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上行溝通與工作績效

二、 績效評估的方式與自評績效

績效評估的來源相當多樣,包括自我評估、直屬主管評估、同僚評估、複式 評估、交叉評估、部屬評估、委員會評估、360度之全面評估及電腦監控等九種(鍾 梁權,2002):

(1)自我評估(Self Appraisal):由受評人自行對工作成果做評估;(2)直屬 主管評估(Appraisal by Superiors):由受評人之直屬主管對其之工作表現做評 估。(3)同僚評估(Peer Appraisal):通常一起共事的同事能比較了解受評者之 工作態度、人際關係、性格特質等方面的表現,可避免直屬主管單獨評估之缺失。

(4)複式評估:直屬主管評估過後,再由更高階主管複評調整。(5)交叉評估

(Cross-Appraisal):除主管評估外,再由各單位中挑選具跨單位經驗的人員組成 評估小組,減少主觀偏失。(6)部屬評估(Appraisal by Subordinates):下對 上之評估方式,由部屬對直屬主管的績效加以評估。(7)委員會評估(Committee Appraisal):由受評者直屬主管及其他相關管理階層組成「人事評核委員會」進行 評估。(8)360度之全面評估(360°Appraisal):由受評者本身、直屬上司、同事、

部屬甚至於顧客所組成,藉由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工作上所有相關人員的看法。(9)

電腦監控(Computer Monitoring):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企業以電腦輔

助評估者進行評估。

通常績效考核的訊息來自客觀的績效資料,與上司、同儕、自己、客戶及部 屬等評定,其中自我評定由於能提高當事人對考核的滿意度、程序正義及公平知 覺,而有逐漸受到重視的趨勢(Farh,Werbel & Bedeian,1988)。員工自評就好比 主管賦與權力一樣,因此很受多數員工歡迎。自評不僅可以減低受考評者的心理防 衛,也可提供主管與部屬討論的機會。然而,自我評估大都和其他評等來源結合在 一起,為績效評估其中一部分。

事實上,從考核歷程的角度來分析,自評式的績效考核具有一些好處,可彌補其 他考核方式的不足(Farh,1988):

1. 多元的資訊來源 可以避免單一考核的偏差與獨斷。

2. 能夠增進評定者與受評者間的溝通,降低受評者的心理防衛。

3. 受評者參與績效評估歷程,增加其對評估過程及結果的公正性的知覺。

4. 與主管評估相比,自評式的績效考核暈輪(月暈)誤差(halo error)較低,較 能清楚區分不同的績效向度間的差異。

雖然自評式績效考核具有上述優點,然而,亦存在缺點,自我考核的結果較 主管評定者寬大,具有所謂寬大偏差(leniency bias)的現象(Harris &

Schaubroech,1988)。評分過於寬鬆(leniency)或過於嚴苛(stringency),也 就是某一群的評分比其他參考群組來得較高或較低。Thornton 曾整理西方的自評式 績效考核文獻,發現寬大偏差現象普遍存在於各種對象的研究樣本中,例如,藍領 工人、經理人員,及文書人員,同時該偏差也不因評定量表的形式而有所異。樊景 立與鄭伯壎(1998)則對自評過度寬鬆的問題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在個人主 義的社會裡,所強調的是個人成就的追求,個人必須顯現其對自己能力、特質、成 就、身份、及價值的信心,自尊自重,方可獲得社會的認可。也因此,吹噓自己、

膨脹自己常與高自信、高自尊混淆,而成為被社會容許並加以接受的合適行為,因 而西方社會這種強調自尊價值的觀念,導致自評寬大偏差的形成。

Cheung(1999)指出,自評與他評的不一致乃是某個人的績效自評與其他 人(如:上司、同事)的評量結果不同。就角色理論觀點來看,由於每個人對工 作有不同的預期、差異,或選擇性知覺(Katz & Kahn,1978),因此績效評估的結

果會隨著不同職位或角色而有所不同。而造成主管與部屬對績效評估認知差異的原 因主要有三:

1. 資訊的限制(informational constraints),此乃員工自評與主管他評時,對 工作要求的認知不同所致,意即雙方傳送與接收到的工作資訊不同,因而形成認 知差異。

2. 認知的限制(cognitive constraints),差異之所以產生起因於每個人對事情 的處理過程認知不同。

3. 情感的限制(affective constraints),部屬忌諱自我評估的結果會影響到主 管考核的結果,因此回答問題上予以保留。由於以上三個構面交互影響,員工自 我評估與主管評估會產生或大或小的認知差異。

Cheung (1999)則對自評與他評不一致的可能成因作更細部的歸類,並且將認 知差異的成因歸為四大類。

第一類為評分者在工作內容上呈現概念上的模糊,即評分者僅接收到有限的 工作資訊、誤解了工作內容、或工作本身的模糊度過高,因此無法作完整的回饋。

第二類為評分者內部一致性的差異,此乃評分者對評分方式或評分刻度不瞭 解,或是評分刻度間距不一致所造成。第三類為評分者過於寬大仁慈或過於嚴格的 效應。由於評分上的寬鬆嚴謹程度不同,因而形成自評與他評的差異。此外,有時 他評評分者為了顧全受評者的面子問題,會不願意給予負面的評價與回饋,而自評 評分者則會因為渴望社會的尊敬,而在自評績效中自我膨脹。或者是主管可能刻意 膨脹對部屬的評價,使自己的績效成果看起來漂亮些。

Cheung(1999)對自評與他評差異的研究也發現,部屬自評通常比主管他評來 得寬鬆,相對地,主管他評會較為嚴苛。然而,儘管自評與他評會有過度寬鬆或過 度嚴苛的問題,Cheung 仍指出,寬鬆/嚴苛效應並不至於影響到績效評分的效用。

換句話說,自評與他評仍可精確地反應出受評者績效構面的排名順序、辨識出受評 者的優缺點,並可得知受評者整體績效的排名順序。

除了寬鬆或嚴苛的問題外,最後一個分類即為月暈效果 (Halo effect) 的影響

(Murphy,Jako & Anhalt,1993)。月暈效果的起因是評分者受到受評者整體印象的 影響,對某一個重要的構面給予過多或過少的關注,例如太過注重溝通能力,

或傾向於對資訊大打折扣。在自評與他評不一致的研究中發現,受月暈效果影響 的程度會產生評分不一致的情形,特別是主管他評比員工自評展現更多的月暈效 果。

績效衡量的方式會因企業屬性不同,採用的方法各異。一般而言,大多數機構 會採用一種以上的方法以求客觀。績效評量可由自評或他人評量來完成。根據以往 學者(Meyer,1980;Anderson,1984)的研究發現,員工往往會高估自己的工作績效,

出現過分寬容的評估趨勢,但是Thornton(1980)的研究卻發現,自我評估的月暈 效果較小,意即人經常都能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弱點,並正確的做出評估(葉椒椒,

民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