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的相關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文所要探討的議題可歸結為,在府級策略地圖下,次分組各機關的協力會 如何來進行,以及各機關對於這項績效管理制度,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回應行為。

因此,本章主要對本文的理論基礎、相關概念之文獻,進行梳理,而在章節安排 的部分,本章第一節會回顧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的發展;第二節接續是組織協 力的框架及內涵;第三節則針對代理人理論及回應行為,來進行闡述。

第一節 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的相關討論

本節首先會從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的概念、發展開始說起;接著會談到公 部門運用此管理工具時的考量原則,以及也會一併介紹有實際執行此項管理工具 的國外案例。最後,本節還會概述關於公部門平衡計分卡的實證研究,以呈現出 國內與國外對於此議題的研究風貌。

壹、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的概念緣起與發展

平衡計分卡之原始架構,是 Kaplan 與 Norton 於 1992 年的《哈佛商業評論》

(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所提出的,而他們提出這項概念之背後理由,就 是為了呼籲各企業不應該將財務面向,當成是衡量組織績效的唯一標準。事實上,

早在 Kaplan 與 Norton 提出平衡計分卡前,有學者就針對「以財務衡量組織績 效」的標準,進行了批評。例如,Johnson(1988)便指出,由於資訊與通信科技 的快速發展,企業獲利不再只是取決於成本上的控制,產品品質與顧客價值等也 都是能影響企業獲利的因素,因此在衡量企業之績效時,這些因素也必須納入考 量。同樣地,McNair、Lynch 及 Cross(1990)也提到,在「即時生產」 (just-in-time)的制度出現後,製造業組織的績效衡量系統,往往會有一些問題,如產品 缺陷率高及過量生產等。原因在於,這些績效衡量系統絕大部分與組織策略的連

DOI:10.6814/NCCU201900724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結性薄弱,且還特別強調對於成本的控制,而非生產流程之改善(McNair et al.,1990)。

從這些觀點來看,不難理解過往企業若想提升其績效或利潤時,大多只針對 單一面向去進行衡量,加上衡量面向往往又與組織的財務方面有很強的關聯性,

但此做法可能會不利於組織長期之發展(Hoque, 2014)。而 Kaplan 與 Norton 所 提出的平衡計分卡,正好可彌補過往績效衡量系統的不足,並為管理者帶來一個 更廣泛的組織績效衡量視野(Kaplan & Norton, 1992)。

在對 12 家績效衡量系統傑出的公司,進行一年的研究後,Kaplan 與 Norton 建構出了平衡計分卡最早的架構(如圖 2-1),此架構最大的特點在於,對組織進 行績效衡量時,其同時考慮了財務與非財務之面向,其中非財務面向又可區分成

「顧客」(customer)、「企業內部」(internal business)及「創新與學習」(innovation and learning)等三類,而這四個衡量面向又必須與組織的策略有所連結(Kaplan

& Norton, 1992)。整體來說,從原始的平衡計分卡架構可看出,其為一個多面向 的績效衡量工具,而組織所欲達成的目標會被分配到這四個衡量面向之下,並且 會有一系列相對應的績效指標,來對其進行衡量。

DOI:10.6814/NCCU201900724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圖 2-1 平衡計分卡之原始架構圖

資料來源:Kaplan 與 Norton(1992:72)

自平衡計分卡被提出之後,Kaplan 和 Norton 也將此概念持續地進行修正。

例如,1993 年他們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所發表的文章,就再次強調平衡計分卡不 僅可作為一種衡量工具,其更是一個可使產品、流程、顧客及市場開發等關鍵領 域有突破性改善的管理系統(Kaplan & Norton, 1993: 134)。他們還指出企業在設 計平衡計分卡時,應考慮到其使命、策略、現有技術與組織文化等因素,否則平 衡計分卡很有可能無法產生該有的功效(Kaplan & Norton, 1993)。

而 1996 年,在兩人所出版的第一本書籍中,平衡計分卡之概念又有了大幅 度的改變。首先,對兩項構面的名稱進行更動,即為明顯一例(Kaplan & Norton, 1996: 9)。3 其次,與之前相比,新架構對於平衡計分卡的基礎概念,以及該如何

3將「企業內部」(internal business)重新命名為「企業內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以 及將「創新與學習」(innovation and learning)重新命名為「學習與成長」(learning and growth),

DOI:10.6814/NCCU201900724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有效地運用等,進行了更詳細的說明。進一步來說,除了要讓先前提到的四個構 面須處於平衡狀態外,組織過去努力所產生的「結果衡量」與「驅動未來績效之 衡量」,也必須達成平衡(Kaplan & Norton, 1996: 10)。4 另外,在四個衡量構面 底下的策略目標,彼此間的連結也要闡述清楚,如此才能發揮此管理工具之功效

(如圖 2-2)(Kaplan & Norton, 1996: 30)。換言之,組織學習與成長構面是企業 內部流程構面的驅動因素;接著,企業內部流程構面又會驅動顧客構面;最後,

顧客構面又會對財務構面產生影響,進而形成一個「前饋的控制系統」(feed-forward control system)(Nørreklit, 2000)。

圖 2-2 策略目標之關係鏈圖

資料來源:Kaplan 與 Norton(1996:31)

而經過此次的修正,平衡計分卡即變為一般大眾所熟悉之樣態。

4其中,結果衡量又被稱作「落後指標」(lagging indicator),而驅動未來績效之衡量又被稱作「領 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前者比較客觀且容易量化,後者則比較主觀且充滿個人的判斷色彩

(Kaplan & Norton, 1996: 10)。

DOI:10.6814/NCCU201900724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其他一些重要概念,像是組織策略該如何與事業單位、員工之目標以及衡量 構面進行連結,甚至是如何運用平衡計分卡來指導與規劃組織策略等,也都是新 架構所強調的,而這些概念的提出,也使平衡計分卡從原本的績效衡量系統,逐 漸蛻變為涵蓋面向更廣泛的策略管理系統(Kaplan & Norton, 1996)。

雖然平衡計分卡為組織帶來了一個廣泛、清晰的策略執行架構,不過許多企 業在實際採用此管理工具後,卻又出現了企業各單位及員工對於組織策略並不了 解的現象。為此,Kaplan 與 Norton(2000, 2001, 2004)遂提出「策略地圖」(strategy map)之概念,來解決這樣的困境。事實上,策略地圖的雛形可追溯至 1996 年。

當時,兩位作者就強調必須讓平衡計分卡的四個構面,具有因果連結的關係,而 此種關係更是現代平衡計分卡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日益受到重視,企業單 靠有形資產是不利其長期發展的,而策略地圖可說是串聯兩者之間的橋梁

(Kaplan & Norton, 2001)。換言之,無形資產可看成是平衡計分卡中的「企業內 部流程」及「學習與成長」等構面,而有形資產則可視為「顧客」和「財務」等 構面,透過策略地圖所強調的因果關係鏈,無形資產才得以轉化成有形資產

(Kaplan & Norton, 2001, 2004)。

綜上所述,不論是平衡計分卡還是策略地圖,兩者都還算是個不斷在發展的 概念,而 Kaplan 與 Norton 甚至認為近來的平衡計分卡模型提供了相當豐富、

全面性的組織視野,而且還能選擇與實務情況相符的模型一起搭配使用(Hoque, 2014: 36)。

貳、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在公部門的運用

從前一小節可知,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是從私部門發展而來的,而公部門 是否能直接運用此管理工具,就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Kaplan 與 Norton(2010)

曾指出,公部門和非營利組織的績效很顯然無法透過財務指標去衡量,兩者的成 功必須由組織所提供服務的選民或對象來判斷,但這兩類組織的績效報告卻又偏

DOI:10.6814/NCCU201900724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重在預算、基金撥款等財務方面上。進一步來說,公部門與非營利組織是能夠實 施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的,只是架構必須做一些更動(Kaplan & Norton, 2001)。

首先,Kaplan 與 Norton(2004: 7)認為公部門與非營利組織成功的最終定 義,乃是這兩者在完成使命上的績效高低。其次,公部門與非營利組織所設定的 策略目標又常與自身廣泛的使命有關,像是減少貧窮、環境汙染問題等(Kaplan

& Norton, 2010),而在設定這些目標時,也還須謹慎地考慮到這些目標所帶來的 社會影響(Kaplan & Norton, 2004)。

另外,對私部門來說,通常付費與服務的受惠者為同一人,但在公部門的情 況卻並非如此(Kaplan & Norton, 2001)。具體來說,環保、警政等管制機關在執 行監測、罰鍰等工作時,這些機關的真正受惠者為一般大眾,並非其「直接」提 供服務之對象(Kaplan & Norton, 2001)。5 因此,不難理解使命、服務對象以及 社會影響對於公部門而言,具有重要地位。這也表明,公部門若要採用策略地圖 與平衡計分卡,就必須重新將原始架構進行修正,亦即將使命置於最高層,而顧 客構面和社會影響效應則是接續使命下一層之位置,以代替原本的財務構面(見 圖 2-3)。然而,此架構還能依據各機關的性質,以及所處環境等因素,再做進一 步的調整(Kaplan & Norton, 2001)。

5除了一般大眾和納稅人外,對於公部門而言,立法機關通常也是其重要之顧客,因此也要將其 納入顧客構面的範疇中(Kaplan & Norton, 2001)。

DOI:10.6814/NCCU201900724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圖 2-3 公部門平衡計分卡之基本架構

資料來源:修改自 Kaplan 與 Norton(2001:136)

同樣地,Niven(2008)也指出,在公部門的策略地圖中,原始架構的因果邏 輯順序也要進行更動,亦即將財務構面從原本最高層的位置,換到此關係鏈的最 底層(見圖 2-4)。我國學者對於公部門實施此管理工具亦持類似觀點,像是吳安 妮(2003)認為公部門會將焦點擺在其崇高的使命及顧客構面上,財務構面並非 公部門所要追求的最終目標,其通常只是基本要求而已,因此公部門在採取這項 措施時,需要對架構進行修改與調適。

DOI:10.6814/NCCU201900724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圖 2-4 公部門平衡計分卡之構面關係鏈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 Niven(2008:37)

從上述可知,公部門要實施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會對的原始架構進行調 整。不過,學者們的建議僅為一種規範,在實務上,各政府部門仍可按照自己所 強調的施政重點,甚至是該機關所界定的策略議題及目標,來建構其策略地圖的 架構與內容(胡龍騰等人,2016:20)。舉例來說,Irwin(2002)以擔任英國「小

從上述可知,公部門要實施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會對的原始架構進行調 整。不過,學者們的建議僅為一種規範,在實務上,各政府部門仍可按照自己所 強調的施政重點,甚至是該機關所界定的策略議題及目標,來建構其策略地圖的 架構與內容(胡龍騰等人,2016:20)。舉例來說,Irwin(2002)以擔任英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