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綜合本研究之分析與討論,獲致以下結論:

一、 表演藝術現場觀眾以年齡介於 16~25 歲間,每月可消費金額在 1-1000 元、平均 月收入在 2,0,000 元以下之大專校院且有學習相關表演藝術女性學生為主要消費族 群、觀賞夥伴主要為家人、親戚或朋友為主、而表演藝術資訊來源主要來自親友、

師長的推薦或網際網路。

表演藝術現場觀眾以女性學生族群為主,女性多於男性,比例為 7:3,年齡介於 16-25 歲,其中有將近八成為大專校院學生、一成為碩士以上、一成為高中職學生,平 均在表演藝術的月花費在 1-1,000 元,月收入平均為 20,000 元以下之低收入消費者族 群,學習表演藝術相關經驗者佔多數,比例為 6:4,平均每年觀賞表演藝術次數在 0-6 次,學習的表演藝術種類分別以比例顯示,舞蹈 37%、現代戲劇 13%、音樂 45%、傳統 戲曲 5%,結果顯示學習音樂類表演藝術者較多;觀賞夥伴之比例以家人、親戚 26%、

很好 31%或普通的朋友 17%;相關資訊來源比例,以親友、師長推薦 26%、網際網路 20%。雖然研究結果顯示,學生族群是表演藝術的主力消費群,但僅靠學生族群的消費,

仍不足以支撐整個表演藝術市場,如何再深耕學生族群,同時拓展 16 歲以下學生族群

及 25 歲以上之族群,是未來表演藝術團體經營所應努力的方向。其次,表演藝術現場 觀眾多為有學習相關經驗者,但平均每年觀賞次數只有在 0-6 次,其原因可能是表演會 場地點交通不便、行銷策略偏差、定價偏高、便利性不夠、資訊流通不良等,原因有待 後續研究者進一步深入探討。

二、 現場觀眾對觀賞表演藝術多持肯定之「態度」,且「涉入程度」對觀賞行為意圖的影 響力最顯著。

(一)現場觀眾對於觀賞表演藝術多持肯定態度

本研究結果證實表演藝術現場觀眾對於觀賞表演此一行為多數持「正向態度」,其 中又以「我認為觀賞表演藝術是愉快的」排序第一,此結果為影響表演藝術觀賞者前往 觀賞首要動機,因此到現場觀賞表演藝術之觀眾可說是認同且抱持肯定態度的。

(二)現場觀眾的消費行為明顯受「主觀規範」的影響

表演藝術現場觀眾在主觀規範的構面,明顯受參考群體的影響。同時在參考群體中 又以「主群體」的得分高於「次群體」,說明父母、兄弟姐妹等「主群體」對表演藝術現 場觀眾觀賞行為影響,高於好朋友、同學 (同事) 、師長 (長官) 等「次群體」。

(三)觀眾對於到現場觀賞表演藝術具有絕大部分的自主能力

表演藝術現場觀眾在知覺行為的構面,顯示現場觀眾對於觀賞表演藝術此一觀賞行 為具有知覺行為控制能力。其中在「控制信念與知覺強度」構面中,對「便利條件」的 重視程度高於「自我效能」,尤其以「我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到達藝文活動會場」的得分高 於「我認為我充分掌握表演藝術相關資訊」,由此可知現場觀眾對於是否有便利的交通 工具與充分的相關資訊,這些因素都會實際影響觀眾未來在觀看現場表演藝術意圖。

(四)觀眾對於到現場觀賞表演藝術具有相當的投入與關切

表演藝術現場觀眾在涉入程度的構面,顯示現場觀眾對於觀賞表演藝術此一觀賞行

為具有相當的涉入程度。由此可瞭解,觀眾對於觀賞現場表演藝術之投入與關切程度對 於未來觀賞表演藝術行為的意願是相當強烈的。

三、 表演藝術現場觀眾中以大專校院學生族群以「知覺行為控制」最為肯定,而影響國 中生觀賞與否之主要因素則來至同學、朋友。

大專校院生對於觀看表演藝術所抱持的知覺行為控制之「自我效能」顯著高於高中 職生;國中生在構面上的影響顯著高於碩士以上學生,研究推測會去觀賞表演藝術之國 中生,現階段都是有經驗藝術者,且主要參考群體來自朋友或同學多過於家庭的支持,

因此顯示教育程度較低者,相對容易受參考群體的影響。在控制信念與知覺強度構面上,

大專校院生比高中生較容易受掌握表演藝術相關資訊等因素影響。

四、 表演藝術各構面呈現高度相關,其中「涉入程度」對知覺行為控制之「自我效能」

與「行為意圖」對「涉入程度」皆呈現高度相關。

本研究之構面經皮爾森積差相關比較後,各構面經皆呈現高度相關性,其中「涉入 程度」與「行為意圖」呈現高度相關,其次為態度之「情感性信念」;而「涉入程度」又 與知覺行為控制之「自我效能」呈現高度相關。

五、 本研究建構之「表演藝術現場觀眾觀賞行為意圖模式」,符合各項適配度指標之檢驗 標準,其中以「涉入程度」最能影響觀賞表演藝術之行為意圖,其次為「態度」;「主 觀規範」對行為意圖的影響力則較低。

本研究所建構之表演藝術現場觀眾觀賞行為模式,符合基本適配指標、整體模式適 配指標以及內在結構適配指標之檢驗標準。在參數的影響路徑上,以現場觀眾之「涉入 程度」最能影響其觀賞表演藝術的行為意圖。其次為「態度」,最後經模式驗證與路徑分 析可知,整體模式對行為意圖的解釋程度達 62%,接受度在適中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