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緬甸華僑的形成過程

第三章 澳門緬甸華僑文化地景的形成

第一節 緬甸華僑的形成過程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的西側,東北與中國鄰接,西北鄰印度和孟加拉,西南臨安 達曼海。在中國歷史上,滇緬道26是中國經緬甸通往印度的通道,沿路要通過不少民 族的勢力區,是一條多原始森林、深山狹谷和棧道索橋的西南絲綢之路,通路險阻,

商路經常被阻斷。(齊易,1988:47-48)在 19 世紀下半葉,仰光被緬甸的福建人 稱為「絕頭港」,意謂最遙遠的地方。(馮勵冬,2002:12)

一、中緬交通發展

在東南亞各國中,緬甸與中國邊境相連,兩國人民很早就越境往來。據《史記》

卷 116「西南夷」傳說,在西元 122 年,四川的商人已通過雲南入緬甸、印度和中亞;

此外,據傳早在漢、唐時,也有中國南部華僑從海路到達緬甸。(朱杰勤,1990:6;

林清風等,1999:95)估計在元朝(1271-1368)中緬之間的海路,已有帆船航行 於緬南之港口,(盧偉林,1988:41)當時中國船隊停泊丹老(今墨古(Mergui))、

毛淡棉(Moulmein)、莫達瑪(Martaban)、仰光、勃生(Bassein)和勃固(Pegu)

等埠進行貿易。

到了清乾隆、嘉慶(1736-1820)年間,廣東和福建人結隊步行至澳門,附番 舶出洋經商,(陳達,1986:46)有的經馬六甲海峽到緬甸南部商港。(林清風等,

2005:264)1775 年,仰光已設有中國船隊專用的「中國碼頭」(China Wharf)。

26 「滇緬道」,亦即「蜀身毒道」,是經「絲綢之路」南段從青海道到四川。(何志國,1994:107)早 在上古時期,西南各族的人民出於交換產品、相互往返,開避了 1 條從成都出發,經雲南、緬甸、印 度、巴基斯坦到達中亞的商道,古老的「西南絲綢之路」是中國西南地區與西歐、非洲距離最短的陸 路交通線。(楊林,2009:114)

37

(林清風等,1999:78;馮立軍,2008:53)在 1780 年,福建幫和廣東幫的帆船至 少有 70、80 艘,行駛於仰光與廈門、澳門、香港、馬六甲等地。(盧偉林,1988:

42)18 世紀中葉至 19 世紀初期,又有許多閩、粵及各省籍華僑取道泰國、馬來西亞 入緬甸,抵達土瓦(Tavoy)、丹老及毛淡棉一帶,繼由陸路或乘帆船到達仰光;當 時海路的唯一交通工具是帆船,(劉沃周等,1996:9)旅程少則數月,甚至遲延經 年。(林清風等,2001:50)不過到了 19 世紀下半葉,福建人從廈門搭輪船要 10 多天的航程就能抵達仰光。(馮勵冬,2002:12)即使如此,由於緬甸遠離中國東 南沿海地區,華僑從海路到緬甸,要比其他東南亞國家更為困難,緬甸是當時東南 亞華僑最少的國家之一。(圖 3-1)(賀聖達,1992:297)

公里

漢、唐:滇緬道

元、明

圖 3-1 中緬交通圖 圖例

陸路 海路 朝代:名稱

太平洋

南海

中國

印度 緬甸

安達曼海

38

二、華僑移入緬甸的過程

華僑自陸路到緬甸始於漢代,從中國雲南省進入緬甸北部的以雲南人為主,自 稱「漢人」,把中國稱為「漢廟」。海路最遲在元代也已經開通,循海路入緬甸的華 僑,主要有來自中國福建泉州和廈門,另外還有從澳門出發,經馬六甲海峽,到馬 來亞,再到緬甸南部港口,廣東和福建的華僑自稱「唐人」,把中國稱為「唐山」, 不過大量移入緬甸是在 18 世紀開始,(林清風等,1999:62、95;林清風等,2005:

264)不過當時中國婦女纏足,難以飄洋過海。(劉沃周等,1996:83)

秦漢時期,中緬之間交往,以交通開拓和商業互市為主。自宋朝歷次發生大動 亂,中國人民外逃,至元朝,已有中國人在緬甸北部開採玉石,其中 90%通過滇緬 道運到雲南騰衝加工。明朝以後,繼續有華僑移居緬甸,如 1535 年葡萄牙人租澳門 為通商地以後,澳門鄰近的香山(中山)、新寧(今台山)兩縣人民即向海外發展,

不少是透過澳門乘船到馬來亞的檳城,再到緬南的丹老市、毛淡棉市,最後到達仰 光市,也有部分香山華僑是前往土瓦錫礦,擔任礦工的工作;(林清風等,2001:8)

另外在江頭城(今八莫(Bhamo)附近)外,也出現了名為大明街的街道,明末(1610

-1640),估計在江頭城的華僑有 2-3 萬人。

清代以後,17 世紀末,中國福建、廣東和江西等省的貧農,僑居波龍銀礦工作,

至 1746 年,在波龍27(今緬甸南渡附近的包得溫(Bawdwin))銀礦,至少有礦工 2

-3 萬人,1751 年更達數十萬人,不少也來自雲南西部,每年雲南邊境居民大約有 5000 餘家庭遷往緬甸。(林清風等,1999:88;莊國土,2001:165;姜永仁,2003:

53;賀聖達,1991:7、181)

不過中國人大批殖民緬甸是在英國占領全緬甸之後的 19-20 世紀初。1824 年後,

英人向新加坡、檳城招募廣東礦工、木工來緬甸開發錫礦,建造船;1852 年第二次 英緬戰爭時,英軍又從檳榔嶼將廣東籍華僑帶入緬甸,為軍隊烤麵包和做木工。(馮 勵冬,2002:26;林清風等,2005:264)因此當時在緬甸的華僑以廣東人為主,主 要集中在緬甸南部,尤其是仰光一帶。1850 年,也有少量雲南人和湖北人在仰光定

27 「波」緬語「銀子」,「龍」緬語「井」或「洞」的意思,波龍即銀礦。 (黃素芳,2006:59)

39

超過 22 萬人;1953 年,30 萬人;1961 年,35 萬人。(林清風等,2007:28、29;

林清風等,2001:23、24;牛軍凱,2002:43、44;周南京等,2001:328、613)

表 3-1 1931 年緬甸華僑分布表(單位:人)

地區 全國人口 華僑人口

若開行政區(Arakan Division) 1008535 978

阿恰布縣(Akyab) 637580 689

若開山區(Arakan Hill Tracts) 21418 -

晈漂縣(Kyaukpyu) 220292 140

山都衛縣(Sandoway) 129245 149

勃固行政區(Pegu Division) 2549637 54001

仰光(Yangon) 400415 30626

勃固縣(Pegu) 489969 7552

達雅瓦底縣(Tharawaddy) 508319 2687 汗打瓦底縣(Hanthawaddy) 408831 5352

永盛縣(Insein) 331452 5413

卑謬縣(Prome) 410651 2371

伊洛瓦底行政區(Irrawaddy Division) 2334774 25950

勃生縣(Bassein) 571043 6280

興實達縣(Henzada) 613280 2624

渺妙縣(Myaungyma) 444784 7330

毛吁蔥縣(Maubin) 371509 3610

豎榜縣(Pyapon) 334158 6106

丹那沙林行政區(Tenasserim Division) 1872668 27593

薩爾溫縣(Salween) 53186 166

直通縣(Thaton) 532628 4982

吉坎媚縣(Amherst) 516233 11287

土瓦縣(Tavoy) 179964 3741

28 緬甸華僑多與緬甸女子通婚,其子女,男性為國籍,女姓為緬甸籍。(周南京等,2001:328)

40

墨吉縣(Mergui) 161987 3835

東吁縣(Toungoo) 428670 3582

馬圭行政區(Magwe Division) 1722044 3196

德耶妙縣(Thayetmyo) 274177 698

敏巫縣(Minbu) 277876 627

馬圭縣(Magwe) 499573 1289

木各具縣(Pakokku) 499181 502

欽山區(Chin Hills) 171237 80

曼德勒行政區(Mandalay Division) 1696332 6050

曼德勒(Mandalay) 371636 3153

皎施縣(Kyauks) 151320 347

密鐵拉縣(Meiktila) 309999 384

敏建縣(Myingyan) 472557 727

央米丁縣(Yamethin) 390820 1439

實階行政區(Sagaing Division) 1918058 11123

八莫縣(Bhamo) 121193 2545

密支那縣(Myitkyina) 171524 4112

瑞帽縣(Shwebo) 446790 811

實皆縣(Sagaing) 335965 229

傑沙縣(Katha) 254170 2715

下欽敦(L. Chindwin) 383434 475

上欽敦(U. Chindwin) 204982 236

東部邦區(Eastern States) 1565098 64703 北撣邦(N. Shan States) 636107 60550 南撣邦(S. Shan States) 870230 3899

克倫呢(Karenni) 58761 254

合計 14667146 193594

資料來源:Victor,1981:43、44;林清風等,2001:16

三、緬甸的華僑社會

(一) 英軍侵略緬甸前的華僑社會

估計在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已有騰衝人徙居緬甸,緬甸出現華僑聚居的社 區,最早是由雲南籍華僑所建立。據明代隆慶(1567-1572)年間,《西南風土記》

記述「江南城外大明街,閩、廣、江、蜀居貨遊藝者數萬。」(林清風等,2007:30、

31;朱孟震,1969)在這時期,緬甸的八莫約有 1500 棟房子,其中,中國人居住的 約有 200 棟,華僑在八莫擁有幾座棉花棧房,常住人口為 500 人,並有一座中國人

41

的廟宇。(林清風等,1999:8)

1768 年,清朝出兵緬甸經過波龍銀廠,記載「往時(清初),內地貧民至彼採礦 者以萬計,商賈雲集,比屋列肆,儼一大鎮也。」。1773-1774 年,雲南華僑在阿瓦

(Ava)修建雲南觀音寺,寺內刻有玉石商人的捐款人名字,神龕占地少,多為華僑 用以聚會的客廳,是旅緬雲南同鄉會的活動場所。在緬甸的雲南華僑形成以經營寶 石、土特產(尤其是茶葉)貿易為主的社區。1806 年,八莫和孟拱建關帝廟,以作 為華僑騰衝會館。這些廟宇成為當時華僑採購玉石和棉花以及進口生絲繳稅集中貿 易的場所。(黃素芳,2006:59;李根源,2001:卷 17;林清風等,2007:33-35)

18-19 世紀初,廣東和福建籍華僑由海路到緬甸南部的土瓦、丹老後,擴散到 毛淡棉,逐漸移至仰光。在清雍正、乾隆年間(1723-1795),已有華僑聚居在今 日仰光唐人街(China Street)一帶, 1795 年,英國人記載,仰光城外河流已有「緬 王碼頭」和「中國碼頭」,中國的商船一般都在 50 噸以下,按當時緬甸王國的海關 條例,中國的帆船均受豁免各項賦稅的優惠,到仰光的中國帆船以粵、閩幫為多,

粵幫的帆船大多冠有「廣」字,而閩幫的帆船大多冠有「金」字。29

(二) 英軍侵略緬甸後的華僑社會

1824 年,英國侵略緬甸,據當時一張仰光地圖,仰光華僑已在今雪德宮大金塔

(Shwedagon Zedi Daw)與昂山路(Bogyoke Aung San Road)角處擁有墳場,(林清 風等,2001:23、49)明顯可知,在仰光定居多代的華僑社會已形成,(肖彩雅,2011:

67)陳孺生在〈緬甸華僑史略〉中也提到「18、19 世紀緬南各地已形成相當規模的 華僑社會。」(王介南等,2007:300)1830 年,由在地華僑所倡建的丹老天后宮完 工,(林清風等,2007:36)更說明華僑社會的發展逐漸成熟。

英國人侵略緬甸後,在 1824-1885 年的三次英緬戰爭期間,由於需要後勤、運 輸、營房建造和城市基建的技術工人,因而從中國廣東、海峽殖民地的新加坡和檳

29 據 1863 年鐫刻的慶福宮石碑,來往仰光的閩幫商船有:金榮源、金長發和金振德等。據 1868 年鐫 刻的廣東廣東觀音古廟石碑,來往廣東的商船有:廣悅興船、廣和興船和廣源船等。(林錫星,2000:

19)

42

榔嶼,招募大量廣東「三行30」的木工、鐵工和泥水工到緬甸南部,如 1826 年,已 有廣東華僑木工從仰光到緬甸古都阿瓦;據說這些工人工作時多穿短衫、短袖,因 而被緬甸人稱為「短袖華人」(Short Coat Chinese / short sleeve)。最遲在 1850 年以前,

廣東觀音古廟已存在。1852 年,第二次英緬戰爭後,仰光的麵包商幾乎全由廣東籍 華僑經營,後來廣東籍華僑還經營建築業、典當業、酒業、煙業和雜貨業。1868 年,

仰光已有 27 家廣東華僑經營的雜貨店。1875 年以後,經營酒樓飯店的廣東人越來越 多,在今天的瑪哈班都拉(Maha Bandoola)大街因當時的廣東店舖很多,故華僑稱 之為「廣東大街」。(林清風等,2001:24、50;林清風等,2005:265;王介南等,

2007:300;Leo Suryadinata, 1997:117)

另一方面,1861 年,福建籍華僑信仰的觀音亭奠基。仰光福建華僑主要經營土 產、雜貨店、米廠、紡織、中西藥、茶室和裁縫等,還有從事養豬、種菜和果樹園 林等。1863 年,仰光閩僑的土特產商店有 29 家。由於福建人多從事小商小販,多穿 長衫、長袖,被稱為「長袖華人」(Long Coat Chinese / long sleeve)(林清風等,2001:

23-24;劉沃周等,1996:53;林清風等,2005:265;姜永仁,2003:56;Leo Suryadinata, 1997:117)

此一階段,仰光的華僑多集中在雪利大金塔(Sule Pagoda)西邊的唐人街,分 為上、下街,下街居住的是廣東人,廣東人以廣東西南五邑(台山、開平、新會、

恩平和鶴山)的台山、新會一帶方言為主;上街居住的是福建人,以閩南、漳、泉、

廈門方言為主。廣東和福建人借助緬甸語或印度語交談;至閩南人占華僑多數時,

廈門方言為主。廣東和福建人借助緬甸語或印度語交談;至閩南人占華僑多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