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4.1 自我調節量表

一、量表來源及形式與分析

本研究所採用之「自我調節量表」乃翻譯 Carey、Neal 與 Collins(2004)改編 自 Brown 等人(1999)的自我調節量表以測量受測者的自我調節程度(量表如附

錄 A)。

Carey 等人(2004)簡化了原先 Brown 等人編制的自我調節問卷(Self-Regulation Questionnaire),將 63 個項目簡化成 31 個項目(Short Self-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SSRQ),量表從原先的七個分量簡化為單因素。本量表採用李克特氏五點式量表,

程度由「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其中「1」代表「非常不符合」,「5」表「非 常符合」;如為倒置分量(Reverse-Scaled),則程度「1」表「非常符合」,而「5」

表「非常不符合」。將整個量表每題所得分數加總取平均後,分數越高代表受測者 之自我調節程度越高。

二、量表信效度分析

因本量表乃翻譯 Carey 等人改編的自我調節量表,並修正了一些語句,因此在 進行各項統計檢定前,應先進行量表信效度分析,以考驗量表的內部一致性與建 構效度。

在因素分析的方法中,本研究採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Solution)作為抽取因素的方法,利用正交(Orthogonal)轉軸法中的最大變異數 法(Varimax Method)做為轉軸的方法,並以特徵值(eigenvalues)大於 1 者為其 因素抽取值,以減低因素的複雜性。在做因素分析之前,先檢查其 KMO

(Kaiser-Meyer-Olkin)取樣適當性量數,當 KMO 值越大越接近 1 時,顯示變項 間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適合進行因素分析。且 Bartlett 球面性檢定(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值為 4050.802,已達顯著水準(p=.000)(自由度為 465),本研究資料 相當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1. 因素(效度)分析

進行第一次因素時,總解釋變異量為 53.969%,KMO 值為.925,前六個特徵 值分別為 9.755、2.167、1.399、1.200、1.175、1.034,觀察陡坡圖(scree plot)可 以發現取前二個因素較為合適。並保留於此二因素之因素負荷量大於.4 之題項,

剩餘 21 題。

接著將這 21 個題項再進行一次因素分析,總解釋變異量為 49.95%,KMO 值

為.934。前三個因素特徵值分別為 7.469、1.943、1.077,觀察陡坡圖後再取前二個 因素,將題項屬於第三個因素的第 18、24、25、26 題項以及橫跨兩個因素的第 5、

17、31 題項刪除,剩餘 14 題。

進行第三次因素分析時,總解釋變異量為 48.231%,KMO 值為.908,抽出兩 個分量其特徵值分別為 3.638 與 3.115。雖然每個題項都符合標準(因素負荷量>.4), 但發現有一個題項橫跨兩個因素,故刪除之,剩餘 13 題。

第四次因素分析之總解釋變異量為 49.252%,KMO 值為.898,兩個因素之特 徵值分別為 3.512 與 2.891。發現每個題項都符合標準(>.4)且每個因素都至少含 度檢驗法,根據 Nunnally(1978)的建議,Cronbach’s α值只要大於 0.7,其信度 即可接受。內部一致性檢驗結果如表 3.4.2,Cronbach’s α值的分析係數如下:總

量表為.857,因素一為.836,因素二為.768,具有相當內部一致性。

與觀察」,而改編之量表列於附錄 A。

為了量測玩家之心流經驗,本研究引用自 Pearce 等人(2005)研究中所使用 的「心流狀態量表」,自行翻譯並改編其量表至本研究的情境。原始量表共有 11 題,採用李克特氏五點式量表,受測者在實驗結束後立即評估個人感受以「非常 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來回答各題。其中「1」代表「非常不符合」,「5」表「非 常符合」;如為倒置分量(Reverse-Scaled),則程度「1」表「非常符合」,而「5」

表「非常不符合」。因為受測者在不同環境施測下,會有不同的感受及認知,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