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此節先將國小六年級學生的因數與倍數迷思概念類型做統整,接著提出補救 教學的結果,最後說明補救教學的省思。

一、因數與倍數迷思概念之類型

本研究所實施的因數與倍數前測發現,現在的學生在因數與倍數上普遍存在 的迷思概念相關統整如下:

(一)無法判別一數是否為質數

質數與合數是質因數與質因數分解中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學生常常會誤認 1 是質數,因不了解質數的定義;或是無法判別一數是否為質數,於找出正確的 因數方面有困難;另外有的學生對於質數與合數的概念會混淆不清等等。

(二)質因數分解時漏寫質數

於此概念中學生最常見的錯誤是於質因數分解時漏寫質數,如寫出 28 的質 因數分解,有的學生就會寫成 28=2×7,少寫質因數 2,為了澄清此迷思概念可 以利用樹狀圖,藉由圖像表徵之方式來加強學生學習的印象。

(三)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文字應用題理解困難

學生對於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概念會互相混淆,如求出 32,24 的最小 公倍數,有的學生將答案誤認為求出最大公因數,其餘大部分學生皆有計算錯誤 的問題;此外對於文字應用題上仍有理解困難,如老師將班上的同學分組玩遊戲,

每 6 人分 1 組,或每 9 人分 1 組,都剛好可以分完,請問班上同學最少有幾人?

有的學生會因為看不懂題目而亂作答,有的學生則是選出最大公因數,皆因為題 意理解不清所造成的。

(四)無法判別兩數是否為質數及無法將分數化成最簡分數

先以互質的概念來說,學生錯誤的原因大都是不了解其意義,如:21 和 49 是否互質?21 和 49 的公因數有那些?有的學生會認為兩數互質,因沒有找到兩 數還有其他的公因數;有的學生可以辨別是互質,唯獨兩數的公因數漏寫 1,表 示題目所要求的並未看清楚。最簡分數需透過找出兩數的最大公因數之方法來解 決,若學生未能正確求出兩數的最大公因數,則無法將分數約最簡分數。

二、補救教學活動的成效

在此將整個補救教學的結果依四個概念來做說明:

(一)可判別一數是質數或合數

在這個迷思概念中,由前後測的比較來看 S2、S3 的迷思概念已澄清,表示 質數與合數的觀念清楚並能熟練;而 S1 仍有部分的迷思,如判別一數的 2 倍再 減 1 是否為合數?對於質數與合數之概念有時會混淆不清。針對 S1 於未來進行 之補救教學活動,除了藉由數學遊戲能增強質數與合數的觀念,可以利用生活化 的情境問題來讓其熟悉,並增加概念的意涵,如讓學生明白質數和合數的定義後,

再透過日常生活上的問題來練習應用,相信學生的觀念會更明白。

(二)能正確寫出質因數分解式子

從前後測的比較來看 S1 的觀念進步很多,表示迷思概念已澄清;而 S2 有少 部分的迷思未能釐清,如寫出 70 的質因數分解,表示於較大數值做質因數分解

上有困難;從 S3 的課堂學習單中得知雖然沒有太大的問題,但由後測顯示於質 因數方面仍有些迷思,如判別 42 的質因數,因將 1 判別誤為質因數,表示對質 因數的定義仍未完全了解。針對 S2 及 S3 在未來補救教學活動裡,可先澄清其於 質數、合數方面的原有的迷思概念,再加強質因數的觀念,利用樹狀圖之圖像法 來說明質因數分解的由來,最後再學習短除法之方式正確寫出質因數分解的式子;

雖然有時學生不免會粗心以致寫錯答案,提醒其一步一步仔細檢查,並多多練習,

自然而然就能熟練。

(三)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文字應用題題意理解不清

不論從課堂學習單或前後測的對照,發現 S1、S2、S3 三人仍存有這方面的 迷思概念,尤其以 S2 的迷思更為嚴重,如未能求出兩數的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 倍數,表示其對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仍不了解。從課堂學習單得知 S1、S2 對於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之觀念互相混淆,S3 的心智圖因觀念粗心 錯置;而後測部分雖然 S1 和 S3 有進步,不過經由訪談後發現有些迷思概念仍未 釐清,如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之解題,因看不懂題目的意思而隨意作答。針 對三人於未來進行補救教學之活動,除了設計學生常見的錯誤類型當做補救教學 的教材內容,於建議修正後的教學流程也加入了一些文字應用題,讓學生能夠透 過老師一步步的指導能夠澄清其迷思概念,希望學生能融會貫通,從錯誤中學到 正確的經驗。

(四)無法判別兩數是否互質與將分數化成最簡分數

從 S1、S2、S3 的課堂學習單及數學心智圖的結果可知三人對於互質與最簡 分數的概念大致清楚;但經由前後測發現只有 S3 的表現稍微有進步,而 S1 及 S2 其迷思概念仍未澄清,如無法判別 24、49 是否為互質、及未能判別一分數是 否為最簡分數,表示對其觀念仍不夠熟悉了解。於未來進行之補救教學中,針對 三人存有的迷思概念,設計相關的題型,在解題的過程中釐清其錯誤的觀念;於 建議修正後的教學活動也更改題型之數字,希望學生藉由熟悉簡單的數字來理解

三、補救教學活動之省思

實施補救教學後,透過教學者本身自我的省思,審視教學活動有無需要修改 的地方,希望能做為未來教學的依據,另外也可提供其他教學者在實施相關課程 時當參考,以下將從四個方面來說明:

(一)適切的教具與數學遊戲提升學生理解基本概念的能力

因數與倍數的單元大都為抽象的概念,因此藉由圖像表徵之方式,會讓數學 概念更具體地呈現,而透過數學遊戲和學生互動,讓學習數學不致枯燥無聊反而 更能活潑有趣;學生喜歡利用具體物操作的活動與遊戲競賽的方式,不僅從中可 以輕鬆的得到立即的回饋,也能加強該有的基本概念。

(二)運用數學心智圖統整學生的想法

在數學的補救教學過程中,數學心智圖是很重要的工具,學生於教學後可以 將所學到的知識透過圖像與文字記錄下來,一方面可以複習老師特別強調的觀念,

一方面也可以回想並練習做重點筆記,也可以了解自己於哪些地方還有問題,希 望學生能夠自我反省與檢討。老師也可以從學生的數學心智圖中了解其學習的過 程及存在的問題,並於下次教學時先進行觀念的複習與檢討改進,幫助學生早日 澄清迷思概念。

(三)教師日誌與觀察記錄表提供教學反思與往後研究的參考

教師日誌與觀察記錄表是本研究重要的研究工具,從中可以省思研究者的教 學方式與教學內容是否需要微調與修正。觀察記錄表能清楚地呈現每次的教學活 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情形,教師日誌是進行每個單元後的教學省思與記錄 學生的迷思概念,因此藉由這兩種工具能夠增進研究者的教學能力並提供日後教 學之參考。

(四)教育部「國民小學數學科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容」試行版之補救教學心 得

本研究前測試題卷、後測試題卷與補救教學活動內容皆參考教育部提供之

「國民小學數學科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容」試行版來進行編製與教學設計;首先

依據六年級學生數學教材內容細項來編製前測卷,以了解學生於因數與倍數中有 哪些迷思概念;再針對數學基本學習內容、初階概念以及前測之迷思概念整理編 寫成五個單元的補救教學活動;整個補救教學活動實施結束後,透過利用試行版 之數學教材內容的細項回頭檢核學生迷思概念是否澄清。整體來說發現學生於因 數與倍數單元確實有進步,也釐清其部份的迷思概念;教材內容之數學觀念由淺 入深,從基本概念引導至進階概念,教師搭起學習的鷹架一層一層地讓學生慢慢 熟悉進而理解,澄清原有的迷思概念,進而達成補救教學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