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就當胡賽爾為西方科學做出診斷的十幾年後,歐洲的「數理自然科學」顯然 並未停止其發展的腳步,「自然之數學化」也並未佇足不前,反而是以更複雜,

更精緻,更快速的面貌加速發展,就如科學家所言:「十九世紀的物理學也許任 何一位受過現代化教育的人都能理解,但當代的物理學也許只有怪胎才搞的 懂」。依據胡賽爾的詮釋,歐洲精神的衰敗的原因與脈絡,在其「歷史目的論」

(teleological-historical reflection)的反思中,得到疏理,揭示做為主宰性的實證 科學,除了不當的聯結與交待,經驗,理論與做為主體性的人之間的關係,也將 做為希臘原初創設之普遍哲學之科學性,透過自然的數理化之數理自然科學的發 展,做出了侵蝕與極端化的發展,科學性被狹隘的界定與認知,然而也正因如此,

透過胡賽爾對當代科學與科學發展之批判,反思與論證,我們更加在當前這種氛 圍中,體驗與認識到胡賽爾的現象方法,作為開啟由某個特殊與有限的視域,返 回「意識之無限場域」與普全世界之確定性當中,並認知「哲學的態度」或「超 驗態度」(transcendental attitude)的重要性。

在胡賽爾對歐洲科學發展的分析中,可見當前的歐洲科學所存在的狀態,乃 肇始於古希臘之原初創設,在其頗具創意的歷史目的論的分析中,將科學視為一 源起於驚訝與好奇之基本情調,一種不涉諸實踐旨趣,處對世界單純默觀的理論 心態(theoretical attitude)所演變的結果。至於由伽利略與笛卡兒所客觀主義之數 理自然科學模式,特別通過伽利略科學觀,「自然的數學化」被具體實現出來,

並發展成數理自然科學的模式與世界觀,普遍哲學的理想,轉換成普遍數學的理 念,在這個發展脈絡中,科學由原初創設之知識與技術的區分,理論與實踐旨趣 的區分,透過笛卡兒的二元論與伽利略之數理自然科學模式,歐洲科學由其原初 的性格被導往技術化與客觀主義的發展,所謂歐洲科學危機,就顯現在這種以實 證科學,對科學之原初形態之情調的侵蝕與轉換的狀態中。

反過來說,胡賽爾對「數理自然科學」與「歐洲科學危機」的分析中,給我 們的首要提示是,對於現象學,諸科學理論做為一種「高一階的理論構成物」, 一種關於真的判斷與判斷的群組,皆是奠基在原初經驗之上,基於此我們得返回 其意義賦與之原初性而取得對其理解的可能性,只不過在此我們亦無法區分「原 初經驗」之粗糙與細微,這是胡賽爾的理論的一個缺點,據此當我們在以意向性 理論或超驗現象學,描述物理理論之差異,以及其與數學理論的區別時,就會遇 到困難。

回過頭來,一方面對於現象學而言,在其對一切實在保持拒絕的立場下,與 承認內在性為一切之基礎的前提下,科學理論與所有超越物,皆必須要還原至其 與意識相應之意向性行為上,說明其構成行為,方能奠定其基礎。另一方面,要 求我們由科學理論所構成的有限性與片面性中,重新聯繫我們與經驗的關係。因 為經驗或意識乃為科學之所以可能的究極條件。從另一個角度說,也由於超驗現 象學,將世界與科學理論當成意識構造的產物,因此對世界的理解,首先就必須 拒絕自然科學對自在世界的種種客觀解釋,換言之,若要證成世界的存在,必須 回到主觀的共同生活之經驗世界,即生活世界之上。

總知,科學不奠基於經驗主體與客體之上,因為前者導致知識客觀性無法加 以說明的困難,後者則面臨謬誤與無知,然則,它亦非奠基在單純的個別的超驗 主體性上,而在生活世界上,從科學史的事實上看來,人類的科學其本質是流變 的,這是因為其開放性,這中開放性,最終的謎團發生在人類意識活動的本質與 特質上。

受限於時間與閱讀量,本研究的限制,乃在於未能充份整理胡賽爾對邏輯學 與純數學的討論,故在討論質量與文獻的引用,上顯的粗糙,特別是形式與超驗 邏輯與其經驗與判斷兩書,故為能全面掌握胡賽爾對數理自然科學超驗性分析之 更深入的現象學探討,也許這是未來筆者能補足的部份,筆者認為,胡賽爾對邏 輯,自然科學等現象學探討仍有無限的討論空間,一方面現象學乃是以經驗的可 能性做為其問題性的界限,特別是今日的科學狀態在擁有應用科學的,理論科學

的,超弦理論,複雜理論,耗散結構理論,信息論...等新科學的茁壯之下,

當代科學狀態與整體社會,已非胡賽爾的時代的科學狀態所能比較,故筆者建議 與期待,能有更多研究者,能在這些尖端科學的「理論構成物」中找出得以運用 現象學反思之養份。

參考資料

1.Edmund Husserl ;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 by David Carr,

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 Evanston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0.

2.Edmund Husserl, The idea of phenomenology ; a translation of Die Idee der Phänomenologie, Husserliana II ;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by Lee Hardy, Dordrecht ; Boston : Kluwer Academic, 1999.

3. Edmund Husserl , Cartesian meditations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4.Edmund Husserl ,Phenomenology and the crisis of philosophy : philosophy as rigorous science and philosophy and the crisis of European man , New York : Harper & Row, 1965.

5.Aron Gurwitsch ; edited by Lester Embree , Phenomenology and the theory of science, Evanston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4.

6.Joseph J .Kockelman(1978) , Edmund Husserl’s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A Historico-Critical Study, HUMANITIES PRESS.

7.James T Cushine, Philosophical Concept in Physics,Cambridge ,1998.

John Marks, Science and the making off modern world London;Heinemann,1983.

8.Richard S. Westfall ,The life of Isaac Newt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9.Stephen Hawking , 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 , New York, N.Y. : Bantam Books, 1993.

10.Joseph J. Kockelmans , Edmund Husserl's phenomenology ,West Lafayette, Ind. :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1.Dermot Moran ,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00.

12.A.J Ayer, LOGICAL POSITIVISM ; The Free Press,1959

13.胡塞爾著; 陳中人,結構群譯, 《現象學與哲學的危機》,臺北市 : 結構群 發行 : 萬里書攤經銷, 民 78。

14.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張賓譯,《笛卡兒沉思與巴黎講演》,人民出版社,

2007。

15.赫伯特.施皮格伯格(Herbert Spiegelberg)著; 王炳文,張金言譯, 《現象學 運動》, 北京市 : 商務印書館, 1995(民 84) 。

16.游淙祺,《社會世界與文化差異:現象學的考察》,台北:國立編譯館/漫遊者 出版社,2007 年 3 月

17.游淙祺,〈「人的態度」:胡塞爾的人文社會科學觀〉,揭諦(南華大學哲學學 報),第三期,頁181-196,2001 年 5 月。

18.伯特.海寧格(Bert Hellinger),,谷紳.韋伯(Gunthard Weber), 韓特.彼孟(Hunter Beaumont)作; 周鼎文譯, 《家族星座治療 : 海寧格的系統心理療法》,臺北市 : 張老師,2001。

19.賓莫爾(K. G. Binmore)著; 徐信之譯《微積分及分析之基礎 : 邏輯、集合、數、

拓樸槪念》,新竹市 : 凡異出版 (臺北縣新店市) :學英總經銷,民 86(1997) 。

20.Arthur Beiser 原著; 張勁燕整譯,《近代物理》,臺北市 : 麥格羅希爾出版 臺 北縣五股(鄉) : 高立總經銷, 民 95。

21.伽利略(Galileo Galilci)著;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編.導讀; 戈革譯《關 於兩們新科學的對話》,臺北市 :大塊文化出版, 臺北縣(新莊市)2005。

22.黃光國,《科學哲學與創造力》,臺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出版 2002 。

23.曾孝明,《臺灣的知識經濟:困境與迷思》,臺北市,群學, 2001。

24.倪梁康,《胡賽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25.陳瑞文,《阿多諾美學論 : 評論,模擬與非同一性》,臺北縣;左岸出版,遠 足發行,2004(民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