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篇論文的開展,是在檢視教育現象過後,發現了其背後具有強大主宰性的

「現代性」力量,因此希望能夠提出一個不一樣的「酒神教育」,來看看教育還 有什麼樣的可能性。然而在探索的過程當中有一個棘手的問題:「學校教育」

(schooling)並不等同於「教育」(education),學校教育的出現、演變方向與運 作方式,徹頭徹尾地都是現代性的產物。用一個粗略但簡單明瞭的說法,如果我 們不把「教育史」看作是「學校教育史」,那麼一本教育史的教科書還會殘存的 篇章,可能就只有謝辭和版權頁了。我們對教育的理解,太多的著墨在學校教育 裡,以致於「教育哲學」的諸多貢獻始終無法進入學校。那麼,是誰在指導著學 校的運作?校長嗎?老師嗎?學生嗎?顯然都不是。學校教育─更嚴謹地講,一 個將一群人聚在一起,透過一致、規律的手段灌輸特定信念與價值的機構─總是 受控於且服務於社會中的部分強勢團體─用Marx 的話說─資產階級。這個強勢 團體希望透過學校教育達成的,就只是維護且傳遞自身的利益而已。因此學校的 演變歷史,就是不同團體間的利益衝突歷史。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教育哲學從來都不是學校的「態度」或「機智」;學校 的態度或機智考量的,只是配合強勢團體的需求。如果一間學校的「金主」是政 府,那就配合政府的需求;如果金主是企業捐款,那就配合企業的需求。很多教 育理論都強調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自願性」、「主體性」,但學生無權無錢無勞 動生產力,結果就是我們從沒聽過有哪間學校是配合學生需求來運作的。「自願 的學校教育」和「以學生為主體的學校教育」不會出現。

所有的教育研究者,多少都是出於對「學校教育」的關心而投入其中,儘管 這個「關心」也許包含了好奇、憎惡、憤怒、讚許、疑惑……等許多層面。可是,

學校教育中的種種問題,不曾、也不會因任何一份教育哲學的研究成果而有所改 善。絕大多數台灣的學生(我排除了實驗教育和自學團體這樣的少數),一周總

82

是有五天必須從早上七、八點,一直在教室坐到四、五點。這中間的七、八個小 時,他們接受著大人們安排的學科課程,一小時接著一小時地,將年輕的力氣與 專注力放在數學、國文、英文等科目的課本、作業簿、參考書與考卷上。一年又 一年地,他們參加全國性的大型考試來「評量」自己在這幾年的「學習」。在一 個十七歲、十八歲,甚至是十九歲(一些大學重考生)的春夏,他們進入一個被 戲稱做「由你玩四年」的空間,隨即卻馬上面對前所未有的焦慮──來自於尚未 準備好承擔成年責任的焦慮。教育哲學研究做得再多、再好,「學生」這個因應 著學校教育才產生的身分,也擺脫不了十數年的填塞和焦慮。

這或許是教育哲學永遠無法解決的難題。就如同本論文最初所言,日神的精 神貫穿在學校教育的各個層面中,酒神沒有插手的空間。因此與其說「酒神的教 育」(Dionysian education)的對立面是「日神的教育」(Apollonian education),不 如說是「日神的學校」(Apollonian schooling)應該更為恰當。教育與學校從來都 是兩回事,是以酒神的教育不會成為「酒神的學校教育」(Dionysian schooling)。 觀點主義的知識論、系譜學的方法、生命熱忱的實踐志業、對話式關係給予的意 義的視域,以及無目的、不斷自我更新、忘我又自由的遊戲……這些帶領人朝向 本真性的機智,無法「躍然紙上」成為「本真性課程」。更何況還有個不可避免 的困難點在於,究竟什麼是本真人的樣貌,只有個人才能判斷,更遑論究竟什麼 是酒神教育的圖像了。

不過作為結語,這裡仍希望能盡可能去描繪酒神教育的脈絡。一開始,我們 面臨了現代性對學校教育的宰制情境,包含了各路或出自Taylor、或出自法蘭克 福學派的批判,因而試圖發展出一套酒神教育以開展教育的新的可能性。由於酒 神教育的概念相當模糊,因此為了尋找適合的探索對象,以 Nietzsche 與許多其 他後現代作者們經常使用的遊戲概念作為本研究的主軸。研究問題依序有三點:

什麼是酒神意義下的遊戲理論?酒神的遊戲能通往什麼價值?酒神教育如何回 應現代性的問題?

83

在對遊戲理論的檢視中,我將從Kant 和 Schiller 以來一直到 Piaget 的「古典 學派」與「現代學派」都歸於日神意義下的遊戲理論。它們服贋於「進步的修辭」, 僅將遊戲視為達成某個外在目的的手段,而且理性在當中都維持其控制力量。而 Huizinga 與 Gadamer 的遊戲觀,分別從文化與藝術經驗的面向剖析遊戲現象,發 現其實遊戲再現了更為深層的理解結構。

接著關於遊戲能提供給酒神教育的價值,是本真性。本真性是一個與「忠於 自己」意義相近但不等同的字。它不僅牽涉了擺脫習俗與傳聞的自決的自由,還 有和社群的對話的情境考量,如此才能獲得意義的視域。一方面它是自我創造與 自我克服的融合,另一方面又不是無中生有。所以在本真性裡可以同時看到浪漫 主義、理性主義與社群主義的性格混雜在一起。本真性是實踐哲學,其存有模式 是遊戲。人只有在遊戲中能達到本真性,儘管本真性是不斷變動、沒有終點的。

當服從個體原則的日神教育強調疏離理性與反思意識,而酒神教育主張本真性,

令人在對話關係以及自我更新的參與中找尋真正的自我,就如同在遊戲中,人們 總是能夠成為真正的自己一般。

在這樣一個朝向本真性的遊戲存有模式之下,日神教育的現代性宰制力量,

在酒神教育的本真遊戲中被消解了。原子式的個人主義透過遊戲世界─規則和限 制(那提供了「意義的視域」)─重新獲得了意義;工具理性被自我更新性取代 而重新找回了目的;軟性專制在前兩者都獲得解決後,也使得自由的概念擴展到 公共生活。儘管我們難以詳細的規劃出一套課程,但酒神教育依然可以從哲學反 思過程、對語言的敏感度、遊戲般的美學,以及系譜學方法,作為四個開展本真 性的基礎焦點。

最後,我想對最近方興未艾的「遊戲式教學」做出一點回應。20遊戲式教學 當然還是屬於日神的範疇,而且相當大程度地侷限在被官方認可的學科內。它不

20 感謝我的論文口試委員楊洲松老師提出了這個問題。當時我的立場是反對遊戲式教學的,但 是經修改後轉變了看法。

84

僅不自由(學生被教師要求進入遊戲),也不是自為目的的(課程結束後,遊戲 也隨即停止了,遊戲只是要服務於學科的學習,最後還得接受評量);更令其不 能算是酒神教育的一點是,遊戲一旦教學化,就會變成公式模組,缺少了不斷超 越的自我更新性。在這些意義上,遊戲式教學確實還是屈服於現代學校教育的宰 制。然而遊戲式教學的興起本身,以及各種嶄新教學法的風潮,卻不能不說是一 種酒神教育的希望。有兩個理由。第一,這些教學法之所以會受到重視並推廣,

不僅說明了遊戲確實對學習有顯著幫助─這印證了詮釋學的遊戲觀─還透露出 來,許多人對於傳統的教學感到厭煩,而期待創新。無論透過怎樣的手段,遊戲 式教學能夠興起,就顯示了日神學校有改變的可能,現代性並非無法反抗。第二,

這能夠促進遊戲研究的發展。從比較「功利」的角度來看,當一個東西蔚為風潮、

有利可圖時,會吸引相關聯的群體投入,學術圈就會是其中之一。假如遊戲式教 學的風潮,能夠勾引如遊戲學(ludology)、遊戲哲學、遊戲社會學……等理論的 萌芽和茁壯,甚至能進一步發展出「遊戲教育學」(ludic pedagogy),而能夠對學 校教育中的遊戲做更多反省,或許就是像酒神教育這樣的另類研究能夠有所貢獻 的一天。

最後,僅容我以R. M. Rilke 的詩句做結,以向那些已然消逝,卻是真正自然 的遊戲人致敬。這是《杜伊諾哀歌》(Duineser Elegien)的第四首,主題是「童 年」:

我們總是急欲長大,以取悅 那些除了長大已一無所有的大人

(Wir wuchsen freilich und wir drängten manchmal, bald groß zu werden, denen halb zulieb,

die andres nicht mehr hatten, als das Großsein.)

8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佳俊(譯)(2009)。Terry Eagleton 著。生命的意義是爵士樂團。台北市:商 周。

方永泉(2012)。遊戲、文化與教育。台北市:學富。

方永泉(2012)。批判教育學新進的發展及爭議。批判與希望:以行動為中心的 教師哲學。台北市:學富。

徐永康(2015)。自律與本真的倫理學比較。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5, 45-62。

陳榮華(2006)。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陳榮華(2011)。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台北市:三民。

楊深坑(1996)。理性的冒險、生命的行動及主體性的失落與拯救--人類圖像的 歷史變遷與教育改革之展望。教育研究集刊,37, 19-38。

游振鵬(2007)。Gadamer「遊戲」概念及其教育意涵。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

16, 99-119。

劉一民(1991)。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台北市:師大書苑。

英文部分

Aho, K. (2007). Recovering Pla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isure and Authenticity in Heidegger’s Thought. Janus Head, 10(1), 217-238.

Cohen, A. & Garner, N. (1967). Readings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Thought.

London, UK: 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Cooper, D. (1982). Authenticity and Learning: Nietzsche’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London, UK: Routledge & Kegan Paul.

Dreyfus, H. (1990). Being-in-the-World: 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Division I. Cambridge, UK: The MIT Press.

86

Gadamer, H.-G. (2001). Education is Self-Educ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5(4), 529-538.

Gadamer, H.-G. (2004). Truth and Method. (J. Weinsheimer & D. Marshall Trans.) London, UK: Continuum.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5)

Gallagher, S. (1992). Hermeneutics and Education.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Golomb, J. (1995). In Search of Authenticity: From Kierkegaard to Camus. London, UK: Routledge.

Grene, M. (1952). Authenticity: An Existential Virtue. Ethics, 62(4), 266-274.

Guignon, C. (2005). On Being Authentic. London, UK: Routledge.

Heidegger, M. (1962). Being and Time. (J. Macquarrie & E. Robinson Trans.) Oxford:

Blackwel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7)

Henricks, T. (2000). Play and Postmodernism. In S. Reifel. (ed.) Theory In Context and Out, Vol. III. Amsterdam, Netherland: Elsevier Science.

Henricks, T. (2008). The Nature of Play: An Over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Play, 1(2), 157-180.

Hinman, L. (1974). Nietzsche’s Philosophy of Play. Philosophy Today, 18(2), 106-124.

Huizinga, J. (1955). Homo Ludnes: A Study of the Play Elements in Culture. Boston, MA: The Beacon Press.

Johnson, J., Eberle, S., Henricks, T., & Kuschner, D. (eds.) (2015). The Handbook of the Study of Play. Lanham, UK: Rowman & Littlefield.

Lowney, C. (2009). Authenticity and the Reconciliation of Modernity. The Pluralist, 4(1), 33-50.

Nietzsche, F. (1967). The Birth of Tragedy and The Case of Wagner (W. Kaufmann

Nietzsche, F. (1967). The Birth of Tragedy and The Case of Wagner (W. Kauf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