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幼兒園到國民小學是幼兒從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的一大轉變。幼兒園宜主動扮演銜接的角色,

在文檔中 給 教 保 服 務 人 員 的 話 [ (頁 137-144)

與民國 76 年版《幼稚園課程標準》有何不同?

9 自幼兒園到國民小學是幼兒從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的一大轉變。幼兒園宜主動扮演銜接的角色,

協助幼兒面對新情境的挑戰。

10 建立幼兒園、家庭與社區的網絡,經營三者間的夥伴關係。透過教保活動課程,以培養幼兒對文化

的投入與認同。面對多元文化的社會,培養幼兒面對、接納和欣賞不同文化的態度。

六大能力: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想像創造、自主管理

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 認知領域 語文領域 社會領域 情緒領域 美感領域

領域目標:

• 靈活展現基本動作技能並能維護自 身安全。

• 擁有健康的身體及良好的生活習慣。

• 喜歡運動與樂於展現動作創意。

領域目標:

• 擁有主動探索的習慣。

• 展現有系統思考的能力。

• 樂於與他人溝通並共同合作解決 問題。

領域目標:

• 體驗並覺知語文的趣味與功能。

• 合宜參與日常社會互動情境。

• 慣於敘說經驗與編織故事。

• 喜歡閱讀並展現個人觀點。

• 認識並欣賞社會中使用多種語文的 情形。

領域目標:

• 肯定自己並照顧自己。

• 關愛親人。

• 樂於與他人相處並展現友愛情懷。

• 體驗在地文化並樂於接觸多元文化。

• 親近自然並尊重生命。

領域目標:

• 接納自己的情緒。

• 以正向態度面對困境。

• 擁有安定的情緒並自在地表達感受。

• 關懷及理解他人的情緒。

領域目標:

• 喜歡探索事物的美。

• 享受美感經驗與藝術創作。

• 展現豐富的想像力。

• 回應對藝術創作的感受與喜好。

課程目標:

1-1 模仿身體操控活動

1-2 模仿操作各種器材的動作 2-1 安全應用身體操控動作,滿足

自由活動及與他人合作的需求 2-2 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建

立生活自理技能

3-1 應 用 組 合 及 變 化 各 種 動 作,

享受肢體遊戲的樂趣

3-2 樂於善用各種素材及器材進行 創造性活動

課程目標:

1-1 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1-2 蒐集自然現象的訊息 1-3 蒐集文化產物的訊息 2-1 整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2-2 整理自然現象訊息間的關係 2-3 整理文化產物訊息間的關係 3-1 與他人合作解決生活環境中的

問題

課程目標:

1-1 理解互動對象的意圖 1-2 理解歌謠和口語的音韻特性 1-3 認識社會使用多種語言的情形 1-4 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與符號 1-5 理解圖畫書的內容與功能 1-6 熟悉閱讀華文的方式 1-7 理解文字的功能 2-1 以肢體語言表達 2-2 以口語參與互動 2-3 敘說生活經驗 2-4 看圖敘說 2-5 運用圖像符號 2-6 回應敘事文本 2-7 編創與演出敘事文本

課程目標:

1-1 認識自己

1-2 覺察自己與他人內在想法的不同 1-3 覺察生活規範與活動規則 1-4 覺察家的重要

1-5 探索自己與生活環境中人事物 的關係

1-6 認識生活環境中文化的多元現象 2-1 發展自我概念

2-2 同理他人,並與他人互動 2-3 調整自己的行動,遵守生活規

範與活動規則 3-1 愛護自己,肯定自己

3-2 關懷與尊重生活環境中的他人 3-3 尊重多元文化

3-4 關懷生活環境,尊重生命

課程目標:

1-1 覺察與辨識自己的情緒 1-2 覺 察 與 辨 識 生 活 環 境 中 他 人

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2-1 合宜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2-2 適 當 地 表 達 生 活 環 境 中 他 人

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3-1 理解自己情緒出現的原因 3-2 理解生活環境中他人和擬人化

物件情緒產生的原因 4-1 運用策略調節自己的情緒

課程目標:

1-1 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1-2 運用五官感受生活環境中各種

形式的美

2-1 發揮想像並進行個人獨特的創作 2-2 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

創作

3-1 樂於接觸多元的藝術創作,回 應個人的感受

3-2 欣賞藝術創作或展演活動,回 應個人的看法

總目標 實施通則

• 維護幼兒身心健康。

• 養成幼兒良好習慣。

• 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 增進幼兒倫理觀念。

• 培養幼兒合群習性。

• 拓展幼兒美感經驗。

• 發展幼兒創意思維。

• 建構幼兒文化認同。

• 啟發幼兒關懷環境。

1 根據課程目標編擬教保活動課程計畫,以統整方式實施 。

2 依據幼兒發展狀態與學習需求,選擇適宜的教材,規劃合宜的教保活動課程。

3 配合統整的教保活動課程計畫,規劃動態的學習情境,開展多元的學習活動。

4 重視幼兒自由遊戲及在遊戲中學習的價值,讓幼兒得以自主的探索、操弄與學習。

5 嘗試建構學習社群,以分齡、混齡或融合教育的方式進行,在協同合作溝通中,延展幼兒的學習。

6 教保服務人員需關照有特殊需求的幼兒(包括區域弱勢、經濟弱勢和特殊幼兒),提供合宜的教

育方式。

7 教保服務人員在課程進行中根據目標扮演多重角色;並在課程規劃前、課程進行中和課程進行後省

思自己。

8 幼兒的評量須在平常有計畫而持續的收集資訊,並定期整理與分析,以了解幼兒的能力與學習狀況,

以及提供教保服務人員檢討其教保活動課程與教學,進而規劃後續的課程。

9 自幼兒園到國民小學是幼兒從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的一大轉變。幼兒園宜主動扮演銜接的角色,

協助幼兒面對新情境的挑戰。

10 建立幼兒園、家庭與社區的網絡,經營三者間的夥伴關係。透過教保活動課程,以培養幼兒對文化

的投入與認同。面對多元文化的社會,培養幼兒面對、接納和欣賞不同文化的態度。

六大能力: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想像創造、自主管理

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 認知領域 語文領域 社會領域 情緒領域 美感領域

領域目標:

• 靈活展現基本動作技能並能維護自 身安全。

• 擁有健康的身體及良好的生活習慣。

• 喜歡運動與樂於展現動作創意。

領域目標:

• 擁有主動探索的習慣。

• 展現有系統思考的能力。

• 樂於與他人溝通並共同合作解決 問題。

領域目標:

• 體驗並覺知語文的趣味與功能。

• 合宜參與日常社會互動情境。

• 慣於敘說經驗與編織故事。

• 喜歡閱讀並展現個人觀點。

• 認識並欣賞社會中使用多種語文的 情形。

領域目標:

• 肯定自己並照顧自己。

• 關愛親人。

• 樂於與他人相處並展現友愛情懷。

• 體驗在地文化並樂於接觸多元文化。

• 親近自然並尊重生命。

領域目標:

• 接納自己的情緒。

• 以正向態度面對困境。

• 擁有安定的情緒並自在地表達感受。

• 關懷及理解他人的情緒。

領域目標:

• 喜歡探索事物的美。

• 享受美感經驗與藝術創作。

• 展現豐富的想像力。

• 回應對藝術創作的感受與喜好。

課程目標:

1-1 模仿身體操控活動

1-2 模仿操作各種器材的動作 2-1 安全應用身體操控動作,滿足

自由活動及與他人合作的需求 2-2 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建

立生活自理技能

3-1 應 用 組 合 及 變 化 各 種 動 作,

享受肢體遊戲的樂趣

3-2 樂於善用各種素材及器材進行 創造性活動

課程目標:

1-1 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1-2 蒐集自然現象的訊息 1-3 蒐集文化產物的訊息 2-1 整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2-2 整理自然現象訊息間的關係 2-3 整理文化產物訊息間的關係 3-1 與他人合作解決生活環境中的

問題

課程目標:

1-1 理解互動對象的意圖 1-2 理解歌謠和口語的音韻特性 1-3 認識社會使用多種語言的情形 1-4 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與符號 1-5 理解圖畫書的內容與功能 1-6 熟悉閱讀華文的方式 1-7 理解文字的功能 2-1 以肢體語言表達 2-2 以口語參與互動 2-3 敘說生活經驗 2-4 看圖敘說 2-5 運用圖像符號 2-6 回應敘事文本 2-7 編創與演出敘事文本

課程目標:

1-1 認識自己

1-2 覺察自己與他人內在想法的不同 1-3 覺察生活規範與活動規則 1-4 覺察家的重要

1-5 探索自己與生活環境中人事物 的關係

1-6 認識生活環境中文化的多元現象 2-1 發展自我概念

2-2 同理他人,並與他人互動 2-3 調整自己的行動,遵守生活規

範與活動規則 3-1 愛護自己,肯定自己

3-2 關懷與尊重生活環境中的他人 3-3 尊重多元文化

3-4 關懷生活環境,尊重生命

課程目標:

1-1 覺察與辨識自己的情緒 1-2 覺 察 與 辨 識 生 活 環 境 中 他 人

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2-1 合宜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2-2 適 當 地 表 達 生 活 環 境 中 他 人

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3-1 理解自己情緒出現的原因 3-2 理解生活環境中他人和擬人化

物件情緒產生的原因 4-1 運用策略調節自己的情緒

課程目標:

1-1 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1-2 運用五官感受生活環境中各種

形式的美

2-1 發揮想像並進行個人獨特的創作 2-2 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

創作

3-1 樂於接觸多元的藝術創作,回 應個人的感受

3-2 欣賞藝術創作或展演活動,回 應個人的看法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簡版

研 編 團 隊

研編團隊名單

總綱

召集人 楊國賜

成員 幸曼玲、倪鳴香、廖鳳瑞、簡淑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潘慧玲

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 召集人 楊金寶

成員 張孝筠、王慧敏、尹亭雲、吳蘭若、黃倩儀、王宗騰、胡天玫、彭梅玲

認知領域 召集人 柯華葳

成員 丘嘉慧、馬祖琳、張麗芬、林意紅、曾慧蓮、幸曼玲

語文領域 召集人 蔡敏玲

成員 王珮玲、劉惠美、曹峰銘、林文韵、戴芳煒、楊綉琴、方芯琦

社會領域 召集人 金瑞芝

成員 黃瑞琴、鍾鳳嬌、李駱遜、呂翠夏、柯秋桂、歐姿秀、林婉莉、鄭雅丰、

何怡寬

情緒領域

召集人 簡淑真(國立臺東大學)、郭李宗文

成員 鍾志從、郭靜晃、鄭瑞菁、段慧瑩、胡淑美、李岳青、何映紅、黃美惠

美感領域 召集人 林玫君

成員 蔡其蓁、李萍娜、李之光、鄒慧英、甘季碧、呂昭瑩、曾惠青、陳秀萍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修整小組 召集人 倪鳴香

成員 幸曼玲、馬祖琳、簡淑真(國立臺東大學)

研編團隊

在文檔中 給 教 保 服 務 人 員 的 話 [ (頁 13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