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禪與金剛經及當和尚遇到鑽石

第三章 禪與企業實例結合

第三節 禪與金剛經及當和尚遇到鑽石

一、當和尚遇到鑽石

麥可.羅區格西(Geshe Michael Roach )所撰寫的《當和尚遇到鑽石》

出版後,迄今已被翻譯為十五種語言發行,全球擁有超過數百萬的讀者,

被列為全球經營事業的必讀經典。因為麥可.羅區格西的商場哲學《當和 尚遇到鑽石,2011》,依循《金剛經》真誠經營,讓年營收成長四千倍。

最初麥可.羅區格西與事業伙伴以五萬美元貸款資金起家,員工三、

四人,而至今每年的銷售額超過一億美元(員工已達五百人)的安鼎國際鑽 石公司,更受到投資之神巴菲特的讚賞,在 2009 年 5 月宣佈以高價將安 鼎國際鑽石公司,加入巴菲特波克夏的事業體旗下。

安鼎國際鑽石公司的表現之所以如此出色,主要原因來自麥可.羅區 格西任職副總裁期間所做的大部份決策,都是應用「當和尚遇到鑽石」所 提列的澄明淨心、平等對待及其商業策略;《當和尚遇到鑽石》書中主軸 即是遵循《金剛經》古老的佛教智慧所成就。《金剛經》與經商之間得以 完美的結合,因為「空性的智慧」不只是個人修養,更可以是經營管理的 法寶。

二、 禪與金剛經

美學大師蔣勳在《成就的秘訣:金剛經》(星雲法師著 2011)的推薦文 中說道:「《金剛經》是我每天晨起打坐靜修時念誦的早課。每天的念誦 帶給我平靜喜悅,是一天裡最開心的時刻。」

星雲法師(2011)指出《金剛經》的四大要義:

無相布施 : 無限的功德。

無我度生 : 無上的慈悲。

無住生活 : 真正的自由。

《金剛經》法門,說得更簡單一點,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 事業」。星雲法師(2009)研究顯示,《金剛經》不僅是進入六百卷《大般 若經》的導覽,而且是千年來被討論最久,注疏最多,影響最深遠,歷久 不衰的經典之作。 禪宗「不立文字」,不是「不用」文字,而是「無住」

(不執著)文字。禪宗六祖惠能由於聞說《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 心」頓開茅塞。直至五祖弘忍於三更時分以《金剛經》再為其印心,惠能 大師當下「漆桶脫落」,親見「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能生萬 法。」的自家面目(星雲法師 2009)。六祖惠能從發心「求法」到「得法」,

都沒有離開過《金剛經》。短短的五千多字的《金剛經》,從此取代了達 摩東來以「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的傳統地位。《金剛經》為中國禪學開 啟了歷久不衰的黃金時代。

劉婉俐(2011)在《當和尚遇到鑽石》的導讀 ~「切開迷竅,發現清亮堅實 的本質」指出,在佛教的傳承中,鑽石(金剛石)的象徵意義—堅固、銳利、

清透明淨,代表眾生本具的佛性,也就是究竟空性的本質。因此,“切割 鑽石的人”,也就意味著洞澈本性、直見本心之人。這般的開悟者,在世 間能無入而不自得,一如鑽石般清明、穩定,不被任何環境所阻撓。麥可.

羅區格西從所從事的鑽石行業,巧妙地融合了佛法與商業的經營,轉化為 促使事業成功的主要動能,闡明了悟《金剛經》空性的義理,從內在的改 變---以積極、正確的心念,產生足以切割鑽石的力量,來達到成功的目 標。

三、

麥可.羅區格西 ~ 一位經營鑽石生意的洋和尚

佛光山住持 心定和尚 (2011)在《當和尚遇到鑽石》的推薦序「應無 所住而生其心」文中指出,麥可.羅區格西他身在商業界,實修清淨行, 特別是他具有高人一等的智能,將《金剛經》融會貫通,運用萬法潛能,

發揮在商場的經營上。他道心堅定,雖然事業經營成功,但內心從來沒有

忘記自己是一位修道者。心定和尚 (2011)讚歎他修行「禪定」,注重內在 潛能的開發,靜坐禪觀,甚深定境。他不斷提升空性智慧——萬法潛能的 發揮。

麥可.羅區,一位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美國青年,曾獲頒美國總統 學術大獎章,以及麥肯奈爾學術獎等獎項。在面臨短時間內親人接二連 三,驟然離世的考驗後,放下一切,飄洋過海到印度,進入達賴喇嘛駐錫 的色拉寺研讀佛學,成為一名受戒的佛教僧人,想一探生死的究竟。自 1974 年起他在印度待了二十二年之久。經過多年的學習與嚴格的訓練,終於在 1995 年獲頒格西學位 -- 這是相當於佛學博士的最高榮譽。

1981 年他的上師建議他回到美國接受另一種人生與修持的考驗 --

「經商」,麥可.羅區(2011)說明,“上師要我經歷一般人在日常生活工作 中所遭遇的困難,這樣才能了解他們,進而運用佛法來幫助人們。”幾經 波折與歷練,他由每小時七美元的小弟做起,十七年中成為安鼎國際鑽石 公司的副總裁。

《當和尚遇到鑽石》是麥可.羅區在這段期間運用佛法 -- 尤其是《 金 剛經》的道理於企業管理、人際關係、個人修持上的實質經驗談。他秉持 著研修佛法的精神力量,以嚴謹、專注的特質成為一位鑽石商人,並且創 造出如鑽石般耀眼的成果。

麥可.羅區教授佛學;同時也是研究梵文、藏文,以及俄文的學者,

並翻譯作品等。他成立並主持「亞洲經典機構」、「亞洲經典輸入電腦計 畫」。此外,他也積極地進行賽拉梅寺院的重建整修工作。

四、當和尚遇到鑽石摘要

麥可.羅區格西

將學佛的經驗,或佛法有條理的運用到經營管理

上,而且運用得深刻與成功。

從一無所有到年盈餘數百萬美元跨國公司

的故事,麥可.羅區(2011)指出,安鼎國際鑽石公司所創造的成就,是擷 取古老的佛教禪學義理《金剛 經》自 利 利他、自 覺覺他 的 般若智。 並 遵循了 佛陀與生意「經商三原則」:

原則一:要做生意就要成功,就得賺錢。

‧ 賺錢和修行是不相衝突的。

‧ 行善也必須有資源。

‧ 用乾淨正當的方法,賺取合理的報酬。

‧ 以健康的心態看待擁有金錢的事實。

原則二:我們應該能夠「享用」金錢。

‧ 要能夠「享用」金錢。

‧ 賺錢的同時,也要保持身心的健康。

原則三:一個人應該能在最後回顧自己的事業時,告訴自己這些年來的經 營,對這個世界是有意義的。

萬物皆有盡時,最重要的時刻,也就是當我們最後回顧既有的成就 時,應當能從經營事業與經營自己的方法中,看到一些永恆的意義,為我 們的世界留下一些好榜樣。

(一) 致富之道 1.智慧的來處

(1)金剛經:直譯為「尊貴能斷的金剛大乘般若波羅蜜多經。(2)金剛 經:是通往「自在之道」上的陽光。(3)《金剛經》的緣起:描述佛陀在宣 講金剛經當天,如何起身,開始一天的工作。

2.金剛微妙義

在藏文裡,金剛代表萬物的潛能,通常以「空」來表示。若能清楚覺 知這種潛能,就能了解事業或生命的成功關鍵,明白事物的潛能、及終極 自性的方法:

閱讀佛經--「思考」、「瞭解」並「使用」這份潛能。

禪定--以心靈之眼,親「眼」目賭這份潛能。

3.萬物的潛在可能

為了獲致事業的成就,你需要藉由「禪修」獲得深刻觀察洞見的能力。

如此,既能坐擁物質的財富,又能兼具心靈的豐足。除非擁有充實的心靈,

否則人生亳無意義。

4.空:萬物的潛在可能

舉例說明:同樣一個人或同樣一家公司採取「相同的行動」,卻產生 各種「不同的結果」。對人們來說,所有的事物都有利有弊,有好有壞;

而事實上,事物本身並沒有好壞利弊,全憑每個人看待該事物的觀點而 定。這正是事物的潛能(空性)。人們並沒有「令人不愉快」的特質,也 沒有「美好宜人」的特質。他們如同空白的螢幕,不同的人從螢幕之中看 見不同的事物。

5.潛能(空性)運用原則

事物本身是中性的,但我們確實認為某些事物是好的或壞的--好壞 的感受從何而來?無論是什麼原因使我們用某種方法看待事物,那個原因 正迫使我們用那種方法看待事物。(那個原因是「業」、「阿賴耶識」意 譯為「藏識」)。

6.業:「心之銘印」

心就像一台錄影機,永遠保持錄影狀態。眼、耳、及身體的其他部份 是錄影機的視窗,這些「好」「壞」感受的銘印有三種不同的植入方式:

無論何時,當我們行動(身)、說話(語)、甚至思考(意)的時候,就 植入了銘印(身、語、意的種子 ~ 阿賴耶識),最重要的是透過思想植 入銘印。「動機」是決定銘印深淺強弱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因素包括:態 度、情緒、執著程度。我們能夠如同蓮花一般嗎?我們能夠接受生命中的 苦痛與混亂,在其中成長茁壯,進而成為世間稀有的珍寶--一個真正慈 悲的人嗎?銘印:「幫助」人留下好銘印、「欺騙」留下壞銘印。

7.如何善用自性潛能

如果每一件事物的好壞都源自我們的心,我們是否能夠就此決定,把 所有降臨於自身的厄運都看做一件好事?把每一筆吃虧的交易視為有利 的交易?這種做法顯然是行不通的。我們所遭遇、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中 性的」或「空的」。無論我們從事件中獲得愉快或厭惡的感受,那感受並 非來自事件本身,而是來自我們本身。這所有的一切,全都源於心理銘印

(業)。佛法的智慧就在於把心理銘印轉變為你的優勢。「心」在一彈指 間,可以記錄大約 65 個影像或銘印。這些銘印進入了潛意識中,停留數 天、數年或數十年,並於心緣起生滅的每一個剎那之間一再重現。

如同自然界的種子一般,種子被植入心中之後,呈指數般不斷成長。

一般人若不意會佛法,不理解「空」,以為佛法講「空」,是消極的;但 事實上,修行者瞭解「空」及「業力」的影響,無時無刻持續主動審視自 己的意念,永遠保持覺知的狀態,不敢稍有懈怠,再積極不過了。如果你 渴望達成特定的目標,你需要「創造」有助於達到目標 ~ 相對應的銘印。

當你面對困難時,提防你的「本能反應」是很重要的。你的本能反應可能 只會使問題一再重現,無法獲得解決。在藏文中,這種現象被稱為「擴瓦」

(korwa)--永不停息的惡性循環。如何運用「銘印」的運作原理,獲致 人生和事業的成功?藉由植入一個正確的銘印,一個可以讓我們「看見」

充滿利潤的市場的銘印。金錢是經由「保持寬容大度的心態」所創造而來

充滿利潤的市場的銘印。金錢是經由「保持寬容大度的心態」所創造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