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與校外美術教師分享時的教學信念

二、與國中美術班分享時的教學信念

三、 與校外美術教師分享時的教學信念

交換教學心得,接納不同建議,修改教學信念系統

一九九三年起,在幾個研討會所做的分享,都深具意義。參加的美術老師互相交 換教學心得,聽取不同意見與建議,都成為教學思考的指標,雖然其中一九九三年與 一九九五年之分享早於發展時期,但由於意義重大,一併在此討論。與校外美術教師 的分享專題如下表(表 4.4- 4):

表 4.4- 4:與校外美術教師的分享專題

茲將上述分享的內容與教學信念之省思敘述如下:

(一)視覺藝術教育研討會分享「一個高中老師對國小國中美勞美工教育的期許」

時間 學校 分享專題

1993 國立台北師 範學院

視覺藝術教育研討會分享「一個高中老師對國小國中美勞美工 教育的期許」

1995 光華國中 新竹市八十四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暨學前特殊教育個別化教學 方案與教材編選研習專題分享資優類「靜物也可以這樣畫」

1997 竹北國中 新竹縣國民中小學美術科教師研習分享「繪畫中的色彩表現」

2005 竹北國中 九十四年度新竹縣國中小美術班親職教育研習會專題分享「藝 術有什麼用?」

國小的美術老師共聚一堂,討論國小、國中、高中美術課程銜接的問題。在會中 分享本文中「建構時期」的教學信念、提出國小、國中至高中宜落實美術教育分 工、宜加強本土文化教學之想法。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許信雄老師針對「教學時間 不夠」及「表現教學的內容」兩個問題,提供了以下的建議:

1. 應該考慮美術史有沒有必要一個一個朝代的來介紹?能不能換一種 角度,從美術的本質和認識的角度切入,或打破時空的界限,讓中西

可以對照,古代與現代對照,並加入生活的應用。

2. 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沒有必要每一樣的表現都要教?是要廣還是要 深?美術教育的重心為何?創造力?表現?抑或美感經驗?

3. 表現教學的內容不要只侷限在具象的部分,色彩的教學也不要只限於 基本設計,也可以做水彩的教學(林文玲,1994)。

這次的研討提供研究者很大的改進空間,逐漸的修改教學信念系統。一九九 七年由於復興書局審訂本到期,再度改用自編教材,一九九八年為學校圖書館所 辦的教師研習,嘗試以「中西人物畫之比較」為題做分享,中國美術史的教學不 再採用斷代史的教法,開始嘗試以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的統整式教學為導向;

西洋美術史的教學也嘗試以統整的教學為導向。

當時也有並不同意的觀點,例如「抽象」的教學及「水彩」的色彩學教學對 普通班而言太難,教學成果恐怕不佳。後來發現其實在於教師本身對於該課程教 學目標的重點為何?教學方法的設計思考為何?二○○○年至二○○一年曾與 實習老師共同設計「知性抽象」的表現課程,學生的表現蠻不錯。現在想來,不 禁為當年的學淺而汗顏。

(二)新竹市八十四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暨學前特殊教育個別化教學方案與教材編選研 習專題分享資優類「靜物也可以這樣畫」

一九九五年新竹市光華國中特教組辦理新竹市八十四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暨

學前特殊教育個別化教學方案與教材編選研習,受邀專題分享資優類「靜物也可 以這樣畫」,提到學生由國中生至高中由於升學因素,一直使用傳統技法作畫,

容易覺得單調乏味,學習興趣低落。嘗試讓學生抽取繪畫形式中的某一要素加以 表現,以提升學生的創意及精進。表現的形式不一定要有陰影、固有色、立體感。

教導採用簡化、局部誇張、多視點的方式進行靜物畫的表現。在分組討論時,有 老師詢問,這樣的教學法與大學聯考並不相關(當時大學聯考水彩考題以靜物寫 生為主),為了學生的升學,研究者如何調整教學內容?研究者說明美術教育不 能只為升學而教,應是循序漸進的啟發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有時可將大的教學目 標解構成一個小的單一目標,學生較能專心思考,而不會顧此失彼。在做了很多 單一目標的個別學習後,再回到大的教學目標,學生反倒自然而然具備了統整的 能力(林文玲,1996:53- 55)。

(三)新竹縣國民中小學美術科教師研習分享「繪畫中的色彩表現」

一九九七年於竹北國中之新竹縣國民中小學美術科教師研習中專題分享「繪 畫中的色彩表現」,由於與會成員的均為新竹縣的國中、國小老師,特別蒐集了 學生美展國中、國小的繪畫作品,分析比較其中的色彩表現的優缺點,並分享了 在高中美術班水彩課色彩教學的理念。

(四)九十四年度新竹縣國中小美術班親職教育研習會專題分享「藝術有什麼用?」

二○○五年應竹北國中輔導室之邀,於九十四年度新竹縣國中小美術班親職 教育研習會,專題分享教學心得,參與成員為竹北國中美術班及新社國小美術班 的老師、學生及家長。思及曾有其他國中美術班的老師反映:部分學生由於無意 投考高中美術班,在上術科課程中,不僅無意學習,上課態度欠佳,有時還會干 擾到其他同學。決定以正在實驗的新竹女中數理資優班之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 教學計劃「藝術有什麼用?」為題,舉出個人周遭的事例,分享藝術教育對學生

考層面的培養觀察能力、加強判斷力、增進想像力、激發創造力、增進人文素養。

排除教條式的說明,儘量以視覺文化的領域舉出許多的實例,告訴學生和家長:

必須了解將來的全球經濟已經由「創意經濟」取代過往的「知識經濟」;而藝術 教育正是開發創造力的泉源。應鼓勵美術班學生:即使不考高中美術班也要珍惜 專業學習之機會。

這些分享,除了教學問題的探討、教學信念系統的重整之外,更學習到如何能適 切表達自己的教學理念,以做教學的分享。另外社會科教師真誠的分享,除了獲得許 多同事深厚的友誼、師長、學校的鼓勵之外,還獲得了更多的學科老師在美術班教學 上的熱情支援。從美術老師的孤軍奮戰,到學科導師的加入,學科老師的全力支援,

美術班的學生在教師們的通力合作之下,學科成績日有進步,術科的學習也更主動積 極、充滿信心,升學率逐年迅速上升。校內外的冷言冷語不再,代之而起的是更多的 寬容、認同與讚美。繼鍾香華校長之後到任的陳健鏘校長更以美術班為榮,每有外賓 到訪,一定帶來藝能大樓參觀美術班的作品,給美術老師們加油打氣。新竹女中美術 班的辦學理念藉著與校外國中美術班的分享、與校外美術教師的分享之機會予以傳 達,吸引了更多全省優秀的國中學生加入新竹女中美術班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