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自我調節相關理論

2.3.1 自我調節學習理論

學習是個體經由演練或體驗產生持久改變的歷程,涵蓋的層面非常地廣泛,

包括了動機、情緒、人格、個體記憶等等個人因素,是一項涉及層面廣泛、影響 因素眾多的認知、情感與行為的歷程(Schunk, 1996),而自我調節是社會學習中 的一個重要概念。自我調節學習策略是引導學習者在獲得所需要的訊息或技能的 過程中,所涉及的作用、目的與手段(Zimmerman, 1990),學習者在學習歷程中 結合動機、後設認知、訊息處理與行為,藉由自我目標的確立、監控其行為,以 及積極主動地運用學習策略以達學習目標,為一種自發性的學習活動(Zimmerman, 1989;孫春在、林珊如,2007)。

自我調節學習是學習者透過後設認知,有動機性的在行為上主動參與他們自 己的學習過程,進而會產生自己的想法、感覺與行動,以達個人的學習目標

(Zimmerman, 1986)。自我調節的人要能夠自己確立學習目標、主動地投入學習 活動中,在學習過程中使用各種有助於提升學習效果的策略,並持續地對學習歷 程各種影響因素進行監測與調整。

2.3.2 自我調節歷程

自我調節理論的基礎源自於學者 Bandura 的社會認知理論,其指出個人、環境 與行為三者間的互動來解釋(如圖 2.3.1)(Bandura, 1986),在學習過程中,個體 會觀察社會環境的各種模式來學習,再觀察自己的行為,進而做出判斷,由行為 與結果之間的關連性來調整自己下次的行為。在過程中會評估自己的能力,也會 受到旁人的影響,再依自己的經驗去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為一種有效與改變自己 的方式(Clark, Janz, Dodge, & Sharpe, 1992)。善於自我調節的人較能夠收集多方 的資訊,並利用資訊來形成策略以達到預期目標與結果(Bandura, 1991;Clark &

Gong, 2000)。

自我調節歷程包含「自我觀察(Self-observation)」、「自我評價(Self-judgment)」

及「自我反應(Self-reaction)」(Bandura, 1986;Schunk, 1994;Zimmerman, 1990),

三個歷程間並非互相排斥,而是彼此之間互相交互影響,在學習的過程中,個體 對自身的表現進行觀察與評價,並評估其與預設目標之間的差距,隨之對結果產 生正向或負向的反應,茲將三歷程分述如下:

(1) 自我觀察:指的是人們根據不同活動中存在不同的衡量標準,對行為表 現進行觀察的過程(Schunk, 2001)。自我觀察有兩項重要的功能:(1)提 供重要的訊息以確定符合現實行為,例如:觀察在活動中的能力變化。(2) 自我提供所需訊息以設定合理目標(Bandura, 1986)。個體透過自我觀察 的行為,評價其行為的表現將有助於其對學習行為的瞭解(Schunk, 2001;

Zimmerman, 2002)。因此,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認知、自我監控與 瞭解將有助於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觀察。因此,透過自我觀察的歷 程,將有助於個體瞭解其學習狀況。

(2) 自我評價:指的是人們為自己的行為確立目標,以此來評斷自己與標準 間的差距,並引起正向或負向自我評價的過程。Schunk(1998)指出自 我評價的類型可分為絕對標準與相對標準,以目前與標準相比較。絕對

行為

個人 環境

圖 2.3.1 三元交互決定論(Bandura, 1986)

標準是採用一種固定的標準,例如:是否完成被交付的任務;而相對標 準則是透過自身評估適切性而建立的標準,例如:是否比先前更進步、

在群體中第一個通過任務考驗等等,而這就不是一個強力的標準。自我 判斷亦受標準的重要性所影響,人們較喜歡判斷其所看重的工作進步與 否,而較不願意嘗試改進他們所不看重的工作。

(3) 自我反應:自我反應牽涉到個體自我評價之後的評估,及對自身表現經 過判斷後產生的情感反應。如產生正向情感,則較可能激勵個體持續學 習;若為負向反應則可能削弱學習動機。自我反應是個人評價自我行為 後產生的自我滿足、自豪、自我批評和自願等內心體驗,為滿足個人興 趣和自尊發展的重要基礎。

除了上述 Bandura 提出的自我調節歷程,Carver 與 Scheier(1982)以臨床心 理學的觀點指出自我調節歷程是一個回饋圈(feedback loop),將自我調節歷程切 為三個組成:

(1) 行為的概念或目標(自我標準,Standards)

(2) 比較自己目前與自我標準之間的差異(自我監控,Monitoring)

(3) 如果與自我標準之間還有距離則進行調整(自我操控,Operate)

從以上的觀點可以看出,個體會為自己設立一些條件,比較自身與標準間的 差異,如果認為自己還達不到自我標準,則為傾向改變自己的行為或目標。而後 Brown、Miller 與 Lawendowski(1999)詳述其理論,擴展自我調節歷程為七個階 段:

(1) 接收(Receiving):接受自己與目標相關資訊的能力。例如:對於我的目 標,我通常會追蹤我的進度。

(2) 評價(Evaluating):比較資訊與自我標準間差異之能力。例如:我有個人 的原則與標準並實踐之。

(3) 引發(Triggering):引發自我改變的能力。例如:我常常傾向做同樣的事 情,即使沒有成效。

(4) 找尋(Searching):找尋與目標間的各種可能性之能力。例如:每當我想

要改變的時候,我通常會尋找各種不同的可能。

(5) 形成(Formulating):依照各種可能性而形成計畫之能力。例如:一旦我 有一個目標後,我通常會計畫如何實現它。

(6) 執行(implementing):執行計畫之能力。例如:我有堅強的意志力。

(7) 評估(Assessing):評估計畫效率之能力。例如:我會設立個人目標並隨 時追蹤我的進度。

依據以上自我調節歷程的觀點,Brown 等人並編制了一套量表,將各階段當 做一個分量來評量個體之自我調節程度。本研究認為 Brown 等人(1999)以及 Carver 與 Scheier(1982)的自我調節歷程觀點與 Bandura(1977)類似,茲將其歷程與 Bandura 所提之關係整理如下(表 2.3.1):

Bandura(1977) Carver 與 Scheier(1982) Brown 等人(1999)

自我觀察(Self-observation) 自我標準(standards)

自我監控(monitoring) 接收(Receiving)

自我評價(Self-judgment) 自我標準(standards)

自我監控(monitoring)

評價(Evaluating)

引發(Triggering)

評估(Assessing)

自我反應(Self-reaction) 自我操控(operate)

找尋(Searching)

形成(Formulating)

執行(implementing)

表 2.3.1 不同觀點的自我調節歷程之對應

總而言之,社會認知論主張個人、環境及行為三者的交互作用影響自我調節 的歷程,而個體透過自我激勵,對目標加以自我觀察、判斷以及反應,其結果可 能影響個體的情感反應,而情感反應也間接影響活動者進入心流狀態的過程,進 而影響下次目標的設定。而 Brown 等人(1999)以及 Carver 與 Scheier(1982)的 觀點也與此類似,個體經由行為而獲得回饋,並經過自我調節的歷程而調整自己,

重新設立目標或肯定結果、持續往目標邁進,這個循環將使個體不斷進步、成長。

2.3.3 自我調節與心流

社會認知理論的自我調節歷程中,個體預設目標的能力與風格在整個自我調 節的歷程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當活動目標不明確的情況下,個體只能依據自身 的經驗來設立目標,透過自我調節歷程中的自我觀察、自我評價與自我反應來獲 得階段性的自我回饋,並設立新的階段性目標。因此,自我調節者具有設立明確 目標的能力及從調節歷程得到自我回饋,滿足活動中需具有明確目標與即時清楚 回饋的心流條件。

就自我調節者在動機層面的目標導向下,自我調節者偏向熟練目標導向及注 重學習(Garcia, 1995),為達成預設的動機目標,在策略執行階段會較為專注及熟 練的態度,顯示自我調節者較不需依賴外在回饋,致使自身能滿足其自成目標經 驗,並全神貫注於任務中並獲得控制感等心流條件。

心流理論學家認為在技能與挑戰達到平衡的過程中,自我調節者會觀察特定 行為活動的關係,除了增進自己的技能之外,也會主動調節目標選擇與策略,以 達到自訂目標而獲得樂趣與滿足感(程炳林,2001),使得個體在活動過程中不斷 重複嘗試調節以獲得學習並伴隨著較高成就(Zimmerman, 1990)。在關卡遊戲中,

自我調節者將依據自身技能做出準確的判斷,為自己設立階段性目標。對於自我 調節程度的測量,本研究將改編 Neal 與 Carey(2005)在其針對自我調節與酒精 控制程度之相關性的研究中所編制的自我調節問卷,並應用於本研究的音樂節奏 遊戲情境中,試圖瞭解玩家對於外在回饋的反應判斷與其自我調節的程度,進一 步觀察其影響心流經驗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