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 兒童身心障礙團體Facebook設置情況

(一) 自閉症團體成立Facebook粉絲專頁比例最高

支持團體對兒童身心障礙家庭具有改善負面能量的功效(張英熙、吳珍,

2001),這些族群隨著網路科技的精進推出更細緻化 Facebook 工具,理想上期望 能達到超越的效益,從設置比例來看,明顯發現自閉症團體應用的最為廣泛。自 閉症是最複雜的發展障礙疾患,不易捉摸及預測的行為,帶給家長嚴重的不確定 感(李亭儀、羅鈞令,2000),透過積極參與對外團體以尋求紓壓解放和分享知 識,恰巧 Facebook 便利、免費、流行、互動、多元、聯外等特點,成為自閉症 團體新興的交流模式。

至於智能障礙的粉絲專頁數量是「不分類/無法分類」之外的第二位,社群 的數量受「智障」印象逐漸改觀而影響,有關的機構紛紛嘗試成立 Facebook 喚 醒社會關懷並連絡彼此友誼,此外,更與兒童智能障礙人口數最龐大有關連。除 發展遲緩團體外,其餘障礙類別的粉絲專頁數量並不踴躍,甚至沒有設立 Facebook 粉絲頁的情況。

(二) Facebook粉絲專頁多由機構成立且盡可能提供基本資訊

基金會或協會等正式立案單位雖說人力、經費也是缺乏,但擁有固定的支持

群、長期願景目標、權威聲望,成立 Facebook 粉絲專頁也較容易成功,所以目 前兒童身心障礙 Facebook 粉絲專頁大多附屬於機構的經營之下,由職員、社工、

幹部等工作人員管理,受人手、經營重心與資料是否公開等因素影響,每一個社 群填寫的基本資料欄程度不一,但盡可能提供完整的基本資訊包括成立宗旨、聯 絡資料及其他相關網站之網址,展現兒童身心障礙粉絲專頁代表「官方」或於官 方網站之外較具親和力的互動媒體,唯可加強 Logo 的使用來加深印象、識別、

正統性及凝聚力。

(三) 多數Facebook粉絲專頁經營正常,但更新維護仍有加強空間

2009 年 3 月起兒童身心障礙團體也開始了 Facebook 新服務模式,各個粉絲 專頁在經營上投入的心力、付出的資源及成本不太一致,其中超過九成五社群有 持續在發布訊息,讓版面不至於荒廢,但整體的平均更新頻率為 10.22 天,在講 求快速的資訊時代應有再進步的空間。至於每個粉絲專頁平均貢獻訊息量有 137.39 則,而且多由版主開啟新話題的情況較多,由於受到部分粉絲專頁管理者

「po 文」功能的關閉,除了訊息數量受阻外,也影響了版主發布訊息的比例,

因此社群管理和經營策略極為重要,應針對社群的定位、發布訊息時機、內容、

訪客發文權限等進行全面性規劃。

傳統網頁與公眾對話的機會較少,自從 Web2.0 的興盛,利用新興工具體現 網路溝通的新印象,尤其 Facebook 即時互動的特點,社群內容不再只由版主單 方面主動供應,而是經由主、客共同創造,雙方從對話中釐清需求並獲得更高滿 意度解答。已知吳富傑(2009)與莊宜軒(2012)研究結論,粉絲專頁上訊息的 更新頻率、數量、內容豐富性及寫作手法皆會影響粉絲人數和參與互動的意願。

反觀兒童身心障礙社群的當前現況,雖然經營地有聲有色,但仍有更努力活絡粉 絲專頁的使命。

其中研究較為正向的結果是發現在留言回應中訪客遺留足跡的比例比版主

回應多,代表訪客參與情況稍為明朗,顯示 Facebook 塗鴉牆上訊息因有留言功 能,提供暢通的訪客發言管道,但版主也須更在意訪客意見,要能及時給予反饋,

達到社群交流目的,而粉絲專頁上訊息的內容是經營成效關鍵,所以應以維護資 訊內容的品質和數量為首要任務,開創下一波成功的社群價值。

二、 兒童身心障礙團體Facebook訊息發布內容

(一) 發布內容以喚醒意識的訊息最多

兒童身心障礙 Facebook 粉絲專頁上提供的訊息類型共可分為九大項,如圖 4-2,其中以「喚醒意識」類型為主,強調希望能透過公開的呼籲和社群傳播的 力量,讓身心障礙弱勢族群能有更多讓大眾認識的機會。身心障礙族群的需求眾 多,從資訊、專業、服務、經濟到精神方面都可能需要協助,給他們實質幫助,

有如大海中的救生艇救他們脫離苦海,但實際上他們最大的期待反而只是最簡單 的心願─喚起社會的觀點。有了概念的養成,了解到他們雖然「不一樣」,但更 有值得關懷及重視的部分,主動給予幫忙的力量自然就能強壯,所以在 Facebook 改變人類生活習慣的同時,作為訊息傳遞的公眾媒體,兒童身心障礙社群的導入 利用吸引群眾目光的機會,把握公關行銷的原則,透過塗鴉牆訊息內容將身心障 礙團體訴求推向高峰。

(二) 主動提供的社會支持以資訊性內容為最

本研究中的「社會支持」是不用經過其他人的要求就主動提供協助,有別於

「尋求支援」項目須經過發布求救訊息來了解所需內容,才能給予相關幫忙。從 訊息發布類型的數量得知,幾乎都是自動提供社會支持的情況較多,顯示這些社 群成員間自動自發的支持力量很充足,讓兒童身心障礙團體時刻充滿溫暖的希 望,而且社群成員更不會因不好意思啟齒或不知怎麼開口而失去社群的協助,不 過卻容易淪為主觀的意見,因為提供的社會支持是單方認為的需求,未必已解決 成員真正的期待。

不管是心理歷程或現實壓力,社會支持能帶給身心障礙團體有效地紓解,從 粉絲專頁發布的訊息中看到這類的訊息所占比例不低,僅次於「喚醒意識」類,

其中包含了情感性、資訊性及工具性社會支持,又以資訊性為最,提供了實質的 知識、訊息以用於解決問題之上,其次為情緒性支持,透過訊息的發布撫慰心理 層面,至於塗鴉牆上提供的工具性支持最少。影響資訊類型的比例與 Facebook 支援網址分享的功能有關,發訊者在發布訊息時直接張貼網址就可以將其他網路 上資訊發表在粉絲專頁塗鴉牆上,並有部分預覽的特色,無須逐字輸入,提升資 訊傳播效益。

在過去有不少文獻針對身心障礙團體進行社會支持內容的研究,受到研究對 象、工具、障礙類別差異導致結果並無定論,當中汪俐君(2003)是以學前身心 障礙兒為研究對象,其發現獲得的社會支持順序依次為情緒型、資訊性及工具 性,雖與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最為接近,但研究結果卻不盡相同,表示使用 Facebook 媒介會影響成員提供社會支持的動態。

(三) 體現消費者健康資訊的特徵與重要性

人們健康意識抬頭,透過主動尋求資訊來庇護健康,尤其身心障礙者常有其 他併發症,因此需要更重視健康照護及醫療保健,若加上頑疾及慢性病的折磨,

往往對健康資訊的需求更高(Deering et al.,1996)。在粉絲專頁上資訊性社會支持 內容最是豐富的,當中有關消費者健康資訊的內容大約占一半左右,透過兒童身 心障礙 Facebook 粉絲專頁發布之訊息可了解到其中有關消費者健康資訊的內容 涵蓋醫療照護資訊、藥物資訊、醫療提供者資訊、保健資訊、保險資訊,甚至是 提到醫病關係、輔具介紹和相關統計等資訊。

透過研究,整理出兒童身心障礙 Facebook 網路社群在健康交流的重要性:

1. 提升醫療照護:有研究指出年齡越小、障礙程度越高的身心障礙兒童對於醫 療照護需求越高(林金定、林雅雯、嚴嘉楓、吳佳玲、卓妙如,2004),而

粉絲專頁上醫療照護資訊內容特別豐富多元,對身心障礙兒童主要照顧者來 說提供了更深入了解疾病、徵狀、進而學習如何照料及協助復健治療等資 訊,這方面資訊提供的越多,越有可能幫助身心障礙兒童盡快脫離疾病的纏 身。

2. 促進健康:「沒病強身」的保健資訊適用於所有人,身心障礙兒童原本身體 就較為孱弱,透過保健資訊的加持,往健康一步步靠近,而其照顧者、家長、

親友是支撐障礙兒動力的來源,對於身體健康的維護應要多加保養,因此,

Facebook 粉絲專頁保健資訊以明顯的動態方式發布,提醒大眾該重視自己 身體、增長健康知識、預防疾病,並關心身邊親朋好友健康處置,有促進健 康的重大意義。

3. 安心就醫:身心障礙兒童的出生帶給整個家庭後續的心理、經濟壓力,未來 就醫診療是條漫長的道路,都希望遇到優良醫療單位和專業醫師,慎選醫術 高明、親切服務、視病如親的醫療提供者,而社群成員擁有較相似背景或相 同關懷目標,自然在提供消費者健康資訊時能以同理及同角度提供訊息,甚 至以個人經驗、親身經歷分享給其他成員,經由社群成員推薦的資訊較具信 任感和說服力,能有效降低家長們無所適從的徬徨感,促成醫療決策,幫助 身心障礙兒童順利就醫。

4. 請領保險:家有身心障礙兒等於加深家庭的經濟重擔,對於各式保險的補 助、減免時常會有這方面的需求,而這些資訊散落在政府單位、社福機構、

保險公司,甚至是網路媒體,對蠟燭多頭燒的家長們要到處蒐集資料倍感精 疲力竭,Facebook 粉絲專頁適時地提供多樣化保險請領規定、申請辦法等 資訊,並貼心提醒大眾在期限內提出申請,將資訊帶入生活,幫助家長們理 解繁複的保險申請流程。

5. 安全用藥:在兒童身心障礙 Facebook 粉絲專頁發布藥物方面的資訊並不廣

泛,可能原因與藥品分為需要處方箋及不需處方箋兩種大層面,使用不當容 易牽扯法律問題,因此在主動發布的訊息中並不強調這方面資訊的供應,轉

泛,可能原因與藥品分為需要處方箋及不需處方箋兩種大層面,使用不當容 易牽扯法律問題,因此在主動發布的訊息中並不強調這方面資訊的供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