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愛爾蘭民族主義

第一節、 羅馬公教解放與撤廢運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愛爾蘭民族主義

第一節、羅馬公教解放與撤廢運動

1830 年前後,歐洲各地掀起一股革命風潮,愛爾蘭的青年也仿效義大利的

「青年義大利」(Young Italy)運動,成立了「青年愛爾蘭」(Young Ireland)組織,

開啟愛爾蘭的民族主義風潮。32在這波民族主義風潮中,首先興起的是「撤廢運 動」(Repeal Movement)與「羅馬公教解放」(Catholic Emancipation)。

1800 年大不列顛、愛爾蘭兩國國會分別通過〈聯合法〉,隔年兩國正式合併 為「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愛爾蘭國會被廢除,愛爾蘭人可選舉100 名 的聯合王國國會下議院議員。〈聯合法〉的通過,本是為了使長久以來叛服不定 和衝突不斷的愛爾蘭能歸於平靜,許多新教徒相信,愛爾蘭問題可以透過合併而 獲得解決;331799 年 1 月,大不列顛首相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1759-1806)就因愛爾蘭人與大不列顛其他地區格格不入,而感嘆愛爾蘭是「邪靈 附體」,而這個「邪靈」即是當地居民的「品德、舉止和習慣,以及智力的缺乏…

宗教特點和敵意」。34

此外,由於愛爾蘭多數是羅馬公教徒,羅馬公教信仰也成為愛爾蘭民族認同 的元素之一;35雖然愛爾蘭國會在1793 年通過〈羅馬公教解放法〉(Catholic Relief

32 周惠民,《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頁 153。

33 W. A.史派克(W. A. Speck),《劍橋英國簡史》,頁 82。

34 羅伯特‧基(Robert Kee),《愛爾蘭史》,頁 2。

35 羅伯特‧基(Robert Kee),《愛爾蘭史》,頁

教會元首的國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 1738-1820, r. 1760-1820)卻認為,倘若解放 羅馬公教徒,將違反其加冕誓詞,因而拒絕這項提議,37並導致小皮特辭職。 絕就任。41隔年,首相威靈頓公爵亞瑟.韋爾斯利(Arthur Wellesley, First Duke of Wellington, 1769-1852)擔心,若國會一直將歐康奈拒之門外,愛爾蘭恐將發生內

40 “Catholic Association Suppression Bill.,”The Times(London), 17 February 1825.

41 周惠民,《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頁 12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戰;同樣身為愛爾蘭人的威靈頓,遂一改此前拒絕的態度,認為羅馬公教徒解放

「與公共安全密不可分」,42並勸國王喬治四世(George IV, 1762-1830, r. 1820-1830) 同意給予羅馬公教徒完整公民權;巴麥尊子爵亨利.坦普爾(Henry Temple, Third Viscount of Palmerston, 1784-1865)當時也擔憂,倘若未能成功通過法案以解放羅 馬公教徒,恐對國家前景「形成閃電烏雲」。431829 年,〈羅馬公教救濟法〉(Roman Catholic Relief Act)通過並得到國王御准,為愛爾蘭的民族主義運動立下一個里程 碑。44

歐康奈政治活動的另一個行動火車頭,是1840 年 4 月成立的「愛爾蘭全國 聯合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reland),並由其子約翰(John O’Connell, 1801-1858) 負責該組織的業務;該組織成立的宗旨是取消英愛合併,因此又被稱為「撤廢協 會」(Repeal Association),45並以「撤廢協會」的名稱躍上報紙版面,為輿論所熟 知,如《泰晤士報》便定期報導其每週例會的會議內容,出席人員除了有歐康奈 父子外,還有一些國會議員出席;在這些例會上,也會宣布來自各界民眾的捐款 及信件。1844 年 1 月 19 日,就有一位前國會議員 J. Gully 捐贈了 20 鎊給撤廢協 會,並附上一封信,稱:「身為一位英格蘭人…提倡任何可能弱化帝國的法令。

我無法默默…忍受對你們的領導者的不公正。」46

42 “It is probable that the Catholic Relief Bill is to be brought in next week by HIS MAJESTY'S Ministers:,” The Times(London), 19 February 1829.

43 David Brown, Palmerston: A Biography(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127.

44 麗貝卡‧弗雷澤(Rebecca Fraser),《英國人的故事》,頁 764-766。

45 周惠民,《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頁 127。

46 “Repeal Association.,” The Times(London), 19 January 184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同年2 月的另一場每週例會上,則有來自曼徹斯特、貝爾法斯特等不同地方 的捐款,捐款者甚至還有神職人員。475 月 29 日另一篇關於協會每週例會的報導 中提到,歐康奈宣稱得到羅馬公教主教捐款68 鎊、神職人員集體捐款 13 鎊,後 者還附上一封信,保證他們「絕不會放棄撤廢的理想」,直到他們看到羅馬公教 的旗幟「懸掛於愛爾蘭國會下議院的穹頂之下」。48同一天的會議上,歐康奈還告 訴與會者,他收到來自美國的鉅額匯款,但隨匯款寄來的信件卻提到,要讓他們

「對大不列顛君主的忠誠歸之於無」,因此歐康奈表示,他不能收下這筆匯款;

他表示「他們有義務協助身為(英國)王權之下忠心子民的愛爾蘭朋友」尋求重建 愛爾蘭國會,但不是推翻英王對愛爾蘭的統治,而是讓「英格蘭君主成為它(愛 爾蘭國會)的首領。」49足可見無論是羅馬公教解放或撤廢運動,目的都是要建立 在英國君主統治下的「君合國家」(或又稱「共主邦聯」,Personal union)──即大 不列顛跟愛爾蘭由同個君主統治,但愛爾蘭人要得是能自主立法、自己管理國家。

47 “Repeal Association.,” The Times(London), 21 February 1844.

48 “Repeal Association.,” The Times(London), 29 May 1844.

49 原文是“They must aid their Irish friends as loyal subjects of the Crown…looking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ir Parliament with the monarch of England at its head.”在其他愛爾蘭民族主義者的公開發 言中,“England”一詞經常出現,似乎是要特別指明常駐倫敦的王室跟以倫敦為首都的不列 顛帝國(British Empire)中央政府。見:“Repeal Association.,” The Times(London), 29 May 1844.

期)的愛爾蘭大饑饉(the Great Irish Famine, c. 1845-1850),都讓這波民族主義受挫:

因為此時愛爾蘭人所關注的議題,是如何活下去,而非取得政治權利。51此次饑 饉不僅促使約150 萬人在 7 年間(1845-1852)遠走他鄉,52大部分目的地是美洲的 美國、加拿大,也有部分到澳洲或大不列顛島,53根據不同的統計或推估數字,

因飢餓、疾病等原因而死亡的人數,約有80-100 萬人。54倫敦對愛爾蘭饑饉救濟 不善、近乎見死不救的無作為,讓愛爾蘭人對倫敦的統治深感不滿;551846 年 6 月,時任首相的保守黨領袖羅伯特.皮爾爵士(Sir Robert Peel, 1788-1850)也在國 會下議院坦承:「(發生饑饉的郡)的居民效忠於君主,但沒有獲得他們期望獲得

50 周惠民,《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頁 127。

51 羅伯特‧基(Robert Kee),《愛爾蘭史》,頁 79,117。

52 Patrick O’Sullivan(ed.), The Meaning of the Famine(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

53 R. F. Foster,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Ireland(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03.

54 周惠民,《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頁 138;羅伯特‧基(Robert Kee),《愛爾蘭史》,

112;克里斯托弗‧哈維(Christopher Harvie)、科林‧馬修(Colin Matthew),《日不落帝國 興衰史——十九世紀英國》,頁 87。。

55 周惠民,《愛爾蘭史》,頁 141-145,151;羅伯特‧基(Robert Kee),《愛爾蘭史》,頁 8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