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自我效能與上行溝通策略

一、 自我效能的定義與理論觀點

Bandura (1995,1997)是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概念的學者,他認為人類的行為會受

到許多因素影響, 其中效能信念(efficacy belief) 則是引發人類產生行動主要 的基礎。

社會學習論的創始人Bandura從社會學習的觀點,在1982年提出自我效能論,用 以解釋在特殊情境下動機產生的原因。所謂自我效能論(self-efficacy theory), 是指個人在目標追求中面臨一項特殊工作時,對該項特殊工作進行評估動機之強 弱,將決定於個人對其自我效能的評估(self-efficacy)(張春興 2002)。Bandura

(1997) 認為自我效能理論能夠提供一個明確指引來加強與發展人們的效能,並廣 泛地應用在各種生活範圍之中,而達到各種行為改變的目標。Locke 及 Latham (1990)認為具高自我效能信念之員工會訂立挑戰性目標,或付出較大努力面對挑 戰。這是判斷個人在含有新奇,無法預測和壓力因素的情境下,所能組織並實行有 效策略的程度 (Bandura,1986; Bandura & Schunk,1981)。

Gist 及 Mitchell(1992)則認為自我效能是判斷員工個人能力,運用激勵、認 知資源和行動方式,以達成未來特定的任務績效。而Busch(1995)將自我效能定義 為一種個人成功執行某種行為的信念,在個人動機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在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中,其所指的自我效能是在特殊情境下之特殊自我 效能 (Specific Self-Efficacy,SSE),係指個體對特定績效的認知,即情境是具 體或是個體所熟悉時,影響個體行為或表現者,將是個體對該情境或作業的能力判 斷。

但是特殊自我效能無法解釋一些固定維持高度期望的高度動機者,以及來自持 續低度期望的低度動機者,也無法解釋個體在執行相同任務最初的不同,因此,後 來有一些人格研究者將此特定自我效能類化到一般情境,稱為一般自我效能

(General Self-Efficacy,GSE),意指個體對一般自我能力的穩定認知,即情境是 模糊、所得資訊有限或無從判斷的情境下得以依賴的效能判斷,並以過去所有成敗 經驗為基礎所產生的一般能力知覺 (Sherer et al.,1982;Sherer & Adams,1983;

Tipton & Worthington,1984)。

Bandura 及 Wood (1989) 認為在自我效能的定義上有雖然有眾多的解釋,但整 體而言,其彰顯出自我效能定義的三個觀點:

(一) 自我效能是為了執行一特定任務的一個知覺能力判斷。

(二) 自我效能是一個動態的結構,效能的判斷會隨著時間,新資訊與經驗的取得 而變動。

(三) 效能信念包括一個流通成分,即擁有相同技能的人不一定會有同等的績效,

也就是說自我績效是每個人的心理歷程,會影響績效的產生。

此外自我效能為個人在面臨各種情境時能夠產生特定行為的自信能力

( Bandura, 1977,1995,1997),但是自我效能與自信(self-confidence)雖然有關,

但兩者並不相同。自信指個人對自己所作所為之事具有信心,是指個人對處理一般 事物時的一種積極態度,自我效能是指根據自己以往經驗,對某一特殊工作或事物,

經過多次成敗的歷練後,確認自己對處理該項工作,具有高度的效能。自我效能會 持續影響行為的開始與維持階段:在開始階段,自我效能會影響行為的選擇;在維 持階段,自我效能會影響個人願意付出多少努力以及面臨各種阻礙與困難時, 能夠 繼續堅持下去的程度 (Bandura,1977,1995)。此外,雖然 Bandura (1977) 認為 自我效能是影響行為最重要的因素, 但它並非決定行為的唯一因子,其它如個人實 際的成功經驗以及是否缺乏動機等因素,均會影響行為的執行與否。另外,個人的 社會系統與所處的環境狀況等,也會影響行為的產生(Bandura,1997)。

Bandura 認為自我效能可以區分成三個層面(Bandura,1977,1995, 1997),

而其中包括含層次 ( level)、強度 (strength ) 與一般性(generality)。

1. 層次 ( level):

層次是指當面臨難易度不同的情況時, 個人的自我效能也會有所不同。

2. 強度 (strength ):

自我效能的強度是指一個人認為自己所能達成的任務其困難的等級。自我效能 強度較高的人相信自己能夠完成較困難的任務,而較低自我效能的人則認為自己 僅能完成較簡單的任務。當自我效能的預期較弱時,遇到挫折的時候其效能會較 容易被削弱。反之,自我效能的預期越強,在面臨挫折時,則較能繼續努力,持 之以恆。

3. 一般性(generality):

自我效能的一般性是指自我效能延伸至某些情況的範圍。有些人可能認為,在 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完成某些工作;也有些人會認為,在任何情

況之下他們能夠完成特定的工作例如當某人在從事同樣為健康促進行為的飲食控制 與規律運動的自我效能,其兩者之間可能會有部分的相關性存在。

然而,許多研究者卻因此誤將自我效能推論至所有情況之中,因此需注意的是,

雖然兩個類似的行為,其自我效能預期具有部分的相關性, 但千萬不可將自我效能 預期推論至所有類似的情況中(Maibach & Murphy,1995)。

而自我效能與結果預期的觀點也相類似,但是兩者並不相同。結果預期是個人 相信特定行為所能產生的結果 (Bandura,1977,1995,1997)。當個人確信其行為能夠 產生需要的成果時, 將會更積極去執行這項行為(Bandura,1997)。結果預期與自 我效能預期不同之處在於,當某人確信此行為會產生確定的成果時, 並不代表他一 定會有自信與動機去從事這個行為 (Bandura,1977)。

結果預期有三種主要形式(form),包括生理 (physical)、社會 (social) 與 自我評價(self- evaluative)。生理形式是指個人對這個行為產生正面或負面的生 理反應,包括有愉快的感覺經驗(生理的愉悅、滿足) 或嫌惡的感覺經驗( 疼痛、

不舒服)。社會形式乃是指社會對這個行為所呈現的是正面或負面影響, 例如社會 對這個行為所給予的反應是贊成或反對的、獎賞或處罰的、接受或拒絕的。自我評 價形式則是指自己本身對行為是保持著正面或負面的評價(Bandura,1997)。以上 三種形式均會影響個人對結果預期的判斷。有些心理學理論認為結果預期是影響行 為的關鍵因素, 例如Irwin 的行為動機與意圖理論(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intentional behavior) 以及Feather 的預期價值理論(expectancy- valence theory)等, 皆認為當個人相信某項特定行為會導致正向的以及本身所需要的成果 時, 就會去執行這項行為並且堅持下去 (Bandura,1997) 。

而Bandura (1995,1997) 則認為自我效能是預測行為最好的因子,同時個人的自 我效能也會影響結果預期, 當自我效能被控制後, 結果預期對行為的影響力可能 就會降低,甚至趨近於零。但以上陳述並不表示結果預期與行為之間完全沒有關係 存在, 因為當個人對行為的自我效能增加,且同時擁有正向的結果預期時,才會更 積極的去努力達成目標。Woolfolk 與 Hoy (1990) 將 Bandura 的看法做更進一步 闡釋:結果預期是行為與結果的判斷;而效能預期則是能力與行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