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轉型領導的相關理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40-4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領導理論、校長領導行為與相關實證研究

2.1.5 轉型領導

2.1.5.3 轉型領導的相關理論

準;影響組織成員價值觀的塑造、提升組織文化,帶動組織革新,實現願景,

以完成組織目標。

Bass【88】曾提出一些看法,認為魅力只是轉型領導的重要特質,

卻不足以解釋轉型領導的整個過程。轉型領導雖和魅力領導一樣注重魅 力的社會情感成份,如專心一致、敬畏、尊崇、死忠(blind faith)等,但 最大的差別在轉化領導者只是藉用魅力特質,讓成員對領導者產生情感 依附,進而扮演起教練、教師、諮詢者等角色,以激勵成員超越本身的 利益,追求更高的組織目標;反觀魅力領導者,不但不會去提升成員的需 求或動機,反而易使成員產生對領導者的依賴。

King【119】認為智力啟發與個別關懷之行為層面,是轉型領導和魅 力領導最大的區別所在。

二、互易領導

羅虞村【83】互易領導理論的研究者如Hollander、Grean、Huga、

Haythorn、Sanford 等人認為團體中組織成員與領導者的動態互動關係對 領導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力,所以領導理論的發展應同時兼顧領導者與組 織成員的特徵與關係。

Northousen【130】認為互易理論為一高度描述性的理論,為領導理 論中唯一將重心擺在領導過程中雙邊關係(dyadic relation ship),互易理論 強調注意領導者與組織成員之間協商、承諾與妥協的互動溝通的重要性。

綜合上述:互易領導是指領導者強調為了達成組織目標而與部屬間 的一種利益交換和磋商的過程。領導者洞悉部屬的需求,對部屬的努力 給予承諾及酬賞,以能完成組織之績效目標。互易領導太過於重視利益 交換的結果,所以在實行上是有其限制性的。但在運用時,卻可與轉型 領導互補,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領導行為。

三、催化領導理論

Lashway【121】催化領導乃是強調共同合作(collaboration)和授權賦 能(empowerment)的領導方式,其主要目的在於增進組織成員自我調適、

解決問題和改進成效的共同能力;領導者的任務即在促使各層級的組織 成員均能參與決定。

Lashway【121】將催化領導歸類為四種架構:

(一)理性的架構:焦點在於系統的正式需求,如:目標、政策和限制 等。

(二)人力資源架構:考慮成員的需求,認為成員是組織成功的關鍵。

(三)象徵的架構:成員認同系統的價值、儀式等。

(四)政治的架構:考慮成員追求自己興趣的方式。

張明輝【32】Lashway(1995)【121】指出催化領導的具體內涵包括 下列各項:

(一)領導者應該避免親自解決問題,而是去了解問題如何被解決。換 言之,領導者應發揮催化的功能,引導部屬自己解決問題。

(二)領導者所扮演的是「背景」的角色,而非舞台上的主角。亦即領 導者應儘量對部屬授權,並適時加以催化,使其能充分達成分層 負責的理想,完成催化領導的目標。

(三)領導者需要營造一種引導集體改變的情境,領導者必須鼓勵組織 成員共同合作,培養共事的默契以及集體作決定的能力。

(四)催化領導需要一定的時間,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領 導者必須具備相當的耐性。

廖裕月【65】催化領導三個層面十個命題:

(一)創造與經營意義

1. 催化領導基本上是一種緊張氣氛的創造和經營。

2. 成功的催化領導激勵共享的遠景,但在組織由科層導向系統轉 成遠景導向系統時,仍會伴隨緊張氣氛和利益得失(trade-off)的 情形出現。

3. 在遠景之下的催化領導,可以製造和運用機會,但若沒有有系 統地監控與運用,這些機會將可能導致分裂和派系之爭。

(二)協助過程的進行

1. 成功的催化領導者要求新領導者不斷地發展與創造新的領導結

構;然而新領導者的產生和新結構的創造將會打破原有的社會 階層。

2. 在協助的環境中,領導者必需以機會的界定和創造的方式來降 低對正向溝通、訊息交換等所造成的內、外在限制。

3. 催化領導者瞭解去創造準備改變的情境是很重要的;但由於準 備的情境永遠不可能完全成熟,因此領導者在〝決定何時〞採 取行動時扮演關鍵的角色。

4. 成 功 的 催 化 領 導 者 能 夠 去 平 衡 過 程 與 結 果 (process and product)、活動與行動(activity and action);如果過度強調過程即 是目的(an end)將可能是一種危機。

5. 當創造或採用新的方案時,由於人力、物力等資源的有限,領 導者必需對新方案做審慎的考慮與選擇。

(三)在組織情境中運作

1. 催化領導可以同時兼顧參與決定與績效責任的問題。

2. 催化領導在學校中仍不多見,有賴更多的支持。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