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組織承諾的模式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59-6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2 組織承諾理論、教師組織承諾與相關實證研究

2.2.2 組織承諾的模式

成角色態度和行為,終致影響其留職之意願或離職意願,如此導致組織 承諾之形成。

House 與 Mitchell【113】認為「承諾」是指:組織成員對其所屬之 組織所表現出之忠誠、認同與投入之態度,即稱之。

Farrell 與 Rusbult【101】「組織承諾」是對獎賞與成本關係的滿意 程度。

Mowday,Poter 與 Steers【129】「組織承諾」包括:(1)對組織 目標、價值強烈信念與接受。(2)為組織盡力的意願。(3)維持組織 一員的強烈渴望。

Wiener【153】認為組織承諾是指:組織成員內化組織規範,以表現 組織目標與組織利益行為的結構。

Morrow【128】整理1969-1980 年之間相關文獻後,歸納出六種「承 諾」型式:1、價值承諾:如工作倫理。2、事業承諾:如職業承諾、專 業承諾。3、工作承諾:指成員對其職務投入的承諾。4、組織承諾:包 括組織認同。5、工會承諾:表組織成員願意與工會同立場之承諾。6、

混合型承諾。

Kawakubo【117】則由「留職意願」的角度定義組織承諾,認為組 織承諾係指:組織成員期望繼續留在原組織工作的意願。

Thompson【149】「組織承諾」係指員工對組織目標與價值的信念,

並接受組織的目標與價值, 為了組織的利益, 員工能自動自發的盡心 盡力, 而且員工有強烈的意願留在組織中。

Reyes【134】「組織承諾」是認同組織價值, 為組織投入與留任組 織的強烈信念與傾向。

Kushman【118】「組織承諾」係指個人將組織的價值和目標內化,

並表現出對組織的忠誠。

組織承諾的變項眾多,許多學者所持的觀點也有所差異,因此所建構的 組織承諾理論模式便不相同,在組織承諾之模式,參考國內學者劉春榮【67】、

曾南薰【54】、邱馨儀【21】 及陳怡君【44】之資料。

茲將重要的模式引述、整理敘述如下:

一、Steers組織承諾之前因後果模式【146】

Steers【146】以382位醫護人員及119位科學家與工程師為樣本,進 行考驗後發現:

(一)前因變項:自變項用以預測組織承諾的高低,包括個人特質、工 作特性、工作經驗。

(二)結果變項:依變項受組織承諾內在因素影響,包括出席率、留職 意願、工作績效。

三個前因變項與組織承諾皆有顯著相關,組織承諾與留職意願 達 .001的顯著水準,與出席率呈中度相關,與工作績效無顯著相關。其 理論模式架構,詳見於下圖。

圖2.1 Steers 的組織承諾「前因後果模式」理論圖 資料來源:【145】

二、Staw組織承諾之形成模式【144】

Staw組織承諾形成模式,主以Steers【145】模式為基礎來擴充, 他 同意三個前因變項會影響態度性承諾外,Staw亦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來 分析組織承諾:其認為個人的自我辯正(self-justification)對於組織承 諾具有重要的影響,隨著個人在組織工作時間的增長,個人所投入的心 力也必定愈多,由於人類行為不具可逆性,因此,個人在組織必定愈多,

由於人類行為不具可逆性,因此,個人在組織中所投入的累積成本,隨 年資之增加而提高,迫使個人必須在心理上加以調適,以減低認知失調

(引自劉春榮【67】)。

Staw【144】將組織承諾分為行為性承諾與態度性承諾兩類。態度性 承諾:包括投入、認同及激勵,受個人特質、工作特性、工作經驗的影 響。

(一)行為性承諾:包括製造附屬利益,不能改變的行為及蒙受的沉澱 個 人 特 質

成就動機 年齡 教育水準

工 作 特 性 挑戰性 回饋性 完整性

工 作 經 驗 組織態度

對組織信賴程度 個人重要性

留職意願 出 席 率 工作績效 組織承諾

成本,受任職儀式,補償錯誤決定動機、談判技巧的影響。

其理論模式架構,詳見下圖:

圖2.2 Steers 與 Porter 態度性與行為性組織承諾模式圖 資料來源:【145】

三、Stevens,Beyer 與 Trice組織承諾之角色知覺模式【147】

Stevens,Beyer 與 Trice【147】等人融合心理觀點和交換觀點,補 其不足而提出組織承諾的角色知覺模式。

Stevens等人認為個人屬性、角色相關因素和組織因素影響個人所知 個

人 特 質

工 作 特 性

工 作 體 驗

任 職 儀 式

決的 定補 錯償 誤動 後機

專 業 基 本 技 術

態度性承諾 類似投入、認同、

激勵

行為性承諾 製造附屬利益 不能改變的行為 蒙受的沉入成本

組織承諾結果 離 職 缺 席 工作績效

心理支撐 減少不調和

自我辨正

覺的角色,藉由交換、評估等過程,形成角色態度或行為,最後影響成 員的留職或離職意願。

進而隨著年資的增加,交換性的因素逐漸增加,因為離開組織的代 價升高(如薪水、職等),使得成員對組織的承諾,部分由態度性的承諾 轉變為交換性的承諾。

圖2.3 Stevens,Beyer 與 Trice 組織承諾角色知覺模式圖

資料來源:【147】

四、Morris 與 Sherman的組織承諾多元預測模式【127】

Morris 與 Sherman【127】提出組織承諾多元預測模式,並希冀經 由實證研究,以檢證此模式的可信度。

「多元預測模式」以「角色因素」取代Steers的「工作特性」,與「個 人特徵」與「工作經驗」為自變項,以506 位自願者為對象,進行考驗,

個人屬性

角色相關因素 (職位高低、工作負 荷、組織任職年資、

職位年資、工作技 巧、升遷、管理的層 次)

組織因素

(組織規模、組織表現 與權力集中化)

管 角色知覺

理 交 換

人 評 估

員 角色行為態度

組織承諾

留職意願

離職傾向

結果發現除「角色模糊」一因素未達顯著水準,其餘均對組織承諾有預 測力,可解釋47%的組織承諾總變異量。

多元預測模式如下圖所示。

圖2.4 Morris 與 Sherman 的組織承諾多元預測模式圖 資料來源:【127】

五、Mowday,Porter 與 Steers之組織承諾前因後果模式【129】

本模式與Steers的前因後果模式類似,可說明組織承諾的發展及重要 因素。Mowday等人【129】認為,組織承諾的前因有四個變項,導致五 種後果:

(一)前因變項:

1. 個人特徵:包括年齡、年資、教育程度、性別、種族、 及其他 各種人格特質等。

2. 有關角色特徵:包括工作範圍及挑戰性、角色衝突及角色混淆 等。

個人特徵 (年齡、教育程 度、勝任感)

角色相關因素 (角色衝突、角色混 淆)

工作經驗

( 領導者之倡導、關 懷)

組織承諾

3. 結構性的特徵:包括組織規模、工會介入、控制幅度、正式化 分權程度、決策參與程度等。

4. 工作經驗:包括組織可依賴性、個人重要性、期望水準、團體 規範等。

(二)行為變項:

1. 工作績效。

2. 任教年資。

3. 常缺曠職。

4. 遲到怠工。

5. 轉業離職。後果前因

圖2.5 Mowday,Porter 與 Steers 的組織承諾「前因後果」模式圖 資料來源:【129】。

六、Fishbein之組織承諾行為意圖模式【103】

Fishbein【103】:個人行為因意圖表現而產生。影響行為意圖包涵 兩個因素:

(一)個人對於表現某種行為的態度乃因個人對行為結果及其價值的看 法所致,因而稱此種想法為「工具性的認知信念」。

(二)個人對於某行為所持的內在規範壓力,係指個人的動機應該配合 個人特徵

有關角色特徵

結構性的特徵

工作經驗

組 織 承 諾

工作績效

任教年資

常缺曠職

遲到怠工

轉業離職

參照團體, 此種觀點謂之「社會規範信念」(引自 Wiener, 1982

【153】。)

社會規範信念與工具性認知信念會影響組織承諾與利益動機,而組 織承諾與利益動機又同時決定與組織有關的意圖和行為。

Fishbein【103】以「工具性的認知信念」和「社會的規範性信念」,

建立了行為意模式圖,如下圖所示:

圖2.6 Fishbein 的組織承諾行為意圖模式圖 資料來源:【103】。

七、Wiener的形成理論模式【153】

Wiener 【153】延伸說明Fishbein【103】的行為意圖模式,他認為 影響組織承諾之內化規範信念有二因素:

(一)普遍化的忠誠與責任。

(二)組織認同。

生 物 的 因 素

初 級 社 會 化

人 格 需 求

組織情境影響 組織社會化

工具認知 信念

利 益 動 機 內在規

範信念

承 諾

意 圖

行為特徵 犧牲 專注 堅毅

行為類型 努力 參與 隸屬 委曲

報 酬

工 作 績 效

普遍化的忠誠與責任:指個人在他自己明顯投入的社會情境中,有 義務表現忠誠和負責任,且相信忠誠是必要的。

組織認同:指與組織命令、目標、政策、工作方式相當一致的個人 內化信念。

Wiener【153】認為:

(一)普遍化的忠誠與責任受到成員甄選過程的影響。

(二)組織認同則同時受到成員甄選過程及組織社會化歷程的影響,進 而促進組織承諾。

組織承諾形成模式如下圖所示:

圖2.7 Wiener 組織承諾形成模式圖 資料來源:【153】

八、Reyes 的教師組織承諾模式【134】

文 化 初 級 社 會 化

未甄選 前個人 一般化 的忠誠

價值 一致 性的 前階

徵 募 與 流 程

組織 社會

員工 一般 化的 忠誠

組織 認同

承 諾 應徵者之內化

規範信念

成員之內化 規範信念

Reyes【134】採用Mowday,Steers 與 Porter 【129】等人對組織承 諾的觀點,定義教師組織承諾為教師對學校目標、價值的心理認同,並 希望留在學校繼續的努力、奉獻心力。

Reyes【134】認為影響教師組織承諾的因素:

(一)教師人口變項:

1. 身份變項:年齡、年資、性別、教育程度。

2. 內在變項:工作任務的情感性承諾, 如對工作場所的認同及 工作意願。

3. 工作導向:規範導向與功績導向的強度。

(二)學校環境變項:

1. 社會報酬:如與上司、同事、學生的關係。

2. 外在報酬:如酬勞、津貼、升遷等機會。

3. 組織導向:規範導向與功績導向。

(三)個人與組織的契合:

1. 個人與組織的契合程度,是個人在組織中社會化的過程。

2. 教師接受組織信念、學校的目標、與價值體系時,其契合程度 就愈高。

3. 教師受組織社會化的程度也愈高,將提昇教師對學校的認同,

及對學校目標、工作任務的承諾。

教師組織承諾理論之模式架構,如下圖所示:

圖2.8 Reyes 的教師組織承諾模式圖 資料來源:【134】。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