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澳門緬甸華僑文化地景的形成與轉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澳門緬甸華僑文化地景的形成與轉變"

Copied!
17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二屆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聖欽 研 究 生:吳潔冰. 中華民國一Ο二年六月 I.

(2) II.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名稱:澳門緬甸華僑文化地景的形成與轉變 Macao Burmese Chinese culture landscap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指導教授:林聖欽 研究生:吳潔冰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字約七萬餘字,分五章二十三節,約以 240 餘字扼要說明). 摘要 本研究探討緬甸排華事件發生,緬華來澳門定居後,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地景, 澳門政府政策不斷影響著它的發展。近年,觀光產業多元化是澳門發展的重點,這 又對它有何影響。 本研究旨在以文化地景的概念,深入詮釋澳門緬甸華僑文化地景形成和轉變的 內涵。研究結果主要有:一、數十年下來,緬華逐漸在三盞燈形成「澳門緬華飲食」 和「澳門緬華潑水節的節慶」文化地景。二、在特區政府的旅業產業政策下,緬甸 華僑原來的飲食文化、潑水節文化地景,被轉變為澳門重要的觀光遊憩資源,也讓 澳門緬甸華僑的族群性與地域性得以延續和活化。. 關鍵字:澳門、緬甸華僑、文化地景、社團、觀光、飲食文化、潑水節. I.

(4) Abstract. After the anti-Chinese riots in Burma in 1967, some Burmese Chinese people settled down in Macao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their own community. This research is going to find out that how the tourism policy of Macao government affect the culture landscape development of Burmese Chinese in Macao. This research has 2 main conclusions. 1.After 1967, Burmese Chinese gradually formed “Macao Burmese Chinese food” and “Burmese Chinese New Year Water Festival” in Sam Jam Dang over decades. 2.Under Macao SAR’s tourism policy, “Macao Burmese Chinese food” and “Burmese Chinese water festival” are regarded as very significant resources for tourism and these allow Macao Burmese Chinese be able to be more cohesive and reciprocal community.. Keywords: Macao, Burmese Chinese, cultural landscape, association, tourism, dietary culture, water festival. II.

(5)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緣起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概念.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澳門緬甸華僑的移入過程. 第一節. 西方在東南亞航海空間的擴展. 20. 第二節. 東南亞華僑社會的形成. 24. 第三節. 20 世紀東南亞的排華事件. 27. 第四節. 排華浪潮下澳門的東南亞移民. 31. 第五節. 小結. 34. 第三章. 澳門緬甸華僑文化地景的形成. 第一節. 緬甸華僑的形成過程. 36. 第二節. 緬甸華僑移入前的三盞燈聚落. 46. 第三節. 緬甸華僑移入後的三盞燈聚落. 53. 第四節. 緬甸華僑在三盞燈的文化地景形成. 61. 第五節. 小結. 74. 第四章. 現今政府對於緬甸華僑文化地景的轉變. 第一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旅遊產業政策. 75. 第二節. 特區政府下澳門緬華互助會的社團發展. 79. 第三節. 緬甸華僑在三盞燈的飲食文化地景的轉變. 83. 第四節. 緬甸華僑在三盞燈的潑水節文化地景的轉變. 116. 第五節. 小結. 136. 第五章. 總結. 139. III.

(6) 參考文獻. 141.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56. 附錄二. 受訪者基本資料. 159. IV.

(7) 圖次 圖 1-1. 嘉路米耶圓形地(三盞燈)位置圖. 2. 圖 1-2. 澳門三盞燈的位置. 12. 圖 1-3. 三盞燈圓形地街區及道路網. 13. 圖 1-4. 三盞燈圓形地──紅街市的傳統購物區. 15. 圖 2-1. 葡萄牙──澳門的歷史地圖. 22. 圖 2-2. 葡萄牙人以澳門為中心的海上貿易路線圖. 23. 圖 2-3. 1960-1980 年代初澳門半島華僑聚居分布圖. 32. 圖 3-1. 中緬交通圖. 37. 圖 3-2. 1960 年澳門人口分布及海上交通圖. 48. 圖 3-3. 1962 年澳門半島土地利用圖. 49. 圖 3-4. 人口普查分區的三盞燈位置圖. 52. 圖 3-5. 2013 年澳門緬甸華僑相關社團分布圖. 60. 圖 3-6. 2013 年澳門緬華餐廳中在 1999 年以前開業者. 67. 圖 3-7. 1995-1999 年澳門緬華潑水節活動地點圖. 73. 圖 4-1. 2011 人口密度和 2013 年澳門緬甸餐廳分布圖. 86. 圖 4-2. 新橋廟宇、三盞燈東南亞美食嘉年華綜合地圖. 92. 圖 4-3. 2013 澳門緬華餐廳分布圖. 96. 圖 4-4. 2013 三盞燈圓形地緬甸餐廳分布圖. 97. 圖 4-5. 2013 黑沙環及祐漢區澳門緬華餐廳分布圖. 98. 圖 4-6. 002 美食分布圖. 101. 圖 4-7. 東京小食館分布圖. 101. 圖 4-8. 雅香粉麵咖啡分布圖. 101. 圖 4-9. 牛牛小食分布圖. 101. 圖 4-10 豪庭緬甸美食分布圖. 102. V.

(8) 圖 4-11. 澳門東華亞美食嘉年華場地圖. 104. 圖 4-12. 2012 年 8 月 2-5 日東南亞風土特色圖片展. 107. 圖 4-13. 2012 年 8 月 2-5 日東南亞美食嘉年華舞台. 108. 圖 4-14. 2012 年 8 月 2-5 日東南亞美食嘉年華布置圖. 109. 圖 4-15. 2012 年東南亞美食嘉年華光復街. 113. 圖 4-16. 2012 年東南亞美食嘉年華光復街美食攤位圖. 113. 圖 4-17. 2013 年新橋、三盞燈東南亞餐廳分布圖. 116. 圖 4-18. 澳門緬華潑水節活動地點圖. 123. 圖 4-19. 澳門緬華潑水節圖片回顧和江西龍虎山旅遊圖片展組圖. 125. 圖 4-20. 第 18 屆澳門緬華潑水節的孔雀花車. 127. 圖 4-21. 緬甸美食活動攤位. 128. 圖 4-22. 2013 年緬甸及東南亞美食文化街光復街美食攤位圖. 128. 圖 4-23. 2013 年 4 月 20 日緬甸及東南亞美食文化街開幕式布置圖. 131. 圖 4-24. 黑沙潑水嘉年華表演舞台. 133. 圖 4-25. 2013 年澳門緬華潑水節大型潑水嘉年華地圖. 134. 圖 4-26. 第 18 屆澳門緬華潑水節的孔雀花車. 135. VI.

(9) 表次 表 2-1. 1800-1925 年出國華工人數估計表. 26. 表 3-1. 1931 年緬甸華僑分布表. 39. 表 3-2. 1953-54 年緬甸族群城鄉人口比例. 43. 表 3-3. 1958 年仰光華僑工商服務資本調查. 43. 表 3-4. 1958 年仰光華僑個人資本超過 50 萬緬元. 44. 表 3-5. 1958 年資本在 10-50 萬緬元的仰光華僑企業. 44. 表 3-6. 1958 年資本在 50-100 萬緬元以上的仰光華僑企業. 45. 表 3-7. 1958 年資本在 100 萬緬元以上的仰光華僑企業. 45. 表 3-8. 1960 年澳門人口統計表. 47. 表 3-9. 2013 年澳門緬華餐廳中在 1999 年以前開業者. 66. 表 3-10. 1995-1999 年 4 月澳門緬華潑水節. 73. 表 4-1. 2013 年 6 月澳門社團累計統計表. 79. 表 4-2. 2012 年 1 月澳門法人選民統計表. 80. 表 4-3. 2000-2011 年澳門勞動力和國民人均國民總收入表. 84. 表 4-4. 酒店及飲食業與文娛博彩業及其他服務業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數. 84. 表 表 4-5. 澳門緬甸華僑餐廳獲政府支助名單. 87. 表 4-6. 2005 年澳門緬甸華僑餐廳. 93. 表 4-7. 2012 年 8 月──2013 年 4 月澳門緬華餐廳. 95. 表 4-8. 2011-2012 年東南亞美食節政府支助. 104. 表 4-9. 2000-2012 年「東華亞美食嘉年華」活動. 105. 表 4-10. 2012 年 8 月 2 日第 13 屆東南亞美食嘉年華──緬甸之夜節目表. 110. 表 4-11. 2012 年 8 月 4 日第 13 屆東南亞美食嘉年華──開幕日暨綜合晚會 112 節目表. VII.

(10) 表 4-12. 2013 年 4 月新橋區緬甸以外東南亞餐廳表. 115. 表 4-13. 2001-2013 年 4 月澳門緬華潑水節. 119. 表 4-14. 澳門緬華互助會「澳門緬華潑水節」政府支助表. 120. 表 4-15. 2013 年 4 月 19-21 日澳門緬華潑水節系列活動. 123. 表 4-16. 緬甸民族歌舞節目表. 131. 表 4-17. 「親情中華」江西文化之旅節目表. 132.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緣起與研究目的. 澳門,歷史上一個距離中國政治中心遙遠的邊陲地方,陸地面積在 2012 年僅 29.9 平方公里1。16 世紀以前的澳門,依靠海的條件發展成漁村,而西方新航路的擴展, 為澳門單純的漁村環境增添了變數。16 世紀葡萄牙人進入澳門,之後港口都市的發 展,人口的聚集,使澳門在 18-19 世紀時,已發展成以廣東、福建省籍為主的多族 群移民社會。隨着葡萄牙海上貿易的衰微,航海技術的進步,澳門港口的條件的限 制,周邊港口都市的替代,澳門從港口貿易都市轉變為東方賭城,至回歸中國後, 在澳門特區政府支持下,更積極發展博彩娛樂業。 根據澳門相關的人口研究,從 1555 年至 2012 年,澳門人口主要是來自中國廣 東和福建。不過在 1960、70 年代,東南亞及其他地區因發生排華及戰亂,曾有不少 華僑遷來澳門定居(吳志良等,2005:578),其中移入的緬甸華僑在嘉路米耶圓形 地(三盞燈)形成聚居現象。(圖 1-1) 近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積極發展博彩以外的觀光產業,如何讓澳門產業結 構優質化及適度多元化是觀光產業發展的重點。 (劉健豪,2006;李曉平,2008:240 -245;António,2009;郝雨凡,2012:1-11)澳門特別行政區特首崔世安先生於 2011 年 11 月 15 日在立法會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2012 年財政 年度施政報告》2(以下簡稱《澳門特區施政報告》) ,在施政安排的第二項中提出「強 化自身優勢,實施發展藍圖」 ,內容提及「特區政府堅決落實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發 展定位。鞏固和深化旅遊博彩業穩定發展的同時,積極促進綜合旅遊關聯產業的成 長和升級換代,帶動經濟適度多元。」 (崔世安,2012:20)2011 年 11 月 18 日,由 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與工商管理學院共同舉辦的「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澳門 旅遊休閒產業發展策略研討會」 。 (陳子夏,2011:114)多名學者分別以「世界旅遊 1. 澳門特別行政區統計暨普查局:〈2012 年環境統計(24/05/2013) 〉。http: //www.dsec.gov.mo/Statistic.aspx,2013 年 6 月 17 日檢索。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施政報告: 〈2012 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 http: //www2.gcs.gov.mo/policy/home.php?lang=cn,2013 年 3 月 18 日瀏覽。 1.

(12) 休閒中心研究」為題發表了多篇文章。(陳子夏,2011:115-116;劉德謙,2012: 30;曾忠祿,2012:49;莊金鋒,2012:57;梁文慧,2012:65;李凱洛,2012: 76;2012:王林等,2012:86)澳門特區政府思考到,雖然澳門陸地面積狹小,但 也有豐富的多元文化,應可作為澳門旅遊的特色之一,其中緬甸華僑的文化地景又 較為突出,因而澳門政府近年來正積極地思考要如何將其轉型為澳門旅遊的重要賣 點。. 花地瑪堂區. 花王堂區. 澳門半島. 三盞燈 望德堂區. 大堂區 風順堂區. 公里. 嘉模堂區. 氹仔島 路氹填海區. 聖方濟各堂區. 公尺. 路環島 公尺. 圖 1-1 嘉路米耶圓形地(三盞燈)位置圖 底圖來源: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地圖繪製暨地籍局,1996-2012;http: //www.dscc.gov.mo/images/knowledge/geo/Freguesias_icon.jpg,2012 年 10 月 10 日瀏覽。 2.

(13) 綜合上述,本研究提出問題:為什麼緬甸華僑移民選擇來到澳門定居?為什麼 選擇在特定地點聚居?這些緬甸華僑移民在澳門塑造出了什麼文化景觀?澳門政府 又企圖透過何種機制,將緬甸華僑移民文化景觀轉變為觀光遊憩資源?. 具體而言,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澳門緬甸華僑的移入原因和過程; 二、 緬甸華僑在澳門文化地景的形成; 三、現今政府對於緬甸華僑文化地景的轉變。. 第二節. 文獻回顧. 一、 東南亞華僑的相關研究 (一) 東南亞華僑的相關研究 朱杰勤(1990)的《東南亞華僑史》 ,論述華僑的起源,按時間順序從古代、西 方殖民和近代東南亞國家的變化,講述東南亞國家、華僑和中國之間的關係、東南 亞國家對華人政策的變化和華人社會性質的轉變。 黃枝連(1992)的《東南亞華族社會發展論──探索走向 21 世紀的中國和東南 亞的關係》,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中國封建社會、日本軍國主義形成和走向 21 世紀的東南亞社會發展的順序,分析東南亞華僑在僑居國、區域、中國等因素和世 界形勢影響下的社會發展規律。從排華走向真正平等對待的多元社會,從反共走向 區域合作的新局面。 吳鳳斌(1994)的《東南亞華僑通史》 ,把公元前 3 世紀至 20 世紀 40 年代劃分 為 3 個時期,因應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地理因素等分析不同時期 華僑離開中國的原因、人口、職業構成、經濟結構、社會形態、中國和東南亞國家 的關係,說明歷代政府對華僑的政策和態度的變化。 李恩涵(2003)的《東南亞華人史》,詳細探討唐代至 1990 年代東南亞華人各 階段的社會發展。 3.

(14) 丘進(2011)的《華人華僑研究報告(2011)》,從華人華僑總體報告出發,論 及中國僑務政策、海外華人研究、僑鄉發展、歸僑和華人華僑的貢獻,透過歷史、 政策、國際移民潮的變遷說明當今華人華僑的發展規律和現狀。. 透過以上不同地區的學者研究,可以了解東南亞華僑歷史發展的脈絡和華僑社 會在綜合環境影響下的發展規律。. (二) 緬甸華僑相關研究 盧偉林(1988)的《緬甸華僑概況》 ,詳述中緬貿易關係、緬甸華僑進入緬甸的 主要路線、在緬甸的發展、與中國的關係、人數及排華的歷史。 賀聖達(1992)的《緬甸史》,記錄了從緬甸原始社會至 1948 年,中緬人民的 關係、華僑大量入緬和中緬貿易關係發展變化的歷史資料。 陳孝奇(2009)的《緬甸華僑 50 年大事記》 ,記述了緬甸華僑從 1911-1959 年 的大事。資料內容包括緬甸華僑在緬甸的社會生活、發展和網絡等。. 從緬甸華僑的相關研究,可以了解華僑社會在緬甸異地的形成,引起緬甸官方 的疑慮、對立與分隔。緬甸政府為求保障自身的利益,採取一系列排華措施,迫使 華僑更進一步融入緬甸社會,也堅決保證該國主要族群的利益。. 二、 華僑移民至澳門的研究 (一) 東南亞華僑移民至澳門的研究 1960、70 年代,因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發生排華及戰亂,被迫到澳門居住的華僑, 來自世界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 (林清風等,2005:215-216、226)從澳門虛擬圖書 館 《澳門百科全書》修訂版、《澳門地理》、《澳門人口》、《澳門政治社會研究》的 電子書、《澳門滄桑》、《澳門發展現況》和《澳門觀察與展望──澳門經濟社會持續 協調發展探索》等書中,大致都提到東南亞華僑在 1960、70 年代,由於東南亞排華 4.

(15) 運動日熾而被迫移民來澳,華僑大量湧入澳門定居。 繆鴻基(1988)的《澳門》 ,詳細說明澳門政府為吸引外資,訂有獎勵建築的條 例。1956 年公布了准許樓宇以分層方式進行買賣的規則。1960 年代東南亞政治動盪, 印尼等國掀起排華浪潮,大批華僑被迫返中國,其中許多華僑在澳門定居,隨着內 地和海外華僑移居澳門漸多,僑資充斥,對樓宇需求猛增。 (繆鴻基,1988:70-71、 180) 黃啟臣等(1994)的《澳門經濟四百年》電子書和《澳門社會大典》編輯委員 會(1999)的《澳門社會大典》提及 1960 年代前,澳門的房地產業還不列入澳門的 產業結構。至 1963-1966 年間,在西方和香港經濟迅速發展的推力下,一批從南美 洲、南非洲和東南亞到澳門定居的華僑,使澳門房地產迅速發展起來,5 以上樓房開 始興建和推出分層出售。(黃啟臣等3,1994;《澳門社會大典》編輯委員會,1999: 205) 鄭天祥等(1994)的《澳門人口》 ,在「人口的國籍構成」中,曾畫出「在菲律 賓和泰國出生之澳門人口年齡金字塔」 ,指出菲律賓和泰國出生的居澳人口無論是性 別還是年齡的結構都很特殊。(鄭天祥4,1999) 黃漢強等(1996)的《澳門總覽》第 2 版和譚展雲等《澳門與多纖協議》電子 書中,指出澳門到了 1960 年代,由於東南亞實行排華政策,逼使部分華人移居澳門。 1970 年代,澳門製衣工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此期間內,適逢數萬緬甸和柬埔 寨華僑到澳門定居,為澳門工業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香港商人把握時機,到 澳門開設製衣廠,促使該產業有更大的發展。 (黃漢強等,1996:183、459;譚展雲 等5,1994)。 卓海玉(1999)的〈澳門與華僑華人〉,係從 1553 年開始按歷史順序敘述澳門. 3. 澳門虛擬圖書館:黃啟臣等, (1994) :《澳門經濟四百年》。 http://www.macaudata.com/macaubook/book082/index.html,2012 年 10 月 4 日瀏覽。 4 澳門虛擬圖書館:鄭天祥等, (1994) :《澳門人口》 。http: //www.macaudata.com/macaubook/book125/index.html,2012 年 10 月 4 日瀏覽。 5 澳門虛擬圖書館:譚展雲等, (1994) :《澳門與多纖協議》。 http://www.macaudata.com/macaubook/book079/index.html,2012 年 10 月 4 日瀏覽。 5.

(16) 與華僑華人的關係,文中說到中國、東南亞國家的政治變化及澳門葡萄牙政府對華 僑的寬鬆政策,是促成澳門成為華僑華人避難所的原因。(卓海玉,1999:3) 卡布拉爾6(1999)的〈澳門的族群構成〉 ,指出來自東南亞國家的華人大部分於 1960 年代來到澳門,他們大多數都會講粵語,屬於中產階級,受教育程度常常超過 中產階層的水平。有一些人財勢顯赫,在社會生活中一向處於獨立的地位。 (卡布拉 爾,1999:7) 在陳昕(1999)的《澳門全紀錄》 ,以新聞報導的形式,按時間順序編輯,從 1971 年開始記錄有關東南亞人、華僑和難民(柬埔寨、緬甸、印尼、新加坡、菲律賓、 泰國、東帝汶和越南)的新聞記錄。 施白蒂(1999)的《澳門編年史─20 世紀(1950-1988)》,記錄 1970 年 11 月 15 日,首批 6 名職業按摩小姐從泰國到澳門,在葡京酒店浴室工作。1978 年,澳門 九澳難民中心開放並收容印支(越南、柬埔寨和寮國)難民。(施白蒂,1999:87、 124) 劉品良(2002)的《澳門博彩業縱橫》 ,詳述澳門賭博業的發展過程。書中提及 東南亞政局動盪和排華,不少緬甸、柬埔寨、印尼、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地華 僑湧到澳門定居,僑資充斥。勞動力、外來資金、海外市場促成澳門的產業轉型, 出口加工業迅速發展,博彩娛樂業以新的形式啟動。(劉品良,2002:94) 林清風等(2005)的《歸僑在澳門》 ,透過澳門歸僑(印尼、柬埔寨、馬達加斯 加、馬來西亞、印度、東帝汶和秘魯等)的來源、社團組織、貢獻、訪談和僑居國 資料,詳細介紹澳門歸僑的形成和在地的發展歷程。 黃鴻釗(2010)的《澳門海洋文化的發展和影響》 ,按歷史發展探討澳門海洋文 化的發展脈絡,在「澳門人口發展與多元化」中提及從澳門開埠起,便是華人移民 國外、出洋留學和海外貿易的主要口岸,17 世紀中期已有歸僑來到澳門。在 1960 年 代末至 70 年代初,東南亞華僑因國家政局動盪和受到排斥迫害而到澳門定居,並提. 6. 澳門文化司署:卡布拉爾(1999) :〈澳門的族群構成〉。http: //www.library.gov.mo/macreturn/DATA/I20-189/index.htm,2012 年 9 月 5 日瀏覽。 6.

(17) 及緬甸、印尼、馬達加斯加、東帝汶、馬來西亞、拉丁美洲和印度歸僑在澳門的狀 況。(黃鴻釗,2010:126、129-130、198-200).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到,澳門東南亞移民主要集中在 1960、70 年代。移民的進入, 受到當時僑居國情勢的影響。另外,也可從 1971 年 10 月 10 日「各地華僑來澳增, 本年入境 4000 餘人」的新聞報導內容看到,華僑之所以選擇澳門,除澳門政策寬鬆 外,也與澳門的生活習慣和發展水平相關。(陳昕等,1999:138). (二) 緬甸華僑移至澳門的研究 黃瓊成等(1991)的《澳門緬華互助會成立 20 周年暨新會址落成紀念特刊》、 劉沃周等(1996)的《澳門緬華互助會成立 25 周年紀念特刊》和林清風等(2001) 《澳門回歸祖國 2 周年暨澳門緬華互助會成立 30 周年紀念特刊》,是澳門緬華互助 會(簡稱澳門緬華會)在不同時期編輯的刊物,透過刊物的討論主題可以看到緬華 社會在澳門的初貌、回顧過去和扎根澳門的發展過程。 林錫星(1999)的〈澳門與緬甸歸僑〉 ,內容詳述緬甸華僑大量集中在澳門的原 因、如何在澳門取得澳門身分證、在地謀生、適應、發展和進入中國內地投資的歷 程。另外也提到 1996 年 2 月,澳門緬華互助會組織至緬甸考察訪問,發展澳門與緬 甸的商貿關係,成為中國和緬甸經貿的橋樑。 林清風等(1999)的《緬華社會研究》和林清風等(2001;2004;2012) 《緬華 社會研究(第 2 至 5 集)》,整輯了緬甸華僑歷史、經濟、文化、教育、新聞出版、 港澳緬甸華僑和人物專訪。 許國璇(2006)的《緬甸華文文學作品選》的附錄資料中,介紹了澳門緬華互 助會的成立、宗旨、職能和活動。 翟振孝(2006)的《遷移、文化與認同:緬華移民的社會建構與跨國網絡》博 士論文,內容主要講述 1960 年代前後遷居臺灣中和地區,1970 年代由緬甸或經港澳、 臺灣等地再遷居加拿大多倫多的緬甸移民現象。 7.

(18) 翟振孝(2008)的〈想像性跨國族群的建構: 「世界緬華同僑聯誼大會」的人類 學分析〉,主要講述緬甸華僑在遷移到世界各地後,直至 2000 年,由澳門緬華互助 會自發連繫聚居各地的緬甸華僑,舉辦首屆「世界緬華同僑聯誼大會」 。隨後,昆明 (2002) 、廣州(2004)和香港(2007)相繼舉辦的過程。作者以人類學的觀點分析 現象想像性跨國社群的建構過程,隱含視中國為「母國」的一種建構操控,實質上 是一場關乎緬華移民跨國社群「中心」的角力競賽。(翟振孝,2008:13) 澳門緬華互助會(2009)的《世界緬華同僑聯誼大會資料滙編》 ,集合了第 1-5 屆世界緬華同僑聯誼會的資料,介紹世界緬華同僑社團的組織成員及概況。 袁理(2010)的〈澳門客家人源流及其族群認同〉 ,作者按照時間的順序說明澳 門客家人形成的原因。其中,1960 年代後期東南亞開始的排華浪潮,至 19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結束前,很多客籍華僑因此遷居到澳門。如緬甸因實行緬甸式社會主義政 策,使得到澳門定居的緬甸華僑至 1972 年達到高峰,共 54000 多人,其中 8000 多 是客家人。(何聯杰,2008:101). 從以上研究可以看到,除以澳門緬華互助會相關研究外,其餘研究多探討緬甸 華僑移民與中國的文化、政治關係。透過閱讀這些資料,可以了解緬甸華僑大量進 入澳門定居的原因,建構緬甸華僑在地社區形成的過程。. 三、 小結 綜合上述研究成果,可以從東南亞和澳門層面了解華僑的興起原因和發展歷程。 目前,針對東南亞華僑的研究,主要是從歷史文獻分析的研究途徑為主,對於歷史 資料的解讀,各學者不盡相同。而針對澳門移民的發展,多以中國新移民為主要研 究,並從歷史、數據、問卷分析及訪談等方式進行,而特別針對澳門境內個別前居 地華僑的研究,只有緬甸華僑的研究較為豐富。. 8.

(19) 第三節. 研究概念. 文化地景(cultural landscape)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美國地理學家 Carl Ortwin Sauer 於 1925 年發表的《地景形態學》(Morphology of landscape)學術論文 中,首次提出這個概念。 (劉盛佳,1990:191)Sauer 提出文化地景的概念,被視為 環境決定論解釋的一種地理學觀點;(柴彥威等,2004:134、368)Sauer 及其學生 所形成的地景學派,主要採取的是文化歷史學的分析途徑,致力於研究文化歷史的 系統脈絡,並重視田野的調查工作, (李旭旦,1985)強調文化地景是在人與環境的 交互作用下,並隨著時間發展而演變而成的結果。 然而在之後的 20 年,由於文化地景多集中在小地區的詳細描述,因此曾被批評 失去研究上的價值。(蔡運龍等,2011:229) 不過,在 20 世紀中葉以後,仍然有不少的學者從事文化地景的研究,如:英國 歷史學家 William George Hoskins 主張對地景歷史進行研究;美國地理學家 John Brinckerhoff Jackson 也透過在地地景來研究當地的通俗文化。1979 年,地理學家 Donald William Meinig 編輯出版了一本文集《日常地景的解釋》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 ,撰稿人包括 Meinig、Jackson、Peirce Lewis、David Lowenthal、 Marwyn Samuels、David Sopher 和段義孚(Yi-Fu Tuan)。對 Meinig 而言,地景本 身可看成集體的社會意識形態和過程,一種文化的價值、主流思想和背後的哲學符 號;此時文化地景的研究,不再只是強調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社會層面對文化地 景塑造意義的觀點逐漸興起。 1980 年代以後,地理學家的地景研究開始重視不平等的社會、政治與文化權力 關係,如 Denis Edmund Cosgrove 的《社會形成與象徵性地景》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s)認為地景是一種看世界的方式, (Denis Edmund Cosgrove,1998: 13)可以通過景觀世界的呈現了解背後隠含的權力,主要理解西方自身的認識,以 及有關宇宙論的、帝國的、視覺的地理現象; (李蕾蕾等,2009:321)James S Duncan. 9.

(20) 的「互文性7」媒體觀點,在於強調各種相互對抗的解釋、說教和知識,常貫穿於這 些媒體中; Don Michell 認為景觀研究過分依賴於可視性,他提倡側重隠藏不見的東 西,比如勞工史,他們的工作真正產生了景觀;女性主義者 Gillian Rose 等對許多地 景地理學(landscape geography)的大男人主義凝視提出挑戰。這些研究觀點,在說 明 20 世紀晚期景觀描述的進展,有著更詳盡與更多元的分析。(蔡運龍等,2011: 251-252)。 從以上文化地景研究的學術脈絡,可以看到文化轉向(cultural turn)思潮下文 化地景研究的轉變和發展,更可以看到社會層面對文化地景塑造意義,包括了「物 質與意識形態的兩個維度」、「有助於各種社會實踐、生活關係和社會身分的符號與 意識形態的含意,同時也成為向地區當局維護權利與抗爭的場所」、「互文性媒體作 用」、「馬克斯主義」和「女性主義」等,這些觀點,使得 20 世紀晚期的地景研究, 進入了更詳盡的分析階段。(蔡運龍等,2011:258-259) 綜合上述,現階段的文化地景研究,是將物質和社會這兩個領域結合起來,關 心人群如何理解地景、塑造世界、彼此對待,也涉及文化觀念、態度、象徵、制度 和實踐。地景牽涉了社會、物質和象徵層次;地景是一種文化意象,是運用圖繪方 式來再現、結構或象徵周遭環境。 (王志弘等,2006:299-300)此外,文化地景研 究也強調各種各樣的知識輔助,近年文化地景的學科性質,已成為人類學、民族志、 法律研究、藝術史、文化史和哲學等學科領域採用批判性思維來探究各學科的目標。 (李蕾蕾等,2009:227) 由於本文主題是探討澳門的緬甸華僑,在來到澳門定居後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地 景,及其後澳門政府對此文化地景帶來的影響。因此,本文試圖從文化地景的基本 概念,歷史地理的研究途徑,將文化地景的操作型定義,定位在文化的物質(尤其 是飲食)和精神(尤其是節慶活動)兩個層面,以探討形塑緬甸華僑在地文化地景 的脈絡,以及在澳門過渡期和特區政府的政治力量作用下,澳門緬甸華僑的地景在. 7.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指任何本文(文學本文、藝術本文、哲學本文和歷史本文)都是對其他本 文的吸收與轉化。 (蔡運龍等,2011:231) 10.

(21) 過去數十年所形成的基礎上逐漸轉變的過程,及其本土性、區域性、全國性和全球 性尺度的延伸。. 第四節. 研究方法. 一、華僑的名詞定義 華僑在歷史上稱為「唐人」 、 「華人」和「中國人」 ,是指移居海外的中國人,特 別是指中國東南沿海的漢族。 (朱杰勤,1990:1)根據中外學者的考證和研究, 「華 僑」一詞大概出現在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莊國土,1989:39、63)在 1833 年 鄭觀應〈禀北洋通商大臣李傅相為招商局與怡和、太古訂立合同〉一文說: 「凡南洋 各埠華僑最多之處,須逐布置,亦派船來往。」清末羲皇正胤寫了一卷《南洋華僑 史略》 ,登載於《民報》1910 年第 25-26 期,是華僑史的第一部作品。從此「華僑」 (The overseas Chinese 或 The Chinese aboard)一詞廣泛使用,成為旅居外國華人的 通稱。 不過近來對於華僑的概念和定義,蔡蘇龍(2003)的〈「華僑」的概念與定義: 話語的變異〉一文中,認為華僑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語境中,有其不 同的內涵。就如 1955 年,亞非會議中,中國8政府正式宣布不贊同華僑的雙重國籍, 與有關國家簽訂有關解決華僑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使得海外具有中國公民身份的 華僑大幅度減少,為配合改變應該以「華人」或「華僑華人」代替。 (蔡蘇龍,2003: 1、5)根據 1990 年通過、1991 年施行和 2000 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 權益保護法 》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公民。. 但是對於澳門緬華來說,「緬甸華僑」是指曾經在緬甸國生活過,即使 他們先去了其他地方,再來到澳門的,還是「緬甸華僑」 。 (CM19:2013/4/13). 8 9. 本文以 1949 年為界線,在 1949 年以後的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是指中國民國。 澳門緬華互助會第 15 屆理事長何思寧。 11.

(22) 由上所述,本文對華僑的操作型定義,指的是居住在中國以外地區,但之後又 來到澳門定居的華人,與中國政府認定華僑是居住海外的公民定義並不相同。. 二、 研究區範圍 目前在澳門,緬甸華僑在嘉路米耶圓形地10(三盞燈11) (Rotunda de Carlos da Maia) 有集中居住的現象,本文以下將以澳門市民日常習慣的地名「三盞燈」 (Sam Jam Dang) 圓形地代替以葡萄牙文音譯的中文地名。(圖 1-2). (公尺). 三盞燈圓形地 (街區). 公尺. 圖 1-2. 澳門三盞燈的位置. 底圖來源: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地圖繪製暨地籍局,1996-2012 10. 澳督嘉路米耶(José Carlos da Maia)(1914 年 6 月 10 日-1916 年 9 月 4 日)命名。(澳門虛擬圖 書館:吳志良等, (1999) : 《澳門百科全書》。http: //www.macaudata.com/macaubook/encyclopedia/index.html,2012 年 9 月 5 日瀏覽;黃漢強,1996:100) 11 圓形地中央樹立了 1 支鐵製燈柱,頂部有 4 盞燈,頂端 1 盞向上,其下 3 盞呈品字形,市民叫它「三 盞燈」。不過,從下面望上去,不論站在哪一個角度,都衹能看見 3 盞燈,頂端的 1 盞都被遮住了, 故名。(吳志良等,1999) 12.

(23) (一) 位置和範圍 三盞燈圓形地位於澳門半島中部。從澳門半島堂區的劃分,位於花王(聖安多 尼)堂區(Freguesia de Santo António)。根據 2001 年人口普查公佈 23 區12人口的資 料,則位於新橋區和高士德及雅廉訪區的分界。 緬甸華僑的居住以三盞燈為中心,由飛能便度街、光復街和亞利鴉架街形成放 射的街道。(圖 1-3). 飛能便度街. 亞利鴉架街 嘉路米耶圓形地(三盞燈) 光復街 飛能便度街. 亞利鴉架街. 公尺. 圖 1-3 三盞燈圓形地街區及道路網 底圖來源: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地圖繪製暨地籍局,1996-2012. 12. 2011 年澳門人口普查地理資訊系統,澳門人口普查資料劃分為 23 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統計暨普查局:〈2011 人口普查地理資訊系統〉 。http: //censos.dsec.gov.mo/Census2011GIS/index.html?config=apps/zh_TW/config.xml&ver=1.0.1,2012 年 10 月 21 日瀏覽。) 澳葡政府於 1986 年完成了《澳門地區指導性規劃》作為內部指引在全澳門 21 個規劃分區中,澳門半 島和氹仔分別占 8 個和 6 個,路環同時有 6 個,至於氹仔島與路環島之間的路氹新填海地則視為獨立 分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土地工務運輸局:〈本澳的城市指導性規劃〉 。http: //www.dssopt.gov.mo/zh_HANT/home/information/id/80/info_id/71/type/show、澳門特別行政區地圖繪製 暨地籍局: 〈地籍資訊網〉 。http://cadastre.gis.gov.mo/MGSP_Cad/chn/main.html,2012 年 10 月 21 日 瀏覽。) 13.

(24) (二) 街區特點 三盞燈區有各式小店舖和小攤位,經營的商品種類繁多。整個購物區大致沿亞 利鴉架街延伸,含蓋附近數條街道,大部分的商店集中在道咩卑利士街。其中,三 盞燈圓形地是這一帶購物區的起點;高士德大馬路延伸至紅街市,是主要購物街, 馬路兩旁的小街上可以買到廉價的商品,不僅是澳門客流較集中的大型街市,也是 澳門市民的傳統購物區。13 (圖 1-4). 13. 澳門特別行政區旅遊局: 〈澳門遊蹤〉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cn/discovering/shopping.php, 2012 年 6 月 15 日檢索。 14.

(25) 紅街市 蓮花巷. 罅些喇提督市東街. 連勝馬路 道咩卑利士街 爹利仙拿姑娘街. 高士德大馬路 羅神父街. 群對街 義字街. 飛能便度街. 連勝馬路 亞利鴉架街. 三盞燈圓形地 光復街 飛能便度街 亞利鴉架街. 圖例 街道 建築物 公尺. 圖 1-4. 傳統購物區. 三盞燈圓形地──紅街市的傳統購物區. 底圖來源: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地圖繪製暨地籍局,1996-2012. (一) 研究資料的取得──澳門政府統計及相關研究 根據古萬年等(1998)指出,1976 年起澳門才開始有移入人口的統計,不過政 府公布資料中,東南亞部分只有菲律賓、泰國的移入人口,其他國家並沒有個別地 列入統計。. 15.

(26) 為了解華僑在澳門的數量,只能再從政府統計暨普查局14下載相關資料和該局相 關研究,以了解澳門移民的數量。整理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網頁的統計資料如下: 1.. 澳門人口普查(1981-2011 年) 在 1981 年《第十二次人口普查──1981 部分結果》、1991 年《第十三次人口普. 查暨第三次住居普查》 、2001 年《2001 人口普查總體結果》和 2011 年《2011 人口普 查詳細結果》中,有關移民的統計項目,主要是調查「澳門、中國、香港、葡萄牙、 菲律賓、泰國和其他」的移民,其中在 2001 年以前,中國部分尚包括廣東和福建的 資料。至 2011 年,有關移民的統計項目,則新增了緬甸和柬埔寨的資料。 2.. 澳門統計年鑑(1981-2011) 1981-2001 年的澳門統計年鑑 ,在 1981-2001 年,有關澳門居留之外籍人士. 資料(Saldo dos estrangeiros a residir em Macau / Balance of foreigners with legal residentship in Macau) ,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1991:52)主要是按歐洲、北非和中東、 非洲、美洲、亞洲及太平洋區和無國籍國家,統計每一個大洲內有移民移入澳門的 國家之統計數據。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1990:50-51) 。但是在 2002-2009 年的統 計年鑑只提供了 1996-2009 年的留澳外地人士總數,並沒有提供大洲內每一個移入 國家的數據。2010 年統計年鑑,又提供了 2008-2010 年,按國家或地區統計的獲准 居留人士(Individuals authorized to reside in Macao by country /territory)的統計,包 含歐洲、非洲、美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其他大洲內每一個國家移民移入澳門的 統計數據。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2010:72-73)2011 年統計年鑑,同項目的統計, 還是按歐洲、非洲、美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其他國家劃分,但只列舉少數國家 移民移入澳門的統計數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2011:69) 由於部分移民數量的資料不足、不連續,也無法從政府部門補充,只能透過相 14. 澳門特別行政區統計暨普查局:〈統計資料──人口〉 。http://www.dsec.gov.mo/Statistic.aspx,2012 年 7 月 8 日瀏覽。 由於從澳門特別行政區統計暨普查局下載之有關澳門統計資料不連續,因此,於 2012 年 6 月 27 日去 信查詢詳細人口資料取得方法。於 2012 年 6 月 28 日得到推廣暨資料發表處處長鄭麗湘的電郵回覆: 『由於自 2008 年起不再公布獲准居留人士結餘數目,故 2008 年及以後的相關資料未能提供。至於 2007 年及以前的資料,可查閱本局網頁(www.dsec.gov.mo) 「統計資料 / 綜合 / 統計年鑑 / 人口 / 表 2.2.13」。』(參考編號:1708/EO351/3.1/2012) 16.

(27) 關研究和社團推估資料獲得東南亞華僑的數量。 3.. 澳門的地圖資料 製圖、表方面,2012 年 1 月和 8 月,已向地圖繪製暨地籍提出數位地圖的申請。. 局方已於 1 月批給比例尺 1:1000 的澳門半島數位地圖(包括由 20 世紀開始的演變 之地圖、行政區堂區圖、街道名稱(路中線)、水體、街區、山丘、地方名、橋樑、 隧道、建築物、路邊界線和綠化區圖層)、7 月批給 1:5000 澳門半島和離島數位地 圖(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及路環島圖層、街道名稱(路中線) 、水體、街區、山丘、 地方名、橋樑、隧道、建築物、路邊界線和綠化區圖層) ,用以製作相關的地圖,呈 現完整的區域綜合分析,並嘗試使用空間分析技術加強地圖的呈現效果。 4.. 澳門圖書資源 澳門大學圖書館內藏有少量與澳門及東南亞主題相關的書籍可供查閱,如澳門. 華僑協會總會(1994)的《華僑協會總會港澳訪問團報告》 、陳孝奇(2009)的《緬 甸華僑 50 年大事記》、澳門緬華互助會(2009)的《世界緬華同僑聯誼大會資料匯 編》、楊允中(2005)的《鄭和與海上絲綢之路》、今日華人編輯部(2006)的《今 日華人:大型紀實文獻》 、薛毅等(2000)的《臺港澳僑槪論》 、曾坤(2006)的《隱 居澳門 40 年》、Ka Ho Refugee Center(1983)的《澳門九澳越南難民營:三週年特 刊,(Dec. 1978-Dec. 1981)》等。 澳門圖書館另外設有「澳門資料室」 ,室內提供澳門研究原始文獻(膠卷、古籍、 自 1966 年釘裝成冊的報紙等)及相關研究書籍,讀者可以室內閱覽、影印或購買, 不提供外借。網路資源方面,可以透過電子數據庫查找澳門研究資料。另外,澳門 中央圖書館全民網上閱讀平臺,提供免費的學術論文、期刊,與自 1988 年電子報紙 數據資料(慧科電子化新聞資訊服務) ,可透過相關的關鍵字搜尋多份報章的文字檔 案,了解在持續時間內華僑相關的資訊。 三、 研究途徑 (一) 爲了完成第 1 個研究目的:「澳門緬甸華僑的移入過程」,採取的途徑是文 獻整理、分析和訪談華僑社團和華僑餐廳等方式。 17.

(28) 緬甸華僑的文獻資料主要是參考陳炳強(2004-2006),《澳門社會發展研究會 社會縱橫》電子期刊中有關緬甸華僑相關期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出版的 《澳門雜誌》15、澳門虛擬圖書館提供的澳門研究的相關期刊,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統 計資料和臺灣相關研究的電子期刊及論文,以認識澳門緬甸華僑的歷史背景、人口 數量、地緣關係和選擇到澳門定居的原因,還有移民定居澳門後的生活、職業、發 展、社團組織、飲食文化,長期在澳門居住對澳門形成的歸屬感,近年在政府支助 和社團組織自發安排下舉行緬甸及東南亞飲食文化節活動等。 為了加強及補充緬甸華僑的資料,採取的途徑是田野調查與訪談,透過澳門緬 華互動會的訪談,調查與緬甸華僑移民有關的資料。而田野調查的重點與訪談重點 如下: 1.. 調查緬甸華僑的歷史背景;. 2.. 調查緬甸華僑的人口數量、地緣關係和選擇到澳門定居的原因;. 3.. 調查移民定居澳門後的生活、職業、發展、社團組織和飲食文化。. (二) 爲了分析第 2 個研究目的:「緬甸華僑在澳門塑造的文化地景」,採取的途 徑是田野調查與訪談。而田野調查的重點與訪談重點如下: 1.. 於三盞燈進行田野調查,調查與緬甸華僑移民有關的文化地景;. 2.. 調查緬甸華僑移民的文化景觀形成背景,如調查特色餐廳設立的時間、地點, 以了解特色餐廳的時空變遷過程;. 3.. 調查特色餐廳消費顧客的來源,以了解特色餐廳的商業機能。. (三) 爲了分析第 3 個研究目的:「現今政府對於緬甸華僑文化地景的轉變」,採 取的研究途徑是文獻和網路資源整理和分析,以及訪問主要的緬甸華僑社團。 1.. 從澳門特區印務局16網頁查閱有關澳門社團和獲澳門基金會財政資助以了解澳 門緬甸華僑社團的數量、成立年分、章程、所屬社團分類和澳門基金會給予社 團的相關資助等。. 15 16.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澳門雜誌》。http://www.macauzine.net/,2012 年 7 月 10 瀏覽。 澳門特別行政區印務局:〈社團〉。http://cn.io.gov.mo/,2012 年 7 月 15 瀏覽。 18.

(29) 2..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網頁17提供了澳門特區立法會工作文件,如 1999-2012 年的立法會期的活動報告(包括口頭、書面質詢內容)、2006 年-2012 年口頭 質詢報告、2005 年 12 月-2012 年的書面質詢報告和 2000-2012 年立法會每月 活動資訊。從以上資料可以了解立法會自回歸以來對緬甸華僑社團和社區的相 關議題和政策。. 17.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質詢〉。http://www.al.gov.mo/cn/cn_main.htm,2012 年 7 月 10 瀏覽。 19.

(30) 第二章 澳門緬甸華僑的移入過程 在中國歷史上,澳門地點條件並不優良,地方狹小,資源貧乏。甚麼原因讓東 南亞華僑在遭遇排華後選擇移入澳門?本章將從歷史發展脈絡中瞭解緬甸華僑移入 澳門的原因和過程。 第一節. 西方在東南亞航海空間的擴展. 古代在太平洋西緣的東亞地區,曾建構了一個以中國為中心,北起日本、朝鮮、 南達東南亞地區的半環貿易網,至明代鄭和,這個太平洋西緣半環貿易網可謂發揮 到了頂點。(楊俊廣等,1994:5) 同樣地,古代地中海貿易網也早在公元前即已形成,其是以希臘、羅馬(公元 前 27—395 年)為中心,外緣覆蓋到紅海、黑海和大西洋沿海地區;隨着羅馬帝國 的瓦解,海洋貿易網頃刻走向衰微。之後大約在 10-15 世紀,以波斯灣、阿拉伯半 島和紅海為北緣,橫跨東非沿海城邦、印度至馬來半島西側的印度洋貿易網也已經 相當興盛。(何芳川:1996:1-2)然而,從 1400 年歐洲人所繪製的地圖,可以看 到歐洲人對歐洲以外地區的認識仍相當模糊。(范維信,1994:5;吳志良,2010: 17)在阿拉伯人獨占歐、亞、非三洲的海上貿易中,歐洲人輾轉獲得大量來自東方 的廉價香料,產生了直接到東方採購的想法; (馮作民,1975:2)再加上 13 世紀以 來,到過東方的旅行家,如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遊記》等發表的東方遊記,書中 描述東方的富裕和遍地黃金等影響下,歐洲國王積極地鼓勵人民從事航海探險活動。 (黃鴻釗,2010:67-68) 一、葡萄牙為首的海洋空間發展 (一) 葡萄牙的立國和背景 葡萄牙是歐洲伊比利半島上的一個國家,瀕臨大西洋,陸地邊境與西班牙接壤。 1143 年,阿方索(Dom Afonso Henriques)擺脫了臣屬西班牙的關係,向羅馬教皇提 出把葡萄牙作為教廷管轄下的一個封建領地,直到 1179 年,教皇亞歷山大三世 (Alexandre Ⅲ)才稱阿方索為國王,葡萄牙到 12 世紀終成為一個獨立國家。 (諾埃 20.

(31) 爾,1974:2、5、17-18;何川芳,1996:9) 在強鄰西班牙威脅下,海外擴張對葡萄牙而言是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經濟意義。 葡萄牙缺乏商業技能和資源,無法介入地中海既有的貿易活動,只參與了南、北歐 間的貿易往來,因而促成了葡萄牙人往海外擴張的行動。(阿諾德:1999,59) (二) 葡萄牙的探索和擴展 1415 年,葡萄牙人占領了北非的休達港(Port of Ceuta) ,掌握了北非的制海權, 並交由恩里克王子(Infante D. Henrique)統治,拓展海外殖民事業;恩里克王子的 探險隊於 1416 年,到達博哈多爾角(Cape Bojador) 。在 1418 和 1419 年,發現了波 托桑托島(Porto Santo)和馬得拉群島(Madeira) ;1432 年,航行至亞速爾群島(Açores)。 1441 年,航行至布朗(Blanc)角;1444 年,到達塞內加爾(Sénégal)河口;1445 年,航到了維得角(Cabo Verde),同年,探險隊抵達幾內亞(Guinée)。(馮作民, 1975:3;黃鴻釗,2010:69-70) 接著,因 1453 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東西交通受阻, 葡萄牙人遂獎勵尋找通往亞洲的新航路; (傅啟學,1957:25)1456 年,正式占領維 得角;1460 年,到達獅子國(Sierra Leone) (今斯里蘭卡) ,同年,恩里克王子去世; 隨後,葡萄牙人繼續沿非洲西岸探索;1484 年,葡萄牙人到達了剛果(Congo)河 口;1486 年,狄亞士(Bartholomeu Diaz)發現了好望角(Cabo da Boa Esperança); 1498 年,達伽馬(Vasco da Gama)繞過非洲通往印度;1500 年,與印度訂立商約。 1502 年,達伽馬在東非建立根據地,攻打印度;1505 年,葡萄牙在印度境內設立總 督府。 (馮作民,1975:3-4)葡萄牙人破壞了原有的印度洋貿易體系,建立以果阿 (Goa)為中心的印度洋貿易網;1511 年,占領印度洋東端的馬六甲(Malacca) ,進 暹羅(Siam) ,居大泥(Pattani) (今泰國北大年府) ;1517 年,葡萄牙人從馬六甲到 中國,先泊於屯門,在得到中國官員允許下,進入廣州。(何川芳,1996:11、21) 1554 年 12 月,葡萄牙人進入廣州貿易(吳志良等,2009:101) ,葡萄牙人並到. 21.

(32) 澳門18,澳門開埠;(圖 2-1)1572 年起,葡萄牙人每年向中國納租 500 兩銀。(印 光任等,1880:官守編 49 頁;吳志良等,2009:159)自此,澳門港漸興,1550 年 代以後,葡萄牙人以澳門為中心,向長崎、馬尼拉、帝汶、大小巽他島(Lesser Sunda Islands)擴展轉運貿易,編織近代太平洋的貿易網;(何川芳,1996:33、51-52、 69、88-89;萬明,1999:5)大約自 1580-1640 年,以澳門為中心的海上絲綢之 路國際貿易路線,分別由 5 條相互關聯的航線19組成。(圖 2-2)(楊仁飛,1992: 316)1635 年,澳門已發展成「東方第一大商埠」。(陳炎,1993:43). 千米 公里. 里斯本. 1419, 馬得拉群島. 1415,休達港 1416,博哈多爾角 1498, 印度. 1444,達塞內加爾河口. 1517,廣州 1554,澳門. 1460,塞拉里昂. 1484,剛果河口. 1511,馬六甲、 暹羅,大泥. 1486, 好望角. 圖例 航海路線 年/地名. 圖 2-1. 18. 葡萄牙──澳門的歷史地圖. 對於葡萄牙進入澳門的年份,學者間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記載。 (吳志良等,2009:102;湯開建, 1999:91-93;金國平,2005:235)主要是因為葡萄牙人初到中國時易名「佛朗機」 (frangues) (基 督徒)或「滿刺加葡人」 。(金國平,2005:3、218) 19 這 5 條航線是由 3 條主線和 2 條輔線組成,其中 3 條主線分別是廣州──澳門──印度──歐洲航線; 廣州──澳門──長崎航線;廣州──澳門──馬尼拉──拉丁美洲航線。2 條副線是澳門──大小巽他群 島和歐美航線。(楊仁飛,1992:316) 22.

(33) 大西洋. 歐洲 廣州 澳門 菲律賓. 果阿. 太平洋 印度洋. 拉丁美洲. 大小巽他群島. 公里. 圖 2-2. 圖例. 航線. 葡萄牙人以澳門為中心的海上貿易路線圖 資料來源:楊仁飛,1992:316. 葡萄牙人的東來,澳門商站(feitoria)的建立,為當時需要出洋的中國人帶來 了一個海洋貿易航線的海上通路。1640 年以後,西方列強逐漸介入,葡萄牙人以果 阿和澳門為中心,建立的國際貿易轉運網絡漸次衰微。(何芳川,1996:92、103- 104)19 世紀中葉後,雖然澳門作為西方與中國唯一的貿易港口地位,但因現代輪船 取代古老的大帆船、澳門港水淺港窄、中國對外開放及割讓香港予英國而開始衰落。 (古萬年等,1998:370;陳炎,1993:47) 二、其他歐洲國家的空間擴展 1492 年,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率西班牙探險隊到達西印度群 島,開闢歐洲至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2 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Fernão de Magalhães)率西班牙船隊西行繞地球一周航行。開闢了歐洲、美洲和亞洲的多條新 航線;(范金民,2005:6-7)1571 年,西班牙占領馬尼拉;1580 年,葡萄牙與西 班牙合併對抗荷蘭勢力侵入東印度群島(香料群島) ;1580 年,英國人到達東印度群 島。1588 年,西班牙被英國艦隊殲滅,失去遠東海上霸權;1595 年,荷蘭商船隊到 達爪哇島;16 世紀末至 17 世紀中葉,是荷蘭海洋霸權極盛時期,1619 年,占據雅 加達,接着,從葡萄牙人手裏奪取馬六甲等貿易基地。 23.

(34) 另一方面,1600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1650-1670 年,英國發動 3 次英荷 戰爭;17 世紀中期後,荷蘭勢力逐漸被英國取代;英國人在蘇門答臘、東印度群島、 爪哇、婆羅洲、暹羅、日本和印度建立商館。在英國人之後,法國、丹麥、瑞典、 美國接踵而至。(鄧開頌等,2000:138-139). 從以上回顧,自 15 世紀末,葡萄牙人來到東方,建立了東、西方之間最初的交 通線,以澳門作為東西方轉口貿易的商站,為當時需要出洋的中國人帶來了一條海 上通路。隨之而起的是其他歐洲殖民國在東南亞擴展和掠奪,至 1640 年,葡萄牙澳 門海上貿易體系急遽衰微。19 世紀中葉後,澳門作為西方與中國唯一的貿易港口地 位,因港口的條件限制、中國對外開放及割讓香港予英國而開始衰落。. 第二節. 東南亞華僑社會的形成. 中國與東南亞各國交通始於漢代。人民以出洋貿易和謀生為主。(朱杰勤,1990: 2、4) 巫樂華在(1994)的《華僑史概要》一書中,把不同時代,由於國內政治、 經濟、文化環境和國際環境的不同把華僑的出國經歷從秦朝至近代分為 3 個時期。 在第 2 個階段──華僑和華僑社會形成中,鄭和七下西洋(1405-1433),到過南洋 14 個國家,對於華僑出國、在當地從事經濟活動和東南亞華僑社會的形成產生了重 大的影響。(巫樂華,1994:6、13)因此,本文以鄭和下西洋為起點,分期說明不 同階段的華僑發展。 一、華僑和華僑社會形成 明初,鄭和七下西洋《瀛涯勝覽》記載了爪哇有數千廣東及漳、泉人聚居,並 有自己的組織; (巫樂華,1994:7-14;馬歡,明:4)1567-1644 年的明朝後期, 海禁開放,華僑出國人數劇增,是早期華僑出國的重要時期,這與當時中國國內的 政治、經濟和軍事環境有密切關係。在都市中,商品經濟已高度發展,從權貴富商 到普通百姓都強烈希望從海外貿易中獲利,對外貿易十分興盛,漂洋謀生者眾;浙 江的雙嶼、福建漳州的月港、泉州的安平、廣東的南澳等港口成為對外的貿易中心。 24.

(35) 明末,菲律賓是華僑最多的國家,在 1588 年,西班牙人占領馬尼拉後,華僑總數在 萬人以上;其次是分布在緬北、東爪哇、馬來西亞、暹羅、越南和日本,總計南洋 地區的華僑約有 10 萬人。在這個階段出國的華僑以「華商」為主,主要移入東南亞 交通、貿易中心地區。 16-17 世紀,歐洲殖民國家招徠華僑作為南洋建立殖民地的中間人,大批華僑 出國;至鴉片戰爭前,華僑出國以「華商」和「華農」為主,主要移入東南亞和東 北亞。(巫樂華,1994:15-20;陳秀容,1999:47) 二、近代華工出國期(鴉片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1840-1949 年間,是中國歷史上華僑出國規模最大的時期,移出人口主要集中 在閩南、粵東一帶。鴉片戰爭後,海外中國人被稱為「華工」、「華民」和「華商」 等,主要目的地為亞、美、歐、大洋和非洲等地;1860-1868 年,清政府與歐洲列 強簽訂了多項華工出國的條約,契約20華工隨歐洲殖民地的擴展散布。17-18 世紀 末,契約華工招募到南洋、南非、模里西斯(Mauritius)、墨西哥、西印度群島和聖 赫勒拿島(Saint Helena)等地。鴉片戰爭至中華民國成立,華僑出國以「華工」為 多,表 2-1,可以看到 1851-1875 年出國華工人數最多;1940-1970 年,契約華 工被迫從澳門21、香港、五口(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通商口岸、汕頭和 海口等地出國,經新加坡和檳榔嶼轉口到世界各歐洲殖民地。(表 2-1)(巫樂華, 1994:7、21-26;陳秀容,1999:47). 20. 契約華工是指中國破產的勞動者,應募到海外工作。可分為兩種形式: 「苦力」 (coolfe 或 cooly 一 詞源於印度泰米爾語,指出賣體力為生的人。)出現在 17-18 世紀,是賒單自由出洋的勞工; 「豬仔」 出現在 1920-1980 年,是被拐賣的勞工。(巫樂華,1994:24-25;鄧開頌等,1991:846) 21 1856-1873 年間,經澳門運往古巴、秘魯的苦力達 18 萬多人。(鄧開頌等,1991:346) 25.

(36) 表 2-1. 1800-1925 年出國華工人數估計表(單位:萬人). 年. 國家/地區 東南亞地區 古巴 秘魯 1801-1850 澳大利亞 美國 西印度群島 其他 西印度群島 英屬圭亞那 古巴 秘魯 巴拿馬 美國 澳大利亞 1851-1875 新西蘭 夏威夷群島 菲律賓 馬來半島 東印度群島 加拿大 其他 美國 夏威夷群島 馬來半島 東印度群島 1876-1900 澳大利亞 加拿大 菲律賓 其他 德蘭士瓦(南非) 歐、美、北非 1901-1925 馬來半島 東印度群島 其他 1801-1925 資料來源:朱國宏,1987:26. 人數 20 1.7 1 1 1.8 1.5 5 3 2 13.5 11 2.5 16 5.5 0.5 2.5 4.5 35 25 3 4 1.2 0.5 36 32 0.8 0.4 2 2.1 5.5 15 12.5 30 2 -. 總數. 32. 128. 75. 65. 300. 在 1840 年以後的中國社會經濟背景,形成了人口移動的「推力」,西方列強海 外殖民地形成了「拉力」 ,在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下,具備「中介條件」的交通、政 策和組織條件等,促使中國遷移者一批一批流向海外。(朱國宏,1997:7-8)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華僑的發展 至 20 世紀中葉中國海外華僑華人接近 90%居住在東南亞地區,其中,印尼、泰 26.

(37) 國和馬來西亞最多,達 500-600 萬,新加坡 75%的人口是華人。5%居住在北美,5 %分布在東北亞、非洲、拉丁美和大洋洲的國家和地區。(李明歡,2011:12). 從以上回顧,明朝移民海外者以華商為主,目的地是東南亞。隨着歐洲的殖民 擴張,16 世紀末至鴉片戰爭,出國以華商、華農為主,主要目的地是東南亞和東北 亞。1840-1949 年是中國史上華僑出國最多的時期,其中,在 1851-1875 年華工出 國的人數最多,主要目的地為亞、美、歐、大洋和非洲等地。華工隨着東西方航海 事業的興衰和空間拓展而流轉。20 世紀中葉,90%的中國海外華僑華人集中在東南 亞。. 第三節. 20 世紀東南亞的排華事件. 19 世紀末,美加等國對勞動力的需求減緩;(牛震,2002:22)20 世紀初,歐 洲的霸權全面走向衰落;(斯塔夫里阿諾斯,1999:829)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多 數東南亞國家擺脫歐洲的殖民統治,民族運動興起,建立獨立國家。中國從清朝走 向民國,隨着國民黨和共產黨政權的分異,中國共產黨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 義國家的力量在戰後明顯壯大,形成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美國取代歐洲列 強,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促成東西兩大對立陣營。(李明歡,2011: 12-13;劉雄,2006:57) 華商在歐洲殖民時期的中介角色、中國國共的矛盾與激化、美國的介入等,實 際上都影響着東南亞華僑社會在東南亞國家的生存與發展,從歷史中各國的排華政 策與華僑事件回顧,可以了解 20 世紀國際局勢下華僑的遭遇。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東南亞的排華事件 從中國華僑形成和發展史看,中國人移居海外的主因,與海外貿易的發展、國 內政治危機、經濟落後、人口壓力和社會混亂等因素相關。這些移民到海外的華僑, 至 20 世紀以後,漸漸地遭受到一些暴力和敵視的排華政策。 1930 年代,荷屬印尼政府規定華僑學校每周只准教授 1 小時中文,不准教授中 27.

(38) 國史地,不准穿中山裝及佩戴國民黨黨徽等。1931 年,新馬殖民政府頒布外籍人民 登記令,嚴格管制外籍移民入境,直到 1934 年止。1932 年,泰國政變後實施壓制華 人政策;1936 年,實行限制華人入境的條例;1936-1937 年,實施外僑登記法令, 對華人移民設下許多限制;1939 年,披汶(Luang Phibul Songkhram)推行《經濟泰 化計畫》,把華僑從一些主要的經濟部門和眾多行業中排擠出去。 實際上,在各國的排華政策下,民間的排華事件層出不窮,就如 1910 年,華僑 反對暹羅政府提高人頭稅,實行總罷工,引起華暹民族的衝突不斷;1912 年,荷屬 爪哇的泗水發生華僑被殺,事因華僑升旗慶祝民國成立,遭荷蘭官方撕爛國旗,殺 死華僑 3 人,多名華僑受傷及被虜;1935 年,印尼巴城植物園禁止華僑入內遊覽, 華僑領取無線電收音機被諸多限制; (李學民等,1987:335;李盈慧,1997:189- 193)1941 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殺害和鎮壓華僑; (黃 枝連,1992:205)1949 年,曼谷因華僑慶祝盟國勝利,引發殘殺華僑事件。(李盈 慧,1997:284;郭湘章,1966:254、266) 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東南亞的排華事件 在國際政治上,分別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集團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 義民主集團,形成針鋒相對的對峙,形成全球性的冷戰。中國自中共掌權後,着重 發展自給自足的經濟。原先居住在東南亞各國的華僑也不再返回中國,致力於爭取 新獨立國家的居留權。(李恩涵,2003:70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內實行社會主義,對外與蘇聯結盟,實行有計畫的 擴張式共產主義。隨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展開,1966 年下半年至 1969 年,中國 處於「反對美帝國主義」、「批判蘇聯修正主義」的政治需要,要求第三世界國家接 受中國觀點,造成中國與部分第三世界國家的關係緊張。外交政策的新轉變對華僑 政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四人幫」以「人民戰爭」為口號的極「左」路線取代過往 的華僑政策。1966 年,中國政府以愈益激烈的態度支持海外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華 僑參加「革命運動」 。例如,極「左」分子在北京組織一系列群眾遊行以抗議緬甸大 使館,遊說者宣稱支持「緬甸人民的革命鬥爭」 ,指責緬甸政府「與帝國主義勾結」。 28.

(39) 在「中央文革小組」和極「左」分子控制的外交部要求緬甸政府允許緬甸華僑可以 佩戴毛澤東像章,學習毛澤東思想來表達「對祖國效忠」 。在仰光騷擾發生以後,公 開鼓勵華僑學習毛澤東思想、佩戴毛澤東像章和參加「愛國行動」 。在柬埔寨,也發 生了鼓勵華僑進行「紅衛兵」式的活動,導致金邊五家中文報刊的關閉和中柬友好 協會解散。到 1969 年,除越南和寮國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保持良好關係外,印尼斷 絕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係,中柬關係緊張,中緬關係破裂。 (鄭甫弘,1996: 52-53)面對中國政治的變化、國際形勢的轉變、殖民地時代的過去、東南亞國家 的獨立和華僑自身的轉變,華僑也面臨新的挑戰。. (一) 二戰後東南亞國家的發展 1.. 二次大戰後東南亞國家獨立 二次大戰後,東南亞各國民族成為強大的民族主義動力,面對歐洲殖民國家荷、. 法、英等戰爭國企圖恢復在東南亞原有的殖民統治下,為爭取國家獨立,在印尼、 越南、緬甸均同時與殖民統治者戰爭;1946 年 7 月,美國允許菲律賓獨立;1947 年 5 月,法國允許柬埔寨和寮國獨立;1949 年 12 月,荷蘭正式承認印尼共和國獨立; 1954 年 4-7 月,越南經日內瓦五大強國的協議,法國退出北越;1957 年 8 月,英 國允許馬來西亞聯合邦獨立;1959 年,新加坡經由人民直選而成為自治邦;1963 年 9 月,馬來亞聯邦、新加坡和砂朥越和沙巴合成馬來西亞聯邦;1965 年 8 月,新加 坡自馬來西亞聯邦分離獨立,成為新加坡共和國。(李恩涵,2003:703-704) 2.. 東南亞國家排華的原因 從長期的歷史看,自從歐洲人在東南亞殖民,東南亞國家排華不斷,在歷史的. 長期累積下,反華排華已成為東南亞的普遍性現象。 (張靜芬,2000:84)隨着二次 大戰的結束,大部分歐洲殖民者撤離的亞洲殖民地,處於全面的社會變革和整合時 期。東南亞各國實施的「華僑政策」都同樣實施「限制華僑就業範圍」政策,其意 圖和實施方法各有不同。 (郭梁等,1985:10)總的來說,冷戰的政治對峙、東南亞 國家與中國的關係、民族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民族政治的失衡和語言的複雜性,是 29.

(40) 促使東南亞國家排華的主要原因。(朱華友,2008:2-5) (二) 東南亞國家的排華 1949 年,泰國披汶在政治、移民、文教、經濟和公民權利推行一系列的排華措 施。同年,菲律賓宣布中國移民限額削減 90%,只准許 50 人申請入境,次年執行排 華法案。馬來西亞在 1948-1949 年,以「共產黨嫌疑」驅逐大批華人出境。 中共建立政權後,1950 年代初,印尼政府規定凡到中國求學的華人,禁止返回 印尼;1952 年,菲律賓政府以「防共」逮捕華僑聞人;1959 年,印尼政府規定在省、 縣自治區和州首府以外地區經營的外僑零售商必須在 1960 年 11 日之前停業。 (李學 民等,1987:335;牛震,2002:22-25;李明歡,2011:13;凌銳燕,2010:13; 周南京等,2001:464-465) 1959 年 11 月,印尼政府採取強制的手段逼迫華商離開,結果釀成原住民暴徒襲 擊、搶劫和砸毀華人的商店;1963 年 5 月,在爪哇島主要城市,以青年學生為中心 發生大規模的反華暴動,許多華人的商店和汽車被燒毀,死傷者達數百人; (張靜芬, 2000:85)1965 年,印尼政變,進行大規模排華;(沈已堯,1980:179)1967 年 6 月,緬甸發生了大規模的排華暴亂,許多華僑會被放火焚燒,數以千計的華人遭到 逮捕和監禁,成千上萬的暴徒到處洗劫、焚燒華人的商店和住宅,緬甸華僑在排華 下,一批又一批乘座飛機經香港或中國輾轉遷徙回到澳門定居;(林清風等,2005: 265-266)1969 年 5 月,馬來西亞爆發了大規模的種族暴動;與此同時,泰國和菲 律賓等國也採取程度不同的排華;1970 年代,由於中越領土糾紛和中國國內的政治 問題等因素,中越關係惡化,越南公開反對中國,對國內的華僑進行迫害和驅趕; 從 1977 年起,開始大規模驅趕華僑到沒有任何公共設施的「新經濟區」,華僑被迫 離境,淪為難民;(朱華友,2008:2、4-5)1979 年,越南掀起大規模反華排華, 長達數年的時間裏,越南當局對華人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和掠奪,導致大量的華人外 逃或淪為難民。(張靜芬,2000:85;張賽群,2010:191). 從以上回顧,20 世紀初,國際華工的需求下降。東南亞國家不斷出現排華的事 30.

(41) 件,世界局勢改變,步入美蘇冷戰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凡曾遭受歐美等國家 殖民的東南亞國家,在擴張式共產主義、華僑的資本主義概念和東南亞國家民族運 動等因素影響下,紛紛對華僑,特別是華商採取排擠行動。而當時的中國,從分裂 不安至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環境,華僑政策也有了一些轉變。. 第四節. 排華浪潮下澳門的東南亞移民. 澳門本是香山縣所屬的一個漁村,自 1530 年代開始,澳門開始成為一個貿易港 口,只准外國商船臨時停泊,不准商人上岸居住。(黃鴻釗,2010:128)在 1550- 1560 年代,澳門的總人口數只有 400-500 人, (鄭天祥等,1994;黃啟臣等,1994; 古萬年等,1998:8)從澳門數百年的人口發展史看,澳門是一個移民為主的都市。 (黃漢強等,2003:Ι) 澳門因葡萄牙人的到來,在政策影響下成為以澳門為中心的國際貿易中轉港口, 也促成澳門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下「南方的門」。 (李紅,2005:249)在葡萄牙人經營 下,以澳門為中心建立澳門與東南亞的貿易網,以廣東人為首的華僑多從澳門出洋, 成為中國人移民國外、出洋留學和海外貿易的主要口岸,如 17 世紀中期,在澳門出 生的鄭瑪諾出洋留學後回到澳門,19 世紀中期,廣東省出生的謝清高的《海錄》記 述他多年在海外從事貿易,最後定居澳門的經歷。(黃鴻釗,2010:129;黃鴻釗, 2009:90;謝清高,2002:1) 20 世紀以後,約 1920-1930 年代,已經有南美洲華僑選擇在退休後到澳門定居, 人數約為 240 人。 (林清風等,2005:208、95;黃鴻釗,2010:132)至 1960 年代, 東南亞一些國家政局動蕩,排華事件層出不窮,華僑被迫離開僑居地,部分選擇來 澳門定居。最先是印尼華僑,他們先後在 1966-1967 年,有 5000 多人到澳門定居, 印尼華僑聚居在雅廉訪和提柯22區。緬甸排華至 1972 年到澳門定居的緬甸華僑有近 萬人,主要居住在三盞燈、新橋一帶。1970-1978 年,從柬埔寨發生政變開始至高. 22. 提是指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提督馬路)(Avenida do Almirante Lacerda),柯是指高士德大馬路 (Avenida de Horta e Costa,前稱柯高大馬路) 。 31.

(42) 棉統治柬埔寨期間,有 8000 名柬埔寨華僑逃到澳門,多聚居在黑沙環、馬場一帶。 1975 年,東帝汶被印尼軍事占領,少數華僑移居澳門。(圖 2-3)(黃鴻釗,2010: 130-132;林清風等,2005:183、260-262、276、315-316). 1960 年代,中國很動亂,香港去不了,所以很多緬華來到澳門,有些. 在澳門居住幾年後再移居美國、加拿大等地。(CM1:2013/4/12). 馬場. 3 黑沙環. 2 1 新橋區 1 緬甸華僑 2 印尼華僑 3 柬埔寨華僑. 公尺. 圖 2-3. 1960-1980 年代初澳門半島華僑聚居分布圖. 底圖來源: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地圖繪製暨地籍局,1996-2012;2011 年人口普查初步結果, 2011:11;http: //censos.dsec.gov.mo/Census2011GIS/index.html?config=apps/zh_TW/config.xml&ver=1.0.1,2012 年 11 月 14 日瀏覽. 32.

(43) 實際上,澳門受葡萄牙統治百多年以來,一直沒有居留制度的限制,遷入澳門 是件相當簡單的事情,至 1956 年由葡萄牙制定的第 40610 號(Decreto-Lei no.40610) 法令中才有簡短規定。隨着澳門的經濟、社會、人口的發展和增長,特別是來自中 國及因排華而大量湧入的華僑移民,使澳葡政府的「門戶開放」政策逐步收緊。1967 年,澳葡政府制定了《澳門省入境、逗留及長期居留章程》23(澳門省政府立法條例 第 1796 號)和 1969 年第 1796 號立法條例規定的人事擔保等, (陳海帆,1997:3- 4、13)之後澳門居留的限制遂逐漸變為嚴格。 基本上,移入澳門的華僑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批華僑主要是在 1960 年代東 南亞排華運動時陸續到達澳門,第二批是在 1973 年時,中國實施「來去自由24」政 策,在建國初期回中國讀書或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華僑,以及 1960 年代中期至 1970 年代初,因排華而返回中國定居的華僑申請到澳門與親人團聚,他們多聚居在黑沙 環、馬場一帶。這些東南亞華僑移民,會選擇到澳門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澳門距離中 國近,排華期間正值中國文化大革命,政治情勢不穩,再加上澳門是華人社會,生 活水準適中,且澳門的移民手續較簡單,種種原因促成東南亞華僑移居澳門。隨着 時間的推移,現在華僑已分散在全澳門。(林清風等,2005:262、 277) 根據《澳門歸僑總會成立 20 周年紀念特刊》 (1978)指出,至 1978 年底,澳門 有來自世界 47 個國家和地區的歸僑25,人數估計約 26000 人。而 1980 年代中期提出 的估計數據顯示,在澳門的歸僑人口總數估計約 50000 多人。以此作為基數,再根 據 1981-1991 年澳門人口年均增長率為 3.9%,從 1992 年-1997 年為 2.7%,1998. 23. 章程規定申請長期居留書中,可以包括「親屬」的範圍:除配偶,本人及配偶之父母、21 歲以下 的未成年子女外,還包括 21 歲以上的未婚子女,本人及配偶 21 歲以下的未婚兄弟及任何年齡的未婚 姐妹。同時,訂定逗留期限等。 (陳海帆,1997:4) 24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中國政府堅持「支援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 由」的留學方針,努力拓寬留學渠道,積極吸引人才回國,為留學人員回國工作、為國服務、回國創 業提供支援,創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中國的人力資源狀況〉 , 《中國白 皮書》 。http://big5.china.com.cn/ch-book/2010-12/23/content_21603080.htm,2012 年 10 月 6 日瀏覽。) 25 1974 年開始,回到中國各省市升學的僑生、回到雲南、廣西、廣東和福建等省華僑農場定居的緬 甸歸僑,中國僑務政策允許他們移民澳門。(林清風等,2005:161)1978 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放寬 居民出境條件,大批緬甸華僑申請移民澳門,其中絕大多數是在 1960 年代中後期緬甸掀起排華後回 中國被安置在華僑農場或部分安置在城鎮和家鄉的華僑,還有一部分是回國時適齡被分配到全國各地 補習學校讀書的學生等,估計總數在約 10000 人。(林清風等,1999:104) 33.

(44) -2001 年為 0.86%,到 2001 年底為止,澳門的歸僑、僑眷人口估計約 70000 人,其 中,緬甸歸僑、僑眷約 46000 人,印尼約 8000 人,柬埔寨約 4000 人,馬達加斯加 為主的非洲歸僑約 1000 人。截至 2001 年底,根據澳門歸僑總會提供的資料,澳門 歸僑來自 5 大洲的 61 個國家,其中,以亞洲歸僑較多。 (林清風等,2005:277;劉 沃周等,1996:46). 從以上回顧,葡萄牙人的東來,澳門成為廣東人出洋的出發地和歸國定居地。 1960 年代,在東南亞國家排華下,來到澳葡管治下的澳門的東南亞華僑以印尼和緬 甸為主,集中居住在澳門市郊區邊緣的三盞燈周圍。1970 年代,柬埔寨國家政局動 蕩來到澳門的華僑,以及在建國初期回中國讀書或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華僑和排華 時返回中國的華僑,也接著移入澳門,聚居在澳門半島的黑沙環和馬場一帶。. 第五節. 小結. 明末,華商出國的主要目的地是東南亞的商貿中心。隨着葡萄牙人的東來,建 立了東、西方之間最初的交通線,以澳門作為東、西方轉口的國際貿易都市,為當 時出國的中國人帶來了一個海上通路,也是不少華僑返國定居的地方。隨着歐洲殖 民地的拓展,16 世紀末至鴉片戰爭,出國的華商、華農主要目的地是東南亞和東北 亞。1840-1949 年是中國史上華工出國最多的時期,其中,1851-1875 年華工出國 的人數最多,中國人沿着歐洲殖民的航海路線流轉和擴散。19 世紀中葉後,澳門作 為西方與中國唯一的貿易港口地位,因港口條件的限制、中國對外開放及割讓香港 予英國而開始衰落。 自 20 世紀初,隨着國際華工的需求下降、世界局勢步入美蘇冷戰的前期和東南 亞國家不斷出現排華的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遭受歐美等國家殖民的東南 亞國家,在擴張式共產主義、華僑的資本主義概念和東南亞國家民族主義運動等因 素影響下,紛紛對華僑,特別是華商採取排擠行動。1960 年代,東南亞華僑在排華 浪潮的「推力」下,根據當時國際和中國的「障礙」形勢,澳門寬鬆的居留政策形 34.

(45) 成「拉力」 ,在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下,具遷移中介條件的交通、政策和組織條件下, 華僑一批又一批的來到澳門, (朱國宏,1997:7-8)集中居住在澳門市邊緣郊區的 三盞燈周圍。1970 年代,柬埔寨國家政局動蕩來到澳門的華僑,以及已返回中國的 歸僑,陸續移居至澳門,主要聚居在澳門半島的黑沙環和馬場一帶。.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pecial organizations currently include Macao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de Correios e Telecomunicações), Macao Postal Savings (Caixa Económica

Special organizations currently include Macao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de Correios e Telecomunicações), Macao Postal Savings (Caixa Económica

Special organizations currently include Macao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de Correios e Telecomunicações), Macao Postal Savings (Caixa Económica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2016, the economy of Macao expanded by 4.0% year-on-year in real terms, the first quarterly growth recorded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attributable to a

Special organizations currently include Macao Post (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de Correios), Macao Postal Savings (Caixa Económica Postal), Pension Fund (Fundo de Pensões),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4, visitor arrivals increased by 8.7%; total spending of visitors grew by 10.1%; exports of gaming services rose by 13.0% in real terms; guests of hotels

For the whole year of 2013, value added of the above-scale industries rose by 9.7% year-on-year, down by 0.3 percentage points from the increase a year earlier; fixed asset

The expansion was mainly spurred by the increase in privat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d fixed investment, contributing 1.5 and 1.0 percentage points to economic growth; gover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