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表現課程:加深而連續性的教學

高中普通班美術科教學

2. 表現課程:加深而連續性的教學

一九九二年之前的表現課程教學,雖然不斷的調整教學計劃,但總覺得每一類 的表現課程都只能點到為止,難以給學生更深入的教學,這樣的課程內容與國中並 沒有太大差別,難以引起較高的學習興趣。仔細思索後,決定試試同一單元加深而 連續性的教學,高一選擇了「水墨沒骨法」,高二則選擇「色彩的配色法」做為實 驗的課程。選擇「水墨沒骨法」的理由之一是國中國小很少有此類的教學,理由之 二是學生對毛筆這樣的媒材,幾乎不知如何使用,甚至懼怕使用。自己本國獨有的 媒材,到了高中竟然還不會使用,實在是蠻諷刺的。選擇「色彩的配色法」,主要 的是實用性的考量,由於教的是高中女生,色彩的配色對於服裝及將來的家庭佈 置,應該會發揮應有的功能。表現課程於是以一年為計劃課程,分為上下兩個學期。

「水墨沒骨法」在高一上學期著重線的中鋒表現法及墨色的濃淡調色法;下學期則 練習點的表現法、墨與水的變化、側鋒的畫法、破筆、乾筆的練習,然後進展到色 彩的變化、點的應用。「色彩的配色法」在高二上學期著重色彩的基本觀念、調色 的方法、基本配色法,下學期則深入談論色彩的感覺、對比及各種進階配色法的練 習。表現課程教學計劃案例如下頁表格(表4.3-4):

表4.3-4: 建構時期普通班美術科表現課程教學計劃案例

目標。高二「色彩的配色法」則利用調色的技巧讓學生瞭解色相與色調的差別,教 導各種色彩的觀念與配色,以將來學生能實用於生活之中。

(三)教學方法之省思

1. 理論課程(以中國美術史的山水畫教學為例)

在中西美術史的教學中,中國美術史的教學最為困難。以山水畫為例,生長在 都市水泥叢林的孩子,很難想像中國山水畫家是怎樣以墨色和線條來描寫山林的意 像,於是只要上到中國繪畫史,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就有學生對說:「老師,國 畫都黑黑的,有什麼好看?」。試著採用一些創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體會個 中的意境。

(1)對照

利用旅遊的機會,見到與古畫中有異曲同工之實景就拍攝下來,或者多拍些有 關雲、山、石、水、樹之實景以供挑選之用;不然多蒐集地理雜誌上之圖片,作為 翻拍之用,也是好主意。授課時利用一台幻燈機放映出實景另一台幻燈機放映出繪 畫,帶領學生以畫家的態度觀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現在利用power point 輕 易可以做到對照的方式,就不必如此大費周章了。

(2)比較

將同一主題,不同表現,同時並列作比較,也是不錯的主意。例如「早春圖」

中郭熙描寫春天來臨時,冬天結冰的溪水融化了,緩慢的流過河谷,氤氳的霧氣籠 罩著山石,畫中多用層層染墨法,表現出春的氣息。對比之下,「萬壑松風圖」中,

李唐使用斧劈皴來描寫小溪邊深色的石頭,雨後激流水花四濺。石頭堅硬的邊線和 皴法,深暗的墨色,襯托出流水的『白』。學生可以藉此了解不同質感,有不同的 表現法,也可以知道各個畫家的風格。

(3)局部分析

水墨作品全幅,對學生而言,是黑鴉鴉的一片,看不出所以然,常以近距離拍

細規劃局部圖的順序,就能引導學生進入古代的壯闊山林中遊歷一番。現在更可用 電腦修改明暗,讓影像更為清晰,效果更佳。

2.表現課程

(1)課程分段、體會美感

每一個表現課程都要分段實施,並考慮學生在一節課能做到的分量施行教學,

太多,教學無成效;太少,則上課秩序無法維持。以「水墨沒骨法」的吳鎮竹譜「三 第譜」的臨摹教學為例,通常會分成三段:構圖及練習、竿的畫法、葉的畫法。每 節課有一定的學習內容。在示範時,並不因為是臨摩的作品,就省略對結構的說明。

會至田邊砍一小枝竹,插在清水之中,為學生說明枝的長短分配、枝與節的關係、

葉的排列、起風時竹葉的形狀會形成何種樣貌?中國畫家如何將真實的景象轉化為 簡單的筆墨及加強意象的傳達?即使學生在技術上做得不夠好,能夠理解與感受繪 畫的美感價值,在看來,表現課程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2)對基本能力要求嚴格

以高二「色彩的配色法」為例,對學生做得到的基本能力一定嚴格要求。例如 調色練習,先讓學生將八開的圖畫紙的橫面折成六等分,每一等分再折成八個小 格,學生按照課程所教方式,選擇一個色相及其類似、對比共三個色相,與黑、白、

灰做調色的練習。按照教師教導的調色方法,逐一調出三個色相的淡色調、淺色調、

明亮色調、活潑色調、深色調、暗色調、灰色調、淺灰色調等八個色調塗於折好的 第一、三、五等分之八個格子中。學生只要調好一個色相的八個色調,就可以給老 師檢查,差別太大的就訂正於該色調的第二、四、六等分之中。然後再剪貼於十六 開的西卡紙中做成配色表。如果能調出不同的色調變化,就可以解決一半配色的問 題。所以在設計教學計劃的時候,特別將調色練習的時間拉長,每一節課只需調出 一個色相的八個色調,而且要能明顯區隔明度和彩度,學生比較困難的是如何調出 不同明度的灰色調,常常需要反覆的示範。調色的練習可以訓練學生對色彩的敏感 度,若無法訓練出學生的基本能力,教再多的配色法也是無助於改善色彩的使用能 力。

(四)教學評量之省思

1.理論課程:以學習單平衡學科測驗成績

學期末的學科測驗為了避免學生考得太差,開學時就告訴她們,只考二十題單 選,但是補考是二十題填充題,難易度自然有差距。沒人願意考選填充題,所以統 一學科測驗那天,生病的特別少。高二的考試成績一定超過高一的成績,因為她們 知道只要上課聽講,其實很容易。除了固定的期末美術學科測驗之外,增加了學習 單的成績,以免學期末的美術學科測驗成績不佳時,可做平衡用。

2.表現課程:寬容及要求

高一「水墨沒骨法」每學期有三個作業,若以60%計算表現成績,則第一次 成績佔10%,第二次佔 20%,第三次佔 30%。告訴學生因為剛開始練習,大家都不 會畫得很好,所以比例佔的少一些,隨著練習的熟練度增加,複雜度越來越高,比 例也就佔有的多。也不會因為一開始的挫折而去在意評量的分數,有的學生竟然由 七十幾分、八十幾分、九十幾分的成績一路攀升,高興的告訴研究者:「老師,原 來我也是會畫畫的!」。常告訴學生:「沒關係啦,如果你很努力,還是畫不好,起 碼你看到老師示範,知道怎麼畫,也是一種學習。」於是示範的時候,學生一擁而 上,做老師的也盡力演出,大家都很高興。

高二「色彩的配色法」則因為較容易做到,所以就以平均分配比例的方式計算。

除了基本的調色要求之外,會對作品的規格、正反面的整潔、寫班級姓名座號的位 置做詳細的要求,學生常笑研究者吹毛求庛,然而研究者認為美術教育不只是教學 生畫出好的作品而已,所有一切行為、做事的正確態度、美感的品味應該透過藝術 的教育來學習,可以達到教化心靈的作用 。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也會與學生分享一 些學姐的生活經驗,以提供學妹們參考。

(五)教室管理之省思:美術小老師、學習態度與課堂秩序

與探究時期教學信念大致相同,故予省略(請參照頁93-96)。

(六)師生之間之省思:多鼓勵少苛求、多加分少扣分

教導普通班的美術課程,一直都採取鼓勵的態度,不苛求學生做超過能力範圍 的學習,對於學生的評量,採取多加分少扣分的方式,例如調色練習,第二節上課 的前十分鐘是加分時間,只要把上一節課的進度(例如調好一個色相八個色調)做 好的學生就可以拿來檢查並加總平均一分,想加分的同學即使在課堂上沒做完,下 課了會自動補做。不過一個學期最多只能加三分。加分的目的,主要是鼓勵較無信 心的學生提早發現問題及做個別指導;表現好的同學立即予以表揚並當做學習的榜 樣,這樣可以帶動學習的風氣,真是大利多。學生的作品儘早打好成績發下,選些 不錯的作品,請小老師張貼在自己班級的公告欄,也是很好的鼓勵方式。

一九九一年收到一位畢業生的賀卡,敘述了她高二的美術課:

親愛的老師:

高二的美術課一直是最喜歡的,每每用嬰兒望長般的心情期待每一 堂課的到來。最愛聽您敘說生活經驗及感懷,您用赤子之心看世界,純 真而富情感;常常心有戚戚地憾動著,亦想與您分享自己的感懷。然而,

師生之間到底難以自在地似朋友一般地釋暢,所以只有〝默默地〞喜歡 每個星期的那一小時,沒有交流的激蕩……

曾經交了一個作業:立體的蛋糕(紙雕),老師問可否將它給您,至 今仍是最美麗的回憶,儘管也許不可能再做出第二個了,曾經把握已是 永遠的擁有!敬祝 聖誕快樂

學生小敏敬上 1991.11.18 p.s.老師,您也許早已不記得了(這很正常),當時是二年一班, 現在 是台大外文系一年級

小敏可能不知道她對研究者的鼓勵有多麼重要,這張賀卡一直珍藏在抽屜中,

隨時提醒自己認真的上每一堂美術課,盡力做好教師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