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之資料處理與分析包括觀察者間一致性之計算、荒業行為觀 察記錄表次數之分析和自我教導策略檢核表分析。

一、 觀察者間一致性分析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和另一位合格特教老師為觀察者,由兩位觀察 者討論荒業行為操作型定義及觀察記錄表的使用,在達到共識之後,分 別進行記錄,之後依據雙方所記錄的資料,進行觀察者間信度

(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一致性百分比的計算。

二、 荒業行為觀察記錄表次數之分析

本研究根據各階段所記錄的荒業行為次數,繪製成曲線圖以檢視行 為的改善成效,採 C 統計及目視分析法(visual inspection)進行分析,

目視分析法乃是依據記錄資料整理出各階段內變化摘要表,再根據階段 內分析摘要表整理出階段間分析摘要表,以下就「階段內變化分析」及

「階段間變化分析」之分析向度說明如下(杜正治,2010):

(一)階段內變化分析:

1. 階段長度:指該階段內的資料次數。

2. 平均數:階段內各資料點數值之平均數。

3. 趨向預估:利用中分法找出趨向線,代表該階段中作業表現的變 化走向,在自我教導策略檢核表的得分上,以「-」代表不變,

「/」代表正向,「\」代表負向的趨向;在學生荒業行為的記 錄上,以「-」代表不變,「/」代表負向,「\」代表正向的趨 向。

4. 趨向穩定度:計算該階段有多少百分比的資料點落在趨向線以上 和以下的該預定範圍內,本研究設定,80%以上的資料點落在趨 向線上下 15%範圍內,可以視為穩定,即數值範圍變化很小。資

37

料以穩定的百分比(趨向穩定百分比)和「穩定」或「不穩定」來 呈現。

5. 水準穩定與範圍:計算該階段有多少百分比的資料點落在平均線 以上和以下的該預定範圍內,本研究設定, 80%以上的資料點 落在趨向線上下 15%範圍內,可以視為穩定,即數值範圍變化很 小。資料以穩定的百分比(水準穩定百分比)和「穩定」或「不穩 定」來呈現。

6. 水準變化:在階段內的資料點中,指出第一天與最後一天的縱軸 值,以最大值減去最小值,並以「=」「+」「-」代表不變、正 向進步及負向退步。

(二)階段間變化分析:

首先指出所要比較的是哪二個階段和此二階段之間所改變的變項數 目,再參考階段內分析表,比較二階段的「趨向走勢變化」、「趨向穩定 變化」「水準間變化」、「重疊率」說明如下:

1. 趨向走勢變化:係指相鄰階段間的個別趨向變化,並判斷階段轉換 間是正向或負向。

2. 趨向穩定變化:係指相鄰階段間的個別趨勢走向的穩定性變化,並 判斷其是穩定或不穩定。

3. 水準間變化:係指相鄰階段中,前一階段的最後一次資料減去後一 階段的第一次資料所得之結果,可瞭解從前一階段至後一階段所發 生在水準上的變化。

4. 重疊率:係指後一階段有多少比例的資料點是落在前一階段資料點 的範圍內。重疊的比率愈低,表示實驗處理對目標的影響愈大。

三、自我教導策略檢核表分析

根據「自我教導策略檢核表」記錄的分數,繪製成曲線圖,採目視 分析法進行分析。

38

四、社會效度

訪談二名受試之普通班導師,訪談內容包含進行自我教導策略教學 後,二名受試在原班之荒業行為是否有改善,考驗受試是否能將資源班 小班教學所習得之技能應用於大班級;兩名受試對於教學所處理之三項 荒業行為改善效果和未習得自我教導策略前做比較,在面對荒業行為出 現時之處遇因策略的習得而有何不同。

39