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角色扮演教學內容--問候語

五、 英漢問候語的對比分析研究

本研究的教學對象來自許多不同國家,而每一個國家的問候語文化皆 不相同,但礙於研究者之能力限制,無法一一將各國之問候語作比較分 析,因此僅以英語為例,介紹英漢問候語對比之相關研究。

英語文化和漢語文化有各自的交際規則,這些規則引導人與人之間的 交流;有時人們會將自己母語文化交際方式遷移至跨文化交際中,結果產 生了誤解或衝突。因此,通過問候語的跨文化對比,能更深入分析英語和 漢語問候語各方面的差異,成為問候語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

英漢問候文化的不同時常造成文化衝突,畢繼萬(1997)認為英漢問 候語的根本差異在於,漢語問候語重在關切和尊敬,而英語則重在問候。

其具體差異如下:

1. 英語沒有稱呼問候語,只有漢語才有。

2. 以「祝願」6的方式問候在英語中很常見,但鮮少出現在漢語問候 語中。

3. 英語的問候語格式較固定,內容簡單,不包含具體信息,重在表 達禮貌,適用的對象和場合較廣泛。漢語的問候語類型較多,大 多涉及對方的起居寒暖,重在表達親切和關心。

而錢厚生(1996)分析其於教科書、電視與廣播節目及日常會話中蒐 集的語料,發現英漢問候語在內容、句子結構和人稱代詞的使用三方面有 顯著的差異:

1. 內容:漢語中詢問「吃飯了嗎?」是問候的常規,而英語則無此 習慣。這反映了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背後文化的差異,英語民族 的人不喜歡互相表現得很親暱,除非是非常要好的親友,且他們 對消極面子特別敏感,如”Where are you going?”這類的句子會讓 他們感到有干涉、冒犯的意味,因此不會以此作為問候語,取而 代之的是具中性色彩的問候,像談論天氣或與個人無直接關係的

6 以「祝願」作為問候是指像”Have a nice day!”一類的問候語。

事物;中國人則喜歡在問候時表現出對他人的關心,且喜歡增強 對方的積極面子,所以會以「在忙什麼?」「要去哪裡?」這類句 子作為問候語。

2. 句子結構:說漢語的人經常在問候語中使用重複來增強親切感,

在談論天氣或新聞時會使用感嘆句來表達情意;說英語的人則喜 歡在句子後面附加問句,如”Fine day, isn’t it?”,在問候語中使用 緩衝詞語來減輕言外之力,如”Can I help you at all?”

3. 人稱代詞使用:漢語有「你」和「您」兩種形式,英語只有一種 形式”you”,但比漢語用得廣泛,像是”How are you doing?”,漢語 會說「最近過的怎樣?」,一般不會使用到人稱代詞。

錢厚生(1996)也做了問候語使用實況的問卷調查,其研究目標在探 討英漢各類問候語的使用頻率、禮貌程度及社會因素如何影響問候語的選 擇。其研究發現如下:

1. 問候語的使用頻率:漢語母語者使用「你吃飯了嗎?」等情境問 候語的比例高於英語母語者;英語母語者較常使用標出時間的問 候語(如「下午好」或「晚上好」),漢語母語者較常使用未標出 時間的問候語(如「你好」或「您好」);英語母語者問候對方身 體健康的頻率高於詢問工作情形,漢語母語者則相反。

2. 禮貌程度:英語母語者和漢語母語者都認為帶稱呼的問候語比較 禮貌,而單獨使用稱呼的問候語在漢語中得分是 3.71,但在英語 中僅有 4.36,顯示英語母語者認為單獨使用稱呼來問候是相當不 禮貌的。

3. 社會因素與問候語選擇:英語和漢語母語者都將最禮貌的問候語 用於權勢較高的人或心理距離很大的人,而禮貌程度最低的問候 語則用於沒有權勢或社會距離很近的人。另外,錢厚生也發現漢 語母語者很少對家人使用「早啊!」一類的宣示問候語,但英語 母語者則使用得相當普遍。

從錢厚生的研究可發現,情境問候語、單獨使用稱謂是漢語和英語問 候語的主要差異,而其研究也驗證了權勢與距離會影響問候語的選擇,但

其問卷中的問候語只有宣示一類,缺乏稱呼問候語和情境問候語,因此其

以”How are you! “和”Hello/Hi”為主,雖然可能因為調查對象為大學生而產生

76.1% Hello/Hi/Hey+(名 字)

(John Green),你 會說什麼?

劉總早/好 94.2% Good morning!/

Hello!/ How are you!+Mr. Green or not

52%

“Hello/ Hi/ Hey”等宣示問候語,且習慣稱呼對方的名而非姓氏;此外,中 國學生時常使用情境問候語,美國學生則不會。

現代中國的「禮貌」概念源自於古代的「禮」,「上下有義、貴賤有 分、長幼有等」的準則雖源自古代儒家思想,但至今仍影響著當代華人社 會(顧曰國,1992)。稱呼語代表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因此我們對老 師打招呼時,通常稱呼「姓+老師」,不可用「老/小+姓」,因為這不符合 我們文化中問候的禮貌。反觀英語文化則是另一種思想,英語母語者喜歡 用名字稱呼對方以示親切,孩子對鄰居叔叔阿姨也直接叫名字,但中國人 則注重敬意的表現,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關於英漢稱呼方式的不同,錢厚生(1996)有更進一步的調查。錢的 研究結果顯示,「名」在英語中比在漢語中使用更為廣泛;在英語中,它可 以用來稱呼父母和上級,對子女、夫妻、下級的使用也比漢語多。「姓」和

「全名」的使用在漢語中相當廣泛,可用於稱呼子女、朋友、上級、下級 和陌生人,但在英語中則只有對下級且比例相當低。「職稱」在漢語中也比 在英語中更為廣泛、頻繁地使用。錢厚生也調查了英語和漢語母語者喜歡 他人如何稱呼他們,其結果和上一個調查結果相似,英語母語者喜歡各類 權勢距離的對象使用「名」稱呼他們,但漢語母語者則較不喜歡子女、上 級、下級、陌生人用「名」稱呼他們。幾乎所有英語母語者都不喜歡別人 用「姓」和「全名」稱呼,反觀漢語母語者喜歡對方使用「姓」和「全 名」稱呼的比例卻高很多。

另外一個稱謂上的文化差異表現在親屬稱謂的泛化。親屬稱謂的泛化 是指把稱親屬關係的稱謂詞用於非親屬關係的人身上,將非親屬關係的人 當成家庭成員來看待,表示一種親和的情感關係,縮小被稱謂人與自己之 間的心理距離(李樹新,2004)。顧曰國(1992)曾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說 明這種特殊文化導致的誤會。他的一位英國朋友去參觀中國的托兒所時,

一進門孩子們就對她喊著”Aunty! Aunty!”,她為此感到相當不悅,她覺得 自己又不是孩子們的阿姨,怎能如此稱呼她呢?但在漢語文化中,常用

「叔叔」、「阿姨」來稱呼長一輩的男性女性,或以「姓+親屬稱謂」來稱 呼,像「王奶奶」、「徐媽媽」,他們都不是我們的親屬,但以這樣的稱呼可 顯示自己將對方當作自己家人那樣的敬重、喜愛。

而英漢問候內容的差異,是由於兩種文化的不同特性。英語文化以個 體為中心,重視個人行動獨立自主和個人領地不可侵犯,其問候語格式化 強,回答也高度格式化,不涉及具體信息;漢語文化以群體依存為特徵,

注重相互關切和自謙尊人,強調感情的溝通,情境問候語的使用正反映出 這一文化特點(畢繼萬,1997)。

小結

本節對華語問候語的分類、現況和與英語的對比作了整理,在分類上 本研究採取林君萍(2004)的三類分類:宣示、稱呼與情境問候語,因其 分類可包含絕大部分的問候語,且這樣的分類適合應用於教學上;在使用 現況調查的部分,研究指出現在的學生多半以英語的招呼語或揮手點頭等 肢體動作作為問候,而華語課本最早出現的「你好」則其實是較少用在熟 人之間的,因此在教學上教師需注意區分問候對象來提供學生合適的問候 語;和英語問候語比起來,漢語叫不是固定的問候形式,常使用的是隨情 境、對象改變問候內容的情境問候語,且當問候對象不同時,漢語問候語 的改變相當大,英語則較一致;且漢語有以單稱對方的稱謂作為問候的形 式,還有親屬稱謂的泛化,這都是英語所沒有的。

角色扮演與非語言溝通

本章第一節提到,角色扮演包括多種技能,因扮演活動不只是練習語 言溝通,還包括了非語言溝通層面,這也是角色扮演之所以不同於其他教 學活動的原因之一。本節探討非語言溝通的內涵和其與文化之互動關係,

以及非語言溝通的教學。

我們常以非言詞的方式傳達許多訊息,就語言功能上而言,社會接觸 是相當重要的,而且重要的不是你說什麼,而是你如何說—透過肢體語 言、手勢、眼神接觸、身體距離等非語言訊息與人進行溝通(Brown,

2000)。Birdwhistell(1970)曾對語言和非語言因素在交際中的作用進行調 查,結果顯示 35%的信息是由語言傳遞,其餘 65%的信息是由非語言所傳 遞;Mehrabian & Ferris(1967)認為只有 7%的情緒信息由語言傳遞,其餘 93%是靠非語言來傳遞的,語調佔 38%,而身體語言佔 55%。由上面兩組

數字可知,溝通時有一半以上的訊息是由非語言手段傳遞的,如能在進行 二語教學時有意識地將非語言教學融入語言教學,勢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 實際交際能力。

一、 非語言溝通的內涵

Duncan(1969)將肢體動作(kinesics)、副語言(paralanguage)、人 際距離(proxemics)、嗅覺(olfaction)、肌膚敏感(skin sensitivity)和人 工製品的使用(use of artifacts)等放在非語言溝通的範疇。也有學者將副 語言提到較高的層次,其下有音質、肢體動作、人際距離等,但如此一來 則副語言本身的定義不明,Pennycook(1985)因而定義副語言包括肢體動 作、人際距離與副語言特色(paralanguage feature)。

Damon(1986)則將非語言溝通分成三個類別:副語言、肢體動作和 人際距離;副語言包括語音的速度、音高變化、音量、和聲音性質等;肢 體動作指身體實際的動作和眼神接觸(oculism);人際距離指人際互動時

Damon(1986)則將非語言溝通分成三個類別:副語言、肢體動作和 人際距離;副語言包括語音的速度、音高變化、音量、和聲音性質等;肢 體動作指身體實際的動作和眼神接觸(oculism);人際距離指人際互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