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 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 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之研究"

Copied!
1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湯慧娟 教授

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 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之研究

研 究 生:王志仲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三 年 八 月

(2)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 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之研究

研 究 生: 王志仲 撰 指導教授: 湯慧娟 教授

中 華 民 國 一 ○ 三 年 八 月

(3)
(4)
(5)

誌謝辭

韶光荏苒,轉瞬我即將從臺東大學體育研究所畢業。還記得三年間,每次前 來臺東,我總喜歡乘坐火車,因為臺東有著全臺灣最浪漫的海岸,一邊是美麗的 太平洋,一邊是雄偉的山脈,中間還有一道微風吹過,在我耳邊輕輕地訴說著臺 東之美……。

在東大體碩班的生活,回想起來是如此的多姿多采:不斷淬煉意志的研究法,

穩固我們論文寫作之路;溯桑樹溪及環山海鐵馬道,讓我們體驗臺東山海之美;

韓國滑雪、都歷衝浪及綠島浮潛,喚起我們冒險挑戰之心……。當然這一切的美 好,皆來自於我遇到了一群好友及良師。

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湯慧娟老師與師丈宋一夫老師,在三年期間除了 不斷釐清我的思緒,讓我能確切掌握住研究的方向外,也悉心指導我論文的寫作 方法,讓論文內容得以修改得更好。且在嚴肅的學術討論外,老師也經常親切關 懷組內每個成員,適時開導人生觀念,讓大家就像一家人一般凝聚在一起。也要 感謝論文口試委員康正男教授及高三福教授,對於論文內容給予相當寶貴的建言,

讓我能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並修改得更加完善。

再者,要感謝「湯門」學長姊-穎真、長忠、孟杰、東安、雄哥,因為有你 們的關懷兼吐槽,讓我在研究這條艱苦的路上,倍感快樂、溫馨;感謝「湯門」

組員-世祥、君諭、義昇及仁傑,大家能團結一心,在產出論文的路上,互相鼓 勵、解惑,讓我們每個人得以無愧的傳承「湯氏家族,品質保證」;感謝「來點」

幫-國成、明和、仁傑、明賢及家瑋的相互扶持,無論是課業壓力大時,或者論 文卡關時,總是有你們相約來點釋放壓力、放鬆心情,讓我能夠能量滿滿的再出 發;當然,還有其他未能一一點名的 101 級東大體碩班的同學,感謝大家一路真 誠陪伴,彼此關心,能跟各位同班真的是我的榮幸。

還要感謝「2013E 起舞動」的所有工作人員及參賽學校的教練,因為有你們鼎 力協助,讓問卷從發放到填寫及回收,一路都是那麼順利,讓我的研究資料可以 更加完備,也希望我們能一同努力,讓這個別具意義的活動,能持續舉辦。

最後,一定要感謝我最可愛的老婆-奇蓮,如果沒有妳的鼓勵,我應該沒有 動力來唸暑期碩士班;如果沒有妳的包容、體諒,我也無法盡心盡力完成這本論 文。老婆,我愛妳。

三年一路走來,還有許多貴人曾經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協助我、鼓勵我,在此 僅以本文向所有貴人獻上我最誠摯的謝意。

王志仲 謹誌 2014 年 8 月 5 日

(6)

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 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之研究

作者:王志仲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 蹈社團之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上的差異,並探討社團參與態度與族群 認同之間的關係。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參加「活力 2013E 起舞動全 國原住民族青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舞劇競賽」決賽之 225 位國小學生為 對象。問卷回收後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及 多元迴歸等統計分析法,進行資料的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1.不同性別、年級、每週參與時間、參加年資的國小原住民學生在 社團參與態度會有顯著差異。

2.不同性別、年級、每週參與時間、參加年資、家庭社經地位的國 小原住民學生在族群認同會有顯著差異。

3.社團參與態度的「社團認知」、「社團情感」、「社團行動傾向」

與族群認同的「族群自我認定」、「族群態度」、「族群行為」和

「族群投入」有高度正相關,與族群認同的「族群歸屬感」有中度 正相關。

4.國小原住民舞蹈社團學生的參與態度對族群認同具有預測力。

因此,除了原住民舞蹈社團指導老師要強化學生對社團目標的認 知與多提供學生參與表現的機會來提升外,學校也要與社區共同合作,

將社團活動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中,如此一來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對社團 的參與態度,進而增進對族群的認同感。

關鍵詞:原住民舞蹈社團、社團參與態度、族群認同

(7)

A Study on Participation Attitude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 of Aboriginal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Aboriginal's Dance Clube

Chih-Chung Wang

Abstract

This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 of aboriginal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aboriginal's dance clube on participation attitude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 This study also inquired into the relations of participation attitude of clube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llect data which was based on the 225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ho joined the 2013 musical drama contest of the mother tongue for national aboriginal teenagers and children. After collecting the data, T-test, one way ANOVA, canonical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is result were as follows:

1.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grades, weekly participatory time, seniority of participation will b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rticipation attitude of clube.

2.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grades, weekly participatory time, seniority of participation, social economic status will b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thnic identification.

3."activity cognition", "activity emotion", "activity action" of participation attitude of clube and "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 "ethnic attitudes ", "ethnic behaviors ", "ethnic involvement " of ethnic identification were highly positively correlated,and "ethnic sense of belong " of ethnic identification were moderate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4.Participation attitude of Aboriginal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aboriginal's dance clube may explain the ethnic identification.

Keyword:Aboriginal's Dance Clube, Participation attitude of clube, Ethnic identification

(8)

目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次 ... iii

表次 ... v

圖次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3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六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 6

第七節 研究重要性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原住民舞蹈 ... 9

第二節 社團參與態度理論及相關研究 ... 14

第三節 族群認同理論及相關研究 ... 23

第四節 社團參與態度及族群認同關係之探討 ...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4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6

第二節 研究步驟 ... 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5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5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 6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62

(9)

第一節 國小原住民舞蹈社團學生背景變項資料分析 ... 62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參與態度之 差異情形 ... 64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族群認同之 差異情形 ... 72

第四節 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的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之相關 情形 ... 82

第五節 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的參與態度對族群認同之預測 情形 ...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0

第一節 結論 ... 90

第二節 建議 ... 91

參考文獻 ... 94

一、中文部份 ... 94

二、英文部份 ... 101

附錄一 專家效度審核名單 ... 104

附錄二 專家效度意見表 ... 105

附錄三 專家效度審查結果彙整表 ... 113

附錄四 預試問卷 ... 119

附錄五 正式問卷 ... 125

(10)

表次

表 2-2- 1 態度的定義彙整... 14

表 2-2- 2 態度的成分彙整... 17

表 2-2- 3 社團參與態度相關研究一覽表... 19

表 2-3- 1 國外學者族群認同定義彙整... 25

表 2-3- 2 國內研究者採用族群認同的要素彙整... 29

表 2-3- 3 族群認同相關研究一覽表... 37

表 2-4- 1 原住民傳統文化及族語課程對族群認同的研究... 44

表 3-3- 1 研究對象人數分配情形摘要表... 50

表 3-4- 1 社經地位計算表... 52

表 3-4- 2 社團參與態度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54

表 3-4- 3 族群認同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55

表 3-4- 4 社團參與態度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57

表 3-4- 5 社團參與態度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58

表 3-4- 6 社團參與態度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60

表 3-4- 7 族群認同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60

表 4-1- 1 國小原住民舞蹈社團學生背景變項資料分析摘要表... 62

表 4-2- 1 國小原住民學生在社團參與態度各層面分析摘要表... 64

表 4-2- 2 不同性別國小原住民學生在社團參與態度各層面之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 摘要表 ... 65

表 4-2- 3 不同年級國小原住民學生在社團參與態度各層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 67

表 4-2- 4 不同每週參與時間國小原住民學生在社團參與態度各層面之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摘要表 ... 68

表 4-2- 5 不同參加年資國小原住民學生在社團參與態度各層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 ... 69

表 4-2- 6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國小原住民學生在社團參與態度各層面之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摘要表 ... 71

表 4-3- 1 國小原住民學生在族群認同各構面分析摘要表... 72

表 4-3- 2 不同性別國小原住民學生在族群認同各構面之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 表 ... 74

表 4-3- 3 不同年級國小原住民學生在族群認同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5

表 4-3- 4 不同每週參與時間國小原住民學生在族群認同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 ... 77

(11)

表 4-3- 5 不同參加年資國小原住民學生在族群認同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 79

表 4-3- 6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國小原住民學生在族群認同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 ... 80

表 4-4- 1 社團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82

表 4-5- 1 社團參與態度對族群認同之多元同時迴歸分析摘要表... 85

表 4-5- 2 社團參與態度對族群自我認定之多元同時迴歸分析摘要表... 86

表 4-5- 3 社團參與態度對族群態度之多元同時迴歸分析摘要表... 86

表 4-5- 4 社團參與態度對族群歸屬感之多元同時迴歸分析摘要表... 87

表 4-5- 5 社團參與態度對族群行為之多元同時迴歸分析摘要表... 88

表 4-5- 6 社團參與態度對族群投入之多元同時迴歸分析摘要表... 88

圖次

圖 2-3- 1 兩極化線性模式... 32

圖 2-3- 2 少數族群之族群認同型態... 33

圖 2-3- 3 Marcia 認同狀態典範 ... 34

圖 3-1- 1 研究架構圖... 46

圖 3-2- 1 研究步驟圖... 49

圖 4-4- 1 社團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第一組典型相關分析徑路圖... 83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

本章首先闡釋本研究的基本架構,全章內容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第 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研究假設;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 限制;第六節為名詞操作型定義;第七節為研究重要性。

第一節 研究背景

臺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主要分為四大族群,分別是閩南、客家、外省 及原住民,前三群均自稱為「炎黃子孫」,均屬於漢人(謝世忠,1987)。目前 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有 14 族(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 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及賽德克 族),總人口數約有 52 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數的 2%,主要分佈在 12 個縣、30 個山地鄉及 25 個平地原住民鄉(鎮、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2014)。臺灣原住民族屬於與漢人截然不同的南島語系族,不僅有特殊的歷史和 文化,在體質、語言和生活型態上與漢族也有著顯著的差異。

目前,受到國際多元文化及臺灣本土文化思潮的影響,基於「憲法」與「原 住民族基本法」之保障精神,及參考 2007 年聯合國通過「原住民族權利宣言」,

政府特別強調與維護原住民族教育權利的實踐。為了維護原住民傳統文化,1998 年政府公布「原住民族教育法」,於第二十條中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相關課程及教 材,應採多元文化觀點,並納入原住民各族歷史文化及價值觀,以增進族群間之 了解及尊重。政府開始挹注資源,各級學校也規劃了各式各樣的課程推動原住民 文化,原住民族的文化更加受到大家重視(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4)。

陳烘玉(2001)觀察樟樹國小原住民學童時,發現原住民學童普遍在音樂、

體育、美術、繪畫、藝術創作方面有卓越表現。林懷民(1989)在「說舞」一書 中表達:原野的歌舞是一切藝術、文化的根源,與山川同呼吸,和大地齊脈動。

臺灣各原住民族皆有自己獨特且具有文化內涵的傳統舞蹈文化,藉由身體的律動、

優美的歌聲及整齊的舞蹈動作,煥發出強烈憾人的生命力,傳達對祖先的懷念、

對生命的禮讚、對天地的敬畏以及對萬物的感恩。因此,各級學校在推動原住民 文化時,偏向歌謠、舞蹈等項目(蘇美琅,2004)。

Gardner(1993)在其理想建構的多元智慧學校中,特別推崇社團活動對學生 的正面影響與教育價值,認為自由學習的社團環境與氣氛中,可以引導學生自動 探索,使多元智慧得以發展得更為順利。美國各界從 1960 年代開始重視課外活動 的功能,視學生在課堂之外的活動為整體學習的一部分,並給予課外活動極高的 評價。此外,日本、英國、法國等先進國家,也肯定學校社團活動在教育上具有

(13)

多方面的功能與成效,並將學校社團活動納入正式課程(王建華,1991;林至善,

2000)。

臺灣自 2001 年起,為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如:了解自我、文化學 習、欣賞、表現與創新、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等,逐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期 待學生在各種活動的參與過程中,能適性發展、培養興趣與專長、表現個人的特 質、尊重生命,積極主動關懷社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 署,2014)。在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時,是依自己的興趣、性向及需求來選擇社團,

並透過參與活動的過程,發展個體的個性與群性、增廣見聞、豐富學習內涵(傅 木龍,2000),是最能符合九年一貫課程設計精神的校園活動,因此,社團活動 在國小階段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動。

態度是一種個體的內在心理活動歷程,並從而影響對周遭事物的喜惡、評價 與行為傾向。當個體知覺所從事的活動能滿足個體的需求,並喜歡此活動,將進 一步使個體產生正面的態度和行為(李慶泰,2002)。研究者在搜尋國內文獻時 發現,對於態度的研究很多,但跟社團的參與態度有關研究目前只有十篇文獻,

依對象可分為:大學(羅麗雲,2001;田瑞良,2004;楊素卿,2006;林瑋珊,

2009)、高中(何富財,2004;陳玫伸,2007)、國中(徐彩淑,2004;鄧清如,

2005)、國小(陳心潔,2011;蔡孟訓,2011)。以上這些研究結果,都對社團 活動給予肯定的評價,認為社團活動的參與能協助個體發展群性、增進人際關係,

並引導個體身心正面發展。而國小階段是學童學習歷程的開端,是個體的基礎人 格(如參與團體活動的態度和行為)養成重要的時期,但針對國小學童且與社團 參與態度直接相關的,目前只有兩篇離島澎湖地區的研究。因此,了解國小原住 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的參與態度情形,是否因不同背景變項而有差異,為 本研究動機之一。

對臺灣而言,原住民族是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根源,其發展和臺灣整體的發展 密不可分。但長期以來,臺灣社會以漢人為主流,原住民在社會中面對政治、經 濟與文化的不利地位,成為被邊緣化的弱勢族群。過去政府以「國家認同」作為 優位的同化政策,教育上忽略了原住民文化的傳承,以及含蘊在原住民文化中優 良之特質,造成原住民文化流失和族群認同的危機(謝世忠,1987;許木柱,1990

;孫大川,1995;吳天泰,1998)。

在學校的學習環境中,原住民學童有許多方面的困擾。除了學習新知識所面 對的困難相同外,原住民學生尚須面對學習新語言,學習異文化價值觀及家庭與 社會學習環境的不同等困難(李亦園、歐用生,1992)。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生 活,原住民在自己族群傳統文化與主流漢族文化之間徘徊拉鋸,往往對個體產生 認同的迷失與衝突。陳枝烈(1997)指出原住民學童在學校中接受的是主流漢族 文化的教育,他們的父母大多也是感受族群地位變遷最激烈的一代,在這種雙重 因素影響之下,原住民兒童對於自己族群的認同以及傳統文化的認知的程度勢必

(14)

認同有其意義與重要性,甚至也深切關係著原住民族未來的存續與發展。因此,

了解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的族群認同情形,是否因不同背景變項 而有差異,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原住民族的文化藝術與珍貴族語是祖先智慧的結晶,亦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資 產,該用什麼樣的形式才能源遠流長的永續傳承,一直是目前政府不斷思索與努 力探尋的。原住民舞蹈社團將原住民族文化永續傳承化為實際作為,不是教條式 或框架式,用寓教於樂的創新方式,澆灌原住民族的文化,養成原住民族的精神。

本研究試圖透過學校推展原住民舞蹈社團的面向,探討原住民學生是否能有良好 的參與態度,並在參與的過程中更加了解自身的族群文化,進而產生對族群的認 同感。因此,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活動,是否對其族群認同情形 產生差異,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的研究背景,本研究欲透過國小原住民舞蹈社團活動的實施,探討 原住民學生的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之間相互的關係。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 下:

一、了解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的現況。

二、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 上之差異情形。

三、探討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的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之關聯性。

第三節 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如下:

一、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參與態度上是否因背景變項之不同而 有所差異?

二、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族群認同上是否因背景變項之不同而 有所差異?

三、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的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之關聯性為何?

(1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問題,提出本研究之假設如下: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參與態度上具有 顯著差異。

假設 1-1 不同性別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參與態度上具有顯 著差異。

假設 1-2 不同年級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參與態度上具有顯 著差異。

假設 1-3 不同每週參與時間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參與態度 上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 1-4 不同參加年資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參與態度上具 有顯著差異。

假設 1-5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參與態度 上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族群認同上具有 顯著差異。

假設 2-1 不同性別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族群認同上具有顯 著差異。

假設 2-2 不同年級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族群認同上具有顯 著差異。

假設 2-3 不同每週參與時間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族群認同 上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 2-4 不同參加年資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族群認同上具 有顯著差異。

假設 2-5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族群認同 上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三:國小原住民舞蹈社團學生的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之間具有關聯性。

假設 3-1 國小原住民舞蹈社團學生的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之間具有顯著相關 性。

假設 3-2 國小原住民舞蹈社團學生的參與態度對族群認同具有預測力。

(1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參加「活力 2013E 起舞動全國原住民族青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舞 劇競賽」決賽之國小參賽隊伍學童為研究對象,合計共 9 所參賽學校,

參賽學童共 225 人。故未參加「活力 2013E 起舞動全國原住民族青少年 及兒童母語歌舞劇競賽」決賽之學童,則不在本研究範圍中。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在主要探討國小原住民學生社團參與態度與族群認同兩個變項間 的現況、差異、相關及預測力。在樣本的背景變項方面,則針對國小原 住民學生的性別等五因子進行探討。

二、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僅針對參加「活力 2013E 起舞動全國原住民族青少年及兒童母語 歌舞劇競賽」決賽之國小參賽隊伍學童為對象加以研究,礙於研究群族 範圍的限制,故研究結果無法推論到其他性質的運動社團。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所得資料均來自問卷填答結果,故僅能假設所 有研究對象都能依照自己本身的實際情況據實填答。

(17)

第六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本研究使用之重要名詞有:一、原住民舞蹈社團;二、社團參與態度;三、

族群認同。各名詞之操作型定義如下:

一、原住民舞蹈社團

李天民(1996)指出臺灣原住民各族群的舞蹈,是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所 共同創造的文化藝術成果,反映社會生活,表現其民族文化傳統。原住民各族依 不同文化背景,在不同族群的重要祭典活動時,有不同教育意義及形式的舞蹈,

內容涵蓋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及生活教化等。

本研究中所指原住民舞蹈社團是指參加「活力 2013E 起舞動全國原住民族青 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舞劇競賽」決賽之國小社團,於上課或課餘時間,聘請原住民 舞蹈教師,針對原住民學童,實施原住民舞蹈活動。

二、社團參與態度

張春興(1989)認為態度是指個體對人、對事、對周圍的世界所持有的一種 具有持久性與一致性的傾向。因此,本研究將社團參與態度定義為學生對參與社 團的感覺、評價與認定,進而產生影響日後參與社團行為的心理傾向。社團參與 態度包含三個層面,其意涵分述如下:

(一)社團認知:指原住民學生在參與社團活動過程,認為社團活動可以豐富 自己的生活,充實自己的知識,培養課業以外的專長。

(二)社團情感:指原住民學生對參與社團活動後,感受到社團活動可以與志 同道合的朋友相處,得到別人的肯定和尊重,在其心中留下美好的回憶,

增強對社團的支持。

(三)社團行動傾向:指原住民學生能積極主動投入社團的事務與活動,在社 團活動中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

三、族群認同

許木柱(1990)認為「認同」屬於心理層面的作用,是個體將另一個人或一 群人的行為特徵,或內隱的人生觀、價值觀等予以內化成個人屬性的歷程。不同 的族群皆有其特定的族群標誌,例如:歷史的起源、衣著、語言、舞蹈和習俗等,

當個體在自我認知與社會學習互動過程中,了解自己所屬族群及族群界線,產生 族群歸屬感覺,並有意識的將我群與多數族群予以分類,進而形成所謂族群認同。

因此,本研究將「族群認同」定義為當個體對自身族群團體產生歸屬感覺,以及 由此族群身分所產生的歸屬意識(想法、知覺、感情和行為),並以積極的態度、

情感、歸屬感、或榮耀的心參與及投入所屬族群文化活動與文化實務,形成的自

(18)

(一)族群自我認定:指原住民學生肯定自己身為原住民的身分,願意參與原 住民舞蹈表演,向別人介紹原住民的文化。

(二)族群歸屬感:指原住民學生能透過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後,了解族群文 化與意義,開始對原住民族的朋友有好感且尋求依附。

(三)族群態度:指原住民學生在自己身為原住民的知覺上,能接受自己的外 表與傳統服飾,認為自己也有許多漢人比不上的優點,且應保留原住民 的傳統文化。

(四)族群投入:指原住民學生能樂意學習自我族群的語言和技藝,參與傳統 的祭典習俗,並願意在未來返回部落工作或生活。

(五)族群行為:指原住民學生能在對自我族群的歷史與文化習俗有深入認知 後,在外能主動對族人展現自己的身分,在家也能以自己族語進行交談。

(19)

第七節 研究重要性

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社會文化的傳遞與創造。長期以來,原住民受主流 文化的教化而改變其文化認同感,原住民學童不僅無法認同自己的族群,甚至產 生認同的污名,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身分,因此今日學校應擔負起傳承原住民文化 的責任。舞蹈是原住民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透過學校推展原住民舞蹈來保存、

傳遞及創新原住民的文化,才能避免認同文化遺產停留在標本形式的文化,變成 毫無生命的文化,無法使人對其族群文化產生認同與尊重(黃明玉,1999)。

研究者服務的學校成立原住民舞蹈社團至今已經十二年,研究者有幸曾於民 國 98~100 年間,擔任該社團的負責老師。一開始是考量學區內有許多遷居的原 住民家庭,認為成立原住民舞蹈社團,可以讓校內六十多位的原住民小朋友有機 會認識與參與原住民文化,於是邀請魯凱族的盧秋月老師前來本校指導,推廣原 住民文化與舞蹈。沒想到,每次只要一接近社團活動的時間,研究者總會看到那 些原住民小朋友眼中閃著光采,展露出平時所不見的歡笑,開心的討論原舞團的 活動。這樣的氣氛,讓研究者深深覺得能夠有自信的沉浸在自己族群的文化中,

是如此快樂的一件事,也好奇這群小朋友是否能在活動中,更加認識自己的族群 文化。因此,本研究試圖透過學童參與學校原住民舞蹈社團的活動,探討學生在 參與社團的過程中,是否能因正向的參與態度,而深入了解自身的族群文化,產 生族群的認同感,進而建立起對自我的認定與接納。也期待研究結果,能提供教 育當局做為各校發展原住民舞蹈教育之參考。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原住民舞蹈

舞蹈是指身體或身體各部分有節奏的動作,通常出現在一個特殊的空間,並 伴隨著音樂。這些動作的目的是表達各種想法、情感,或當做表現宗教情緒、娛 樂或某些社會思想的手段 (李天民、余國芳,2001)。

臺灣原住民性喜好歌舞,歌舞之素材以生活勞務為主,為原住民文化相當外 顯的一部分,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蘊藏著數千年來這塊寶島上的歷史記憶與歲月 痕跡。由於臺灣原住民定居於不同地點,各族群依照不同生活習俗與文化傳統,

衍生出不同教育意義及形式的舞蹈,舞蹈內容包含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生活教 化及日常演述等。因此,原住民舞蹈不僅是民族歡愉表現,也是鼓舞族群精神的 途徑,更在原住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反映社會生活,表現其民族文化傳統(李 天民,1996;田哲益,2004)。

本節將依序說明原住民舞蹈的形式、類型、特點與發展,最後針對本研究原 住民舞蹈社團所參與的比賽-E 起舞動說明其特色。

一、原住民舞蹈的形式

原住民流傳的原始舞蹈遺存相當豐富,根據李天民、余國芳(2001)數十年 來觀察臺灣原住民各族的舞蹈,大致可將原住民舞蹈形式分為四種,分述如下:

(一)牽手形式

屬於一種集體舞蹈,又稱為封閉式牽手。舞動時,大家雙手互牽、左上右下、

連結成為行列,內含族人共同團結,抵抗邪魔與抗拒外力入侵的意義。今日原住 民的集體舞蹈,大部分仍保留此種形式。

(二)行列形式

在原始時代,人們感覺個人力量薄弱,因而崇敬天神、畏懼魔鬼,許多擁有 共同思想願望的人,排成隊伍,往有神的地方膜拜,祈求保佑、賜予幸福的生活 或將部落間的惡魔驅逐出去。舞動時,人們齊聚一起,排成行列,伴隨自然的節 奏前進,口中發出吆喝的聲音,或簡單的歌唱、跳動。今日在原住民各族迎神、

送神儀式舞蹈時,此形式仍為共同遵循的方式。

(三)圓形行列

原住民族先民在祭神時,會挑選一處合適的場所,在土地上畫一圓圈,並以 圓的中心為神聖之處或燃起聖火,群眾則對著圓心旋轉、圍繞,至於迴轉的遍數,

則因原因而有所差異。選擇圓形舞蹈的場所,是基於原始人群對美的一種看法,

此舞蹈形式,用於戶外平地、海邊、河岸、山谷。

(21)

(四)個人形式

原住民各族都有巫覡的舞蹈,其形式都是個人的方式,可說是人類最早的個 人舞蹈者,表現出的動作為降神行為,演示的人被大眾認為能與鬼神交往或訴說 意願。為了能取信於人,演示巫動作的人會彷彿進入精神恍惚境界,並以異於常 人的痙攣方式或模擬鬼神、動物的特殊形象來表現行為動作,但內心清楚知道自 己處於降神行為中。巫的動作並無一致,受演示人性格、體態不同影響,而產生 所差異。今日原住民族年輕人沒興趣、也不想投入巫覡的工作,甚至排斥或譏為 迷信,導致原住民巫覡逐漸凋零,相關舞蹈動作傳承困難,只能仰賴原住民文史 工作者加以記錄保存。

二、原住民舞蹈的類型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促使原住民原始流傳的舞蹈,不斷湧入新的思想與感 情,具有新的內涵。所流傳的舞蹈動作雖仍保有原來的形式動作,但也不斷得到 新的發展,逐漸過渡為民間風俗性的舞蹈形式,表達的型態都以歌舞方式行之。

根據李天民、余國芳(2001)與趙綺芳(2005)的研究指出,原住民舞蹈類型皆 與生活中的歲時進展變化有關,可從原住民跳舞的時機、動機與情境,簡單將原 住民舞蹈分為以下類型:

(一)祭典舞蹈

祭典舞蹈在原住民各族在重大祭儀時所跳的舞蹈,在族人的心目中占有神聖 的地位。這些祭儀每個族群各有不同的進行程序與舞蹈動作,族中男女老少全體 參加,屬於大型的歌舞盛會。舞蹈內容具有相當完整的結構與豐富的形式,往往 成為各族舞蹈的經典,例如:阿美族豐年祭、排灣族五年祭、布農族打耳祭、賽 夏族矮靈祭、達悟族飛魚祭、泰雅族收割祭、卑南族猴祭等。不過祭典舞蹈有著 相關多的禁忌與規範,其中「不能隨意在非祭典情境唱跳」,限制族人平時不得練 習或表演,對研究或傳承原住民舞蹈上,造成不小的阻礙。

(二)社會儀禮舞蹈

指部落在重要時刻舉行的社會儀式中所跳的舞蹈,例如:出生的祝福歌舞、

死亡的慰靈歌舞、婚禮與新屋落成的祝賀歌舞、生日、成年禮等。社會儀禮舞蹈 雖不像祭典舞蹈那麼嚴肅,但不同儀禮的性質在舞蹈表現上還是有所差異。例如:

死亡的慰靈歌舞必然比出生的祝福歌舞嚴肅;而成年禮的舞蹈也比生日宴會時所 跳的舞更為正式。

(三)一般生活舞蹈

這類舞蹈不具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與約束,是族人在日常生活的聚集中隨機所

(22)

三、原住民舞蹈的特點

原住民舞蹈是非語文文字的傳承文化,族人在舞蹈進行中直接感染學習,或 模仿長輩的舞蹈動作與神情,再加上自己的感受與創造,而形成各族典型的舞步 與姿勢。李天民、余國芳(2001)認為從形態上看來,原住民各族舞蹈動作各異,

但仍有相同的部分,依相同的特點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一)綜合的舞蹈動作

原住民舞蹈包含舞蹈動作、歌謠、服飾與表現的內容而成,在不同性質類別 的舞蹈中,舞蹈動作通常適當的組合以下四項動作:

1.體操的動作(人體關節的本能運動)。

2.日常生活中的動作(穿衣、吃飯、行走的一般日常動作)。 3.儀式的象徵動作(為不同儀式而設計的動作)。

4.裝飾的動作(與日常生活中表現不同的特殊動作)。

(二)踏歌形式的舞步

原住民舞蹈除了祭儀中巫覡屬於獨舞的形式,大部分都是集體舞蹈,以踏歌 舞蹈方式居多。踏歌形式動作來源古遠,是古代各民族的歌舞形式。原住民在高 歌合唱聲中,赤腳奮力踏向大地,震動大地山川,表現對大自然和神的崇仰。踏 歌舞蹈的特點如下:

1.配合高亢的合唱聲,強調節奏和力度。

2.舞動時不使用任何樂器來伴奏,著重下肢動作(如踏、頓、跺等)。 3.彼此牽手成環,或雙臂相挽,依照圓形正反方向來踏動起舞。

4.舞蹈的作用為共同歡樂、自我娛樂,人數沒有限制,可表現群體的團結。

(三)合歌而舞

原住民舞蹈是生活形象表現的生活舞蹈,也是群體自娛的舞蹈,大多以歌聲 合舞的方式來進行,有舞必有歌,歌聲含有合於節奏的旋律、合聲。常見合歌而 舞的方式有:

1.眾人激情呼喊,一起集合的歌聲。

2.一個人起音開頭,眾人接續歌唱。

3.將排列的人數分段,以輪唱方式進行,因可輪歇不唱,歌聲能長時間不疲。

4.以共同唱合歌舞者,所能進行時間較短。

5.於歌唱段落的呼喊、讚美、話語聲。

四、原住民舞蹈的發展

原住民舞蹈是各族在不同季節與勞動間,進行的文化活動,人們在舞蹈進行 中,互相傳承、學習、創作,是生活形象實質的體現,也含有自娛的成分。這些 舞蹈通過族人共同的提煉,風格逐漸規範統一,而在傳統的節日或祭祀中,永久 流傳。

(23)

現今因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不同因素的影響,原住民的社會結構產生改 變,原始風貌也產生變化,雖然大部分的舞蹈仍保有原來的形式動作,但在新的 思想帶領下,原本純粹生活式的傳統舞蹈起了變化,逐漸朝向表演化的舞蹈演變。

在社會的轉型與配合文化觀光的需求下,原住民舞蹈文化脫離原始,變成廣場藝 術或舞台藝術表演的新形式,在演出場地、表演人數、演出的時間等皆有所限制。

因此,在原住民舞蹈的概念、技術、舞台的專業知識上必須做出合適的調整,舞 蹈編導的人材在各族群中也因應而生。然而,這些人材對各族的舞蹈有多少內涵 的涉獵,將是影響原住民舞蹈未來發展的重要條件。

五、E 起舞動

在原住民族文化面向中,最能引起共鳴及傳達意念的媒介無非是樂舞。目前 國內為落實政府 E 世代人才培育計畫之活力青少年養成「一人一樂器、一校一藝 團」,設有傳統祭儀與舞蹈社團的國小團隊共有 72 隊,參與人數達 963 人(教育 部體育署,2014)。與這些社團相關的活動與比賽,大致包含母語演說比賽、原 住民歌謠比賽、原住民舞蹈比賽及全國舞蹈比賽(民俗舞組),目的是讓小朋友 能了解原住民文化,從而保存並發揚原住民文化資產。但如前所述,長久以來原 住民族的樂舞屬於單純的歌曲演唱與舞蹈表演,內容強調熱鬧性、趣味性,外人 往往無法從中了解其文化的深度內涵,而這些活動與比賽也存在著相同的問題。

中華民國原住民知識經濟發展協會為了因應原住民舞蹈的轉型,於 2003 年起 開始舉辦 E 起舞動-全國原住民族青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舞劇的競賽活動,鼓勵學生 探索自己部落的文化精神、藝術傳承、原住民母語的延伸及歷史的延伸。希望透 過歌舞劇的呈現方式,將各部落的歷史、神話傳說、口述歷史、甚至新議題(如 傳統與現代間的矛盾與衝突)融入表演,並經由青少年及兒童的演繹,轉換成 E 世代的樣貌來呈現及被外人所了解。

2003 年先以普及推廣的方式來舉辦比賽,期間雖然有 SARS 來襲,全國依然 有 82 所學校共襄盛舉。之後連續四年的推動,每年參賽的學校都維持在 80 所,

這段過程喚起了很多原住民的民族意識,參加 E 起舞動也成為了學校及社區總動 員的全民運動。

2007 年主辦單位將原本的普及式改為菁英制,並將增加創意評比項目,以期 各學校團隊除了原音原味及傳統內容外,能提升舞台效果,深化演出內容,成為 更具藝術價值的歌舞劇。這一年,參賽的學校減少為 39 所,但各參賽學校為了將 部落文化以歌舞劇的型態演出,大家努力翻原住民文獻與做田野調查,希望能呈 現出最真實且令人動容的傳說故事、部落歷史,讓所有觀看者透過歌舞劇更深度 了解原住民的特性與歷史。

十年來,E 起舞動一直秉持著「傳承、交流、創新、精緻」的目標,希望藉這 個活動培育出更多原住民戲劇、導演等多方人才,讓原住民族舞蹈藝術人才能向

(24)

這樣的原則,每一年的都將演出的劇碼不斷地改編,深化演出內容,讓部落膾炙 人口的故事(如:泰雅族的莎韻的故事、排灣族的人蛇戀、魯凱族的鬼湖之戀等)

真實呈現,甚至還培育出不少創新編劇和導演的人才,挖掘部落血淚歷史、時代 衝擊等題材(如:走過八八、靜埔事件之卡夫渥傳、西裝還是丁字褲等),演出令 所有觀眾驚艷。原本單純的賽事,已悄悄的在原住民舞蹈中,播下希望的種子。

六、小結

臺灣原住民舞蹈,是由群眾集體創作,歷經悠久歲月傳承的各族智慧結晶。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新思想文化的衝擊,使它的形象與內涵更加的豐富。即使 面對不斷的淘汰,依舊展現出它的生命力,持續新生的發展,這就是原住民舞蹈 永恆的精神。

原住民的韻律感及豐富的部落歷史、文化、傳說故事,都是重要的歌舞劇元 素,也是原住民舞蹈演化發展的重要方向。只要持續增強舞台訓練、編劇及導演 人才培育,累積國際舞台展演的能量,屬於臺灣歷史文化的原住民舞蹈,將成長 茁壯,並重新受到喜愛與讚賞。

(25)

第二節 社團參與態度理論及相關研究

本節將針對社團參與態度意涵進行探討,依序說明社團參與態度的意義、層 面,最後綜合社團參與態度相關研究加以整理分析。

一、社團參與態度的意義

(一)態度的意義

態度(Attitude)一詞在社會心理學的發展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學者對它 所下的定義雖不盡相同,但都將態度視為佔有中心地位的重要範疇。長久以來,

心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家以及社會學家皆投入大量心力於態度測量研究,有些學 者甚且將社會心理學定義為態度的科學研究(劉婉珍,2001)。

一般認為態度是影響個人對人、事、物行動選擇的內在心理狀態,形成個人 各種不同行為反應的表現。下表 2-2-1 為國內外學者對態度之定義整理:

表 2-2- 1

態度的定義彙整

學者 態度的定義

Allport

(1935)

受行為主義影響,認為態度是一種心理和神經的準備狀態,它通 過經驗組織起來,影響著個人對情境的反應。

Katz

(1967)

態度是個人對其周遭某種特徵或事物的評價傾向,表示個人的喜 愛或厭惡的傾向。

Myers

(1987)

態度是由個人信念、情感、傾向性行為中,表現出對某人、某事 喜歡或不喜歡的評價性反應。

Shrigley

(1990)

1.態度是可評鑑的,包含情感的成分在內。

2.態度可預測行為。

3.態度是反應的準備狀態。

4.態度經由學習而得,具有認知的成分。

5.態度會受他人的社會影響。

李美枝

(1980)

態度是指個人對一特定對象所持有的評價感覺(evaluative feeling)

及行動傾向。

吳聰賢

(1989)

態度具有正反兩面,且還各有其強弱度之分,如:正面態度可分 為非常同意和同意;反面態度可分為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

(續下頁)

(26)

學者 態度的定義 張春興

(1989)

1.態度是個體對人、對事、對周圍的世界所持有的一種具有持久性 與一致性的傾向。此傾向可由個體外顯行為去推測,但態度的內 涵卻不單只限於外顯行為,一般認為包含認知、情感、行動三種 成分。

2.態度必有其對象,態度的對象可為具體的人、事、物,也可為抽 象的觀念。

3.態度有類化傾向,對某一單獨對象持有正面態度者,對同類對象 也傾向持正面態度。

4.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等因素有關。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發現,態度具有四個性質:

1.必有一個特定的對象:態度在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上都會針對著一個特定 的對象,如對老師的態度、對政治的態度、對族群的態度。

2.是一種假設性的概念建構:態度與知覺、人格特質等一樣,是一種內在結構,

也可說是一種假設性的概念建構,須藉由個人外顯的行為來推論得知。

3.具有相當的持久性:當態度歷經一段相當時間的孕育,且形成時包含有認知、

情意與行為傾向等成分,態度就會具有相當的持久性。

4.是一種行動傾向:在態度的界定中,行動傾向是一種動機喚起的準備狀態,

亦即當我們知道個體對一個特定對象的態度,就可預知他面對特定對象時,

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二)態度的形成

當我們對某個事物的態度形成時,實際上也代表原有的態度已轉變成新的態 度,因此態度的形成與轉變,在過程中往往是無法分離的(時蓉華,1996)。有 關態度形成與轉變的理論主要有以下三種:

1.學習論

學習論認為態度是一種後天習得的習慣,對於態度形成的解釋相當簡單,是 將人視為被動的個體,在暴露於各種訊息刺激下,經由幾個基本的學習歷程學到 一些反應,這些反應最後成了對於特定刺激個體的態度(黃安邦,1991)。態度 學習以聯結、強化與模仿為的主要機制,但形成與轉變的過程相當複雜,並無法 單靠一種學習來發展(時蓉華,1996)。當個體接受刺激的聯結,經由來自家庭 和同儕對個人經驗的強化,或對重要他人認同並模仿行為的過程,將同時學得態 度的認知(刺激個體所具有的特質)和情感(對刺激個體的評估)成分。

(27)

2.誘因論

個體可能基於動機性或誘因性的取向,在利益或損失的衡量過程中,得到最 佳的態度選擇,並採取此態度而捨棄其他態度(黃安邦,1991)。內容包含二個 主要理論:

(1)認知反應論

個體面對訊息會主動產生認知反應,即在人們決定是否要分享某種特定的 態度時,首先會衡量個體對於這種態度是採正面或是負面的看法(黃安邦,

1991)。

(2)預期-價值論

個體在預期與價值間作評估,從各種可能中採取價值最大的一種態度(林 本源,2002)。

3.認知論

又稱認知一致性理論,強調人們希望自己的認知結構具有一致性並賦予意義,

認為個體的行為將決定對社會情境的知覺。由於態度包含認知的層面,而通常人 們必須使自己的思想與行動保持一致性,才不產生緊張與壓力,亦即個體需要將 態度發展為和諧一致的狀態(黃安邦,1991)。以下分別就三個認知一致性的理 論來說明態度的形成:

(1)平衡理論

個體對某一個認知對象的態度,往往受到他人對該對象態度的影響。在個 體的認知結構裡,存在著使此結構趨向平衡的壓力。當認知處於不平衡時,

個體會努力尋求平衡,以達一種滿意的狀態(黃安邦,1991;時蓉華,1996)。

(2)認知與感情一致理論

個體會儘可能使認知與感情相互一致,因此對事情的認知會影響情感上的 偏好(黃安邦,1991;時蓉華,1996)。此外,個體對認知對象的態度還 可能受到先前外界評價影響,進一步收集資訊來支持剛成形的情緒,讓自 己的認知與情感更加一致(趙居蓮,1995)。

(3)認知失調理論

不論何時當個體有兩種認知彼此不能相互協調一致,心理的衝突就會產生 而引起緊張,這股不安將轉變成促使個體放棄或改變認知的一種內在的動 機,以消除心理的衝突,恢復協調一致的心態(張春興,1991)。認知之 間的兩個相關不是和諧的關係就是失調的關係,而失調的產生會促使個體 去做某種程度的改變以達到平衡,認知上的改變就是一種,但如果一個人 做出和認知相反的行為,認知失調理論認為這個人的態度將會產生和行為 一致的改變(黃安邦,1991;林本源,2002)。

(28)

(三)社團參與態度的定義

綜合以上,態度包含了學習論、誘因論與認知論的要素,可以說是個體憑其 認知及好惡,對生活周遭某一特定他人、事、物的內在心理活動歷程,是由認知、

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成分所組成,並以一致的方式去表現,產生一種正反兩面(喜 愛或厭惡)的持久性評價。因此,本研究將「社團參與態度」定義為學生對參與 社團的感覺、評價與認定,進而產生影響日後參與社團行為的心理傾向。

二、社團參與態度的層面

在理論上,對於態度的成分,學者一直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看法,目前常見的 包括一層面論、二層面論及三層面論。然而,大部分的社會心理學家所認同的態 度成分包含了三個層面(李美枝,1980):

(一)認知層面:個人對於特定態度對象的信念、評價或意見,其中又以評價 性的認知最為重要。

(二)情感層面:個人對於特定態度對象的情緒反應,亦即個人對其的情感與 好惡。

(三)意向層面:個人對於特定態度對象的行為傾向,包含了積極與消極兩種 性質。

下表 2-2-2 為本研究整理相關專家學者對態度的看法:

表 2-2- 2

態度的層面彙整

學者 態度的層面

Katz

(1967)

1.認知層面:係指個人對事物的了解情形、知識程度及看法,而其 中最重要的便是評價性的認知。

2.情感層面:係指個人對事物的情感與好惡。

3.意動層面:係指個人對事物的可觀察或覺之的行動傾向。

Gagne

(1988)

態度包含了認知、情感、行為三種成份,且行為的表現是受到認 知與情感兩因素影響。

李美枝

(1980)

1.認知層面:指對態度對象所持的信念、認識及訊息。

2.情感層面: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情感感覺,包括尊敬與輕視、喜 歡與厭惡、同情與排斥等正負面的感覺。

3.意向層面: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反應傾向。

(續下頁)

(29)

學者 態度的層面 徐彩淑

(2004)

1.認知層面:學生對參與社團或社團的理解與看法,包括事實、知 識。

2.情感層面:學生對參與社團或社團的感覺與情緒,包含正負面的 評價。

3.行動層面:學生參與社團後的行動傾向。

陳玫伸

(2007)

1.認知層面:個人對態度對象有關的認知,亦即對人或事物的信 念、評價或意見,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評價性的認知。

2.情感層面:個人對態度對象的情緒反應,亦即對人或事物的情感 與好惡。

3.行為層面:個人對態度對象所採取的行動或可觀察到的行為,通 常會有積極與消極兩種性質。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以上相關文獻發現,學者進行研究時大多將態度分為三個層面,因此本 研究依據上述學者的看法,將「社團參與態度」分成「社團認知」、「社團情感」

及「社團行動傾向」三個層面,並說明如下:

(一)社團認知層面:指學生對社團功能及價值的認識與理解,所形成的持久 性的評價,包含肯定和否定的看法。當學生對社團活動認識有所不同時,

可能產生不同參與態度,這是因認知所形成的差距。

(二)社團情感層面:指學生對參與社團後所引發的情緒反應及喜好評價或支 持與否等評價反應。學生如果能在社團活動過程中,結交志同道合的朋 友,並獲得成就感,會對社團產生認同感。

(三)社團行動傾向層面:指在特定情境下,學生參與社團可能採取的反應傾 向,包含積極與消極的參與行動,主要受到認知與情感兩因素影響。

三、社團參與態度相關研究

國內以社團參與態度直接作研究主題的相關文獻,目前約有十篇,對象以大 學生居多。此外,還許多相關文獻雖題目未提及社團參與態度,研究結果和社團 參與態度有所關連。以下從研究的背景變項與研究發現來做簡要說明:

(一)性別:

徐彩淑(2004)及鄧清如(2005)研究顯示國中女生的社團參與態度優於男 生並達顯著差異。但是,何富財(2004)及田瑞良(2004)的研究結果則顯示性 別並不會對社團參與態度有顯著差異。而在社團類型選擇方面,吳秉穎(2007)

及張嘉禎(2008)的研究發現,不同性別會影響學生選擇社團的類型,且男生在

(30)

(二)年級:

徐彩淑(2004)研究顯示國中生的社團參與態度以九年級學生最高,七年級 學生最低。張嘉禎(2008)研究顯示不同年級的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在音樂性社 團參與上有顯著差異,且高年級學生優於中年級學生。林瑋珊(2009)研究顯示 大四學生在社團參與態度較優於大一至大三學生。但是,何富財(2004)的研究 結果則顯示高一學生在社團參與態度上顯著高於高二學生。

(三)每週參與時間:

田瑞良(2004)研究顯示參與社團時間在 5 個小時以下的大學生參與態度明 顯低於參與社團時間超過 5 個小時的大學生。陳心潔(2011)研究顯示國小學生 參與社團時,每次參與 30 分鐘以上未滿 1 小時和參與 1 小時以上的學生參參與態 度顯著高於每次參與時間在 30 分中以內的學生。而在社團每週參與時間長短方面

,羅麗雲(2001)的研究發現大學生大多參加一個社團,而每週投入社團的時間 大多在 1~3 小時。何富財的研究發現高中生花在社團事務以每週 2~3 小時最多。

就每次活動時間長度不同而言,

(四)參加年資:

徐彩淑(2004)研究顯示國中生在參與社團時間愈長在社團參與態度上愈高,

其中以參與社團 5 學期最高,參與社團 1~2 學期最低。田瑞良(2004)及楊素卿

(2006)研究顯示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年資愈久,所表現的社團參與態度愈佳。

張嘉禎(2008)研究顯示國小學生參與社團以參與時間 5 學期的學生在社團參與 態度上較參與時間 1~4 學期的學生為佳。

(五)家庭社經地位:

吳秉穎(2007)研究顯示不同的家庭狀況會影響學生選擇社團的類型。張嘉 禎(2008)研究指出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生在音樂性社團的參與上優於低社經地 位家庭的學生,但在其他類型社團則不受影響。

本研究綜合上述相關研究,並將研究結果加以整理如表 2-2-3:

表 2-2- 3

社團參與態度相關研究一覽表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變項 研究發現

羅麗雲

(2001) 大學生 社團參與態度 社團參與的評價

1.校園內約有四分之三的大學生有社團 經驗,男生多於女生。

2.學生大多參加一個社團,而每週投入社 團的時間大多在 1~3 小時。

3.大多數學生對社團參與評價持正向肯 定的態度。

(續下頁)

(31)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變項 研究發現

何富財

(2004) 高中學生

自我概念 社團參與態度 社會行為發展

1.男女生在社團參與態度上,並無顯著差 異。

2.在年級方面,高一學生在參與態度上顯 著高於高二學生。

3.高中生花在社團事務以每週 2~3 小時 最多,其次為 1 小時以下。

4.擁有正向參與態度,較能展現及增加正 向的自我概念。

徐彩淑

(2004) 國中學生

社團參與態度 社團凝聚力

人際關係

1.社團參與態度為偏高程度,且以「社團 認知」得分最高,代表學生對學校社團 活動設立抱持正面且支持的態度。

2.在性別方面,國中女生在參與態度上較 男生佳。

3.在年級方面,年齡愈大的學生在參與態 度上比年齡小的來的佳。

4.在參加年資方面,參與社團 5 個學期的 學生在參與態度上優於參與社團 1 個 學期的學生。

田瑞良

(2004) 大學生

社團活動參與態 度

社團活動阻礙因 素

1.整體而言,對社團活動參與態度都高於 中間值 3 以上,且構面中以「價值構面」

最高,其次為「認知構面」及「行為構 面」。

2.性別對於社團參與態度並無顯著差異。

3.參與社團時間在 5 個小時以下的同學 參與態度明顯低於參與社團時間超過 5 個小時的學生。

4.參與社團年資對社團參與態度達顯著 差異,且參與年資愈久的學生參與態度 愈佳。

(續下頁)

(32)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變項 研究發現

5.學生在社團活動參與態度的程度呈現 偏高,顯示參與社團的學生對於社團的 參與多持正向的態度。

鄧清如

(2005) 國中學生 社團參與態度 幸福感

1.專長性比學習性社團國中生的社團參 與態度為佳並達顯著差異。

2.在性別方面,女生的社團參與態度優於 男生並達顯著差異。

3.學生對社團活動皆持正向肯定的態度。

楊素卿

(2006)

師範校院 學生

社團參與態度 教學自我效能

1.不同的背景變項在社團參與態度上有 顯著差異。

2.在預測變項中以「認知層面」得分最 高,最具有預測力。

3.社團參與態度愈高的師院生其教學自 我效能表現愈高。

4.社團參與態度之認知及行為兩層面可 以有效預測教學自我效能。

陳玫伸

(2007) 高中學生 社團參與態度 自我效能

1.台北縣高中生展現中上程度的社團參 與態度。

2.台北縣高中生其社團參與態度會因 3.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整體及分層面上 具有顯著差異。

吳秉穎

(2007) 國小學生

社團參與因素與 類型

挫折容忍力

1.不同性別、家庭狀況會影響學生選擇社 團的類型。

2.參與時間及頻率在社團參與類型上有 顯著差異。

張嘉禎

(2008) 國小學生 休閒參與 社團參與

1.男生在體育性社團參與態度較女生積 極,其餘類型社團都是女生較為積極。

2.不同性別、年級、參與時間會影響學生 的社團參與態度。

3.家庭社經只會影響學生選擇音樂性社 團與否,其他類型社團則不受影響。

(續下頁)

(33)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變項 研究發現

林瑋珊

(2009) 大學生

社團參與態度 服務學習觀感 團體動力知覺

1.社團參與態度會因學校、年級、問卷來 源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2.社團參與態度會因不同社團背景變項 而有所差異。

3.社團參與態度愈正向,則服務學習觀感 及團體動力知覺愈正向。

陳心潔

(2011) 國小學生

社團活動參與態 度

社團活動阻礙因 素

1.學童社團活動參與態度積極且正面。有 興趣、參與次數多、時間長、有他人支 持的體育、藝術類的學生參與態度積 極。

2.偏遠及一般學校的學童在社團活動參 與態度較離島學童積極。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以上各學者在不同領域範疇的研究,可知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對於社團參 與態度具有相當的影響性,且在整體而言,學生的社團參與態度屬於良好,透過 社團活動對其在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主性發展、人際溝通及友誼建立等多方 面的能力,有正面的助力與影響。

然而,以上研究的社團皆屬於動態或靜態單一屬性,但本研究所指原住民舞 蹈社團在社團性質上同時擁有動態與靜態的屬性,內容包含語言、藝術與人文、

民俗體育等,因此在社團參與態度上是否仍會受性別影響,值得探討。

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在身心上會產生不同的需求,然而本研究的原住民舞 蹈社團在語言、服裝、動作皆非主流文化,學生在社團參與態度上是否會如同上 述主流文化社團,因年級越高,而受自我意識或同儕影響,值得探討。

參與時間與參加年資愈深,於社團學習的技巧愈熟練,也對社團較有認同感,

如何規劃出適當的練習時間,加強學生的參與態度,也是研究的重點。

家庭社經地位是許多家庭背景因素中最根本的影響因素,也深深影響著學生 成長發展,除了對學生的教育學習上有影響,亦對參與運動行為有相關。原住民 學生大多數身處低家庭社經地位,對子女的照顧與管教較不重視,但對於有關我 族文化學習傳承的原住民舞蹈社團,是否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而影響學生選擇 原住民舞蹈社團,值得深入研究。

故在本研究架構上,將性別、年級、每週參與時間、參加年資及家庭社經地 位設為學生背景變項,進一步探討原住民學生參加原住民舞蹈社團在參與態度的 差異情形。

(34)

第三節 族群認同理論及相關研究

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是多元族群的社會,少數族群與多數族群在族群共存的 互動過程中,社會資源往往受強勢族群長期掌控,少數族群的社會發展機會大多 受到限制。當遭遇到主流社會裡種族歧視和偏差的同化政策,少數族群更將處於 社會劣勢地位,而面臨到族群融合與文化認同的問題(譚光鼎,1998)。

目前居住在臺灣主要有四大族群,分別是閩南、客家、外省及原住民,前三 群均自稱為「炎黃子孫」,均屬於漢人(謝世忠,1987),在歷史來源、文化、生 活習性等各分面都十分類似。相形之下,原住民人口的總數僅有 52 萬人,只占全 國總人口數的 2%。生活上,各方面都跟漢人有著明顯差異,且各族間也存在著文 化上的差異。身為少數族群的原住民隨著大量漢人的移居,從臺灣唯一的主人,

逐漸成為邊緣群體。

根據謝世忠(1987)在「認同的污名」一書中指出,臺灣漢人社會在教育水 準提升後,對原住民的傳統偏見已經減輕,但仍普遍存難以抹去負面刻板印象,

如笨、懶、落後等,致使原住民學生大多認為漢人看不起原住民,在心中產生負 面想法,進而引發族群汙名化的形成,造成原住民學生在學業、同儕交友等受到 影響。所以當少數族群遭遇某種形式的歧視,則族群認同的問題自然而然成為社 會研究關注的焦點(許木柱,1990)。本節將針對族群認同意涵進行探討,依序說 明認同和認同感、族群認同的定義、要素與理論,最後綜合族群認同相關研究加 以整理分析。

一、認同和認同感

「認同」的字義解釋,是指個人在感情上喜歡某一個人或某一團體,因而在 行為方式、價值標準等方面模倣,而使本人與他人或團體趨於一致的心理歷程。

George A. Theotorson and Achilles G. Theotorson(1969)現代社會學字典(A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稱「認同」(identification)是一種同化與內化的社 會心理過程,它是將他人的價值、標準、期望與社會角色,內化於個人行為和自 我概念之中,當個體發展對特定群體的認同時,他會將該團體的興趣、標準與角 色期望內化(引自陳枝烈,1997)。

根據張春興(1989)所著張氏心理學辭典的解釋:「認同係精神分析論創始人 佛洛伊德(S. Freud)氏理論中的術語。其原意是指個體潛意識地向別人模仿的歷 程,以後心理學家擴大其原意,視認同為個體行為社會化的歷程,是指個體經社 會學習或社會化之後,在心理上所產生的一種主觀的歸屬感或歸屬意識。認同的 特徵是在有客體對象情形下所從事的主觀吸取,且在個體的社會活動中,因模仿 的對象不同,而使個體的認同隨成長而變化(如由父母而教師而同儕團體等),故 同一個體可能有多方面不同的認同。」許木柱(1990)亦認為「認同」屬於心理 層面的作用,是個體將另一個人或一群人的行為特徵,或內隱的人生觀、價值觀

(35)

等予以內化成個人屬性的歷程。

經由上述,我們可以發現個體經由社會化的歷程後,在心理上會產生一種主 觀的歸屬感或歸屬意識,即是認同感(陳麗華,1999)。許文忠(1998)指出認同 感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一)自我認同(ego identity)或個人認同(personal identity)

指自己對自我現況、生理特徵、社會期待、以往經驗、現實情境、未來希望 等層面的覺知,統而合之,形成一個完整而和諧的結構,可說是追求一種對於我 身為我這個人的一種同一性(sameness)與連續性(continuity)的感覺。

(二)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

根據 Tajfel(1982)的定義:「個人所擁有的關於他所從屬的群體,以及這個 群體身 分 所伴 隨而 來的在 情感 ( emotion )上與價 值觀 ( value )上的 重 要性

(significance)的知識(knowledge)。」可說是個體身為一個群體成員的自我觀念,

使用來定位自己的社會身份的總合。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持有並提高個體對群體的認同感是人類心靈的基本需求 之一。當個體擁有明確且堅定的認同感,內心會依此產生秩序感和安全感。如果 認同感被迫放棄,分類人群的心理秩序會被擾亂;如果安全感不足,會引發群內 的否定及自我憎恨,及對群體的疏離感、邊際感等心理失調現象。所以當內在秩 序與安全規準有所更動時,如因應社會的變遷,則認同感應維持如一或有所變動,

便成為依自覺(self-conscious)的方式來抉擇,由於認同感是自我的抉擇,便不致 因此被迫放棄而擾亂個體分類族群的心理秩序(鄒雲霞,1981;凌平,2001)。

二、族群認同的定義

各個族群在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下,自然會發展出不同的價值觀與生活形態,

如果各個族群之間未能發展出相互尊重與包容的態度,處於弱勢地位的少數族群 常遭受某種形式的歧視,因此對少數族群而言,族群認同的議題顯得特別重要,

它一方面影響個體自我定位與心理歸屬,另一方面影響族群的凝聚與否(譚光鼎、

湯仁燕,1993)。

認同作用是個體將其他個人或群體的行為特徵(如說話神情、衣著風格等),

或內隱的態度觀念、價值標準等,經由模仿、內化,而使其個體與他人或群體趨 於一致的心理歷程(張春興,1989;許木柱,1990)。個體的認同隨成長與生活環 境的改變,可能發展出多種的群體認同形式,包括階級認同、政治認同、文化認 同等,而族群認同即是個體在群體部分表現出的一種認同形式。

國內外有不少學者曾投入族群認同的研究,各自提出了不同看法,以下將各 學者對族群認同的定義整理成表 2-3-1:

數據

表 3-4- 1  社經地位計算表  職業 等級  職業 指數  加權值  教育 等級  教育 指數  加權值  社經地位指數  社經地 位指數  社經地 位等級  Ⅰ  5  7  Ⅰ  5  4  5×7  +  5×4  55-52  Ⅰ  Ⅱ  4  7  Ⅱ  4  4  4×7  +  4×4  51-41  Ⅱ  高  Ⅲ  3  7  Ⅲ  3  4  3×7  +  3×4  40-30  Ⅲ  中  Ⅳ  2  7  Ⅳ  2  4  2×7  +  2×4  29-19  Ⅳ  Ⅴ
表 3-4- 2  社團參與態度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題項  CR 值  題目與總 分相關  題項刪除後的α 係數  備註  1.我認為參與社團活動是重要的  10.22**  .691**  .879  保留  2.我認為參與社團活動可以培養好 的興趣  8.56**  .580**  .884  保留  3.我認為參與社團活動可以認識許 多不同族群的朋友  11.31**  .649**  .881  保留  4.我認為參與社團活動能讓我的生 活更豐富  10.61**  .641**  .882  保
表 3-4- 3  族群認同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題項  CR 值  題目與總 分相關  題項刪除後的α 係數  備註  1.當別人問起我是不是原住民時, 我很樂意告訴他我是原住民的哪 一族,例如:我是泰雅族  7.35**  .555**  .921  保留  2.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原住民 的文化  14.02**  .740**  .918  保留  3.我願意繼續參加原住民舞蹈表演 的活動  8.56**  .583**  .920  保留  4.只要有機會,我願意向別人介紹 原住民的文化  9.
表 4-3- 2  不同性別國小原住民學生在族群認同各構面之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因素構面  性別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族群自我認 定  男  94  17.149  3.086  -2.915*  女  117  18.231  2.302  族群態度  男  94  13.309  1.843  -3.270*  女  117  14.051  1.345  族群歸屬感  男  94  12.957  2.084  -1.058  女  117  13.265  2.111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the bus- related lesson plans based on the need of the students of the 3 rd to 6 th grade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remote

The campus of an existed elementary school was this object of research which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evaluation tables of biodiversity, greenery and on-site water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cross-strait visitor’s tourist experience.Wit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es stated as abo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