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童軍團氣氛之意涵及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童軍團氣氛之意涵及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探討「氣氛」的意義及其相關研究與理論基礎,以奠定並解釋本 研究中童軍團氣氛之意涵。至今有許多「氣氛」之研究,在教育場域之中包含 班級氣氛、團體氣氛、組織氣氛、學習氣氛等,但目前國內尚無研究童軍團氣 氛之研究,而參考氣氛之文獻後,因本研究之氣氛內涵與班級氣氛相符,因此 研究者選擇班級氣氛之相關理論及研究做為童軍團氣氛之理論基礎,本節將說 藉班級氣氛研究與理論說明童軍團氣氛之理論基礎。

壹、童軍團氣氛的意涵

參閱相關文獻後,將國內外學者對氣氛的見解歸納整理出三個意涵,分述 如下。

一、 團體的氣氛具有其「獨特性」

Halpin 認為人格 (personality) 之於個人,就等於組織氣氛之於組織 (引自 黃昆輝,1988) 。Good (1973) 認為社會氣氛是使一個團體有別於其他團體的一 種複合體,存在於每一個社會團體,與環境中的人際關係、態度、規則等有關。

每個團體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氣氛,自然就會表現出不同的團體特色和特質,

而團體氣氛可以透過描述與感受而知,直接影響到團體成員的向心力與認同感 (宋鎮照,2000) 。Moos (1978) 將班級氣氛擬人化,視其為環境的「人格」,認 為氣氛之於環境,猶如人格之於個人,有其獨特性。此人格不是偶然形成的,

而是同學之間的關係和師生之間的關係,彼此互動的結果,是可以感受到的,

它又可稱為班風或班級人格,是班級的獨特造型。

二、 團體氣氛是成員間長期相處後產生的「共識」

Moos (1978) 將班級氣氛視為是一個動態的社會系統,不僅包括教師行為、

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且也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其彼此之間的互動導致 特殊的態度與行為規範。一個團體的氣氛是該團體的心理環境所形成,也是該

47

團體中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 (陳奎憙,2007) 。張春興與林清 山 (1990) 認為廣義的班級氣氛是指師生的交互作用和班級中同儕關係所形成 的情緒氣氛。一個班級是由一群學生,以及一到數位教師所組成,經過長期共 處,彼此的價值、觀念、態度與行為產生交互影響,而逐漸形成一種氣氛,瀰 漫在整個班級之中,足以表現該班的特色,並且可以影響每一成員的思想、感 覺和行為模式,此種氣氛即所謂班級氣氛 (陳奎憙,2007;陳密桃,1981) 。 三、 團體氣氛會影響團體中成員的行為

許淑華 (2002) 將班級氣氛定義為:班級中因教師的教學風格不同,在師 生交互作用下而形成一種情緒氣氛,為班級共同的看法和心理感受,經由一段 時日,從而擴及影響到每一成員的知覺與行為。Jarvis (1990) 則認為班級氣氛 會影響班級中的師生關係、同儕互動與團體的學習動機等。陳麗娟 (1994) 認 為班級氣氛可能影響班級每一個分子的思想、態度、行為模式及學習活動的進 行。蔡進雄 (2000) 認為班級氣氛是教師、學生和環境彼此交互作用所形成的 一種別於他班的獨特風格,而這種氣氛或風格一旦形成後,會瀰漫整個班級,

進而影響班級成員的觀念或行為。

綜上所知,Good (1973) 認為班級氣氛是班級中的學習環境,不僅包括物 理環境,也包括各種情緒的狀態。班級、團體或組織中的氣氛,指的是環境以 及團體中的一種情緒氣氛,在經過一段時間中,由成員間與環境間的交互作用 而產生。而國內的對於班級氣氛的定義始於吳武典 (1979) 認為班級氣氛產生 於成員的交互作用並回頭影響各成員,爾後國內學者對於「班級氣氛」的定義 逐漸形成共識。

根據國內外學者對氣氛及班級氣氛之意義,本研究將「童軍團氣氛」解釋 並形成概念型定義為經過一段長時間交互作用後,童軍團中的成員們,彼此之 間的價觀、觀念、態度與行為等產生交互影響,形成獨特不同於其他童軍團的 氣氛,此種氣氛會進而再影響成員們的觀念、態度和行為規範。

48

貳、童軍團氣氛之理論基礎

氣氛的研究最初開始於 1939 年由 Mayo 主導的霍桑實驗,該實驗是研究組 織氣氛,在研究中指出員工態度、心理反應與人際關係所形成的文化觀念,是 增加工作效能及提高工作產出的因素。自此之後相關的概念,如管理氣氛、領 導氣氛、組織氣氛與組織文化等,便相繼出現於各研究文獻中 (蔡培村,1987;

馬婉瑜,2002) 。

氣氛理論基礎最早起於 Lewin (1936) 的場地論 (theory of field) ,其後學 者專家亦加以研究而引伸出許多理論,如「需求—壓力」 (need-press) 、團體 動力學 (group dynamics) 、社會學習論 (Theory of social learning) 等,以上就 其理論內容說明如下。

一、 Lewin 的場地論和團體動力學

社會心理學家 Lewin (1936) 根據完形心理學 (Gestalt Psychology) 的理念 發展出「場地論」,乃在解釋人的一切行為與所處環境的交互作用關係,他認為 每一個個體存在其所屬的生活空間內,個體與此空間中的其他因素交互作用而 產生情緒、態度、信念、理想、目標、壓力與緊張等行為。若想從一個人的生 活空間去推測其行為,就必須以這個空間去涵蓋所有可能的事件 (林桓立,2006;

林雅盛,2002;林國勝,2005;林麗文,2006;張春興,1996) 。

Lewin (1951) 將研究焦點放在班級團體內,發展出「團體動力學」。團體動 力學強調團體行為是由團體內部結構和成員之間有互動關係的存在。應用在探 討班級氣氛時,著重在班級成員間動態歷程的交互作用,進行團體互動分析時,

也應做整體「社會場地」、「團體生活空間」的分析,才能深入瞭解班級的組成 性質 (林麗文,2006;李秀鶯,2006;謝惠卿,2002) 。

團體動力學強調團體行為是團體內部結構和成員彼此互動所產生的,是為 研究班級氣氛的一項重要理論基礎,並促進班級氣氛研究者轉而著重於班級成

49

員互動關係之研究 (李彥儀,1990) 。因此在童軍團中,要研究童軍團氣氛,

必須著重探討於童軍團員與其在團內環境中的相互關係,以及團員彼此之間的 互動,此理論是探討童軍氣氛研究的焦點,於本研究將藉由此理論探討童軍團 員彼此間的「團結」,為童軍團氣氛行為層面之變項。

二、 Getzels 與 Thelen 的「班級社會體系」理論

Parsons (1951) 說明社會體系乃指兩人以上在共同目標規範的情境下,所 產生互動行為的關係結構,而班級是由師生共同組成的團體,透過交互影響的 過程以達成教學目標,進而實現教育目的,因此班級往往被視為一種社會體系。

Getzel 與 Thelen (1972) 根據 Parsons 的社會體系理論,提出「班級是個體 系」的概念,認為班級是一個由教師和學生互動所形成的社會體系,結合文化、

制度、團體、個人、有機體五項要素,構成獨特的班級社會體系 (引自謝惠卿,

2002)。

而此一理論模式有三個特點 (呂麗珠,2003;洪鳯美,2005;李秀鶯,2006;

陳奎憙,2007) ,說明如下。

(一) 強調每一個體有獨特的人格需要,但可以認同 (identify) 制度上的目標,

並將這些目標當作個人的需要。

(二) 強調制度期望應具有合理性 (rationality) ,才容易被個人接受,也才有實 現的可能。

(三) 在良好的氣氛中,個人會有強烈的歸屬感 (belongingness) ,因此願意努力 工作,實現團體目標,自己也在工作中獲得樂趣。

若要瞭解班級團體的氣氛,必須從班級社會體系中相關因素加以分析探討,

才能一窺全貌;同時也可藉由班級氣氛的解讀,判斷團體制度的角色期望,與 個人人格需求間的一致性程度 (吳福源,1998;余姿瑩,2009) 。本研究可藉 由社會體系理論的分析童軍團中組織結構文化、個人與團體之間的關係,及對

50

團長之角色期盼。據此理論特點探討團員在童軍團氣氛中「目標導向」及「滿 意」之情形,如在童軍團中是屬於良好的氣氛,對個人會有強烈的歸屬感,而 團長的領導亦能帶領團員達成彼此之共同目標,並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雙方 亦能獲得樂趣。

三、 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

Bandura (1977) 在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中強調在社會情 境中,個體的行為因受別人的影響而改變,即個體藉由觀察學習與模仿來幫助 自己學習。他強調個體、環境、行為三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因此個體對環境 的知覺,與其行為表現有密切的關係。其中觀察學習 (Observational Learning) 指的是個體以旁觀者的身分,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即可獲得學習;模仿 (Modeling) 是指個體在觀察學習時,向社會某個人或是團體行為情境中某個人,

或是團體行為的學習過程。這兩種方式,都是形成文化氣氛的重要因素。

團長訓練及培養小隊長以協助團長訓練團員,而團員也可從反哺中學習教 導及傳授,在童軍團中新進團員藉觀察與學習在童軍團的制度及訓練方法,而 後產生在童軍團中的感覺與看法,擅用三大制度,團員能在討論中觀察學習其 他團員的態度與見解,據此理論探討團員在童軍團氣氛中「秩序」及「民主」

之兩個行為層面。

參、童軍團氣氛之內涵

Walberg (1968) 的學習環境量表 (learning environment inventory; LEI) 依 據 Getzel 與 Thelen 的「教室是一個社會體系」的理論發展出「教室氣氛問卷」

(The Classroom Climate Questionnaire) ,後又與其學生 Anderson 與 Fraser (1982) 進行修正。「學習環境量表」共有 15 種分測驗,每種分測驗有 7 題,總計 105 題,分別評量 15 種教室內的心理社會氣氛 (psychosocial climate) ,分別為:

團結、多樣性、班規、進度、物質環境、衝突、目標導向、偏愛、困難、冷漠、

51

民主、派系、滿意、組織混亂、競爭 (林寶山,1982) 。15 種氣氛分為三個層 面,分述如下。

一、關係層面:團結 (cohesiveness) 、衝突 (friction) 、偏愛 (favoritism) 、派 系 (clique) 、滿意 (satisfaction) 、冷淡 (apathy) 。

二、個人發展層面:進度 (speed) 、困難 (difficulty) 、競爭 (competitiveness) 。 三、系統維持與改變層面:多樣性 (diversity) 、班規 (formality) 、物質環境 (material environment) 、目標導向 (goal dierction) 、民主 (democracy) 、 組織散亂 (disorganization) 。

針對國中、高中學生。國內學者林寶山 (1982) 將 Walberg (1968) 的學習 環境量表 (LEI) 翻譯,用以研究班級氣氛和學生科學態度之關係,共含十五個 分量表,代表班級氣氛的十五個向度,每個量表各有七題,十五個量表共計一 百零五題,其中有二十六題是反向題。其後鍾紅柱 (1982) 、李彥儀 (1990) 、 謝惠卿 (2002) 、李國勝 (2005) 等人均曾以 LEI 作為研究班級氣氛主題與範圍 的研究工具。

綜合國內學者選取符合研究目的之班級氣氛內涵,大都以四至六個班級氣 氛項目為研究內涵,如表 2-3-1,就本研究童軍團氣氛之定義就各變項分別說明 如下。

一、目標導向:指童軍團目標清晰的情形。

二、秩序:指童軍團員由童軍規律及團內常規引導並遵守的程度。

二、秩序:指童軍團員由童軍規律及團內常規引導並遵守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