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美國董事監督義務

董事在股權分散之公司對於一般日常事務介入甚少而偏向建議性質,因此相 較於直接做成決策,更應重視的是對於公司整體經營有無適當監督。美國司法實 務即認為董事負有對公司業務執行及決策決定之監督義務,惟監督義務之內涵及 執行業務之彈性以及董事應盡責任兩者間如何平衡?我國公司法對於董事注意 義務及忠實義務繼受美國法而來,美國法對於董事監督義務之審查標準,值得做 為我國增強董事義務及董事監督功能之參考。

美國法的監督義務不限於叫做「Duty to Monitor」,實務案件中包括 Stone 案 及Citigroup 案,均曾見原告主張董事應負 Duty of Oversight;近年學者文章中亦 常使用Oversight liability107,本文以為可能與Duty to Monitor 長期至於注意義務 之內涵以下有關,在監督義務性質仍為爭議問題的形況下,使用其他名稱以避免 先入為主的立場。

實質規範內容上,在美國法中Duty to Monitor,係董事會有義務建立適當而 有效之內控制度以監督實際經營團隊免於違法之注意義務,監督管理階層乃董事 會原則性功能,課予董事監督義務目的即期待董事應對公司的營運內容及方式應 有基本了解(Rudimentary Understanding)、應參與公司事務(Corporate Affairs)

的一般性監督、應經常出席董事會、以及應定期檢視財務報表。故當董事於前述 作為過程產生懷疑時,應調查致其產生懷疑之情事為何、應反對明顯違法或有疑 義的行為、以及當錯誤無法被改正時應予辭職108,此要求與董事適時提出質詢並

107 Anne M. Tucker, Who's the Boss: Unmasking Oversight Liability within the Corporate Power Puzzle Delaware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DJCL), Vol. 35, No. 1 (2010).

108 Stephen M. Bainbridge, Caremark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34 J. CORP. L. 967(2009).蔡 昌憲,從內控制度及風險管理之國際規範趨勢論我國的公司治理法制:兼論董事監督義務之法 律移植,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1 卷第 4 期,頁 1845,2012 年 12 月。

39

調查之義務密不可分,因此美國學者有將「公司建立有效內控制度」歸類為調查 質詢義務(Duty to Make Inquiry)者,亦屬注意義務之內涵,如 Solomon 教授認為 Duty to Make Inquiry 係上位義務之槪念,而建立公司內控系統係其下位槪念109。 為釐清監督義務之性質與內涵,本文首先將美國明文法部分做介紹後,再針對美 國董事監督義務內涵建構具關鍵影響的指標案件為說明。

第一、模範商業公司法第 8.30 條加諸董事一般性注意義務,董事會成員或 董事會之委員會在獲得有關其決策職能或專注其監督職責的時,應如同謹慎處理 類似職位的人會在類似情況下合理相信係適當之注意履行其職責。根據本條美國 律師公會商法類之公司法委員會又出版美國公司董事指導手冊(Corporate Director's Guidebook),提供公司董事指引以履行其對公司之義務及了解現代公司 治理原則如何運作,著重於個別董事應扮演之角色、董事會及主要委員會之功能。

該手冊雖主要以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為對象,其對一般公司董事亦同樣適用110。關 於董事會之角色,該手冊依據模範商業公司法之體系,認為應強調董事之監督責 任而非管理責任,監督責任包含確保公司採取的任何決策都能符合法令並維持會 計財務及其他內部控制措施等。在履行監督義務時,董事指導手冊建議董事會應 設置一個有效率的制度,可以將公司管理部門之決策以及法令遵循之相關事項通 報董事會111。指導手冊第2 條規定,公司從事商業活動之中心目標在於創造及增 進股東之財產價值,為達成此一目標,董事活動之主要功能有二:一為做決定

(Decision-making),另一為監督(Oversight)。做決定之功能主要包括形成公司 政策與策略目標,及對特定事項採取作為。監督之功能包括持續監督公司業務及

109 林國彬,同註 59,內文註 38。Lewis D. Solomon, Corporations Law and Poicy—Materials and Probles, West Group (1998).

110 楊竹生,論董事注意義務中監督公司業務執行之義務,中原財經法學,13 期,2004 年 12

月,頁31。

111 H. Lowell Brown, The Corporate Director' Compliance Oversight Responsibility in the Post Caremark Era, 26 Del. J. Cor. L. 1, 70 (2001).

40

第二、美國法律協會之公司治理原則(American Law Institute -Princip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明白的規定董事遵從法令之義務。該公司治理原則第 2.01(b)(1)條規定:公司在開展業務時,如同自然人一般,在法定的限制範圍內行

113 ALI Principle §2.01(b)(1): The corporation, in the conduct of its business, is obliged to the same extent as a natural person to act within the boundaries set by law.

114 公司治理原則第 2.01(b)(1)條之評釋中舉例說明如下:F 公司係公開發行公司,年度營業收 of Corporate Governance: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2.01, cmt. g (1994);黃崧嵐,同註 30,

頁83,內文註 166。

115 ALI Principle §3.02(a)(2).

41 Business Roundtable)之公司治理原則,由近 150 家美國主要民間企業之負責人

(CEO)參與該論壇,在政府公共政策形成之過程中扮演積極提供企業立場意見

A director or officer has a duty to the corporation to perform the director's or officer's functions in good faith, in a manner that he or she reasonably believes to be in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corporation, and with the care that an ordinarily prudent person would reasonably be expected to exercise in a like position and under similar circumstances. This Subsection (a) is 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Subsection (c) (the business Judgment rule) where applicable.

(1) The duty in Subsection (a) includes the obligation to make, or cause to be made, an inquiry when, but only when, the circumstances would alert a reasonable director or officer to the need therefor. The extent of such inquiry shall be such as the director or officer reasonably believes to be necessary.

(2) In performing any of his or her functions (including oversight functions), a director or

officer is entitled to rely on materials and persons in accordance with §§4.02 and 4.03 (reliance on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experts, other persons, and committees of the board).

117 The Business Roundtable, 2010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vailable at

https://www.businessroundtable.org/resources/2010-principles-of-corporate-governance1 (last visited: 2018/10/19)

42

4. 董事會通過其審計委員會所聘請獨立會計師事務所對管理層編制的財務報表 並進行審計,以及發表意見,認為這些報表符合公認會計準則的公平陳述,

最後重要的是,監督公司與外部審計員的關係。

並且在2010 年新修正公司治理原則第三章,說明董事如何履行其監督功能,

該原則認為董事會的組成需要擁有各種背景和經驗,由符合公司需求的人擔任,

且由於公司對特定背景和經驗的需求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因此董事會應該監 督董事們提供給董事會的技能和經驗的組合,並評估董事會作為一個團體是否擁 有必要的工具來共同合作或合議,以有效履行監督職能。董事會應該考慮為這個 過程中實施一個結構化的框架,比如使用詳細的具體資格技能列表,並確定現任 董事和董事候選人為董事會帶來的專業為何。另外公開發行公司應由具有獨立性 之外部董事組成審計委員會,該委員會之功能除了解公司所受到之風險、定期檢 視公司內部控制系統之妥適性、監督公司的財務報告流程外,應不定期檢視公司 有無遵循法令以及公司重要決策有無經過正當程序118

除此之外,美國聯邦量刑準則將企業採行法令遵循計畫(Compliance Program) 之有無納入檢方起訴及法官量刑之考量因素,詳細規定可參照第四章討論監督義 務之客觀範圍的內容。

上述法規固然勾勒了董事監督義務的範圍與內容,然針對董事監督義務性質,

美國法院的見解,尤其係德拉瓦州法院對現行的公司治理實踐具有巨大影響力,

法官的意見和評論充分影響董事行為的規範和最佳做法,往往比法律責任的威脅 更為嚴重119。依照案件事實可分為董事本身違反法律或是董事以外之人違反法律 而董事怠於監督之行為,前者違反美國公司治理原則第 2.01(b)(1)條規定之董事 守法義務,後者違反同法第 3.02(a)(2)條及第 4.01(a)條之董事監督義務,參照下

118 Id.

119 Eric J. Pan, Rethinking the Board's Duty to Monitor: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Delaware Doctrine, 38 Fla. St. U. L. Rev. 209, 210 (2010), at 250.

43

圖表二-3。

依美國公司治理原則第 2.01(b)(1)條規定之董事有遵守法律之義務,董事若 涉及違反法律之行為,即有違反「董事守法義務」之虞。而同法第3.02(a)(2)條及 第 4.01(a)條則係關於董事以外之人違反法律而董事怠於監督之行為,本文稱為

「董事監督義務」。因此吾人可以以違反法律的行為人是董事或董事以外之人區 分為「董事守法義務」和「董事監督義務」(參照下圖表二-3)。依循上述分類將 幾則美國法院針對董事監督義務之重要判決為說明。

圖表 二-3

違反法令之人

董事 董事守法義務 美國公司治理原則第

2.01(b)(1)條規定

董事以外之人(包括其他

董事) 董事監督義務 美國公司治理原則第

3.02(a)(2)條及第4.01(a)條

44

Roth v. Robertson (1909)

第一目 案件事實

Robertson 遊樂公司在紐約州經營遊樂場,惟其在星期日營業之行為,不符 合當時該州規範。某次該公司被他人恐嚇要求支付八百塊美金,否則將該公司此 等行為大肆張揚以阻饒該公司營業活動。公司董事為了繼續在星期天營業,於是 同意支付該恐嚇之款項120。因此股對Samuel L. Robertson 等董事提起訴訟,主張 被告 Samuel L. Robertson 應向公司賠償其為避免違法行為被揭露而被恐嚇之金 錢121。被告Robertson 則抗辯係為公司最大利益始支付 800 美元贖金,並且在付 款之前,他諮詢了公司副董事長(Associate Directors)及出納 Hofheins 先生。

第二目 法院見解

法院點出本案爭點在於董事交付贖金行為是否違法,端視所欲防止的「星期 天營業」是否屬於違法行為?若是違法行為則交付贖金者亦屬於違法濫用公司資 產,反之則非屬濫用。

法院見解認為星期日營業依當時刑法(Penal Code)第 259、263、265 條,並有 前案United Vaudeville Co. v. Zeller(58 Misc. Rep. 17)以及 People v. Poole(44 id.

120 Roth v. Robertson, 64 Misc. 343 (N.Y. Misc. 1909).at 343-344.”Money paid by an officer of an amusement company to persons who had threatened otherwise to take steps to prevent the corporation from conducting its business on Sunday, for the purpose of buying their silence, is improperly

expended and must be refunded to the corporation by the officer who paid it at the suit of a stockholder of the corporation.”

121 Id.

45

Miller v. American Tel. & Tel. Co. (1974)

第一目 案件事實

本案原告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股東,控訴其公司董事長及大部 分董事,AT&T 未能收回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欠公司在 1968 年民主黨全 國大會期間所提供的通信服務之未償還債務約 150 萬美元124。原告認為除了浪

122 Id, at 345. ”It was, and must be treated as, an illegal payment. It was something more than an ultra

122 Id, at 345. ”It was, and must be treated as, an illegal payment. It was something more than an ul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