自發性改造工作績效卓著,造成國際上之重視,政府 有鑑於此,在1965 年,推動「社區發展」,目的在提升社會福利,帶動鄉村建設,

拉近城鄉間的差距,以期達到均衡發展。

此階段地方建設多著重在硬體設施,而文化精神層面的提升卻顯得有限,所 以文建會更在1994 年 10 月延續前總統李登輝對於「社區文化」、「社區意識」、

「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提出「社區總體營造」。在各地區實施全面性、整體性 的社區發展方案,將社區文化及社區產業加以整合,以期達到營造社區文化特色,

進而重新建立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使地方與社區重新恢復活力與生機。到 了2005 年行政院推動台灣健康六星計畫,以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 文教育、環保生態、環境景觀等六大面向作為社區評量指標,同時為促進社區健 全多元發展,針對社區所提出發展目標及配套需求,整合政府目前相關部會既有 計畫資源,分期分階段予以輔導,協助其發展(行政院,2005)。這些計畫的推 動,主要目的皆在增加公務部門與民眾之間的互動,積極推動地方建設,縮短城 鄉差距,改善民眾生活品質。

不管是在哪個階段,社區發展可說是種組織與教育的過程,目的是促進社會 的變遷,將社區中的社會關係從一個階段導入另一個階段;從依靠外來援助到運 用內在資源,著重在發展前後居民心理態度之變與社會關係之變,喚醒居民的自 覺與自助,從而希望建立一個安和樂利的社區關係(徐震,1980)。

二、國外經驗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當世界各國掀起社區營造的運動時,日本與歐美國家在 推行社區環境改造工作也有多年的經驗可供參考,現在以日本造町運動與英國社 區建築運動為例,加以介紹:

(ㄧ)日本造町運動

造町運動乃是因為日本在歷經公害污染與政府長期的對應之後,居民產生了 對環境認知的深刻體會,進而轉化對環境的關懷。這個覺醒是跨地域的連動,尤 其是1970 年代之後日本經濟高度的成長,許多自然與歷史的環境遭受迫害,更促 成了日本人對故鄉自然資源與歷史資產保護的共識(西川幸夫,1997)。

造町運動在1960~1980 這個時期,民眾並無實質的參與權,最高形式參與也 只是官員在完成他們所認為最好的計畫後,再向民眾展示與解釋;但是到了1981 年,造町運動計畫條例首見於日本神戶市,在該條例中,可以看出神戶推動造町 計畫活動的三個重點:1.屬於地方居民組織;2.成立「專家派遣制度」,以提供造 町計畫協議會技術協助;3.制定夥伴關係系統,據此市政府接受造町計畫協議會 提案,和協議會簽署「造町計畫協定」,以利執行。

例如:岐阜縣飛驒市(原:古川町),該町境內之瀨戶川於 1960 年代曾是一條 髒亂的臭水溝,在1968 年為慶祝明治百年,北飛時報社舉辦在瀨戶川養鯉魚的計 畫,此一呼籲引起許多民眾回響,當日不分男女老幼一同清除瀨戶川污泥。最後,

在全體居民見證下放養鯉魚,並約定不再污染瀨戶川,此運動一直持續至今。

除了瀨戶川的整治與鯉魚放養,持續環境維護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為了防 止鯉魚的流失,沿著河道設有十二處柵欄,如圖 2-1 所示,早晚都必須清除掛在 柵欄的垃圾。而瀨戶川流過的七個町內,民眾展開自主性的輪流打掃工作。如「十 六區」丹光寺前的兩座鐵柵,放置著「瀨戶川清掃日誌」,輪流打掃過的民眾便在

上頭簽名。日誌的封面寫著「為了讓瀨戶川更美麗」的字樣,代表著古川民眾的 對這條小河的向心力。

圖2-1 透過鯉魚的放養呼籲居民共同整治瀨戶川(社區環保行動網,2006b)

在改善居住環境景觀之際,在整個造町過程中更加重視傳統產業的維護,古 川町以木匠工藝聞名,因此當地建設方針乃維護當地建築特色,至今都可在每棟 建築物發現建造該房屋的木匠代表標誌(社區環保行動網,2006b)。除了飛驒市 外,還有愛知縣田原市、名古屋市、岐阜縣岐阜市等其他造町有成的城鎮;而日 本的造町運動影響有二:

(1)1990 年代前期,日本泡沫化經濟崩潰的同時,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穩紮 穩打的社區營造更加受人重視;

(2)社區營造工作被定為歷史、文化和自然為主軸的生活方式(西川幸夫,

1997)。

(二)英國社區建築運動

「社區建築」是個包含「社區規劃」、「社區設計」、「社區發展」以及各種「

社區技術協助」形式等之廣泛代名詞。在逐漸瞭解錯誤的人為環境經營方式,是 造成英國社會與經濟出現病態的主因,以及體認到還有其他更好方式可用於進行 規劃與設計之後,此一運動便宣告誕生。

英國曾經歷現代都市充滿醜陋、髒亂、污染等特性,「開發」被視為一件「壞 事」,以專家為主的環境經營與創造已遭失敗,支持專家的各種對策也變得支離破 碎。少數先驅性的開發方案顯示,建造人民願意居住的住屋,賦予人民對齊社區 之驕傲與強化人民的認同感,建造必要且可受到適當照料的設施,發展出可回應 居民需求,且豐富社區鄰里間之生命。

社區建築成功的要素包括(陳金玉,2004):

(1)環境之使用者參與(User Participation Environment):為了創造一個滿 足使用者需求的環境,就必須創造一個強有利的 參與性社區,參與控制的程度愈高,人們彼此間 的孤離感可相對消除,且最明顯的效果是人民對 其環境擁有一份驕傲。

(2)創造性的工作參與(The Creative Working Partnership): 使用者參與並 非涉及某種程度的妥協或拒絕專業專家,相反的

,參與更需要專業者,不僅需要專家的知識與專 長,同時也需要他們提供之服務,亦即兩者之間 必須建立「有效的合作關係」。

(3)演化式取向(An Evolutionary Approach):為了避免分工負責過多,造 成階層化機構無法妥善有效的處理社區使用者所 關心的問題,所以,唯有將所有問題視為一個整 體,且持續不斷的加以處理、檢查、維護,才有 可能獲得最適當的解答。

(4)社區建築的十大通則:1.使用者參與(User participation);2.合夥工作

(Working Partnership);3.完全環境取向(Total environmental approach);4.演化式成長(

Evolutionary growth);5.新專業技巧與態度(New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ttitudes);6.以地方為基礎 的專業者(Professionals locally based);7.自建(

Self-build);8.新設計方法(New design methods)

;9.配當技術(Appropritate technology);10.公眾 環境教育(Public environment education)

英國的「社區建築」包含社區規劃、社區設計、社區發展以及各種社區技術 協助之代名詞,與日本的造町運動的經驗都如同Forester(1989)、謝慶達(1994

)、林妍君(2002)所指出的,傳統菁英規劃的邏輯由政府、專家由上而下的決策 方式已不符合需要,人們才是居住的空間、建築、環境的主角,所以此居住空間

、環境與民眾-使用者-關係最密切,影響也較深,當生活環境產生問題時,傳 統政府由上而下的決策形式已不能適切的反應解決民眾的問題,此時日本與英國 都能適時的調整社區發展改造環境的運作方式,集結社區民眾的愛與力量,為自 己也為後代建立一個可永續經營的社區,這也正是台灣政府推動「社區總體營造

」所期望達成的目標,希望透過民眾的參與與創意,讓大家生活品質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