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幾米 2001 年的作品《地下鐵》是一位失明的女孩在十五歲生日當天,在城市 裡探險的故事。她在斑斕多彩的地下鐵世界裡迷路,又重新找到出口,在上上下 下的過程中尋找自己生命的答案。其中一頁女孩走出地下鐵出口的景象是:在一 個有著許多扇紅色拱門的庭院裡,那隻一路跟隨女孩的小白狗站在一輛紅色腳踏

93引自珍.杜南(Doonan Jane) 著,宋珮譯,《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台北:雄獅,2006 年),頁 80。

車的座椅上。圖中文字寫著:「下午三點十七 分,塔尖的陰影正指向收藏童年回憶的那扇門」

(圖 4-1-1)雖然那扇收藏童年回憶的門始終沒 有被開啟,但空曠的庭院裡只出現一輛腳踏 車,是否就代表童年最珍貴的回憶就是騎乘腳 踏車的時光?

Sawyer 與 Comer 在《幼兒文學》一書中提到:一個優秀的作品應是真實、能 感動孩子和每一個仍隱藏童心的成年人的故事。一個優秀的兒童故事也使成人有 機會回憶往昔、重溫舊夢,讓他們從那童年時代曾擁有的奇妙感觸中再尋得樂趣

94。有關腳踏車的故事總能帶領成人重溫童年舊夢,腳踏車對成人而言,不只是一 輛「車」,它更是童年時光的延伸。每當我們再次看見腳踏車,總會想起難忘的騎 車經驗和快樂的童年時光,和同伴騎腳踏車在巷弄裡穿梭,享受習習的涼風,是 童年裡最美的記憶;我們也都曾夢想能擁有一輛專屬於自己的腳踏車,帶領我們 在大街小巷中探險;當我們回顧童年往事,彷彿又看見腳踏車在記憶的圖畫裡,

鮮明的帶我們走過時光的軌跡。

一、成長的喜悅

圖畫書可以幫助兒童發展正向與實際的自我概念,一本好的圖畫書更能夠反 應並滿足兒童在成長中的基本需求。一本優良的圖畫書應具有下列特質:兒童性、

藝術性、教育性、趣味性、傳達性,其中圖畫書的教育性是指兒童藉由圖畫書而 使其個人在認知、人格、道德、生活等各方面獲得成長,而人格方面的成長是指 孩子從圖畫書中獲得人生意義的啟發,進而學會自我接納、自我認同,甚至自我 實現95。在《鐵馬》、《明天的我》、《不要放手喔》、《我會騎腳踏車》、《快

94參自 Walter Sawyer and Diana E. Comer 著,《幼兒文學》,墨高君譯,(台北:揚智,1996 年),頁 83。

95參自 Galda, L., & Cullinan, B. E. (2006). Literature and the child(6th ed.). Toronto:

Wadsworth Thomson;Ganea, P. A., Pickard, M. B., & DeLoache, J. S. (2008). Transfer between

圖 4-1-1

樂單車遊》、《四輪軟腳蝦》、《鈴鈴鈴請讓路》等圖畫書中,主角們都是從跌 跌撞撞中學會騎腳踏車,藉著學會騎車的過程實現自我,進而肯定自我,得到人 格上的成長。上述這些圖畫書的主軸看似是主角學習騎腳踏車的歷程,然而,「成 長」才是隱藏在故事下的主題。

腳踏車之所以吸引人,很大一部份是來自自我挑戰。當幼兒從爬行到學會走 路,他開始推開大人扶持的雙手,自己行走、好奇地探觸世界,學會騎腳踏車的 兒童,也試著獨自四處遊蕩,隨興騎自己想騎的路,來證明自己已經獨立。他們 藉著學會騎腳踏車,告知周遭的人:「我已長大!」學會騎腳踏車也象徵著兒童 將跨入另一個階段,可以隨心所欲去到更遠的地方。近來有許多小學舉辦「單車 畢業典禮」,也是藉由騎車這項挑戰培養學生的勇氣與耐力。此後,世界就在他 們的腳下,騎腳踏車成了一種不言而喻的成長儀式。

兒童除了藉由學會騎車體驗成長的歡欣,也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如何面對挫 折,我們都知道開始學騎車的時候,得克服心中的恐懼才能獨自面對離心力、地 心引力這些神祕考驗,學會騎車的過程就像是成長的過程,跌跌撞撞是必經的路。

騎腳踏車就跟人生一樣,征服過的困境,都是最美好的回憶。《不要放手喔》中的 女孩在學騎腳踏車前心中充滿著不安與緊張,但父親以慈愛的口吻回應女兒害怕 的心情:

不論你往哪裡走,到處都有高低起伏的斜坡。前面的路上永遠都會充滿各種 難關和挑戰……可是當你到達山頂,欣賞著腳下的風景,感覺風輕輕吹過髮 梢的聲音……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對自己充滿自信。那麼一兩個摔跤和瘀 傷,又有什麼關係。不過如果你還沒準備好,那我們就再等一等——你想做 什麼都可以。

這段話不但鼓勵女孩不要畏懼挫折,也減低了女孩騎車前的焦慮。父親讓她 明瞭:成功的喜悅會讓一切努力變得值得,但失敗也是一種成長。當女孩日後在

picture books and the real world by very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9, 46–66.;林敏宜,《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2000 年),頁 7。

面對生活的挑戰與困難時,這段學騎腳踏車的成長經驗,一定能帶給她勇氣和信 心,也會讓她回想起父母在這段過程中給予的關愛和支持。

對一個孩子來說,要學會騎腳踏車需要忍受多次的失敗、跌倒,但同時也是 勇敢的表現,韋伯在《勇氣》一書裡收集生活裡的吉光片羽,並用簡要精鍊的文 字為大家所展現的勇氣做見證,其中圖 4-1-2 是女孩興奮的騎著腳踏車出門,狗兒 也開心的追隨在後,女孩的父母則是站在女孩身後,一人拿著一個拆下的輔助輪,

微笑的看著女孩離開,配合這幅圖的文字是:「勇氣是第一次騎腳踏車不裝輔助 輪。」成長,需要勇氣和意志去面對挫折與挑戰,女孩興奮的心情即是因為要獨 自完成這項不可能的挑戰,騎腳踏車成為女孩展現「勇氣」的證明。父母臉上滿 足的微笑則是因為他們的小女孩長大了,父母

的微笑和女孩的興奮都是成長帶來的禮物。誠 如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所言:「成長有很大一 部份是面對,包括對衰老、對困頓、對死亡都 要學習,沒有什麼東西不是成長。人生有時候 需要一種勇氣去放鬆、去面對,真正好的東西 才會出來96」。把困境當作成長的功課,勇敢地

接下生命的挑戰,那麼不管在哪個生命階段,成長,都是最動人的回憶。

另一位勇敢的女孩出現在《聽,天空在說什麼?》

這本圖畫書裡,這位小女孩無論在歡樂的時刻或悲傷的瞬 間總是仔細聆聽天空說的話,彷彿就是上帝在對她說話一 樣,當她沒有辦法下定決心的時候,聽聽天空在說什麼?

天空說:「無論如何,試試看吧!」小女孩穿著濕答答的 鞋襪回家,膝蓋也磨破皮,但是那天,她學會了騎腳踏車

96 蘇育琪,〈李安答客問 成長就是對自己的誠實〉,《天下》雜誌 400 期,2008 年 7 月,頁 450、

458。

圖 4-1-2

圖 4-1-3

(圖 4-1-3)。雖然受了傷,但女孩臉上堅定、自信的神情傳達出她對於學會騎腳踏 車有多麼的驕傲,同時也暗示女孩豪氣干雲、不服輸的性格,她以單手握著腳踏 車,那種完全掌握、操控的氣勢更像是在對全世界宣告:「我長大了!」小女孩的 上帝曾說過:「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成長,也是永 不止息。

二、友誼的媒介

隨著兒童的成長,他們從關注自己,轉向關注成為一個群體的一員。他們想 要在自己的家庭以外擴展自己的社交範圍,他們尋求友誼,而這是一個漫長 的過程,必須經歷一條有許多障礙和陷阱的道路。由於人類在本質上就是一 種社會性動物,所以這是一條無論如何都要走的路97

這條兒童成長路上的必經之路於是成為眾多圖畫書的主題或次主題,例如:

《好朋友》、《敵人派》、《四輪軟腳蝦》、《我們是好朋友》、《祝你生日快樂》、《小 老鼠和大象》、《我和我的腳踏車》、《彩色糖果的約定》等,在這些圖畫書中,當 主角與好朋友相聚時,都是以腳踏車當作交通工具,或是藉由騎腳踏車這項活動 增進彼此的友情,在這些故事裡,腳踏車成為促進友情的催化劑。

《敵人派》裡的男孩騎腳踏車去鄰居小傑家,他們騎了一會兒腳踏車、跳跳 彈簧床,然後灌一些水球丟對街的女孩,經過一天的相處,男孩和小傑也拉近了 彼此的距離;《祝你生日快樂》的小丁子因為騎車外出,才開啟了他和罹患癌症的 小姊姊之間的短暫友誼;《我們是好朋友》敘述一對好朋友面臨分離時,從一開始 的生氣、無奈到徬徨無助的想念,進而接受並接納改變而獲得另一段新友誼。主 角康康非常懷念和舊朋友阿德一起騎腳踏車遊戲的時光,但也因為騎著腳踏車外 出而認識了新朋友小威,腳踏車在這則故事裡不僅連結著康康和昔日的友情,也

97 引自 Walter Sawyer and Diana E. Comer 著,《幼兒文學》,墨高君譯,(台北:揚智,1996 年),頁 250。

帶領康康追尋一段新友誼。

《四輪軟腳蝦》裡的小劍龍住在恐龍山,他希望可以像其他恐龍一樣騎著腳 踏車追逐笑鬧,當牠終於得到夢寐以求的腳踏車,媽媽怕他重心不穩,在腳踏車 後面多加了兩個輪子(圖 4-1-4),但是這四輪腳踏車卻遭到其他恐龍的訕笑。在同 儕壓力之下,小劍龍拆掉了後輪,但是卻摔得東倒西歪,惹來更多的笑聲。此時,

恐龍山卻搖搖晃晃的震動起來,原來是巨大的雷龍聽到小劍龍和同伴的對話後,

也把牠的輔助輪拿掉,因此跌了一大跤,小劍龍這才發現看似恐怖的雷龍與他有 著同樣的煩惱,當小劍龍和雷龍一起把輔助輪裝回去後,所有的恐龍才能保持平 衡,繼續在雷龍身上騎腳踏車。

在這則故事裡,腳踏車像是「友誼樂園」的入場券,有了腳踏車,小劍龍才 能成為團體的一份子,才可以一起和同伴追逐玩耍;待成功進入「友誼樂園」後,

同伴還要檢查你的腳踏車,因為腳踏車的外型也預告著你將在團體中有著什麼樣 的地位,同時也是同儕是否認同你的依據。恐龍們用不同姿勢騎著造型各異的腳

同伴還要檢查你的腳踏車,因為腳踏車的外型也預告著你將在團體中有著什麼樣 的地位,同時也是同儕是否認同你的依據。恐龍們用不同姿勢騎著造型各異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