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科技接受模式

醫療資訊管理的重點是如何應用資訊科技幫助管理者改善流程及提升競爭 力,而資訊系統存在的價值來自於系統使用者的肯定,如何說服使用者適應一新 的資訊科技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因為使用者對於資訊科技的接受度,一直是資訊 科技導入成敗的關鍵(Bowen, 1986; Dillon, 1998)。而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態度也 與資訊系統績效呈現正相關(Robey, 1979)。

1989 年 Davis 應用 1975 年 Fishbein and Ajzen 的 TRA 理論為基礎,提出科 技接受模型,即希望解釋電腦和使用者行為的關係,特別用於預測及解釋電腦終 端使用者行為的理論,提供管理決策者了解使用者在使用科技時影響其內在信 念、態度以及行為意圖的因素。從此,相關的實證研究以及新的模式不斷的被提 出與討論,此領域的相關學術研究已相當成熟。此節本研究將就所採用之主要理 論基礎-科技接受與使用整合模型及其他相關理論模式兩大部分進行文獻探討。

2-4.1 科技接受模式及相關理論

此部份主要依據Venkatesh 等人在 2003 年所提出之科技接受與使用整合模 型所涵括、引用之科技接受模式以及相關理論進行探討與說明。包括理性行為理 論(TRA)、計畫行為理論(TPB)、科技接受模式(TAM)、科技接受模式 2

(TAM2)、動機模式(MM)、科技接受模式與計畫行為理論整合模式

(C-TAM-TPB)、個人電腦使用模式(MPCU)、創新擴散理論(IDT)、社會認 知理論(SCT)等九項。茲將各模式理論之介紹、理論模式、中心架構以及定義 分別介紹如下。

1. 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源自社會心理學,Fishbein&Ajzen 於 1975 年提出。TRA 是最基本、最有影 響力之一預測人類行為理論,主要用來解釋人類「態度」以及行為之間的關係。

他認為人類行為表現取決於人的行為意願,而行為意願又受到個人對此行為態度

的影響(Fishbein, 1975)。TRA 被應用的領域很廣泛,但理性行為是一個一般性的 模式,就特定行為以其理論進行探討如電腦、資訊科技的使用時,仍有其不足之 處(Davis et al.,1989)。

TRA 主要有兩個假設前提:(a)個人從事行為時,是在出於自願的情況下。

(b)個人在決定從事行為時,是出於理性的考量。其模式架構及定義為:

(1) 行為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對於目標行為,個人所抱持的正面或 負面感受。

(2) 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個人知覺到對他重要之人認為他應該或不應 該有思慮中行為的表現 (個人在從事某項行為時,受社會壓力影響的程度)。

(3) 行為信念與結果評估(belief evaluation about behaviors):行為信念(如行為 易於進行的程度)以結果評估(易於進行是否重要)。

(4)規範信念與遵從動機(normative beliefs about behavior motivation to comply):規範信念(如行為受好友推薦的程度)以遵從動機(好友推薦是否重 要),各別衡量其重要性。

圖2-4.1 理性行為理論架構圖

2.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1985 年,Ajzen 根據 TRA 模式再延伸,增加認知行為控制。Ajzen 認為 TRA 的「行為態度」及「主觀規範」雖然對行為有良好的解釋與預測能力,但卻忽略

Behavior Intention

Actual Behavior Attitude

toward Behavior

Subjective Norm Belief Evaluation

about behaviors

Normative Beliefs about behavior Motivation to Comply

了在個人在行為上,需考量環境促進條件與自我能力,於是加入了第三個影響的 主要因素,「認知行為控制」(Ajzen, 1985)。「認知行為控制」為個人所知覺到執 行某一行為的容易或困難度。主要受到知覺便利性(perceived facilitate):進行 某項行為所需要的資源可得性,及控制信念(control belief):個人對自己能否進行 某行為的主觀判斷,兩信念的影響。而行為態度與主觀規範則沿用TRA 定義。

圖2-4.2 計畫行為理論架構圖

3.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AM 是 Davis 以理性行為理論為基礎,並參考計畫行為理論在 1989 年提出,

是專門為預測在工作上資訊科技的接受以及使用而設計的,用以了解外部因子對 於使用者信念、態度、意向至於行為的影響。被廣泛的應用在各式的科技以及使 用者上。是國外研究科技接受度最常用的研究模式。TAM 的基本假定是:(a)個 體的使用科技行為繫於使用的意圖(b)影響個體使用態度的兩項因素為認知有用 性與認知易用性(Davis et al.,1989)。其模式架構及定義為:

(1) 認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在組織環境裡,使用者對於使用一特 定系統可以提升其工作績效或學習表現的主觀期望機率。

Behavior

Intention Actual Behavior Belief Evaluation

about Behaviors

Normative Beliefs about Behavior Motivation to Comply

Perceived

(2) 認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使用者認知到使用該特定系統的容易

4. 科技接受模式 2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2, TAM2)

TAM 模式歷經十年的修改,原作者 Davis 與 Vankatesh 整理了相關研究後,

其模式架構如圖2-4.4 所示,模式中各項目定義為:

(1) 社群影響(social influence):包含「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與「形象」

(image),「主觀規範」沿用 TRA 之定義而「形象」則指使用某項創新科 技可以增強個人社會地位的程度。

(2) 認知機制(cognitive instrumental):人們對認知有用性的判斷,部分來自 該系統是否能夠完成他們需求的認知。其中的「工作關聯性」(job relevance)是認為該科技可以應用於工作上的程度;「輸出品質」(output quality)是系統能把任務做得多好;「結果展示性」(result demonstrability) 是使用該項創新所得結果的可接觸性。

而認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與認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的定 義同TAM,而自願性(voluntariness)是指一個潛在採用者認為採用過程不是被強 迫接受的程度。Davis 認為主觀規範對使用意願的影響過程中會受到自願性以及 經驗的調節。

圖2-4.4 科技接受模式 2 架構圖 認知機制

Cognitive Instrumental

社群影響 Social Influence

5. 動機模式 (motivational model, MM)

Vallerand 在 1977 年提出一個來自於心理學傑出的動機理論,認為動機是促 使個體去完成某些欲達成目標或工作的歷程,在許多不同領域的研究中,皆已證 明動機是決定行為的重要因素。而將動機分為內在與外在動機兩類之分類方法,

亦已被應用於各式之研究之中。在科技接受相關研究中,Davis 等人在 1992 年首 先由此理論觀點切入探討使用者使用資訊系統之動機,主張使用者使用新科技之 行為意向會受到使用者之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影響,依此解釋新科技的接受及使 用。「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定義為:

(1) 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行動的執行是因為使用者知覺到某個行 動將有助於達成某些重要成果,例如改善工作績效、加薪或升遷。

(2) 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行動的執行除了行動本身的執行過程外

(例如:樂趣),沒有任何表面上的強化因素讓使用者想要執行某行動。

圖2-4.5 動機模式架構圖

6. 科技接受模式與計畫行為理論整合模式(combined TAM and TPB, C-TAM-TPB) Taylor and Todd(1995)認為,TAM 若再將社會因素及控制因素納入原有模式 中,將能使模式更趨完備(Toylor et al.,1995)。故整合了 TPB 的預測因子以及 TAM 的知覺有用性、易用性而成為一新模式進行相關研究。發現新模式對於解釋使用 者使用新科技之行為有很高之配適度。此外,研究中依據使用者經驗分群,結果 顯示有經驗的使用者在行為意圖上比沒經驗的使用者更為明顯,對有經驗的使用

Behavior Intention to

Use

System Usage Extrinsic

Motivation

Intrinsic Motivation

者而言,認知行為控制比認知有用性更加顯著影響行為意圖;無經驗使用者在認 知有用性則較明顯影響行為意圖。

圖2-4.6 為模式架構示意圖,其中「行為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主 觀規範」(subjective norm)、「認知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皆沿用 計畫行為理論之定義,而模式中之「認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認知 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則採用科技接受模式之定義。

圖2-4.6 科技接受模式與計畫行為理論整合模式架構圖

7. 個人電腦使用模式(model of PC utilization, MPCU)

Thompson 等人在 1991 年參考 Triandis (1977)的人際行為模式應用在 IS 領域 裡,並使用此模式來預測個人電腦的使用。Thompson 將 Triandis 模式中之偏好 (affect)、社會因素(social factors)、促進條件(facilitating conditions)三個構念直接 引用,然後將知覺結果(perceived consequence)分成複雜度(complexity)、工作適合 度(job-fit)與長期結果(long-term consequence)加入模式。但僅止解釋行為,並無 預測意向(Thompson et al., 1991)。

其模式架構如圖2-4.7 所示,模式中各項目定義為:

Behavior Intention

Actual Behavior Attitude

toward Behavior

Subjective Norm

Perceive Behavioral

Control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1) 偏好(affect toward use):個人對某一特定行動所持正面或負面的感受 (2) 促進條件(facilitating conditions):個人認為存在於環境中的客觀因素能讓

某項活動更容易達成。

(3) 社會因素(social factors):個人受某參考團體主觀文化的內化影響,以及 在特定社會狀況下個人與他人之間的協議。

(4) 長期結果(long-term consequences):所帶來的結果將會導致未來的成功。

(5) 工作適合度(job-fit):個人相信使用這項科技可以提升其工作績效的程 度。

(6) 複雜性(complexity):個人知覺到一項創新相對難以理解及使用的程度。

圖2-4.7 個人電腦使用模式架構圖

8. 創新擴散理論(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DT)

「創新」是指個人或採用單位認知到一個新的想法、習慣與物體;「擴散」

是指創新在一定時間內,透過特定的傳達管道在社會系統的成員間傳遞的過程。

是Roger 在 1983 年在其著作提出,在解釋使用者採用新技術的革新過程,並不 只是一時的行為,而是經過一系列活動與決策的模式。Moore 與 Benbasat 在 1991 引用根基於社會學的IDT 內的創新特性,並精鍊原本的構面用於個人科技接受 的研究上。

其模式架構如圖2-4.8 所示,模式中各項目定義為:

Utilization of

PCs Job-Fit

Complexity Long-term Consequences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Affect toward

Use

Social Factors

(1) 相對優勢(relative advantage):這項創新技術被認為比之前使用的為佳之 程度。

(2) 易用性(ease of use):一項創新被認為不易使用之程度。

(3) 相容性(compatibility):一項創新被潛在使用者認為與現存的價值觀、需 要以及過去經驗一致的程度。

(4) 結果展示性(result demonstrability):使用這項創新的確實結果,包括顯著 性以及傳達性。

(5) 可試用性(trialability):某項創新在導入前被體驗的程度。.

(6) 自願性(voluntariness of use):使用某項創新被認為是自願、自由意志的 程度

(7) 形象(image):認為某項創新可以提高個人形象或其在社會環境地位的程 度

(8) 可見性(visibility):個人看到其他人在環境中使用此系統的程度

圖2-4.8 創新擴散理論架構圖

9.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 提出的社會認知理論是探討人類行為最具 影響力理論之一。根源於學習論,並結合了行為主義與社會學習之概念所提出,

被廣泛的應用於醫療、決策管理、人力資源等領域上。社會認知理論以個人因素、

Usage Ease of Use

Relative Advantage

Result Demonstrability

Image

Trialability Voluntariness of

Use

Compatibility

Visibility

行為以及環境因素三構面之間持續的、複雜的交互作用,來說明個人的行為。

Compeau 以及 Higgins 於 1995 年將此應用在電腦使用的行為上。其模式架構如 圖2-4.9 所示,模式中各項目定義為:

(1) 預期結果-表現(outcome-expectations-performance):行為的實行結果,特 別是與工作相關結果的表現預期。

(1) 預期結果-表現(outcome-expectations-performance):行為的實行結果,特 別是與工作相關結果的表現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