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緬甸近現代歷史發展與電影背景

第一節 英屬緬甸時期

緬甸在中南半島西部,北與中國毗鄰,西北與印度、孟加拉相接,東南與寮 國、泰國交界,自古以來即與周邊國家有密切的互動,在政治、經濟、社會及 宗教文化上都受到中國、印度和泰國等國家的影響。緬甸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全國大小種族有 135 個,1最大的族群緬族(Burman),約佔全國人口 68%,大多 居住在平原河谷地,2緬族以外的少數民族分散居住在山岳、丘陵、盆地間。

西元九世紀時,緬族在蒲甘(Pagan)一地建立城堡,隨著人數增加不斷向外擴 張領土,十一世紀中葉,蒲甘國王阿奴律陀(Aniruddha 或 Anawrahta,1015-1078,

1044-1078 年在位)在位時四處征伐,1057 年統一緬甸全境,建立緬甸史上第一個 王朝,史稱蒲甘王朝(Pagan Dynasty,1044-1287),3王朝前期的國土面積與附屬國 相當於現今緬甸的領土。

在十九世紀英國的勢力進入緬甸之前,緬甸曾經有蒲甘王朝、東籲王朝 (Toungoo Dynasty,1531-1752)和貢榜王朝(Konbaung Dynasty,1752-1885)三次統一

1 外交部,

http://www.mofa.gov.tw/CountryInfo.aspx?CASN=0984A85A3A9A6677&n=4043244986E87475&sms=

26470E539B6FA395&s=21595FA41A9EE70A,最後閱讀時間 2016/7/28。

2 陳鴻瑜,《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臺北市:翰蘆圖書,2006 年),頁 733-734。

3 金榮勇,《緬甸簡史》(南投縣: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2003 年),頁 7。

28

的時期。綜觀這三個王朝的歷史發展情形大致雷同,開國君主多英勇善戰,具雄 才大略,可惜後繼者無法守成,時常落入王室成員間爭奪王位擁兵相殘的局面,

或是長年對外戰爭,導致國力衰亡。4在貢榜王朝時期因英法兩國勢力的介入,使 緬甸情勢顯得更加複雜。

1773 年英國在加爾各答(Calcutta)設置統轄印度的總督,接著在仰光設置駐紮 統監,作為將來干涉緬甸事務的指揮機構。此後,英國時常利用緬甸邊境發生事 端的時機,當作干預緬甸事務的藉口。1819 年緬印邊境發生叛亂,一部分的叛亂 者逃到印度境內,英國不但給予庇護,並慫恿他們回到緬甸製造更多動亂,1824 年 3 月雙方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史稱第一次英緬戰爭。5戰爭初期,緬甸軍隊曾 一度擊敗英軍,後來英國派遣海軍進攻防守較空虛的南部沿海地區,佔領緬甸主 要港口仰光(Rangoon),接著,挾其優勢的武力不斷向內陸推進,1826 年攻下蒲甘 (Pagan)後,緬甸投降,英緬簽訂楊端波條約(Treaty of Yandabo),緬甸割讓丹那沙 林(Tenasserim)、阿薩姆(Assam)和阿拉干(Arakan)地區,賠償英國一千萬盧比,簽 訂英緬通商協定。6自此,英國政經勢力開始光明正大入侵緬甸。

楊端波條約使得英國商人和貨物幾乎壟斷緬甸的市場,因此引起緬甸民眾的 不滿及反英情緒,1851 年印度總督達荷西勳爵(Lord Dalhousie,1812-1860)藉口緬 甸虐待英國商人,派遣海軍艦隊抵達仰光,1852 年第二次英緬戰爭爆發,經過數 月的浴血奮戰後,緬甸戰敗,7英國佔領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和緬甸僅存的三個港口。

明敦王(King Mindon,1808-1878,1853-1878 年在位)在位時期曾大力推動改 革,與英國維持良好關係,然而繼任的錫袍王(King Thibaw,1859-1916,1878-1885 年在位)採取與法國親善的態度,希望藉由法國的力量對抗英國,1885 年緬法簽署

4 金榮勇,《緬甸簡史》,頁 8-16。

5 金榮勇,《緬甸簡史》,頁 16-17。

6 賀聖達,《緬甸史》(北京市:新華印刷廠,1992 年),頁 226-230。

7 賀聖達,《緬甸史》,頁 239-240。

29

密約,8緬甸給予法國人在緬甸的經商特權,法國則出錢興建鐵路,並協助緬甸對 抗英國。此事引發英國的不滿,印度總督佛林(Lord Dufferin)遂藉口緬甸拘捕英國 商人一事,要求掌管緬甸外交事務,雙方談判不成,英國於 1885 年 11 月出兵攻 佔緬甸首都曼德勒,俘虜錫袍王,緬甸全境落入英國統轄。

英國人統治緬甸期間,帶來二項重要的政治影響,一為西方政治制度的建立,

另一為引發緬甸的民族運動;9前者改革緬甸世襲的王朝制度,奠定緬甸發展成西 方政治體制的基礎,後者促使緬甸的民族意識興起,最終成功脫離英國殖民統治,

成為獨立國家。

二十世紀初,英國在緬甸的統治日趨穩固,政治上,王室力量衰微、佛教組 織邊緣化、傳統文化衰退、族群間的猜忌與對立更加嚴重;經濟上,緬甸除了受 到英國人的經濟剝削,也受到印度高利貸者的操控。10越來越嚴苛的經濟環境,促 使緬甸的精英份子開始採取行動表達不滿。1906 年,緬甸的知識分子和佛教領袖 組成「佛教青年會」(Young Men’s Buddhist Association,YMBA),以復興民族語言 和佛教精神教育為宗旨,後來開始呼籲政治改革,爭取緬甸人享有與英國人一樣 的受教權,11佛教青年會在全國各地吸引越來越多成員加入,最後轉為政治團體,

成為催化緬甸民族意識最主要的力量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受到民族自決思潮與印度社會運動的影響,許多緬甸人 了解惟有行動才能帶來改變。佛教青年會的領導者多屬於政府官員、律師及受過 西式教育的知識份子,與殖民政府進行談判時,總是採取比較溫和的方式,部分 立場較激進的成員遂決定自立門戶,於 1920 年成立「佛教協會總會」(General Council of Buddhist Associations,GCBA),主張以示威遊行、罷工、罷市等方式進 行抗爭。

8 賀聖達,《緬甸史》,頁 273-276。

9 顧長永,《東南亞政府與政治》(臺北市:五南圖書,1995 年),頁 417。

10 賀聖達,《緬甸史》,頁 296-297。

11 賀聖達,《緬甸史》,頁 318-320。

30

1920 年英國政府頒布大學法(the University Act of 1920),12緬甸社會譁然,仰 光大學的學生在佛教協會總會的支持下,決定發動罷課,不久,全國各地的學生 也紛紛響應罷課行動。在罷課期間,各地成立「國民學校」,以緬甸語言、文學和 歷史為主要教學內容,宣導穿著緬甸手工紡織製作的衣服,13對民族意識的提升產 生推波助瀾的作用。從這次罷課事件起,緬甸的大學和高中生積極參與社會運動,

在往後幾次重大抗爭事件中,他們展現出大規模動員的能力。

1930 年巴道溫(Ba Thaung,生卒年不詳)成立「我們緬甸人聯盟」(Dohbama Asiayone,We Burmans Association),凡是加入該聯盟的成員,其名字前冠以「德 欽」二字(Thakin,意為「主人」),14因此又被稱為「德欽黨」(Thakin Party)。我 們緬甸人聯盟提倡使用國貨,提出「緬甸是我們的國家,緬文是我們的文字,愛 我們的國家,珍視我們的文字,尊重我們的語言」為口號,15以激發緬甸人們的愛 國心和民族情感。聯盟的成員思想範圍差異很大,從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愛爾蘭 的新芬黨(Sinn Fein movement )、尼采(Nietzsche)到馬克思主義,皆有所研究,堪稱 是校園內的啟蒙運動,16許多組織成員在這過程中也被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所吸 引,成為之後緬甸共產黨的領導人物。

1936 年仰光大學再度發生學生罷課,事件起因於學生會主席德欽努(Thakin Nu,1907-1995) 17在校園演說,指出學校裡的一位講師道德上有問題,要求學校將

12 英國政府以提昇大學生素質的名義,精通英語者才能入學,學生就讀大學的第一年是預備階 段,須再通過考試才能正式成為大學生。此政策增加學生的學費負擔,而且被認為是藉著減少大學 生的人數,英國政府就能夠以「缺乏足夠的人才」為由,拖延緬甸自治的工作。資料來源:賀聖達,

《緬甸史》,頁 367。

13 劉迪輝、李惠良、高錦蓉、周光敬,《東南亞簡史》(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 年),頁 338。

14 表示不願當英國人的奴隸,而是做國家的主人。

15 王介南、王全真,《緬甸:佛光普照的稻米之國》(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5 年),頁 41。

16 賀聖達,《緬甸史》,頁 387-389。

17 德欽努,原名宇努(U Nu,1907~1995 年),出生於緬甸瓦溪碼城(Wakema),仰光大學畢業後曾短 暫擔任中學教師,後來參加「我們緬甸人聯盟」(Dohbama Asiayone),從事民族運動,二次大戰期 間加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The Antifascist People’s Freedom League,AFPFL),擔任翁山的副

31

其解聘,接著學生會主編的校刊刊登一篇文章〈逍遙法外的地獄惡犬〉,被校方認 定是對學校的惡意攻訐,當時擔任校刊主編的翁山(Aung San,1915-1947)拒絕說 出文章作者的姓名,被學校開除學籍,德欽努也被退學,此事引發仰光大學學生 的集體罷課,並迅速地獲得全緬各地學生的響應和支持,報紙和全國各界亦對學 生表達同情。18最後校方基於形勢不利,決定讓步,並收回對學生的懲處,19才平 息這次的風波。翁山在這次的罷課事件中初次嶄露頭角,1936 年 5 月,全緬學生 代表大會在仰光召開,成立「全緬學生聯盟」,由翁山擔任總書記。201938 年翁山 從仰光大學畢業,加入我們緬甸人聯盟。

1939 年 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緬甸做為英國的殖民地,亦被捲 入戰爭中,翁山見機不可失,便聯同巴茂(Ba Maw,1893-1997)的辛葉塔黨(Sinyetha Party)、我們緬甸人聯盟成立「自由聯盟」(Freedom Bloc),巴茂擔任「阿納辛」

(anashin,為掌權大爺之意),翁山自己則擔任總書記。自由聯盟要求英國政府允諾 戰後讓緬甸獨立,緬甸才支持英國作戰,英國殖民政府對此採取軍事鎮壓,使得 英緬矛盾更加劇烈。21約莫在這個時候,翁山開始清楚認知到,需創建一支武裝力 量,才能夠對英國政府產生威脅,增加日後談判的籌碼。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東南亞,以達成其所謂的

「大東亞共榮圈」(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當時緬甸被列為東南亞 重要的戰區,需由日本軍方實際控制,不清楚實情的緬甸民族運動人士遂以為能 夠藉日本的力量擊潰英國,儘管自由聯盟內部有些反對的聲音,翁山仍然決定與

手,緬甸獨立後,宇努出任第一任總理,其所屬的政黨在 1952 年、1956 年、1960 年三次國會議員 大選中皆獲得過半的席次,可惜在宇努任內共產黨、少數民族叛變,以及黨派分裂等問題始終無 法有效解決,並給予軍人可乘之機,1962 年政變後宇努被捕入獄,後來以佛教朝聖的名義前往泰 國直到 1980 年獲得特赦返回緬甸,1988 民主運動期間曾組織政黨,希望能東山再起,但後來遭到 軍政府軟禁,1995 年辭世,享年 87 歲。資料來源:邁克爾‧利弗,〈當代東南亞政治指南(二)〉,

《南洋資料譯叢》,第 147 期(廈門市:2002 年 7 月),頁 58-59。

18 翁山蘇姬著,黃梅峰譯,《來自緬甸的聲音》,頁 9。

19 賀聖達,《緬甸史》,頁 391。

20 賀聖達,《緬甸史》,頁 392。

21 翁山蘇姬著,黃梅峰譯,《來自緬甸的聲音》,頁 11-13。

32

日本人合作。日本協助緬甸組建獨立軍,提供緬甸獨立軍武器和彈藥,緬甸獨立 軍協助日本將英軍驅離。221941 年 3 月,翁山帶著三十名緬甸青年到日本占領的中 國海南島接受軍事訓練,這三十名青年後來稱為「三十志士」(thirty heroes),也就

日本人合作。日本協助緬甸組建獨立軍,提供緬甸獨立軍武器和彈藥,緬甸獨立 軍協助日本將英軍驅離。221941 年 3 月,翁山帶著三十名緬甸青年到日本占領的中 國海南島接受軍事訓練,這三十名青年後來稱為「三十志士」(thirty heroes),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