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 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 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 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

本研究的重點主要在探討科學相關活動的推廣過程、遭遇的問題與困 難、展出成效及研究者本身的專業成長。國科會每年皆有提供科普活動專 題計畫之經費補助,以鼓勵各項科普活動之進行與推廣,顯示此方面值得 我們去重視與進一步探討。從柯籙晏(2003)對科學普及的定義可以知道,

科學普及,簡稱「科普」,是科學傳播的一環。換句話說,科普活動牽涉 到「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兩個層面,因此關於本節,研究者參考及 閱讀相關文獻,針對與推廣科學之方式或管道有密切關係的「科學傳播」

及「科學普及」兩個層面加以探討,但在探討此二者之前,必須先對科學 本身的意義及其重要性有所瞭解。

國內學者提出,科學和人類社會及文化活動密切相關。江才健(2000)

就認為,科學是人類文化的創造活動。科學知識的產生和文化背景密切相 關。何子樂(2003)則說明科學是一項複雜的社會活動,無論出發點為取 得科學新知或是與某些實際目標有關,活動皆反應出社會的價值和觀點。

而根據成映鴻(1998)對科學的觀點來看,科學是一種有系統、有定 向的發問或回答問題的方法,是毫無限制的、可用來尋找答案的方法。學 習科學應該多思考、從中發現及解決問題、收集並分析資料,應存有「進 行一項活動的同時也是在進行一項研究」的體認,將科學看成是一種方法 或研究。

因此,無論將科學視為人類的社會、文化活動或看成是一種方法和研 究,「科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點是無庸置疑的。近年來社會紛擾 不斷,民眾在天冷時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吸毒、燒碳自殺,甚至經由電話 或網路詐騙的社會新聞事件層出不窮,由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些社會

現象與民眾的科學素養有某種程度的關連。潘震澤(2005)就提到,科學 是民眾的基本素養,不是某些人專屬的學問,科學可以無所不在,日常生 活中處處都是科學。因此,如何使社會大眾的科學教育達到其成效,可以 經由科學傳播及科學普及的方式進一步加以瞭解及探討。

壹 壹

壹 壹、 、 、 、科學傳播 科學傳播 科學傳播 科學傳播( ( (science communication) ( ) )

科學傳播是讓民眾認識科學或瞭解科學的管道及方式之一,針對這個 部分,研究者將以科學傳播的意義與內涵、科學傳播的理論依據及科學傳 播的作法等三部分來做探究及討論。

一 一 一

一、、、科學傳播的意義與內涵、科學傳播的意義與內涵科學傳播的意義與內涵科學傳播的意義與內涵

傅雅秀(1996)將科學傳播定義為科學家經由正式和非正式的資訊管 道傳播科學資訊,屬於專家與專家之間的傳播,不包括對非專家傳播的部 分。美國的新聞學教授 Krieghbaum(謝瀛春譯,1994)則認為,科學傳播 是透過大眾媒介將科學新聞和科學資訊傳播給一般社會大眾的過程,不包 含專家與同事同行間的溝通在內。

另一方面,也有學者將科學傳播分為兩種,一種是專家與專家間科學 知識的傳播,指科學社群使用某種傳播方式,對科學知識加以詮釋,建構 自己的觀點,使知識有意義,描述的是一種知識創造,而非知識發現的過 程;另一種則擴大傳播範圍到學術社群與一般社會大眾,為對非專家的科 學知識傳播(Lievrouw, 1990;柯籙晏,2003)。

國立政治大學教授謝瀛春本身在國外攻讀博士學位時即以此議題做 為其博士學位論文研究的重點,他認為科學傳播就是研究使科學訊息傳播 得正確、廣泛、深入、快速且有效,實現科學知識普及、對科學的認知發 達的理想境界(謝瀛春,1990)。並整理與綜合各項有關的研究文獻,將

科學傳播的內涵大致分為科學與媒介、科學作者、科學寫作、科學消息之 傳播與科學家五類,茲予以分述如下:

(一)科學與媒介:主要探討的重點在於二者的哲學基礎、實際表現 及探討彼此間的關係。

(二)科學作者:探討其背景、訓練、工作表現、對科學之認知等問 題,此類作者也包括科學新聞記者在內。

(三)科學寫作:對象包括一般讀者及具科技專業知識的讀者,可分 為通俗科學寫作及技術寫作兩方面,探討如何磨練寫作技巧及 表達科學知識等。

(四)科學消息之傳播:主要是以傳播理論的觀點,探討包括消息內 容及來源、傳播通道、傳播媒介、閱聽人以及效果評估等有效 的科學消息之流傳。

(五)科學家:主要是偏向於科學家的習性、人文精神、溝通技巧、

傳播能力及科學界次文化等的了解。

以科學傳播的對象而言,本研究採用 Lievrouw(1990)和柯籙晏(2003)

對科學傳播所提出之較廣義的解釋與說法,探討的範圍著重在一般社會大 眾,即非專家之間的傳播;而對於科學傳播的內涵來說,則根據本研究之 目的將其設定在科學消息之流傳方面,主要在探討科學知識、原理與概念 的傳播方式、流通管道及評估其效果等。

二 二 二

二、、、科學傳播的理論依據、科學傳播的理論依據科學傳播的理論依據科學傳播的理論依據

謝瀛春(1990)認為科學傳播是以傳播學和大眾傳播學為理論基礎來 研究及探討科學資訊或科學訊息的傳播,且其內容傾向於研究如何傳播專 業化的消息。尤其是關於科學新聞的傳播、科學知識的普及,以及科學家

與大眾媒介的關係方面,大部分都是在實踐大眾傳播的理論,差別只是在 於其中多了關鍵的科學家,負責在傳播者與科學訊息之間傳遞重要科學相 關資訊,而且在表達與呈現時訊息要求加以包裝,也就是融入行銷的概 念,將所要傳遞的科學訊息加以包裝或將其淺顯化,以增加社會大眾對科 學相關資訊之接觸,提升其學習科學的興趣或將科學用簡單易懂的形式呈 現出來,使民眾對科學有進一步的瞭解。科學傳播的成長對於提升大眾傳 播的事業有所幫助,且能加強發揮其功能、建立與鞏固其在社會中的形 象。他在科學月刊發表的「大眾傳播與科學傳播」一文中,根據大眾傳播 的理論、整理相關文獻將科學傳播的理論依據歸納如下:

(一)兩種文化理論:英國學者史諾(C.P. Snow, 1905-1980)在一次 演講中首次提到兩種文化(the two cultures)的論述,將科學家與非科學家 視為兩種完全不同且沒有交集與互動的文化,兩者之間完全不進行溝通,

就像是兩種不同文化的人類一般,一直以來,在科學傳播的實證研究中皆 證實了這項說法。以科學家和科學新聞記者不同的角色與立場來說,二者 不同的理念在於:科學社群對於科學消息的第一要求就是要精確,其可讀 性及時宜性對於他們來說是屬於比較次要的部分,科學家們要求科學訊息 的傳播必須要像科學研究那樣精確;新聞記者卻將新聞性列為第一階段的 標準,可讀性及正確性次之,認為只要大致上正確或沒有特別嚴重的錯誤 就夠了。這樣單純的事實(科學消息),卻因為雙方專業面與其著重的點 不一樣而在彼此之間造成誤會,使這樣的關係不斷惡性循環,導致科學傳 播的過程出現層層關卡,困難重重。

(二)涵化理論:涵化,取其涵養化育之意,主要是針對教育的層面 來說,教育往往是需要長時間投入的,並非短期就可看到結果。在科學傳 播的角色中,世界各國的大眾媒介往往過分信仰注射理論,即注重大眾傳

播媒介的短期效果,卻輕易忽視了其涵化功能所引發的長期效果。一個資 訊化的社會除了必須倚靠學校教育這個主要的來源之外,大眾媒介才是大 多數非學生的社會成員能夠資訊化的「教師」,科學訊息的傳播就是一種 教育功能的實踐。科學家與傳播者之間常存在的爭議點就是,科學家是以 教育觀點為重;傳播者則是以娛樂閱聽人為優先考量。雖然如此,大眾媒 介仍是閱聽人在現代科技進步快速社會中的主要科技資訊管道,其涵化教 育之功能亦不容忽視。

(三)科學家責任論:Goodell 強調科學家在其研究教學之外有責任 提升民眾的科學知識(引自謝瀛春,1990)。有些科學家會在科學爭議相 關的問題上,教育民眾、影響民眾,甚至積極地干預政府擬定的政策,即 所謂注重科學家社會責任論的科學家。也由於這樣的背景與論調,形成了 科學傳播現代化、科學普及和科學素養的理論。

(四)科學社群理論:Crane 提出的「隱形學院」,強調科學界有小圈 圈存在,小圈圈的成員不只在學門專長上相同,並透過學術論文的發表(書 面)及口頭傳播而愈形密切(多數止於學術層次),也因而使小圈圈之外 的人不易與之溝通。Dunwoody 的研究發現,科學新聞記者在採訪科學新 聞時有形成「小團體」合作採訪的情形,而且這些科學新聞記者都是大報 的記者,也是資深的科學新聞記者。這些小團體的成員互通消息,並合作 查核消息來源的可靠性,反之,小團體外的記者就沒有這些好處或管道。

這種合作採訪的情形,傳統上是與新聞學中獨家採訪的原則相違背(引自 謝瀛春,1990)

由上述可知,科學傳播的理論是以大眾傳播為基礎,不但強調科學與 人文之間互相交流的重要性,也著重其涵化所產生的長期效果與教育功 能,認為科學家應負起社會責任,傳達科學議題之相關資訊予民眾瞭解,

使民眾有能力參與及監督科學公共事務之決策與執行。

使民眾有能力參與及監督科學公共事務之決策與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