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節針對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彙整研究結果與討論內容,獲致以下結論:

壹、人權概念內容於 108〈公民與社會課綱〉中的配置方式 一、人權相關內容的數量:三代人權相關概念分配比例與 99〈公民

與社會課綱〉相近,以第一代人權概念分配最多

比較108〈公民與社會課綱〉與 99〈公民與社會課綱〉的人權相關內容項目,

無論是數量或建議教學節數上,皆以第一代人權涵蓋者為最多。這樣的比例差異,

應與基本權涵蓋的內涵和臺灣民主化歷程發展有關。首先,第一代人權所包括的 內涵本就相當廣泛,我國憲法中與第一代人權相關的條文,也占了特別基本權的 多數。其次,我國的民主發展至今不過四十多年,相比於歐美民主國家,其發展 歷程相對短暫。這樣的歷史脈絡,亦顯現在臺灣目前的民主化成果,是以第一代 人權內涵有關者為主。準此,第二、三代人權有關的項目在未來的公民與社會課 綱中,尚可持續探討。

118

二、人權相關內容的條目與實質內涵:凸顯群體身分、重視勞動與 社會安全、關注媒體與社會不平等現象

(一)標誌出不同群體,以及因群體位置和處境所衍生的不平等現象

相對於99〈公民與社會課綱〉,108〈公民與社會課綱〉中更細緻的標舉出不 同群體身分,同時關注這些群體身分如何影響群體成員的社會位置與社會處境。

據此,108〈公民與社會課綱〉對不同群體身分的凸顯,較為接近多元文化主義重 視不同群體及成員處境的教育目標。

(二)凸顯原住民族的身分和權利

108〈公民與社會課綱〉中,在不同主題對於原住民族群體身分和權利的強調,

於99〈公民與社會課綱〉並未出現。這樣的配置,可看出課綱設計者期望學生重 視、探討原住民族身分、權利與社會處境的企圖,也有助於學生認識和理解自身、

同學與社會其他成員所屬群體與個人間的連結,並進一步肯認自己與他人所屬的 群體,以及思考不同群體面臨的社會處境對成員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三)將勞動參與和權益及社會安全列為必修課程,重視勞工地位、政府職責 與制度設計的思考

108〈公民與社會課綱〉將原屬 99〈公民與社會課綱〉選修範圍的勞動參與 和權益與社會安全內容,調整為必修課程,顯示課綱設計者認為此兩項主題應是 所有學生均應接觸和理解的。同時,108〈公民與社會課綱〉強調「勞動權益」一 詞,也重視政府於促進勞動權益中所負有的責任。

(四)增加媒體與科技不平等現象的討論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與媒體發展,108〈公民與社會課綱〉中,增加了媒體與 科技不平等現象的討論,以回應兩項主題所衍生的平等權、言論自由等問題。然 而,108〈公民與社會課綱〉並未提及政府面對媒體和科技不平等現象所應扮演的 角色與作為,以及相關作為是否可能侵害言論自由或造成新的不平等之討論。

119

貳、人權概念內容於教科書中的論述方式

教科書中有關人權概念的論述,在內容方面有「呈現權利推演過程」、「標舉 出不同群體身分」、「強調國家保障人權責任」、「凸顯現象背後的結構性因素」等 特色;在表達、呈現方式上,則具「使用實例促進理解」及「訴諸情感而非教條 式說理」之特點。

一、呈現權利推演過程

衡諸教科書中關於人權概念內容的論述方式,其呈現了人權主體與內涵、平 等權利、基本權利保障與限制、勞動權利等權利的推演過程,此舉不僅可使學生 理解人權的普世性,亦能經由學生對人權內涵的理解與實踐,改變學校行政單位、

教師和家長對於人權的誤解和反感。

二、標舉出不同群體身分,但較缺乏新住民群體身分與權益的討論

回應 108〈公民與社會課綱〉對於群體身分和群體處境的重視,教科書中呈 現了特定群體身分所面臨的社會處境,也凸顯原住民族集體權利與自治議題。然 而,臺灣的新住民成員日益增加,但侵害移工勞動權益、忽略或貶抑移工原有文 化事件時有所聞,顯示社會對新住民原有文化和社會處境的認識與尊重,仍嫌不 足。惟目前教科書中對新住民群體的身分和社會處境討論,明顯較原住民族為少,

此為往後教科書編纂時可增加討論的部分。

三、強調國家保障人權責任,但缺乏國家侵害人權事例的陳述

教科書中,分別自「消極避免國家侵犯人民權利」與「積極促進人民權利實 現」兩個面向,闡述國家保障人權的責任。但在教科書內容中,較缺乏國家侵害 人權的實例說明,學生便難由此了解限制國家全力與保障人民權利等人權內涵的

120

必要性。因此,增加對人權侵害事例的討論,亦是未來教科書編纂時可考慮的面 向。

四、凸顯現象背後的結構性因素

由於各種權利侵害的社會現象僅是表徵,背後所隱含的制度和結構,才是導 致現象出現的原因,故教科書自「社會規範與結構對群體處境的影響」、「社會規 範與結構對勞動參與的影響」、「社會與國際政治經濟結構對其他面向的影響」等 面向切入,引導學生覺察人權侵害現象背後的社會結構如何產生和運作,進一步 針對結構思考可能的解決方案。

五、使用實例促進理解

自教材設計的角度而言,教科書中透過「使用單一實例貫串繁複的概念或程 序」、「使用重大、具代表性的實例進行說明」、「使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進行說 明」等方式,可協助學生理解、統整較複雜的保障人權途徑,並藉由具代表性和 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引導學生覺察與關注生活周遭的人權議題。

六、訴諸情感而非教條式說理

教科書中,利用人權相關事例的文字敘述,營造學生與例中主體的「同體共 感」,藉由學生因事例所產生的情感,進一步引領其思考事例主角所遭遇的不利 處境,體會人權價值的重要性和意義,並探討可能的解決方案。從學習效果層面 觀之,相較於教條式說理,此種訴諸情感的內容設計,更能讓學生融入事例情境 進行思考,進而體認人權內涵的意義與價值,促進人權教育情意層面乃至行動層 面目標的達成。

121

參、人權概念內容於教科書中的論述方式與探究學習目標的 呼應情形

因問題建構是引導探究學習的首要步驟,故本研究分別針對各版本教科書中 人權相關概念的提問,進行統計與質性分析。在三版本、共六冊的教科書中,計 有 608 個與人權概念有關的提問,平均每一課有 14 則提問。此數目顯示了教科 書期望呼應108〈公民與社會課綱〉探究學習宗旨的企圖。

在針對提問的質性分析方面,教科書中的提問多屬開放式、無固定答案的問 題類型,並透過人權相關的議題和文章閱讀,引導學生連結課程概念與議題事件,

再形成自身的看法和判斷。這樣的提問設計,有助於學生對人權內涵與知識的理 解,以及促進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目標。然而,教科書中提供兩難或衝突情境的 提問,僅占所有人權概念相關提問的 5%,學生因此將較缺乏釐清自身觀點和信 念、乃至挑戰自己的價值觀,進而深入體認人權內涵與價值,以及訓練自身思辨 能力的機會。此外,教科書中亦較缺乏引導、鼓勵學生彼此分享看法,產生具體 行動的提問,學生也缺少了分享觀點、發想與設計人權行動方案和策略的練習契 機。

綜合分析結果,教科書中人權概念相關內容的論述方式,可協助學生在知識 層面上,理解人權概念的內涵。而教科書中的提問,足以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

並使用課程提及的概念和工具,以及實例和閱讀素材提供的資訊,作為探討問題 的基礎。然而,教科書內容的論述方式和提問,較缺乏引導學生互相交流意見、

觀點,並在獲知不同觀點後,規劃具體人權行動的可能。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