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2

第五章、結論

中國白話小說對前人文本的借用或者說是重寫現象,屢見不鮮。第一奇書《金 瓶梅》同樣也是脫化自另一奇書——《水滸傳》,是以其中的潘金蓮故事為起點,

將情節性因素轉化為結構性因素1,自覺性地追求創新,造就了與前作截然不同 的新文本。此種「自覺」展現在文本的各個面向,如樂蘅軍即比較二者於語言風 格上的歧異,指出「金瓶梅已經從水滸對人生只作喜劇嘲弄裡走出來,冷冷然的 做著諷刺的文章了。其中原故,就在後者比前者多負著一層自覺性的道德批判。」

2可以說,「自覺性」的創作意識,正是許多後起之作所以「後設」的根源,特別 是在特定文學語境上有著續衍關係的小說續書3,其雖試圖與原著保持若即若離 的態勢,但是在字裡行間卻總透顯出前作如影隨形的魅影,也正是因為這揮之不 去的意識,使續書作者在書寫過程中高度關注讀者的接受與反應,不斷地凸顯其 與前作的差異,而且不時地與讀者對話,因此小說續書不僅帶有批評的書寫意 味,有些續書甚至還自我揭露了小說創作的虛構本質。此外,即使是由同一文本 所衍生的續書,往往又因時代、社會、歷史、文化及思想背景的差異,而使續書 不只是針對原著而發聲,還包括對之前續作,甚至是對同時代文本與各種社會、

歷史語境的迴響,遂於書寫上呈現為多重的往復辯詰又相互糾葛牽連的複雜現 象。

而本文即是逐一觀察清初康熙年間的《續金瓶梅》、《隔簾花影》,以及清中 葉的《三續金瓶梅》,乃至於清末民初的《金屋夢》,發現這批橫跨有清一代的《金 瓶梅》續書,一方面各以不同敘事策略來接續、演繹《金瓶梅》的人物和情節;

1 黃大宏於〈中國古代小說重寫結構型本事的四種基本模式〉指出其中一種模式是「情節結構 性重述」:是情節在重寫中被賦予了結構功能,成為派生文本的敘述功能體,以滿足新文本敘 述結構要求的方式。黃大宏:〈中國古代小說重寫結構型本事的四種基本模式〉,《海南大學學 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21 卷第 4 期(2003 年 12 月),頁 443-445。而《金瓶梅》對《水 滸傳》情節的創造性運用,即是屬於此種模式。

2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 年),頁 123。

3 此處所指的「特定文學語境」是根據韓南說法:「『文學語境』可以具有非常廣泛和普遍的意 義,例如,它可以指文學流派或主題,或具有其他狹窄、精確的意義,如作家在創作小說時,

對某一部特定的文學作品作了某種形式的借鑒。這裡我所說的語境是指後一種,我用『特定』

這個詞表示。然而,就是『特定語境』這個說法也會有一定的意義範疇。就其一端而言,它 也許僅僅是指通常所說的『來源』,也就是說,作者從其他哪些作品中擷取材料用於自己的作 品中。這裡我所說的是一種特殊的材料來源,作者在對它有所反應的同時,出於自身的目的 而對它加以創造性的運用。這類文學語境的例子頗為罕見,比較明顯的例子是續篇和戲仿,

它們在性質上需要確認其文學語境,並在其關係上得以展開。」[美]韓南(Patrick Hanan)

著,徐俠譯:〈《恨海》的特定文學語境〉,《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年),頁 19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另一方面又在書寫中涵化時代色彩與社會風氣,對於《金瓶梅》各有其接受心理,

而呈現迥別的閱讀情境、批評方式。丁耀亢在《續金瓶梅》中雖著力在歷史思維、

易代背景之下,強調勸世意旨,暗含顛覆意圖,可是卻又不時地設想讀者可能抱 持與原著參照的心態,於是其於書寫上每每遊走於情欲與道德、止淫與誨淫之 間,透過凸顯原著力道不足之處,以彰顯續書所長。至於訥音居士的《三續金瓶 梅》則是循聲附會清代中葉續衍《紅樓夢》的風潮,以讀者樂天精神為依歸,透 過遊戲式的戲擬、拼湊等書寫策略,意圖解構《金瓶梅》所刻畫的世態炎涼及盛 極而衰的世情圖景。而當《金瓶梅》在傳播與禁毀的矛盾衝突之下,不斷地更迭 文本的傳播方式,擴大傳播的範圍,逐漸確立其「經典」、「典範」的文學地位4

《金瓶梅》續書的傳播同樣也受限於歷史、社會語境,遂而造就了兩部《續金瓶 梅》的刪改本——《隔簾花影》與《金屋夢》,刪改本作者是以增益、刪削甚至 是易名的方式來自我形塑,雖然沒有大張旗鼓地昭著其創作、批評意識,但是從 其增刪與留存的內容觀之,則可勾牽出作者對小說本質的思索、對時代的回應、

對原著《金瓶梅》的關注以及對《續金瓶梅》幽微的評議,從而可知新的文本所 包含對前作的超越、競爭之心理,亦不下於自創一個意義世界以解釋或是顛覆、

轉化前作的《續金瓶梅》及《三續金瓶梅》,確實展現了續書立足於原著及其他 續書之上,不斷地透過各種書寫策略以自我脈絡化的特殊現象。

綜觀這些《金瓶梅》續書,若單就其各自的續衍方式與創作意圖而言,無一 不是獨立自足,特色鮮明,《續金瓶梅》緊接百回本奇書結局而寫,亦以「奇」

自詡,試圖透過彼此交互參照、比較,以彰顯自身,而《三續金瓶梅》以「小補」

完成半身美人圖,藉由續衍以轉化《金瓶梅》的衰頹結局及悲劇色彩,《隔簾花 影》是以匿名與增刪的方式,斷絕對照與聯繫,聚焦文本本身的力量,重思小說 本質,至於《金屋夢》則是在新舊思潮浸染之下,主要仍據其承襲自傳統小說美 學的觀點進行增刪,但同時又融通西方的分類觀點,以此回應原著及時代思潮。

然而,就作為《金瓶梅》的續書群以觀,這些作者透過續書這個幻設的文學空間,

融合閱讀、創作、批評、傳播、闡釋於一體,在後設的思維之下,各自形成駁雜 不一的書寫現象,對此,我們或可由維根斯坦所提出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概念加以理解,維根斯坦以「遊戲」來比喻日常生活的語言活動,

為了說明遊戲之間的關係,進而提出此一概念:

例如,考慮一下我們稱之為「遊戲」的活動。我意指的是下棋、玩牌、賽 球、奧林匹克運動會等等。它們的共同點究竟是什麼?不要說:「必定有 某種共同點」,否則它們就不會被稱作「遊戲」而是要看並看出所有遊戲

4 劉玉林:《二十世紀《金瓶梅》傳播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 年),頁 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4

活動中是否有著共同點——因為,如果你看它們,那麼你將看不出所有遊 戲活動中有什麼共同點,而只有相似、關係,以及一系列的相似和關係。

再說一遍:不要想,而要看﹗……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考察其他許許多 多種遊戲;我們能夠看見相似性如何出現和消失。而這種考察的結果是:

我們看到一張錯綜複雜、縱橫交錯的相似之網;有時是整體的相似,有時 則是細節上的相似。5

我所能想像出的刻畫這些相似性的最佳措詞莫過於「家族相似」了;因為 一個家族成員之間有著各式各樣的相像之處:骨架、長相、眼珠顏色、步 伐、秉性等等,這些相像同樣是重迭交合的——我說:「遊戲」構成一個 家族。6

事實上,這批《金瓶梅》續書又何嘗不是一個「大文本」的集體現象7?它們以

「後設」的思維與姿態展現對各種不同面向的回應,在此思維之下,雖然無一貫 串所有續書的共同書寫特徵,但其彼此間的相似性是重迭交合的。換言之,「後 設」並非意味這批續書具有的單一的、本質性的定義,而是揭示它們總是朝向無 限的可能性展開,無法自我封閉,但是又具有彼此關涉、連繫的特質。

5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著,尚志英譯:《哲學研究》(臺北:桂冠,1995 年),頁 42-43。

6 同上註,頁 43。

7 高師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 年),頁 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5

參考書目

一、古籍

(一)小說原典

[明]馮夢龍編撰,徐文助校訂,繆天華校閱:《警世通言》(臺北:三民書局,

2001 年)

[明]董說:《西遊補》(臺北:世界書局,1975 年)

[明]蘭陵笑笑生原著,梅節校注:《金瓶梅詞話》(臺北:里仁書局,2007 年)

[清]丁耀亢著,李增坡主編,張吉清校點:《丁耀亢全集》(鄭州:中州古籍出 版社,1999 年)

[清]丁耀亢著,陸合、星月校點:《金瓶梅續書三種》(濟南:齊魯書社,1988 年)

[清]不題撰人:《隔簾花影》,《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清]張竹坡:《第一奇書》(康熙乙亥年張竹坡評在茲堂本《金瓶梅》)(臺北:

里仁書局,1981 年)

[清]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4 年)

[清]訥音居士著,何香久校點:《小奇酸志》(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3 年)

[清]訥音居士編輯:《三續金瓶梅》,《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

[清]訥音居士編輯:《三續金瓶梅》,《思無邪滙寶》(臺北:臺灣大英百科股份 有限公司,1995 年)

[清]紫陽道人:《續金瓶梅》,《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王汝梅、李昭恂、于鳳樹點校:《張竹坡批評金瓶梅》(濟南:齊魯書社,1991 年)

秦修容整理:《金瓶梅:會評會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齊煙、汝梅校點:《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臺北:曉園出版社,1990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6

(二)其他古籍

[晉]陶潛:《搜神後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宋]張伯端:《修真十書‧悟真篇》,收入《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

1985 年)

[明]呂坤:《呻吟語》(臺北:志一出版社,1994 年)

[明]李贄:《李溫陵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明]李贄:《焚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7 年)

[清]孔尚任著,王季思、蘇寰中、楊德平校注:《桃花扇》(臺北:里仁書局,

1996 年)

[清]王晫撰,陳大康校點:《今世說》,收入《清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

[清]王晫撰,陳大康校點:《今世說》,收入《清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