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9

第五章 結論

綜合上述可以發現,我國目前網路無障礙之發展比起過去雖有進步,惟與歐 美相較,無論是法制、文化或整體社會氛圍,皆處於起步階段。關於法制部分,

我國法對於網路無障礙之保護方式,乃針對網路特定功能(如通訊、接觸資訊等)

而為保障,且相關規定散落於不同法規之中。而我國對於「無障礙設施」、「無障 礙空間」之概念,明顯僅限於實體而未擴及虛擬,法規設有強制遵守義務者亦限 於實體建築或交通設施,而無擴展至虛擬網路環境。此外,我國設有無障礙網站 之認證制度,然須強制符合者僅限於公部門網站,民間私部門之部分,則為鼓勵 而不強制使其負擔網路無障礙之義務,如此將不利於網路無障礙之風氣與觀念建 立。

我國若要形塑某種普遍能被大眾接受之價值觀,包含對網路無障礙之重視,

以及讓大眾認知到身障數位權利之重要性,全盤移植國外做法或透過訴訟手段挑 戰舊有典範,並非唯一辦法,各國法律文化不同,加上我國又是中小企業居多,

在法規制度與國民價值觀尚未發展成熟之時,以衝撞之方式迫使產業界劇烈改 變,或仿照美國之作法大量對「網路無障礙不合格」的營業單位提起訴訟,不盡 然能達到正面效果,因此也可考慮採取商業利誘之方式,全球化之時代,網路相 關產業(通訊、商業、電子科技等),向外發展之經營策略越來越普遍,而若某 國對於進口產品有無障礙之規格限制,則相關業者若要於該國發展,勢必努力促 使自家產品符合該國之進口條件,本研究認為,讓國內相關業者意識到遵守網路 無障礙之規範將帶來更多效益,不失為一個推動網路無障礙之做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0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一) 書籍

1. 王志弘編譯,公共空間的私人用途、觀看城市、社會運動與資訊城市,空間 與社會理論翻譯文選,1995 年。

2. 王育瑜譯、Carroll, Rev. Thomas J. 著,迎接視茫茫世界:盲的意義、影響及 面對,1998 年。

3. 古偉瀛,歷史的轉捩點,2006 年 11 月,頁 261。

4. 田蒙潔、劉王賓,無障礙環境設計與施工實務,2010 年 3 月(2 版),頁 1-5。

5. 李永昌,國中小視障學生大字體課本使用現況及效果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

2000 年 7 月,頁 11。

6. 邱滿艷、林洺秀,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研究(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 生研究所 103 年度研究計畫 ILOSH103-R334),2015 年 4 月,頁 1、42-47。

7. 章忠信,美國就科技保護措施豁免情形發布之資訊及其實務現況資訊蒐集 案,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一○一年度委託案,2013 年 4 月 30 日。

8. 章忠信,身心障礙者使用數位化圖書資訊特殊版本相關規範之研究,國立臺 灣圖書館 104 年度委託研究案,2015 年 6 月 25 日,頁 1。

9. 章忠信,視障者使用電子化圖書資訊特殊版本相關規範之研究,國立臺灣圖 書館 103 年度委託研究案,2014 年 11 月 28 日,頁 5、7、11。

10.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2011 年(3 版)。

11. 葉茂林,著作權案例彙編―視聽著作篇,2006 年 8 月(2 版),頁 25。

12. 蔡 蕙 芳 , 資 訊 生 產 過 程 中 之 資 訊 法 , 專 書 第 二 章 , 2004 年 10 月 , http://nchuir.lib.nchu.edu.tw/handle/309270000/63211,頁 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1

13. 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成功策略教戰手冊,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及特定對 象就業組)出版,2014 年 12 月 12 日,頁 12-13、16。

14. 無障礙生活環境專題報告,衛生福利部(立法院第 8 屆第 8 會期:社會福利 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 10 次全體委員會議),2015 年 11 月 2 日,頁 1。

15. 101 年非認知功能身心障礙者數位機會與數位生活需求調查報告,行政院研 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單位)、聯合行銷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單位), 2012 年 10 月,頁 12。

16. 104 年身心障礙者數位機會與數位生活需求調查,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單 位)、聯合行銷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單位),2015 年 12 月,頁 33、73-74。

17. 103 年度就業市場資訊蒐集分析服務案―五項就業關聯性高之重點產業研 析報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委託單位)、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執 行單位),2012 年 12 月 22 日,頁 15。

(二) 期刊論文

1. 王政彥,「從『實體社區』到『虛擬社群』的成人學習探究取向」,成人及終 身教育,第 1 卷。

2. 李姿瑩,「美國網路無障礙法制及實務推動爭議研析」,科技法律透析,第 26 卷第 11 期,2014 年 11 月,頁 25-27。

3. 李姿瑩,「歐盟推動『公部門機關網站可及性指令』以保障數位人權」,科技 法律透析,第 26 卷第 8 期,2014 年 8 月,頁 2-3。

4. 李姿瑩,「私部門無障礙網站法治推動衍生法律問題―以美國司法實務為 例」,科技法律透析,第 28 卷第 5 期,2016 年 5 月,頁 36、41。

5. 李貴連、陳俊宏、嚴貞,「『五感』設計模式之建構初探—以食品包裝設計為 例」,科技學刊,第 17 卷人文社會學類第 2 期,2008 年,頁 15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2

6. 吳全峰、黃文鴻,「醫療人權之發展與權利體系」,月旦法學雜誌,第 148 期,

2007 年 9 月,頁 129-130。

7. 吳方彣、賴紀廷、溫伊梵、林育伶、張千惠、張智凱,「視覺障礙者英文聽 力輔助學習工具開發與系統易用性評估」,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

第 10 卷 4 期,2014 年 12 月。

8. 邱美虹、唐尉天,「行動科技、擴增實境與 3D 實驗影片教學:行動科技與擴 增實境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臺灣化學教育,第 3 期,2014 年 9 月,

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3091。

9. 邱滿艷,「我國視覺障礙者生活重建服務現況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 150 期,2015 年 6 月,頁 165。

10. 林慶仁,「探討視障者利用圖書館的現況與展望」,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第 6 卷第 2 期,2010 年 4 月,頁 19。

11. 林宗弘,「非關上網?臺灣的數位落差與網路使用的社會後果」,台灣社會學,

第 24 卷,2012 年 12 月,頁 57。

12. 林豐政、李芊芊,「數位落差、數位機會與數位包容之關聯性研究」,圖書資 訊學研究,第 9 卷第 2 期,2015 年 6 月,頁 4。

13. 林巧敏,「公共圖書館提供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問題之探討」,大學圖書館,第 20 卷第 2 期,2016 年 9 月。

14. 孫迺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與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適 用問題初探」,萬國法律,第 204 期,2015 年 12 月,頁 13。

15. 孫迺翊,「無障礙/可及性、合理調整與平等不歧視原則:從身心障礙者權利 公約檢視我國憲法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之平等原則內涵」,臺大法學論 叢,第 45 卷特刊,2016 年 11 月,頁 1219。

16. 陳明聰、官怡君、林妤芳,「網路學習資源網站資訊可及性評估之研究」,特 殊教育研究學刊,26 期,2004 年 3 月,頁 4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17. 陳怡佩,「視覺障礙兒童及青少年的資訊需求」,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第 2 卷第 3 期,2006 年 7 月,頁 32、37。

18. 陳聰富,「醫療法:病人醫療人權的實踐議題(第一講)」,月旦法學教室,

第 64 期,2008 年 2 月,頁 33-47。

19. 陳志宇,「由美國『二十一世紀通訊與視訊接取無障礙法』談無障礙通訊傳 播環境之建立」,科技法律透析,2011 年 7 月,頁 13-17。

20. 章忠信,「數位化圖書館與著作權法之修正―以美國著作權法為例」,智慧財 產權月刊,61 期,2004 年 1 月,頁 28。

21. 張家彬,「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之探討」,圖書與資訊學刊,第 58 卷,2006 年 8 月,頁 71。

22. 張恆豪,「特殊教育與障礙社會學:一個理論的反省」,教育與社會研究,第 13 期,2007 年月,頁 71-94。

23. 張博雅、林珊如,「從意義建構取向探討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之視障服 務」,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第 47 卷第 3 期,2010 年,頁 286-287。

24. 許小慧、張博昌,「入門網站將死--虛擬社群的現在與未來」,網際先鋒,第 68 期,2000 年 1 月,頁 105-106。

25. 黃少華,「論網路空間的社會特性」,蘭州大學學報(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第 31 卷第 3 期,2003 年 5 月。

26. 黃志雯,「美國資通訊設備無障礙使用計畫趨勢觀察」,科技法律透析,2014 年 1 月,第 26 卷第 1 期,頁 6-7。

27. 黃舒芃,「國際及區域人權公約在憲法解釋中扮演的角色」,臺灣民主季刊,

第 13 卷第 1 期,2016 年 3 月,頁 87。

28. 曾思瑜,「從『無障礙設計』到『通用設計』-美日兩國無障礙環境理念變 遷與發展過程」,設計學報,第 8 卷第 2 期,2003 年 4 月 12 日,頁 58。

29. 馮震宇,「論美國 DMCA 反規避條款之規定與檢討」,智慧財產權 31 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4

2001 年 7 月,頁 45。

30. 楊雅惠、彭佳玲,「我國數位落差縮減成效評估研究」,資訊社會研究,2015 年 7 月,頁 29。

31. 溫嘉榮、楊榮宗、許麗玲,「校園數位落差因應策略分析之研究」,高雄師大 學報,第 17 期,2004 年 12 月,頁 314。

32. 葉俊榮,「台灣數位落差的現狀與政策」,研考雙月刊,第 30 卷 1 期,2006 年 2 月。

33. 鄭如雯,「數位落差與其教育因應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第 56 卷,2008 年 7 月,頁 83。

34. 劉燕青,「『網路空間』的控制邏輯」,資訊社會研究,第五卷,2003 年 7 月,

頁 284。

35. 劉定基,「國際人權公約內國法化對司法實務的影響―以行政法院裁判為觀 察中心」,法令月刊,第 67 卷第 10 期,2016 年 10 月,頁 84、97。

36. 賴文智,「圖書館與著作權法」,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第 20 期,2011 年 11 月,頁 20。

37. 賴阿福,「數位學習科技新趨勢」,T&D 飛訊,第 215 期,2016 年 2 月 1 日,

頁 5、7。

38. 謝清俊,「資訊的性質」,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刊物,第 4 卷第 9 期,

2005 年 9 月 1 日。

(三) 學位論文

1. 王詩齡,「分析大型線上社交網絡之群集關係及個人與各群集建立關係的機 率―以 Facebook 為例」,2010 年 6 月,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頁 1。

2. 李秉宏,「身心障礙者接觸資訊相關法制之研究〜以接觸著作內容相關規範 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系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碩士論文,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5

1、10-12、64。

3. 周亞蒨,「論無障礙空間作為公法上權利:釋字第 469 號解釋四個批判下之 反思」,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年 9 月,頁 9-10。

4. 陳雅文,「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與文學院教師資訊尋求行為之調查研究」,國 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年 6 月,頁 9。

5. 張建智,「基於 Web2.0 的道教互動學習社群建置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 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 年 6 月,頁 2。

6. 劉昌傑,「以社會認知理論與社會交換理論探討台灣地區虛擬社群參與及社 群意識凝聚之研究」,2013 年 7 月,中華大學碩士論文,頁 7。

(四) 論文集、研討會之論文

1. 朱建英、林小玲、陳昭蓉,「視覺障礙兒童之鑑定與實務分析」,收於特殊教 育叢書―特殊教育教學與趨勢,2005 年,頁 16-17。

2. 章忠信,「視障者接觸著作之合理使用規定及其實務」,收於 2014 智慧財產 權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會議論文集,2014 年 6 月 20 日,頁 3、6-7、12,

http://www.copyrightnote.org/paper/pa0078.pdf。

3. 焦興鎧,「美國最高法與身心障礙者就業歧視爭議之解決〜二○○二年庭期

3. 焦興鎧,「美國最高法與身心障礙者就業歧視爭議之解決〜二○○二年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