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不考慮性別變異,故本研究參與者為 A、B、C 三位男性與 D、E 兩位女性;

年齡方面,研究採用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成人版,適用於 18~49 歲,而實際參與研究之 參與者年齡則介於 18~32 歲之間,符合量表適用對象;研究將針對一年內發生分手事件 的參與者進行研究,本研究參與者分手時間介於 2 個月到 5.5 個月,故參與者之年齡與 分手時間皆符合研究需求。若曾經參與冒險教育相關活動或有接觸心理諮商輔導相關經 驗,則會較快適應、進入活動情境,也因此較易融入於方案分享、反思的脈絡裡。本節 將綜合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分手認知與調適量表、方案影音資料、反思手札、事後訪 談的資料,逐一檢視各參與者方案前後之改變歷程

一、 參與者A

參與者 A 為男性,27 歲,服務於公家機構,分手後至參與方案時大約歷經了 5 個 半月。A 本身有參與過心理輔導團體的經驗,因此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融入方案的活動、

討論、反思的脈絡裡,活動進行時頭腦轉得很快,能快速地提出自己的策略與夥伴討論,

完成不同的挑戰,反思時也會主動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因此 A 在方案中與夥伴討論、

活動後反思的分享以及給夥伴回饋等有其示範作用,讓夥伴們能夠較快融入方案中。活 動後夥伴給予 A 的回饋,也讓 A 能以與先前不同的思維看待失戀,變得較為正向、有

自信。

A 分手原因主要是因為雙方家庭因素,即便努力維繫這段感情,但仍沒辦法妥善的 處理兩個家庭間的摩擦,開始走向關係結束的結局。

與前女友分開的主要原因是兩個家庭相處的摩擦,當時我們也確實並沒有 處理得很好,但我相信我已經盡全力維繫這段關係了 (A-T-8)。

我跟我前女友分手一大原因是家庭的因素,那陣子兩邊家庭的狀況處理得 不好 (A-V-8)。

到了戀情末期,A 的女朋友對 A 的言行態度有更多期待,時常以數落的態度認為 A

「應該要怎麼做比較好」,對 A 的表現有更多的要求,分手後依舊持續以這樣的態度表 示「A 應該要怎麼樣會比較好」,這也讓自我要求高的 A 開始認為是自己的問題,「自己 當初應該要那樣做才對」。如此一來,也讓 A 在分手後忘記自己的想法是什麼,同時也 造成個人較低的自信以及較多的自我懷疑。

我被牽著鼻子走了,而且被說服都是我的錯。漸漸忘記,我當時所採取的 動作,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只想著如何改變自己,如何讓自己變得不一樣,

卻忘記原來的自己究竟是怎麼樣子的一個人。(A-T-8)。

分手後不停的想「要是自己那時候如何如何,也許事情就不會演變成這樣」, 這個思緒也許在不知不覺中,侵蝕了對自我的認識,也模糊掉了自己的想法語 理由,變得不停的反省自己,不停的怪自己沒有把事情處理好 (A-T-8)。

從方案參與的情形來說,A 因為大學有參加心理輔導團體的經驗,因此能夠快速地 融於活動、分享回饋的方案脈絡裡,過程中 A 積極參與、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夥伴討 論,也從夥伴的分享中省思自我,同時 A 也因夥伴的對話、回饋,使他在田納西自我概 念量表中的「社會自我」從 54T 提升至 57T;如在方案中,參與者 D 分享自己的故事以 及失戀的應對模式時說到落淚,以及參與者 C 聊到了自己分手的經驗,A 在聽了夥伴的 故事之後,發現不是只有自己失戀後有如此強烈的情緒波動,也不是只有自己需要花很

大的精力面對分手後的感受,A 發現原來自己與一般失戀者的狀況沒有太大的區別,因 此減少了自我懷疑並提升自信。

我覺得聽夥伴分享時,好像也覺得自己的處境沒那麼糟糕,還有別人更糟,

像某個夥伴的遭遇我就蠻同情的,像他有次分享自己前女友的事情,我就覺得 蠻扯的。就感覺我的好像比較還好,覺得我該知足了 (A-I)。

原本很懷疑分手後的情緒波動是不正常的,也很擔心自己的負面情緒,但 別人處理的方式好像都差不多,都很努力的讓自己走出來……也許原本消失的 自信又回來了一點點吧 (A-T-5)。

方案後期進行困難型的活動,欲讓參與者能從中轉化自己面對失戀的思維時;A 在 方案後的反思手札中表示,他認為雖然分手很痛苦,但單身也有生活可以更自由、有更 多選擇等好處,這跟 A 在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的「自我行動」從 50T 提升至 56T 有關;

在情緒感受方面,也因 A 轉換了自己的思維,能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失戀,因此分手 認知與調適量表中的「分手後的痛苦」,A 從原先 57 分降至 38 分,「走出傷痛」從 56 分提升至 69 分,「美好回憶」從 26 提升至 29 分;也就是說 A 轉換了自己的想法後,讓 他能較為正向面對失戀事件,降低失戀後的痛苦。

改變思維無法直接影響或改變失戀這件事,不過,對於走出分手的情緒卻 有很大的幫助 (A-T-6)。

單身的人很自由,單身的人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單身的生活可以比以前更 多采多姿,思維改變了,雖然依舊沒有改變分手的事實,卻更能由好的角度去 看待這件事,我有更好的選擇 (A-T-6)。

總結八次方案,A 覺得方案中的反思以及夥伴的回饋,能夠回想起「自責自己哪裡 做不好」之前的自我,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做,也就是增進了自我了解,另外也在夥 伴的回饋中省思,並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而增進自信,也讓 A 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的「自 我滿意」,從 53T 提升至 57T,。

聽說分手後的人最容易缺乏的就是自信心,我想我也是。有時候會發現,

自己最無法接受的並不是某個人離開,而是因為他人的指責,迷失原來的自己。

這段時間對我而言,與其說在遊戲當中學到什麼,倒不如說是在探索的過程中,

重新找回原本的自己 (A-T-8)。

我不能因為這些錯誤就全盤否定掉自己的努力與想法,仔細想想,我這樣 子的人,當初已經為了自己與這份關係,盡可能的努力過了,我可以明白自己 為什麼當初會選擇這麼做,如今我也開始懂得支持自己的選擇,站在自己這一 邊 (A-T-8)。

整體來看,方案中的反思刺激了 A 省思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幫助 A 釐清、覺察 自我,並找回自己的樣貌,這讓 A 的分手認知與調適量表中的「對愛情自主性的體會」

從 66 分提升至 69 分,找回自己樣貌的同時也表示 A 更懂得在愛情關係中保有自我主體 的重要性;而 A 也因夥伴的回饋,不但增進了自我了解也強化了自信,因而方案結束後 也能以較正向的思維看待失戀,並讓 A 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的「自我總分」從 59T 提 升至 62T,「衝突分數」從 56T 提升至 58T,顯示 A 在方案後對有較多的正向自我概念;

另外在分手認知與調適量表的「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也從 61 提升至 63 分、「恢復」

也從 13 提升至 18 分,顯示方案能幫助 A 轉化自我應對失戀的負面態度。

二、 參與者B

參與者 B 為 24 歲男性,正在大學夜間部念書,分手後至參與方案大約兩個月,在 方案中,B 能以開放、接納的態度面對夥伴間不同的狀態。

每個人的目的不太一樣,那大家也都瞭解你的目的,可能有些人還沒準備 好把她的情況講出來,這個時候就會習慣的先等候你,把你的想法先講出來 (B-V-1)。

在方案中 B 需要比較多的時間省思自己的想法,因此在,以及團隊反思時往往也都 是夥伴說到一個段落時 B 才開始分享,即便如此,B 依然能將方案中學習與自我連結,

順利進入方案需要反思的脈絡裡,最後方案結束時,B 認為生活中傾聽自己的聲音、反 思是很重要的,如此才能幫助自我成長。

B 在活動中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省思、統合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活動中「選擇一個 能代表自己的物品」時 B 需要花較多的時間、以及夥伴的分享回饋時 B 也需要想比較 久等。B 活動中說到,因為對自己很沒自信,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多依賴別人的建議,時 間久了就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感受為何,自己也不確定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因此當 B 在方案中自我反思自己的樣貌時會難以確認自我的想法。

參與活動時,還蠻多次是需要尋找自己代表的東西,當下我會發現我好像 沒辦法選到跟自己非常貼切的,因為我不確定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沒辦法給自 己明確跟肯定的答案,因此當下是無法選擇的 (B-V-8)。

很多時候,會需要自己內心的想法時,遇到一些情況、麻煩,需要建議時,

我會大量的仰賴他人尋求建議,久了之後內心的想法就會聽不到了 (B-V-8)。

可能是這方面無法得到自我肯定,所以在感情中會有些自卑跟無法得到自 信的結果 (B-V-8)。

在方案初期以強化夥伴間的交流為主,並省思自己生活中的溝通模式;B 說到 與他人溝通對話時,應該調整自己說話的模式,用對方能夠理解、能夠站在他人立 場感受的方式與他溝通,這樣的學習也能有助於自我未來與伴侶的溝通模式;而 B 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的「社會自我」,從 44T 變為 50T。

用對方聽得懂的話去做溝通,他們才有辦法接受 (B-V-2)。

如果這件事情這樣跟他講不行,我就會換個方式跟他講 (B-V-4)。

回到當事者身上,我會先想到他的心境,發現有幾次跟朋友講事情的時候 他是需要安慰的,他也知道這件事情的對與錯在哪,但他需要的就是安慰 (B-I)。

方案後期進行困難行活動時,B 思考到遇到失戀等生活負面事件,除了理解自己在 當下的情緒狀態之外,也應轉換自己的思維,讓自己以正向的心態面對,如此才能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