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綜合討論

由前述之研究分析結果得知輔助溝通系統教學的介入成效良好,可提供教 學者在雷特氏症溝通教學上的參考。本節針對輔助溝通系統教學介入成效、溝 通輔具使用成效等,加以討論說明之。

壹、輔助溝通系統教學介入成效

一、口語溝通能力

研究結果指出,研究對象在接受輔助溝通系統教學後,溝通能力明顯增 進。觀察記錄與訪談中也指出使用口語進行溝通的能力成效顯著且具有類化 與維持的效果。溝通型態上口語能力又比肢體動作、臉部表情的表現次數還 要多。除此之外,口語的清晰度與正確率提升了,而且詞彙量或發出單音回 應的頻率也增高。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出運用輔助溝通系統教學來增進研究對 象口語溝通能力的成效是立即並且良好。

二、主動溝通動機

依訪談相關人員的資料與其他情境的觀察記錄中顯示,在自然情境下 提供溝通機會,並透過按壓溝通輔具產生語音的溝通訊息,滿足研究對象 對於人際互動與喜好物的需求,研究對象因有強烈的溝通動機,自然情境下 能產生溝通行為,不論是主動溝通亦或是被動性的回應,顯示出主動溝通動 機的誘發效果是良好的。

三、情境類化成效

研究對象的溝通能力在情境的類化的成效,端賴是否具有溝通的動機,

溝通訊息接收後,溝通對象能否滿足研究對象的需求。在觀察記錄中指出,

研究對象因有強烈的溝通動機,自然情境下,研究對象即使不去按壓語音溝 通輔具,因有強烈滿足需求動機的趨使下,皆能以口語或肢體動作來引起他 人的注意、表達自我需求與情感的交流互動,口語的溝通能力自然而然就 誘發了。

本研究在輔助溝通系統教學介入過程與結束後,在學校裡,老師與同儕 不斷提供研究對象溝通的機會,溝通行為產生後立即滿足需求。研究對象的 溝通能力類化有立既且明顯的成效。親師溝通在班級經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經由通訊軟體的傳播,研究者將研究對象與人互動歡樂的情形傳達給家長,

因此鼓舞家長在家庭生活中也提供研究對象與家人同樂的機會,將情境類化 的成效擴展到家庭,甚至到其他的情境中。

四、社會互動機會

綜合上述,研究對象於溝通動機增強後,溝通能力能類化到其他的學習 情境中。社會互動的頻率增加後,激發了主動參與團體活動的動機。透過專 心聆聽他人的談話、主動參與話題、情感的交流互動等,能主動表達自己的 感受(開心與生氣),並對同學賦與關懷與支持。因此,不僅能增進人際關 係的發展,更能從中獲得快樂。

從訪談資料中得知,家長期待研究對象能過得快樂,老師訪談中也表 示研究對象笑容增多了。當表情豐富了,需求被滿足了,快樂也變得容易 獲得了。情感交流是檢核快樂指數的項目之一,強烈的主動溝通動機能誘 發口語溝通能力與社會互動的意圖。與人互動的機會增進後,個體的需求 容易被滿足,因而能享受滿足的快樂,並促進身心健康,減輕照顧者的負 擔。

貳、溝通輔具使用成效

基於研究對象各項的能力與限制,如:重度以上的智能障礙、全身肌肉張 力低下、嚴重的手部固著動作、健康情形不佳與情緒困擾等因素,因此選擇合 適的溝通輔具對輔助溝通系統教學是否有成效影響很大。

雷特氏症的認知能力與動作能力讓輔具的使用上面受到多方的限制。因為 手部肌肉力量不夠,智力又嚴重障礙。因此本研究採用單控小圓鍵語音溝通板

(SGD)作為教學工具,語音訊息由熟悉的老師錄製,操作簡單又容易學習,

有效提升了研究對象去按壓的動機。

透過運用SGD 的溝通教學訓練中,研究對象發現使用口語來進行溝通是個 較為容易又便利的方式,因為不必等待他人拿取,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並 可隨時隨地運用,自己的語音增加了溝通的動機與自主性,與單鍵溝通板輸出 的單一溝通訊息相較之下,口語溝通表達的內容具有多樣性,無需他人詢問或 等待回應,對於手部動作不佳的雷特氏症孩童來說,不必再費氣力去按壓溝通 板來與人溝通。

運用語音溝通輔具能誘發口語的溝通能力,在研究過程中,有多次的溝通回 應裡,研究對象不僅按壓了SGD,同時也出現了口語或肢體動作的溝通行為。再 者,觀察記錄與訪談資料亦顯示出,在輔助溝通系統教學介入之後,研究對象的 口語溝通能力明顯進步,口語清晰度與正確度相對也提升了。由此得知,本研究 運用的語音溝通板來進行溝通訓練的成效是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