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教育為百年大計,其中國民小學教育階段更是學童培育健全身心、學習基本 知識的基礎與關鍵時刻,且學童於國民小學受教育,需歷時六年,亦為其他國教 階段之最,實因在國民小學階段的學童,他們的生理、心理成長變化幅度最大,

其基本品格及道德等人格特質之型塑也是從這裡開始,因此國民小學階段之重要 性不言可喻(王雅薇,2016)。

教育並非可由學校或教育單位獨力完成的,家庭及社會亦負有相當大的教育 責任。為明確家長參與教育事務,在教育基本法第八條第三項規定:「國民教育階 段內,家長負有輔導子女之責任;並得為其子女之最佳福祉,依法律選擇受教育 之方式、內容及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權利。」另外,國民教育法第二十之二條第 一項:「國民教育階段內,家長為維護其子女之權益,應相對承擔輔導子女及參與 家長會之責任,並為保障學生學習權及人格權,有參與教育事務之權利。」,也就 是說教育不再只是教師單方面的責任,父母除了要負起養育子女的義務,對教育 子女更有無可旁貸之責(李宏敏,2013)。

隨著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家長對於子女教育觀念及態度也有了相當大的轉變,

國民小學階段擔負起教養重責者非導師及家長莫屬,如兩者之間能有良好溝通管 道或方式,促成導師與家長之間對教養觀念之有效溝通與了解,對國小學童之教 養成效將具互補及相輔相成之效(王雅薇,2016)。學者吳明隆(2000)認為在新 時代民主多元、自由開放的社會中,家長參與校務行政、走入班級協助教學與常 規管理是教育革新必然趨勢,教師應順應革新趨勢,進修親師合作相關新知能與 親師合作有效策略,確實做好班級親師合作,以提昇班級學生學習成效,兼顧效

2

能與效率,由此可見在現今時代的趨勢下,親師互動已是國小教師在其教學生涯 中是不可避免的課題(李宏敏,2013)。

學者 West(1993)指出,親師溝通若能達到和諧,會使孩子在早期經驗的發 展上較為順利。因此,當家長高度參與學校教育,學校教育不再只是教師的責任 時,建立良好多元的親師溝通管道,將具有影響親師合作成功的關鍵地位(周芳 玉,2012)。

親師溝通有許多種方式,教師需能靈活運用各種方式,達成親師合作、促進 學童學習(周崇儒,1999)。紙本聯絡簿、親師座談會、電話溝通、家庭訪問、電 子郵件、班級刊物、定期聚會等都是常用的溝通方式。李宏敏(2013)認為雖然 親師互動方式日趨多元,但這些互動方式在實際使用上確實各有其缺點存在,例 如:紙本家庭聯絡簿容易因為學生字跡潦草難以辨識或擅自塗改而造成不正確的 訊息;電話聯繫必須在親師雙方都有共同方便的時間點;親師座談、家庭訪問則 雙方更需事先約好時間,由於時間的受限,次數通常一學期就只有一次。因此有 研究顯示,家長與教師常因「工作忙碌」及「雙方時間不易配合」造成親師互動 上的阻礙(趙聖秋,1998;黃淑華 2006)。因此,建立一個方便有效且親師雙方皆 能輕易上手操作的方式或平台,應為當前促進親師良好互動的重要課題。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2016 年 7 月公佈的「2016 年台灣寬頻網路 使用調查報告」,全國 12 歲以上的民眾有 89.4%曾經上過網,當中最常使用的上網 設備是以行動上網功能的手機為主,其比例占 77.1%,有上網路社群或使用即時通 訊軟體的比例占 89.8%。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隨著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 的普及,手機連網行為已逐漸取代民眾使用桌電上網的習慣,而網路社群與即時 通訊軟體的普遍使用,更讓人際互動模式改變,也使得人際互動更顯頻繁。

隨著手機上網與即時通訊軟體的普遍性,人們已改變了以往的互動模式,而 這個互動模式也為親師開闢了更便利的溝通管道。愈來愈多教師及家長習慣使用 即時通訊軟體來進行溝通,甚至建立班級親師群組,進行多向的即時溝通,其中

3

通訊軟體 LINE 在台灣的使用最為普遍,因為使用者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在不額外增 加費用情況下與其他使用者傳送文字、圖片、動畫、語音和影片等多媒體資訊,

甚至進行語音通話。根據 LINE 官方公佈的數據,2014 年時LINE 在台灣有超過 1,700 萬註冊用戶,對照上列「2016 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的數據,LINE 在台 灣幾乎已是人人皆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也是親師之間最常使用的溝通平台。

近幾年有多位研究者,進行運用即時通訊軟體 LINE 於親師溝通的相關研究,

研究發現確實有其成效。聯合報也曾整理出親師 LINE 群組的方便性:只要透過 LINE 群組,將正確訊息上傳,就可馬上解決問題、釐清誤會,或是得到協助、支 援,甚至孩子在學校的活動,老師都可以隨拍隨傳隨看(賴佑維,2014)。但是即 時通訊軟體雖然方便好用,老師在使用它們進行親師溝通時是不是也可能會遇到 一些困擾呢?從研究者在教育職場上的同仁們之經歷得知,許多老師在使用即時 通訊軟體進行親師溝通時,偶爾會感到壓力及困擾,甚至有時會因使用不當而產 生親師問題,反而造成親師溝通的障礙。基於以上所述,本研究將以國小教師在 使用即時通訊軟體 LINE 進行親師溝通時,對使用 LINE 進行親師溝通的成效及困 擾進行調查與研究,期使能提供未來教師在使用 LINE 進行親師溝通時的參考。

過去的相關研究,大部分是以科技接受模式為理論基礎,探討利用即時通訊 軟體運用在親師溝通上的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及行為意圖,對於持續使用即 時通訊軟體意圖的研究鮮少,因此本研究將從「IS 持續使用模式」(A

Post-Acceptance Model of IS Continuance) 的觀點,探討國小導師使用 LINE 進行親 師溝通的持續使用意圖,並且結合困擾層面進行調查,以了解國小導師使用 LINE 進行親師溝通時的困擾程度是否會影響持續的意圖。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小導師使用 LINE 進行親師溝 通之現況及滿意度,進而了解國小導師持續使用即時通訊軟體進行親師溝通之意 圖。本研究之目的列舉如下:

一、探討國小導師使用 LINE 進行親師溝通時所面臨到的困擾。

二、以「IS 持續使用模式」探討國小導師持續使用 LINE 進行親師溝通之意圖。

三、探討困擾程度是否會影響國小導師持續使用 LINE 進行親師溝通的意圖。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及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茲分別就研究區域及對象、研 究樣本及方法,說明本研究的範圍及限制如下: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區域

以臺東縣 16 個鄉鎮市行政區內之縣立國民小學為研究區域。

(二)研究對象

以臺東縣 105 學年度縣立國民小學現職班級導師為研究母群體,並從此母 群體中抽取樣本。

二、研究限制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受限於時間及人力等因素,無法進行全國性問卷調查,僅以臺東縣 國民小學班級導師為研究抽樣母群體,其樣本代表性可能不夠完善,造成 推論至其他縣市時會有所差異。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蒐集實證資料,進一步運用統計分析,為量化研究。問 卷上的選項較缺乏彈性,且受試者容易受當時情境及情緒態度影響,可能 導致研究結果誤差。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為達研究目的,將流程設計如圖 1-1 所示,說明如下:

一、確立研究主題:基於研究背景與動機,加上研究者的職務之便,與指導教授 討論後,確定將以臺東縣國小班級導師為研究對象,以「使用 LINE 進行親師 溝通的困擾與持續使用意圖之影響」為研究方向,進行研究主題的探討與論 文撰寫。

二、蒐集及閱讀文獻:確立研究主題、重點及方向後,即針對研究的主題蒐集並 閱讀國內外相關的研究之期刊和文獻。

三、建立研究架構:整理相關文獻,並且歸納統整,作為本研究的研究架構之立 論基礎。

四、設計問卷:其後以研究架構作為參考,將國外學者所編製已具信度、效度之 量表為基礎,編製適合本研究之問卷。

五、問卷發放回收與整理:編製問卷之後,經專家學者審題並進行預試及信度檢 定,最後修改確認正式問卷,隨之進行問卷的發放、回收與資料整理。

六、資料分析及驗證:依據正式問卷的回收樣本,運用 SPSS 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 析及驗證,並整理出研究結果,進行結果之論述。

七、結論與建議:依據資料統計分析結果,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完成論文 撰寫。

6

研究背景與動機

確立研究主題

蒐集及閱讀文獻

建立研究架構

設計問卷

問卷發放回收與整理

資料分析及驗證

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流程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