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團參與態度及族群認同關係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社團參與態度及族群認同關係之探討

研究者在整理相關文獻時,發現國內學者及研究生針對原住民學生之族群認 同發展的研究不少,研究主題包含探討族群認同的因素、相關傳統文化及族語課 程對族群認同的影響、學業成就對族群認同的影響、及涉及心理層面的變項(生 活適應、人格成長、自我概念)對族群認同的影響等。雖然未有關探討原住民學 生社團參與態度及族群認同兩者關係的直接相關研究,但從一些研究中可以找到 關聯性的概念,來支持作為本研究的立論基礎。

一、認同發展

根據本研究前歸納原住民族群認同發展之相關研究來看,可以了解個體的族 群認同普遍具有階段性發展。從幼兒時期,認同概念的形成就已萌芽,隨著個體 的成長、觀察,察覺族群間的差異與不同族群的社會地位,影響個體族群態度的 發展。也就是說族群認同的發展,是根植於個體的認知與知覺層面下,因不同學 習階段的轉化,發展形成特有的族群態度與情感。

在原住民族群認同發展的過程中,認知與情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認知過 程裡,個體會組織有關族群各類評價;在情意過程裡,個體則產生與自身族群有 關之事實或訊息的感受與評價。當個體了解某團體的特性後,不只在認同上對團 體會有歸屬感,且在情感上也會有團體內外之別,並表現於之後的行為上(郭為 藩,1975)。因此,本研究在進行族群認同探討時,所採用的五個要素,可依認同 程度加以分類,其中屬於認知層面的為「族群自我認定」,屬於情感層面的為「族 群歸屬感」及「族群態度」,屬於行為層面的為「族群投入」及「族群行為」。

而本研究前歸納社團參與態度的研究可得知,在學習論與認知論中,態度強 調個體在認知與情感上須為和諧一致的狀態,當不平衡產生時,就要採取調適的 過程來達到平衡,其行為可經由強化產生或模仿習得,並決定對社會情境的知覺。

所以,社團參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牽涉到對「社團認知」、「社團情感」及「社團 行動傾向」三個層面,即學生在了解原住民舞蹈社團的功能及價值後,形成對該 社團的持久性的評價,並經由參與社團活動而有滿意的感覺,進而產生興趣、成 就與價值感,而且會自發的再參與或做新的活動與學習,此即為個體對活動所表 現出認可的態度,並會產生情感上的歸屬感。

以上可發現社團參與態度與族群的認同的發展過程相似,但學生對原住民舞 蹈社團的認知形成,是否會影響改變個體對自身族群的認知?學生對原住民舞蹈 社團的情感,是否能轉化為對自身族群的喜好與支持?甚至學生願意參與社團活 動的行為,能不能更進一步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自身族群的事務?這是本研究 想要進一步釐清的,也希望在本研究的結果,得以呈現相關的模式,以作為繼續 研究的基礎。

二、傳統文化及族語課程

成效,而本研究所探討的原住民舞蹈社團所呈現的並非只是傳統的舞蹈,而是包 含了原住民母語口說、傳統歌謠吟唱、傳統舞蹈,並深入去了解自身族群的神話 傳說與歷史,編導成劇來演出。也就是說之前研究者的結果只呈現學生學習後與 族群認同的關係,而本研究除了要了解原住民學生參與原住民舞蹈社團後,在族 群認同上是否有所改變外?還要再進一步深入探討原住民學生的心理層面,了解 其參與的態度是否對其族群認同具有預測力?希望研究結果能成為日後各校在推 動原住民相關社團時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