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二、 英文部分

Amato-zech, N. A., Hoff, K. E., & Doepke, K. J. (2006). Increasing on-task behavior in the classroom: Extension of self- monitoring strategie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3(2), 211-221.

Bender, W. N. (2004). Learning disabilities: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and

teachingstrategies (5th ed). New York : Pearson Education Inc.

Browder, D. M., &Minarovic, T. J. (2000). Utilizing sight words in self-instruction training for employees with moderate mental retardation in competitive job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5(1),

78-89.

Crawley, S. H., Lynch, P., & Vannest, K. (2006). The use of self-monitoring to reduce off-task behavior and cross-correlation examination of weekends and absences as an antecedent to off-task behavior. Child & Family Behavior Therapy, 28(2), 29-48.

Davis, R. W., & Hajicek, J. O. (1985). Effects of self-instruction training and strategy training on a mathematics task with severely behaviorally disordered

students.Behavioral Disorders, 20, 211-218.

Ertmer, P. A., & Newby, T. J. (1996). The expert learner:Strategic, self-regulated, and reflective. Instructional Science, 24, 1-24.

Garner, R. (1990). When children and adults do not use learning strategies:Toward a theory of setting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0, 517-529.

Geisthardt, C., &Munsch, J. (1996). Copingwith school stress: Comparison ofadolescents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29, 287-296.

Goldstein, S., & Goldstein, M. (1990) . Managing attention disorders in children : 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New York : Wiley.

87

Heering, P. W., & Wilder, D.A. (2006). The use of dependent group contingencies to inceease on-task behavior in two general education classrooms. Education

andTreatment of Children, 29(3), 459-468.

Higa, W. R. (1978). Developmental verbal control of behavior: Implications for

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 Child Psychology, 26, 489-497.

Kamann, M. P. (1989). Inducing adaptive coping self-statements in the learning disabled through a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Masters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0(2), 209.

Kirby, E. A., & Grimley, L. K.(1986).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New York : Pergamon Press.

McCombs, B. L. (1989).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A

phenomen-ological view. In B. J. Zimmerman & D. H. Schunk (Ed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ory , research, and practice (pp.51-82).

New York: Springer Verlar.

Meichenbaum, D.(1974). 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N. J.:General Learning Press.

Meichenbaum, D. H. & Goodman, J. (1971). Training impulsive children to talk to themselves:A means of developing self-control.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77(2), 115-126.

Mercer, C. D. (1992).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New York:Merrill.

Swaggart, B. L. (1998). Implementing a cognitive behavior management program.

Intervention in School & Clinic, 33(4), 235-238.

Swason, H. L. (2000). Memory subtypes in learning disabled readers. Learning

Disabilities Quarterly, 11 , 342-357.

88

Wenz-Gross, M., & Siperstein, G. (1998).Students with learning problems at risk in middle school: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adjustment. Exceptional Children, 65, 91-100.

89

附錄

【附錄一】家長同意書

家長同意書

親愛的家長:

您好,本函是邀請貴子弟參與「自我教導策略」教學的研究計畫,您可以在閱 讀以下說明後再決定同意與否。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改善貴子弟上課分心之行為,以提升其學習的品質,藉由「自 我教導策略」的教學,增進孩子的獨立自發性,本教學研究安排了一系列相關課程,

將在本學期進行教學實驗,不影響貴子弟原有課程的安排,皆是利用貴子弟原先安 排至資源班上課之時段進行。

所有研究的過程與內容都將保密,並且有關資料的輸入皆會以匿名的方式呈現,

所得的資料僅作為學術用途,您有權利決定是否讓孩子參與此研究,若有任何疑問 與建議,研究者提供下列聯絡方式,歡迎詢問及討論,研究者將竭誠為您解答。

再次感謝您閱畢此份同意書,若您同意貴子弟參與此研究,請於下方簽名,感 謝您的協助。

我已閱畢此份同意書,同意我的孩子______________(學生姓名)參與此項研究 計畫。

同意人:_____________________(請簽名) 簽署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 指導教教授:杜正治 博士

研究生:陳庭妤

聯絡電話:2932-0477 分機 532

90

15mins

正向行為影片

負向行為影片

91

92

(二) 教師和學生們一同討論上課玩弄東西會造成哪些影響。

(三) 詢問學生上課時該怎麼做比較好。

(四) 教師總結:「上課玩弄東西會聽不見老師的上課內容,上課不玩

弄東西才能吸收老師講授的內容。」

三、 自我教導策略訓練

(一)教師教導學生學習自我教導語,其內容如下:

1. 現在是上課時間

2. 我要專心上課

3. 我不玩東西

4. 我做到了嗎?

5. 我做到了,我是 hold 住王!或加油,我下次要做到!

(二)教師根據自我教導策略程序,執行自我教導策略的指導語及動

作,其程序如下:

1. 認知示範:由教學者示範,一邊大聲向自己發出引導,一邊按引

導操作並執行任務。

2. 外顯的外在引導:教學者以語言發出引導,學生

按引導操作,執行同一任務。

3. 外顯的自我引導:學生一邊用語言向自己發出引導,一邊按引導

操作並執行同一任務。

4. 漸褪的外顯自我引導:學生一邊小聲向自己發出引導,一邊按引

導操作且執行同一任務。

5. 內隱的自我教導:學生使用無聲的內在語言,引導每一步驟的操

作,以執行同一任務。

四、 增強活動

若未出現「上課玩弄東西」之荒業行為者,給予「我是 hold 住王」的

貼紙一張,受試自行黏貼於教室之佈告欄上。

15mins

2mins 貼紙

93

15mins

正向行為影片

負向行為影片

94

95 二、 教學活動

(一) 教師根據影片內容,請學生進行討論並說出在影片中看到了哪些

荒業行為。

(二) 教師和學生們一同討論這些荒業行為會造成哪些影響。

(三) 詢問學生上課時該怎麼做比較好。

(四) 教師總結:「上課不出現這些荒業行為,才能 hold 住上課內容,

成為 hold 住王。」

三、 自我教導策略訓練

(一)教師教導學生學習自我教導語,其內容如下:

1. 現在是上課時間

2. 我要專心上課

3. 我不說話、不玩東西,要寫完學習單

4. 我做到了嗎?

5. 我做到了,我是 hold 住王!或加油,我下次要做到!

(二)教師根據自我教導策略程序,執行自我教導策略的指導語及動

作,其程序如下:

1. 認知示範:由教學者示範,一邊大聲向自己發出引導,一邊按引

導操作並執行任務。

2. 外顯的外在引導:教學者以語言發出引導,學生

按引導操作,執行同一任務。

3. 外顯的自我引導:學生一邊用語言向自己發出引導,一邊按引導

操作並執行同一任務。

4. 漸褪的外顯自我引導:學生一邊小聲向自己發出引導,一邊按引

導操作且執行同一任務。

5. 內隱的自我教導:學生使用無聲的內在語言,引導每一步驟的操

作,以執行同一任務。

8mins

15mins

96 四、 增強活動

若未出現「未完成課堂學習單」之荒業行為者,給予「我是 hold 住王」

的貼紙一張,受試自行黏貼於教室之佈告欄上。

2mins 貼紙

97

98

B 玩弄東西:包括未經允許拿同學的物品、玩弄非課程所需的物

品及搖晃椅子。 荒業行為

本次課堂學習單未完成題數(1~10) 合計

計分標準:(1)玩弄東西行為以超過三秒為準 (2)同一時距內以一次為原則

(3)同時發生兩項荒業行為,記錄主要行為(如因搖晃椅子而發出聲音,

則記錄為「玩弄東西」)

99

【附錄四】自我教導策略檢核表

指導語:請回憶你剛剛上課有沒有做到這 10 件事,在「有」或「沒有」的地方打 v,

這是不影響成績的,請放心作答。

自我教導策略檢核項目 沒有

01.我有聽見上課鐘聲。

02.我告訴自己要專心上課。

03.我告訴自己上課不隨便說話。

04.我告訴自己上課不玩東西。

05.我告訴自己上課要完成學習單。

06.我專心上課,我告訴自己:「保持下去!」

07.我沒有專心上課,我告訴自己:「要專心看老師!」

08.每次上完課,我會檢討自己有沒有專心上課。

09.我這節專心上課,我告訴自己:「整個場面我 hold 住了!」

10.我這節沒有專心上課,我告訴自己:「下次我會做得更好!」

100

【附錄五】導師滿意度調查之訪談大綱

導師滿意度調查之訪談大綱

1. 這次「自我教導策略改善受試荒業行為」所處理的三個目標行為中,令您最滿意 的是學生哪個行為之改善情形?為什麼?

2. 承上題,您最不滿意的是學生的哪個行為之改善情形?為什麼?

3. 在「自我教導策略改善受試荒業行為」教學前,您對此教學的預期目標是什麼?

此教學成果是否符合您當初的預期標準?

4. 承上題,若未達到您的預期標準,您對這次的教學是否感到滿意?為什麼?

5. 您覺得「自我教導策略改善受試荒業行為」,對您班上參與本研究的學生在學習 上是否有幫助?對您的教學是否有幫助?

6. 您覺得「自我教導策略改善受試荒業行為」,對您班上參與本研究的學生是否具 有意義?為什麼?

7. 在「自我教導策略」教學前,您對學習障礙學生的教學成效是否具有信心?為什 麼?

8. 在「自我教導策略」教學後,您對學習障礙學生的教學成效是否具有信心?為什 麼?

9. 「自我教導策略改善學習障礙學生荒業行為」的教學是否增加您對班上學習障礙 學生的正面評價?

10.「自我教導策略改善受試荒業行為」的教學能否提供您在教導學習障礙學生時的 參考?

11.在「自我教導策略」的教學過程中,您對於「自我教導策略」的教學成果評價如 何?在普通班的可行性高不高?為什麼?

12.整體而言,您對此教學成效之滿意度給予幾分的評價(總分為 10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