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在探討屏東縣各國民小學從試辦「國民中小學組織 再造及人力規劃試辦方案」到施行「屏東縣國民小學增設暨合併設置人事及 主計機構方案」後,對縣內各國民小學員額編制不足,教師需兼任(辦)行 政業務及幹事同時兼任人事及主計業務的人力安排體制,探討此種行政業務 調整對組織員額編制是否為最佳的安排方式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研究,利用蒐 集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並對深度訪的資料進行分析後,針對目前屏東縣國 民小學行政業務的兼任(辦)行政業務所面臨的困境及其相關業務推動的成 效提出本研究的發現。

一、行政業的調整對學校組織員額編制的影響

對於幹事兼辦人事及主計業務,縣內各國民小學員額編制不足及受限於 法令規定的限制教師及護理師不可兼辦的情況,是一種妥協下政策決定,但 此種人力安排是否適切,幹事對於兼辦業務是否能發揮一定的專業知能容有 討論的餘地。在政策的執行上雖設計有「輔導區制度」由專任的人事主任及 會計主任對各校兼任的人事人員、主計人員就其承辦的業務進行諮詢服務與 輔導,惟其僅就於相關處理業務的流程及例行性的行政工作進行輔導,但對 於突發事件的處理及相關法規的適用缺乏工作經驗之交流與分享平台。

就兼辦學校行政事務所面臨的困境在於國民小學模規模雖小,但各項行 政工作卻極繁雜,學校教職對於所兼辦的行政事務專業能力不足,造成兼辦

者的意願不高。而學校的幹事經調整為幹事同時兼任人事、主計後,就其本 職所遺留的工作則需由學校教師兼辦,無形中卻增加了教師兼辦行政工作的 負擔。

就學校組織員額編而言,幹事同時兼任人事、主計業務後學校的幹事在 職務系表的法定職掌已被稀釋,幹事的職缺儼然從學校組織編制中消失一 般,雖然在9-20班有約用行政助理,惟其並非正式職缺,不可能完全取代考 試任用的幹事所執行的公權力。

二、行政業務調整對學校兼辦行政業務的影響

12班以下的小型學校相關於13班以上的學校就教師員額編制及兼任行政 業務的組長名額就存有差異,小型學校人員少所以兼辦的行政事務較多樣 性,其操作也較具困難度,而且需肩負更多的行政責任,中大型學校則員額 編制較多,雖然業務執行量較大卻較為單純,所難以學校規模來衡量兼辦行 政業務所承受的壓力多寡,而幹事同時兼任人事、主計,必然的增加教師的 行政負擔。

小型學校因規模小組織員額編制少,達不到設置專任人事人員及主計人 員的的標準,幹事雖歸屬一般行政職系,但在訪談的過程中幹事同時兼辦人 事及會計業務的成效上,卻是獲得正面的肯定,但其承受的工作壓力及角色 衝突的問題上亦被突顯出來,如何消弭或減輕行政負擔方面,受訪者對於25 班以下的學校全面約用行政助理來協助都表支持。

就《國民教育法》第10條的規定,規模較小未設專責單位之公立學校,

得由直轄市、縣(市)人事及主計主管機關(構)指派所屬機關(構)、學 校之專任人事、主計人員或經有關機關辦理相關訓練合格之職員兼任之;其 員額編制標準,依有關法令之規定。如果將國小人事、主計集中辦公或將國 小人事、主計單位合併設置是有其法源基礎的。

三、行政業務調整對學校組織效能的影響

學校任何一項活動,行政工作的都必須依循計畫,確實執行,最後必須 實施考核的運作模式,在執行期間學校本身行政人力資源的不足、聘用人員

適用法規雜亂無章、經費的核銷層層節制,一有疏失動輒得咎,無形中造行 政人員的壓力。學校教師需要兼任或兼辦學校各項行政工作,及執行各項政 策方案或迎合家長需求的教學活動,都將排擠學校教師正常的教學運作、班 級經營及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時間。就組織結構而言,國民小學的組織層級低,

輔導及專任行政人員不足,容易造成人少事多、權責失衡的不合理現象。落 實國民小學行政專業化及平衡教師與教師間對於行政工作歧見,充分運用資 源、異質結合可豐富學習內涵、集思廣益可使行政更周延。

學校員額配置現況之探討及由下而上的推動學校組織再造,將學生還給 老師,讓教師真正的在教學上能專業自主的專心做好教學工作,落實教師專 業評鑑並建立教師淘汰機制,針對學生之個別之差異研擬客制化的教材,是 提升學校組織的效能所在。

四、組織再造重新建構學校治理模式

就研究顯示我國較之英美等國的學校行政人員編制發現,我國並無專責 的行政處理單位〈鍾靜,1999〉。以美國波士頓公立學校的中小學為例,其行 政工作係交由行政秘書聯繫學區內「公立學校中央辦公室」處理;而庶務性 的行政工亦由該「辦公室」派員處理,讓學校回歸教學專業,而不必從事高 度專業性、技術性的營繕及採購業務(陳順利,2014)。又以日本為例,在學 校理事會的運作下,學校決策跳脫官僚體制下的科層偏向及疊床架屋的煩文 縟節,改以民主治理、重視學校需求的經營活動;教育行政制度從以往的「福 利行政」,逐漸轉變為「支援行政」在民主參與、協作及決策下,學校治理的 概念己經成為連絡縱軸的「行政管理機關及學校」與橫軸的「學校利害關係 者」間的雙重架橋(林雍智、吳清山,2013)。

因應少子女化的契機,合適的調整學校組織。少子女化的現象對學校教 育的衝擊,除了導致學校的整併風潮外,亦影響學生的教學品質,學校的學 生數減少,現行龐大的組織架構已不再需要,學校組織因此可依其規模做彈 性的調整,並在合適的規畫下降低學校行政人員的負擔。以近年日本學校織 組織變革為例,此一少子女化的契機,不啻為開啟學校開組織變革的契機(林

雍智,2013)。Cascio(1998)亦認為,不要單純地透過規模縮減來增進效率,

而是要問「維持現有運作的最低人數為何」,更應進一步思考要如何使現有人 力發揮最大效率。民間教育改革團體主張的「小班小校制」,也可視為是以組 織規模縮減為取向的組織再造策略。

傳統的政策執行是以公共行政導向,建立在官僚主義的基礎上,當代的 政策執行是公共管理導向。政府所制定與執行的公共政策當中,存在著政府 所無法控制的行動者,他們交互行動、相互依賴,構成綿密的互動網絡。因 此要建構有效政策執行,必須要充分整合必要資源,以網絡、跨域的概念治 理,進行溝通與協調,才能展現政府的競爭力(李允傑,2001)。所以運用「跨 域治理」的概念,採行「學區策略聯盟」依據現有的學區概念指定中心學校,

負責聯繫與協商機制,規劃統整出各種不同的管理方式並整合相關資源,以 克服行政業務整併及精簡人力所造成的學校經營的困境。

就國民小學是一個具有完整組織構結構的行政機關,但長久以來均陷於 員額編制不足的冏境,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教師兼任(辦)與教學無關的行政 業務,專任職員(幹事)又兼任(辦)屬幕僚業務性質的人事管理、主(會)

計業務。造成了教學行政、事務行政及幕僚業務混雜的行政體制下,主辦業 務的人員行政專業人不足、業務承辦人更替頻繁,往往造成權責不清、人才 斷層及內部控管機制失靈的現象,對於行政效能的提升造成了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