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領導與績效

一、 「領導」

學者黃英忠博士(2007a)研究指出,「領導(Leadership)是一種影響 他人或組織的活動,來達成領導者所設定的目標之ㄧ種過程。」黃英忠 (2007)認為領導者必須是明智的、大膽的、善良的、公正的、學富的,並 且具備彈性。

(一) 領導與「品格」

傑出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 2004)曾斷言:「領 導的運用是藉由“品格”(character)來實現的。」

在《德行領導:達到個人卓越的得勝課程》一書中,亞力山大.哈瓦特 (Alexandre Havard 2010)亦引述美國著名領導專家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 2010)在《學會領導—領導者的工作手冊》裡的看法:「領導是 一種生命品質的流露,具備了凝聚力、協調力與平衡力」。這種生命品質 就是「美德」,是經由反覆訓練而獲得的。在《領導,不需要頭銜》書中 作者引用曾經擔任校長的高思一段話:「『品格』對於領導者極為重要,

是一切其他特質的根本。其他特質則包括:激發信任的能力、創業家的天 份、想像力、不屈不撓的毅力、對於目標永不動搖…少了品格、毅力和想 像力,不能稱為領導力。」

亞力山大.哈瓦特(2010)認為,領導魅力的來源,是既有偉大的願景:

「寬大」,又有服務他人的心志:「謙遜」,如果再加上柏拉圖所定義的 四個主要人性美德:「審慎、公正、勇氣、自制」等,領導人就具有智慧 作出正確的決策,並獲得別人追隨,達成遠大的目標。

(二) 領導與「自心管理」

關於領導者的「自心管理」,亞力山大.哈瓦特 (Alexandre Havard 2010)特別強調彼得.杜拉克重要的一段話:「我不再教導人在工作上管 理人……畢竟,我所教導的是如何管理自己。」

達賴喇嘛 Dalai Lama (2011)的觀點亦認為,要能「領導自己」,才能「領 導組織」、「領導世界」。要「領導自己」必須以開放精進的心,培養「正 觀」與「正行」,秉持正確的動機,選擇做正確的事。達賴喇嘛(2011)特 別指出,更重要的是領導者必須「言行一致」,才能得到真正的尊敬。Dalai Lama (2011)發現,從佛教的觀點來看,真正的領導者,是能做出正確決 定的人,要能做出正確決定,就必須有顆「冷靜、鎮定、專注的心」(禪 者的心)。

美國領導學大師史蒂芬‧柯維 Stephen R.Covey (2005)在《第八個習 慣—從成功到卓越》中強調:「成功的領導人,都是懂得聆聽自己內在聲 音的人。」華倫.班尼斯 Warren Bennis (2010) 則指出:「灌溉真正的 自我,是成為領導者的不二法門」。而在《領導的黃金法則 Leadership Gold》

書中的最後一章「結論」,約翰.麥斯威爾 John Maxwell(2008)研究認 為,無論你是不是領導新鮮人,給予重要的忠告是:「絕對不要停止學習」。 van den Muyzenberg,2011)指出,鼓勵組織領導者在制定各種政策、規

範以及作決定時,能夠展現溫暖、慈悲與倫理的特質。另外 Warren Bennis (2010)在書中談到,紅十字會前總裁舒伯特相信:「你如何吸引並激勵別 人,決定了你是否是個成功的領導者。」

勞倫斯.穆增伯格 Laurens van den Muyzenberg (2011)的研究認為,

真正的領導者有能力看到問題的全貌,並基於這種全方位的觀點做出正確 的決定。他們擁有如達賴喇嘛所說的「冷靜、鎮定、專注的心」,不受負 面想法和情緒滋擾,訓練有素、專心一意。真正的領導要承認「改變」是 不可避免的,要具有一種普世的責任感,並且瞭解經濟制度一定要結合道 德,這就是「領導之道」。上述所論之領導特質,皆與佛法禪學之禪定、

相互依存、變動無常觀、品德、整體觀照等,皆不謀而合且相互呼應。

(四)「領導者」和「管理者」的差異

「領導學之父」華倫.班尼斯 Warren Bennis (2010) 很著名的一句 話:「領導者做對的事,管理者把事情做對。」華倫.班尼斯 Warren Bennis(2010)在《領導,不需要頭銜》一書中指出,「領導者」和「管 理者」兩種角色,最大的關鍵性差異如下:

管理者 vs.領導者

圖5-1 華倫.班尼斯 (Warren Bennis 2010) 之理論;作者彙整

.把事做對 .做對的事

.問何時做&怎麼做 .問做什麼&為什麼

.接受現實 .勇於挑戰

(一) 國內學者黃英忠博士(2007b) 研究指出,績效(Performance)其意謂 企業對其員工在過去某一段時間內之工作表現或完成某一任務後,所 做的貢獻度之評核,並對其所具有的潛在發展能力作一判斷,以暸解 其將來在執行業務之適應性及前瞻性,作為調整薪資及考慮升遷、獎 懲的依據。

(二) 國外學者 Choi & Mueller(1992)認為在企業績效評估上,「財務 性」與「非財務性指標」應並重,即質化與量化的指標皆應納入考量,

因為非財務性指標,如員工士氣、產品品質等,對企業長期營運很重

要。與財務性績效指標相反的是,非財務性的績效指標較為主觀,也 難以量化衡量。雖然它們不像財務性指標一樣客觀、易於量化,但是 其重要性,不小於財務性指標。

(三) Delaney & Huselid (1996)提出的「績效準據」:

採用相對績效的衡量方式,共分為兩部分:

1.認知到的組織績效: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新產品或服務的開 發、吸引員工的能力、維持員工留在組織的能力、顧客滿意、管 理者與員工關係、員工之間的關係。

2.認知到的市場績效:銷售成長、市場佔有率、獲利能力。

(四) Szilagyi(1981)則認為績效是一種整體的概念,可以代表組織運 作的最終結果。並主張績效構面應包含創新、效能、效率,和工作滿 足。 Szilagyi(1981)亦提出衡量績效的觀念性架構,分別從五個 構面來分析組織績效,以之說明管理在嘗試達到組織目標時,所應考 量的因素。(見圖 2-2)

社會 組織 資料來源:Szilagyi, A.D.(1981)

Szilagyi(1981)指出,由以上五個構面分析組織績效,而其主要

5. 績效之衡量方式,依據績效準則的特性分為主觀、客觀,定量的定性 的等分析法。因此,衡量組織的績效,實際上包含了全面性之考量外,

亦需將效率與效能加以分析與探討。

綜上所述,企業經營績效衡量指標,應著重;總體整合性、永續性、

策略面之連結性、權宜彈性、員工向心力、凝聚力、創新力,以及企業對 社會的責任與貢獻價值等等多重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