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根據前幾章的文獻探討、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成果,本章提出角色扮 演法應用於華語口語課之研究結論、研究貢獻及後續研究建議。本章第一 節為本研究之結論,第二節敘述研究貢獻與應用,第三節提出研究限制與 後續研究建議。

研究結論

本研究於開頭提出角色扮演應用於華語會話課的研究目的與研究問 題,經角色扮演法與問候語的文獻探討、角色扮演法教學設計、教學實施 與修正等過程,已達成本研究的研究目的。

第四章第二節呈現了 角色扮演應用於初級華語口語課之教學設計步 驟,第三節是角色扮演應用於初級華語口語課之教學活動流程,而第五章 中詳述本教學設計之實施概況作為教學設計適切之佐證,以下就本研究中 角色扮演法應用於問候語口語教學對學生的影響作一敘述。

一、本研究之角色扮演教學可讓學生演練不同情境的問候語使用。

本研究所設計之角色扮演教學活動可讓學生演練不同問候對象的稱呼 與問候語,也可營造不同的情境,練習在各式情境下的情境問候語;角色 扮演也可模擬不同的場景,像是餐廳、醫院、辦公室等地方,根據陳怡卉

(2012)對四本華語教材中問候語的出現場景做的統計發現,大多的情境 都在學校、路上等地方,缺乏工作場合的場景,而本研究的角色扮演活動 正可讓學生演練新的角色、新的對象和新的情境,作為真實生活的彩排

(Labousse,1987)。經過這樣的「彩排」,學生能認識對不同對象、在不 同場合、不同情境下,什麼樣的問候語是合宜的,能了解在哪裡、對什麼 人要說什麼話。

從教學實施後測驗結果也可看出,上過角色扮演問候語口語課的學生 能在測驗中依據對象與情境選出符合華語問候習慣的稱呼和問候語,且能 從新的對話中判斷角色關係、地點與情境;而未上過角色扮演問候語口語 課的學生則在測驗中表現較差,較難依據對象與情境選出合適的問候語。

二、本研究之角色扮演教學可使學生習得接近真實的問候語對話。

在尋找合適教學材料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許多現有華語教材的錄影 帶或多媒體教材中的問候語都相當不自然,不太符合母語者的問候習慣。

研究者將上述多媒體影片播放給其他華語系研究生觀看時,眾人都表示那 樣的問候語不符合一般使用的習慣,給非華語系學生看時,也得到同樣的 回應,多數人都表示影片中的問候語不但尷尬不自然,還顯得有些好笑,

研究者擔心使用這類的教材無法提供學生接近真實問候對話的模式。

為了達到角色扮演法訓練學生面對自然的言語交際的能力

(Labousse,1987)讓學生能以最接近真實的對話進行角色扮演,本研究 以華語偶像劇片段為教學材料,而非教材提供的錄影帶或其他多媒體教 材,而在教學實施中也發現這樣的教學活動與教材能使學生習得自然口語 的對話模式與內容,因學生在課堂所扮演的即是接近真實口語的語言,此 外,當學生編寫角色扮演對話中遇到問題時,研究者也盡量提供接近母語 者的用語,讓他們練習接近自然口語的對話。

三、本研究之角色扮演教學可讓學生演練問候語的肢體動作

本教學設計用對話影片讓學生觀察劇中各角色的表情與肢體動作,介 紹、討論後再讓學生實際演練,並運用在新的角色與情境中。透過角色扮 演活動,學生不僅可演練問候語的口語,更可加入表情、手勢、肢體動 作,甚至眼神接觸、身體距離等其他非語言部分,尤其當學生來自與中華 文化差異較大的國家時,更需這方面的練習,幫助學生能更合宜、得體的 使用華語溝通。一般的華語口語課較難讓學生練習到這部分,若只靠教師 口頭講述,學生可能了解但不知如何應用,角色扮演法即能補足這部分,

在課堂上教師介紹並帶領學生討論,之後在特定情境中進行扮演,如此一 來,學生可立即應用所學,在未來遇到相似情境時,也較能善加應用。

四、本研究之角色扮演對話編寫活動可幫助學生將新學的生詞與句型 應用於對話中。

研究者分析學生對話編寫成果後發現,此一教學活動提供學生良好的 語言應用機會,參與教學實施的學生皆能將新學的生詞與句型應用於對話 編寫中,不僅如此,透過反覆練習與上台扮演,能讓生詞與句型的發音、

意思與使用情境一併習得,使學生更能活用課堂之所學。正如 Hines

(1987)所言,學生有越多用英語生詞和語調對話的經驗,就越容易在教 室外與其他人對話,這經驗也將使生詞和句型結構能夠擴展及精緻化。Liu

& Ding(2009)的角色扮演實施也支持了本研究的發現,其研究中發現,

70%的學生有意識地應用新學的生詞於角色扮演中,對新詞的記憶和應用 效果比單純練習來得好。

研究貢獻與應用

一、具體描寫角色扮演法應用過程

本研究將許多角色扮演的理論落實於教學實施中,並將教學過程具體 描寫出來,包括學生反應、角色扮演過程、師生互動情形,連同教學中所 遇到的問題。雖然研究者非經驗豐富的華語教師,教學設計與教學技巧都 尚待磨練,但仍期望本研究的教學實施可成為華語老師們進行角色扮演法 時的參考。

二、 提出角色扮演法應用於華語口語課之教學流程

本研究參考角色扮演法與問候語等文獻,設計了問候語角色扮演教 案,並根據教學實施成果作了許多修正,最後提出一套適用初級於華語口 語課的角色扮演法教學流程,華語教師可參考本研究之教案,調整成適合 的內容應用於課堂中。本研究教學對象為初級華語學習者,因此所設計的 教案較適合初級程度學生,華語教師在應用時可根據學生程度作教學流程 的調整。文獻指出中、高級以上的學生可作即興的角色扮演,或許可將教 學設計中第四節對話編寫的部分作修改,改為給學生一個開放式(open-ended)的情境,例如「說服父親允許自己自助出國旅遊」,先學生分為男 生一組、女生一組,男生扮演希望女兒放棄此念頭的父親,女生扮演想說 服父親的女兒,學生了解要演的角色身份與目的後開始角色扮演(Sato,

2001)。開放式的扮演活動能讓學生熟悉交疊和改變的會話主題(Di Pietro,1982),也能拓展學生的詞彙量,同時也是預演更複雜、更接近真 實會話實況的教學活動。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一、教學對象程度的限制

因本研究教學設計以問候語為例,對象為初級華語學習者,並未討論 到中級與高級華語學習者的教學設計,無法具體提供華語教師們教學設計 與實施成效;此外,目前大部分角色扮演相關文獻都是英語教學為研究對 象,建議後續可往中級與高級華語學習者的教學設計方向進行研究。

二、教學時間的限制

由於本教學設計是以「問候語」為扮演主題,因此僅設計四堂課的教 案,教學實施也僅四堂課 200 分鐘,無法確切得知長期運用角色扮演教學 的效果。蘇慧娟(2008)的實行了十二週,將近四個月,鄒玉卿、楊慶麟

(2007)的課室觀察也持續了三個月,建議後續研究可將教學實施的時間 延長至四周或八周,或是一個學期,長期觀察學生的學習成效和應用成 果。

三、研究方法設計限制

實施教學後測前,研究者僅於實施班進行角色扮演教學,儘管對照班 學生已上過新實用視聽華語第一冊,有基本的問候語語言知識,但因研究 者未於對照班實施一般教學,因此兩班學生的變項不只是有無實施角色扮 演教學,而是整個問候語教學。建議後續研究可有更好的教學實驗設計,

以確保研究變項僅在教學活動的差異上。

四、教學後測驗題目設計

第五章中,研究者的教學實施後測驗以紙筆測驗形式施測,測驗結果 經統計軟體分析後發現兩班學生的成績未達顯著差異,研究者認為,若改 以多元評量方式施測,可能更能測出學生經過教學後應用的成效,像是改 以口頭問答或新情境的扮演等實作評量方式,可能更能測出教學實施班與 非教學實施班對問候語使用的差異。建議後續研究在進行教學成效評估 時,可考慮採取多元的評量方式,除了紙筆測驗外,也可採用口頭問答或 實際操作等其他方式評量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Anderson, J. R. (1985).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Complications. (2nd ed.). New York: W.H. Freeman.

Birdwhistell, R. L. 1970. Kinesics and Context.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Bray, E. (2010). Doing role-play successfully in Japanese language classrooms. The language teacher, 34(2), 13-18.

Brown, H. D. (1994).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egents.

Brown, H. D. (200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4th.ed. White Plains, NY : Longman.

Byram, Michael & Fleming, Michael(Eds.).(1998). Language Learning i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Approaches Through Drama and Ethnography.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yram, Michael. (1997).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Philadelphia : Multilingual Matters.

Canale, M. & Swain, M. (1980).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 1-47.

Canale, M. (1983). Fro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Pedagogy. In Richards, J.C. and Schmidt, R. ed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London: Longman.

Chang, Y. & Su, P. (2002). The Effects of Drama Methodology on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Or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National Tainan Teacher College, 36, 97-124.

Christensen, M. B. (2006). 你好 and Greeting Strategies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41(3), 19-34.

Crookall, D. & Oxford, R. L. (1990). Linking Language Learning and

Simulation/Game. In Crookall, D. & Oxford, R. L. (Eds.), Simulation, Gam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3-29. New York: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Damon, L. (1986) Culture Learning: the Fifth Dimens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Di Pietro, R. J.(1982). The Open-Ended Scenario: A New Approach to Conversation.

TESOL Quarterly, 16(1), 15-20.

Dickinson, L. (1981). ‘Have you got Mr. Bun the baker?’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use of games, role play, and simulation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35 (4), 381-384.

Donahue, M., & Parsons, A. H.(1982). The Use of Role play to Overcome Cultural Fatigue. TESOL Quarterly, 16(3), 359-365.

Duranti, A.(1997). A universal and culture-specific properties of greetings, 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7), 67.

Firth, J. R.(1972) Verbal and Bodily Ritual of Greeting and Parting. J. S.

LaFontaine(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Ritual. 29-30

Gagne, E.D., Yekovich, C.W., & Yekovich, F.R.(1998).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Gagne, E.D., Yekovich, C.W., & Yekovich, F.R.(1998).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